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铁木山·灵霄宝殿,玉皇阁介绍

铁木山·灵霄宝殿,玉皇阁介绍

时间:2024-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章灵霄宝殿灵霄宝殿又名玉皇阁,坐东北面西南,为东山坡最高建筑。玉皇道君居右第八位,高上玉帝居右第十九位。四圣大元帅灵霄宝殿的四圣大元帅,他们是镇守灵霄宝殿的神。高体乾死后在封神榜上与王魔、杨森、李兴霸被封为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

铁木山·灵霄宝殿,玉皇阁介绍

第十章 灵霄宝殿

灵霄宝殿又名玉皇阁,坐东北面西南,为东山坡最高建筑。面宽8.5米,进深6.5米,建筑面积55.3平方米,为24柱7檩6大3间12门4排头8挂旋顶歇山式仿明朝建筑(其寓意与大殿相同)。大红柱子,榫卯蓝绿色,墨线小点金,钨墨渲紫彩画,属西画画img83法。内塑7尊神像。其中:中间塑天界人间的最高主宰,被誉为万神之王的玉皇大帝;净台下两侧塑四圣大元帅,既王魔、杨森、高体乾、李兴霸;最前面左侧塑李太白、右侧塑张道陵(张天师)神像。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全称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大帝,也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简称玉皇、玉帝,其圣诞为农历正月初九。玉皇大帝执掌天上枢机总政,统辖天神、地祇、人鬼,总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一切阴阳祸福。道教天神四御之一。在道教地位虽不及三清,却是民间信仰的最高神。俗话说:“天上有玉帝,地上有皇帝。”天上为神仙所居,玉帝也就是天界的最高统治者。所以,民间对玉皇大帝的信仰远远超出了对道教“三清”的崇奉。玉皇大帝的塑像为身着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捧玉笏,端座龙椅。

玉皇大帝是道教的尊神。早在上古时期,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无知,他们便把各自然界超出人力的现象和事物想象为各种自然神。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都被认为是由各自的神灵支配,而这些神各行其是、各司其职,似乎缺乏一个统一的最高权威

人类进入到阶级社会以后,等级观念出现,人们认为天地之中,也一定像人类社会一样,拥有一位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这就是后来的玉皇大帝。当然,开始人们对这位自然界的最高神有多种多样的称呼,如天公、天帝、皇天、上天等等,而且人们心目中的天神主宰者也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形象标准和故事传说。

玉皇大帝民间法相

道教产生之初,玉帝与其他民间神祇一道被纳入神团。南北朝时,陶景弘在编定神谱《真灵位业图》时,将神仙世界分为七层,玉帝只是玉清境元始天尊性下的神仙。玉皇道君居右第八位,高上玉帝居右第十九位。这表明玉帝的地位并不显赫,最多算是个无职无权的高级神仙而已。另外,玉帝的身份也不固定,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没有形成独立明确的概念,只把他作为天神看待。

玉皇大帝名称的出现是从唐朝开始,到宋朝得以普及的。这是因为,唐朝认老子为远祖,奉老子为始祖的道教借此沾光成了国教,道教尊奉的神祇自然也就成了民间崇拜的神灵。到了宋朝,赵氏统治者为了争所谓的“正统”,也不甘落后地传说了一场玉帝托梦的故事,说自己的祖先为远古传说中的神人人皇之一,继而又成了全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赵姓天子攀上了这样一位显赫的先祖,可以顺理成章的统治天下。于是,玉皇大帝受到统治阶级的青睐,被广祠人间,列为国家祀典的对象。尤其到了北宋真宗朝时,崇奉玉帝的活动达到了高潮,真宗皇帝于大中祥符五年(1013年)亲祀玉皇于朝元殿,六年于玉清宫铸立玉皇像,七年又封玉皇大帝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至尊玉皇大帝”。

道教经籍《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玉皇经》)言称:很久以前,光严妙乐国有净妙王和宝月光一对夫妻。国王年老,为膝下无子而苦恼。于是召集道士向真圣祈祷,为其晚年求子。果然在一天夜里,宝月光王后梦见太上老君怀抱一男婴自天而降,王后乞求老君将这个孩子送给她。等到梦醒之后,王后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宝月光王后怀孕一年,在丙午岁正月初九午时生下一个男孩,这就是玉皇大帝。国王死后,太子继位,时间不长便放弃王位进山学道,后经过三千二百劫的苦修,始证金仙。

玉皇大帝的“玉”字有两种解释,一说道教信服玉可以长生、玉象征着纯洁清静;一说玉有不变不坏之性,玉帝意谓他像白玉那样永生永世为天界之帝。

天上的皇帝谁也没有见过,于是在宫观中玉皇大帝的形象便模仿人间帝王的打扮,身着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还手捧玉笏,端座龙椅,威严肃穆。

