第一章 壁画
铁木山有36幅壁画,属于墨线渲紫墨彩手绘画。
壁画,墙壁上的艺术,是指以绘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案。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如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表情,这便是流传最早的壁画。至今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等文明古国都保存了不少古代壁画。我国自周代以来,历代宫室乃至墓室都有饰以壁画;随着宗教信仰的兴盛,壁画又广泛应用于寺观、石窟(例如敦煌莫高窟、芮城永乐宫等)。我国至今仍大量保存着著名的佛教壁画和道教壁画遗迹。这些遗迹有部分已经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作为我们古代文明的见证。
壁画一般分为手工画、手绘画、墙贴画、装饰画四个种类,手绘画是通过人工的手笔直接将图案描画在墙上的画(而不是将图案画在某种材料上,然后将其粘贴在墙上),因此难度很大。
墨线渲紫墨彩手绘画,是国画的一种技法。中国绘画,不用鲜艳的色彩来表现物体的光色变化,而是以墨色来表现物象的形体。直接用墨色作画,以墨的干湿浓淡,明暗层次为色彩,使墨色呈现在白底之上,形成一种黑白相间的颜色。即使用彩色作画,也不表现自然光照中的色彩,而是随画家的主观意念设色。重墨尚黑的水墨画,成为中国画的传统。这种水墨画的形成,并非中国古人不懂得用色规律,而是因古代哲学观和宗教观的影响所致。
为道教所崇尚的老庄学说,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以素朴为本,以玄化为理的思想,提出了包括色彩运用的辩证法则。“素”与白相通,“玄”与黑相近,在哲学观念上,黑与白具有两极对立,互为转化,相辅相成的意义。黑与白具有的无边际的表现力。为道教崇尚的《周易》,则以“一阴一阳之谓道”来解释世间万物万事的规律,所谓阴阳,从色彩上说,即是黑与白。以黑白为主色的中国画,包含了一切色彩的变化。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阴阳蒸发,万象错布,玄化忘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飏,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这是从“道”出发,对中国画尚黑的重要阐述。可见,运用墨色绘画,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道”的观念对画家思想影响的结果。中国古代画家,要通过运用黑白色的方式,表现如石涛所说的“悟墨”的过程。“悟墨”即是“悟道”,也就是感悟生命,以求与天地共存,与万物并生的“得道”目的。可见,中国画的创作,表达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具有很强的精神性。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真正的艺术能够“和宗教与哲学处在统一境界”,能够表现出“人类的最深刻的兴趣以及心灵的最广泛的真理”。中国书画艺术,正是黑格尔所说的“和宗教与哲学处在统一境界”的真正的艺术。
铁木山的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龙吟虎啸图、老子论道图和三十六层小地狱行刑图。(www.xing528.com)
一、龙吟虎啸图
铁木山山门两边灵官殿外的墙壁上彩绘着龙吟虎啸图,左青龙,右白虎,以其镇压邪怪,取其护卫之意。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道家观念中的四灵之物,主理春夏秋冬。中国古时建立二十八宿,而二十八宿又分为四组,每组有七个星宿。这四组,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中天之星。每一季配以一种动物和一个方位。春天配以东方,其灵物为青龙,因青龙代表了春天的生机、万物生长之气。青龙的生气勃勃,就等于春天的花草萌芽之象。夏天配以南方,天气炎热,就以红色火作代表,而且夏天时候,雀鸟特别多活动,因此夏天之灵物为朱雀。朱雀即是红色的火雀。秋天则配以西方,带有肃杀之气,古时行刑多在秋季,称之为秋决。而且秋天来临,树黄叶落,白虎正好代表秋天的落寞、肃杀的气氛。冬天则配以北方,冬季到来,花草树木不再繁盛,动物亦冬眠,有着收藏之象。所以,玄武正好代表这个季节。所谓玄武,即黑色的大龟,因为龟有收藏之象。黑色代表收敛。除了道教中的四灵包括了青龙白虎之外,在风水师探勘墓地时,在地形前方左右两边突起的地形,也称之为左青龙、右白虎,取其护卫之意。而在公堂中也有相同的装饰,在左右堂柱上绘有青龙百虎,以其镇压邪恶。
二、老子行道图
老君洞墙壁上的老子行道图,左边是老子一气化三清的画面,意在表现老子道法的博大精深,法力无边。右边是一位皇帝向老子问道的画面,这位皇帝向老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老子说:险处又逢险处过,前程不必问如何。你是一位帝王,不知道如何治理国家;我是一位道家,怎么能知道呢?表现出他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三、警示告诫图
铁木山的十王殿中,墙壁上绘着警示告诫图,生动形象地描绘地狱行刑的场景,告诫世人不可作恶造孽,引导人们多做好事,积善行德。这正是民间信仰中惩恶扬善思想理念的生动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