玉皇大帝在民间的影响与小说西游记》的流传有关,其宫殿设置和权力也形同人间皇帝,他常坐在天界金阙云宫的灵霄宝殿中,手下一大帮文武仙卿、天兵天将,管辖着一切天神、地鬼,掌握着万物的生长和人类命运,可以说被道徒们塑造成了无所不能的万神之主、全能的上帝了。

四圣大元帅

灵霄宝殿的四圣大元帅,他们是镇守灵霄宝殿的神。四圣是:王魔、杨森、高体乾、李兴霸。

王魔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王魔乃截教门人,本九龙岛练气士,与杨森、高体乾、李兴霸合称“九龙岛四圣”。王魔戴一字巾,穿水合服,面如满月,坐骑狴犴兽,有法宝开天珠。闻仲讨伐西岐,到九龙岛请四圣出山,援救张桂芳。王、杨、高、李四将大败姜子牙。王魔追赶逃亡的姜子牙到五龙山云霄洞,被文殊广法天尊、金吒师徒所杀。王魔死后在封神榜上与杨森、高体乾、李兴霸被封为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

杨森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杨森乃截教门人,本九龙岛练气士,与王魔、高体乾、李兴霸合称“九龙岛四圣”。杨森莲子箍,似头陀打扮,穿皂服,面如锅底,须似朱砂,两道黄眉。坐骑狻猊兽,有法宝开天珠。闻仲讨伐西岐,到九龙岛请四圣出山,援救张桂芳。王、杨、高、李四将大败姜子牙。姜子牙上昆仑山请来了打神鞭,并有金吒下山助阵,在阵前金吒杀杨森。杨森死后在封神榜上与王魔、高体乾、李兴霸被封为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

高体乾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高体乾乃截教门人,本九龙岛练气士,与王魔、杨森、李兴霸合称“九龙岛四圣”。高体乾挽双孤髻,穿大红服,面如蓝靛,发似朱砂,上下獠牙,坐骑金钱豹,有法宝混元珠。闻仲讨伐西岐,到九龙岛请四圣出山,援救张桂芳。王、杨、高、李四将大败姜子牙。姜子牙上昆仑山请来了打神鞭,在阵前打死高体乾。高体乾死后在封神榜上与王魔、杨森、李兴霸被封为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

李兴霸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李兴霸乃截教门人,本九龙岛练气士,与王魔、杨森、高体乾合称“九龙岛四圣”。李兴霸戴鱼尾金冠,穿淡黄服,面如重枣,一部长髯,坐骑狰狞兽,有法宝拌黄珠。闻仲讨伐西岐,到九龙岛请四圣出山,援救张桂芳。王、杨、高、李四将大败姜子牙。姜子牙上昆仑山请来了打神鞭,并有金吒下山助阵。王魔、杨森、高体乾、张桂芳全部战死,李兴霸落荒而逃,逃至九宫山,正遇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徒弟木吒下山,木吒以吴钩剑将其斩杀。李兴霸死后在封神榜上与王魔、杨森、高体乾被封为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

李太白

灵霄宝殿有李太白的塑像,充分说明了铁木山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其诗表现出蔑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对安史叛乱势力予以斥责,讴歌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又关于描写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广为传诵。在有些作品中也有纵酒、求仙访道的意识。有《李太白集》。

李白与杜甫(被誉为“诗圣”)并称为“李杜”。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www.xing528.com)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二十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李白作为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李白初因才气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夏天,李白到了洛阳。在这里,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大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己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天宝四年(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居庐山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至德二年(757年)冬,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这样,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上元二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一岁。

张道陵

张道陵原名张陵(公元34—156年),字辅汉,因后世信徒奉其为道教祖师,故称其为张道陵。他的身世据其第50代嫡孙明朝张国祥编撰的《汉天师世家》中称:张陵为汉高祖时文成侯张良的第九代孙。张良功成身退,隐居修炼,身上沾有不少仙气,有这样显赫的祖宗作为“仙根”,张陵的身世自然高贵非凡。不过,这种说法,牵强附会的成分很大,可见拉个名人壮门面、抬身价是古已有之的老传统。

张道陵

按照史书《三国志·张鲁传》的记载,张陵生于东汉建武十年(34年)正月十五,沛国古邑(今江苏省丰县)人,其父张大顺,结茅卧松,喜好“神仙”之术,自称“桐柏真人”,也是位求仙好道之士。

张陵幼时,读五经,兼涉杂书,他埋头读书,不想过父辈那种清闲贫穷的生活,而是幻想着有一天能够飞黄腾达,耀祖光宗。多年的努力最终使他如愿以偿。后来,张陵终于进入了皇家的最高学府太学,研读五经。

太学毕业后,张陵回到家乡讲学,从者如云,名声大振。其后,永平二年(59年),年已25岁的他被乡党举荐到京城洛阳考试。

考试结束后,张陵被委任为江州巴郡(今重庆市)县令。

当时的江州偏僻落后,人们生活艰辛,没有人愿意到这个贫困荒凉的地方做官,张陵感到仕途险恶,而自己多年学习的五经知识对延年益寿又没有多大的帮助,于是他辞官隐居,改学易于长生的“黄老之道”。

据《神仙传》记载,张陵最初在江西贵溪的龙虎山上结庐炼丹,传说他曾得到了黄帝九鼎丹法,打算依照此法烧炼金丹,但是终因家贫,无力购药而作罢。此后,张道陵听说四川人淳朴厚道,易于教化,境内又有许多风光秀美的名山,于是,便著成道书24篇,带领弟子一起到了四川大邑县西的鹤鸣山中隐居修炼。

传说有一天,有自称柱下史和东海小童等神仙下凡,传授张道陵神书《新出正一盟威之道》。这种“神人授书”的把戏在我国历史上屡演不鲜,奇怪的是,它每次都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欺骗效果。据说张道陵自此以后,变得精通医术,广为百姓治病,并且疗效很高,被治愈者越来越多。他的治病方法与太平道相似,也是用符咒之术,他也认为人们患病的原因,是由于患者办了坏事错事,如劳动中偷懒耍滑,生活中恶语、偷盗、不孝等等。他治病的方法是让病人写出自己所犯的过失,投入水中,然后对天盟誓永不再犯。这种现代医学所无法解释的方法据说能治好许多人的病。于是,张道陵被人们奉为神人,纷纷拜他为师,其弟子多达数万人。

张道陵为了统一领导信徒,设立了宗教组织——“治”来管理。“治”以鹤鸣山为中心,张道陵将其影响和控制下的川陕地区划分为24个治。他规定凡是入道的信徒都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米、绢、器物、纸笔等财物,并参加修桥补路等劳动。在得到了弟子们供纳的大量财物后,张道陵用来买药炼丹、发展组织。传说金丹炼成后他只服了半剂,便能预测人事、精通仙术,后来又传说他同弟子王长、赵升白日飞升成了神仙。

另一种说法是据《蜀记》所载,张道陵在汉灵帝熹平年末在山中修炼时被大蛇所吞。其子张衡寻遍山中的大小角落始终也没有找到父亲尸体,了解到实情后,张衡心生一计,事先将一只鹤系在人迹罕至的悬崖之上,然后对人宣称其父修道成仙,必有灵化的痕迹。光和元年(178年)正月初七这一天,张衡率弟子在悬崖上解开鹤足放飞,让人们相信张道陵化成仙鹤升天飞升。

化鹤西归,更使得人们对张道陵崇拜得五体投地,五斗米道不仅没有因此而分化溃散,反而更加增强了凝聚力,人们确信入教修道必能像张道陵一样长生成仙。

张道陵死后,他的儿子张衡接班领导五斗米道。

张衡时期,五斗米道更加完备了教内组织,设立“静室”叫病人反省过失,同时“静室”也成了信众们最早的宗教活动场所。在五斗米道的专职人员中设有祭酒和鬼吏,祭酒为已受箓的老道士,职位较高,负责传授老子的《道德经》等道教经籍;鬼吏为初进道门的信徒,职责是为病人请祷,即将病人的姓名和认罪服过的意愿写成文书,抄写三份,一份放在山上,一份埋在地下,一份投入水中,谓之“三官手书”。三官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天官(天帝)、地官(地祇)、水官(水神)。根据民间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他们主宰着世间百姓的福祸凶吉。五斗米道融合了这些在民间广有影响的神话人物,利用它们迷惑信众,为人治病,传教布道。

五斗米道传到张道陵的孙子张鲁手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魏晋以后,五斗米道从汉中发展到北方,张鲁的弟子分散各地自行开始传教活动。后来的教徒们推崇张陵为道教的创始人,尊其为天师。于是张陵被道教尊奉其为张道陵、祖天师,又称“降魔护道天尊”。天师的称号世代子孙承袭,已传至第六十四代。

晋以后,五斗米道的名称逐渐被后来的天师道所代替。

天师道在形成初期,只是深居在巴蜀地区发展自己的势力,直到第三代天师张鲁时,与益州牧刘焉结盟,施行“政教合一”的道民管理制度,天师道此时声威大振。后来,张鲁降于曹操,迁徙汉中民众数十万到关陇中原地区,天师道也随之传到了北方。西晋时,天师道一部分打入士族社会,逐步上层化;一部分仍在民间从事秘密活动。东晋时,孙恩、卢循利用五斗米道领导农民起义,前后达十余年;上层和下层教民也因阶级的不同而相互斗争。南北朝时,北方嵩山道士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的支持下,参合儒家思想,创立了以礼拜修炼为主要形式的北天师道;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在梁武帝的支持下,参合佛教思想和仪式,创立较为系统的道教斋戒仪范,称为南天师道。唐宋时,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派逐渐合流。元以后,统称正一道,始终处于道教界的领导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