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记录中国艺术节:《拙笔写人生》的辉煌

记录中国艺术节:《拙笔写人生》的辉煌

时间:2024-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辉煌的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在成都举行的时候,文化部召开中国艺术节研讨会,研究如何办好中国艺术节、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这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拍的纪录片,被外交部作为1995年国庆驻各国使馆招待会的演出片。

记录中国艺术节:《拙笔写人生》的辉煌

辉煌的第四届中国艺术

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在成都举行的时候,文化部召开中国艺术节研讨会,研究如何办好中国艺术节、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这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是1994年8月在兰州举行的,时隔三年,举办艺术节的情景仍然是那么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和文化部的同志是一次愉快的合作,提起来还是那么的亲切。甘肃省承办艺术节,是在文化部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是甘肃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和各地区、各部门支持,以及全省人民共同努力来完成的。各方面评论认为整个艺术节是圆满成功的,上下都比较满意。我作为承办此次艺术节的参与者,在这里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我的第一点体会是:中国艺术节是我们国家级的艺术盛会,是每隔三年集中检阅和展示我国文艺发展成就的一种最好的形式,是推动和促进我国文艺繁荣的一种极好的载体。从已经举办的五届艺术节来看,每一届都产生了一批好的节目和艺术精品,而且一届比一届办得好,一届比一届有提高。它对我国的文艺事业起着检阅、展示、评比、交流、引导、推动的作用。文化部抓住举办中国艺术节,就是抓住了繁荣发展我国艺术事业的龙头,所以我觉得举办中国艺术节应该像举办全运会那样坚持下去,形成制度,越办越成熟,越办越规范,越办越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与爱戴并积极参与。

我的第二点体会是,由文化部举办,由各省承办中国艺术节,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不仅能使每届艺术节各有特色、圆满地完成艺术节的各项任务,而且能够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对承办省来说,不仅是付出者,而且是受益者。坦率地说,因为承办如此规模的全国性大节在甘肃还是第一次,对于甘肃要不要承办艺术节,能不能办好艺术节,当时省里一些同志看法并不是一致的,也存在不少疑虑。有的同志觉得我们是个穷省,认为艺术节是劳民伤财的事,是得不偿失的事,我们力不从心,办不起,要挨骂等等。但是,铁映同志对这个问题看得比较远,他到甘肃看了一圈后说,你们甘肃是有条件办的,如果不抓住举办艺术节这个机会,太可惜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也认为,这是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发展机会。当时明确提出“抓住机遇,办好盛会,繁荣艺术,发展甘肃”的指导思想。经过上下努力,团结一致,克服困难,扎实工作,不仅圆满完成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的各项承办任务,而且促进了省上各项工作的发展,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它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具体讲:

|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盛大开幕

一是推动了我省文化艺术事业的全面繁荣与发展。在第四届艺术节上,我省正式参演的节目七台,加上祝贺性演出共23台,当时仅征集到的剧本就100多个,在艺术创作上形成了我省的第三次高峰(第一次是50年代的《向阳川》《在康布尔草原上》《远方青年》等一批优秀歌剧话剧,第二次是70年代《丝路花雨》《南天柱》《西安事变》等)。来自国内外的46台剧目,共演出120场,再加上举办一系列的群众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艺术节,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政治素养、艺术水平和思想作风经受了一次全面检验,一批中青年艺术人才在锻炼中崭露头角。艺术节举办后的这三年,我们有7个剧目荣获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有三个演员荣获梅花奖,这些都是艺术节的基础,包括这次参演的《马背菩提》,也是第四届艺术节开始创作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举办艺术节,加快了我省文化设施建设的进程,兰州市所有场馆(14个)都得到了维修改造和扩建,体育投资1300万改建,广播电视设备也有了改进,如果不是艺术节,许多事10年也未必能办得到。

二是促进了甘肃经济的发展。艺术节期间,我们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经贸、科技交流活动,举办了各类展览洽谈会和商品交易会,吸引了国内外2000多名客商、实现成交额14.86亿元(意向性不算),省内各旅游热线接待游客比上年同期增长一倍。同时,扩大了对甘肃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及投资环境的宣传,结交了许多新的客户和朋友,为加快甘肃经济发展积蓄了力量。

三是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承办艺术节,加快了兰州至中川机场高速公路建设,开通了兰州至嘉峪关光缆线路,兰州至敦煌卫星通讯线路,兰州市话程控扩容9.3万门,移动电话新增加60个信道,使甘肃的交通,邮电设施明显改变。兰州市的城市建设也有了很大改观。当然,这些事迟早是要办的,但艺术节是催化剂,它促使这些项目提前了、加快了。

四是扩大了对甘肃的宣传。600多名中外记者云集兰州,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向全国、全世界传播了3200多件稿件和新闻节目。对甘肃从文化艺术、资源优势、产品特色、开发前景、改革成就、经济发展、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采访报道。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拍的纪录片,被外交部作为1995年国庆驻各国使馆招待会的演出片。这样大范围集中地宣传甘肃是空前的,为提高甘肃的知名度,让世界了解甘肃,让甘肃走向世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宣传作用,推动甘肃的改革开放,其价值和影响很难用数字来加以估量。

五是振奋了全省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精神,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甘肃由于地处祖国大西北,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比较封闭、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这种状况一方面造成了外界对甘肃缺乏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我们自己妄自菲薄的心理。通过成功地举办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使广大干部群众看到,我们甘肃不仅能办大事,而且能办好大事,大长了志气,振奋了精神,增强了凝聚力,增强了建设甘肃、发展甘肃的信心。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促进我省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同时,通过举办艺术节,使全省,特别是兰州市的社会治安、城市美化、环境卫生、文化市场管理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www.xing528.com)

|在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宣传日活动中

总之,实践证明,由地方承办中国艺术节,既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好形式,又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振奋民族精神的好形式。它有利于贯彻“二为”方向,有利于把文化和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广泛地吸引群众参与。实是一件得民心、受实惠的大好事。

我的第三个体会是穷省办艺术节困难多一些,但只要解放思想,用改革的精神来办节,穷有穷的办法、同样可以办好艺术节。朱镕基同志说过“资金不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办艺术节同样如此。作为分管文化的副省长,刚刚开始是有一些畏难情绪的,但通过办节,使我感到任职期间能参与办这个节真是难得的机会,在我一生中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办好节,一是出好戏,二是筹足钱。有钱才好办事,但并不等于钱多了事情就一定能办好。在这里我给大家报个简单的账: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共花5500万元,其中3500万元是场馆建设,是95计划提前使用,银行贷款,计委逐步归还,财政贴息,现在已全部消化还清。场馆建设都是优质工程,各种费税全免,大大降低了成本。对艺术节要用的各企业的场馆提出要求,维修资金“谁家的孩子谁家抱”。实际办节只花2000万元,其中,财政部500万,省财政500万。各种广告收入、门票收入,指定产品捐献赞助等收入1000万,这1000万是来自市场经济,来自办节本身的经营收入。真正省财政当年发生的支出只用500万元。再说支出,主要贯彻铁映同志提出的精彩、节俭的方针,一个钱掰成两半用,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一定抠死,许多事情都是先预算后包干,超支自筹,节余归己,调动大家理财的积极性。一开始就制定了办节的财务管理制度,监察审计提前介入。另外,做思想工作,提倡艰苦斗精神,勤俭办节。筹备期间一律不住宾馆饭店,节日期间工作人员也是不管吃住,只发30元,工作又忙,使得许多人没时间回家吃饭,有的同志竟然吃掉了一箱方便面。节后正式通过报纸向全省人民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及审计结果。原来省领导允诺,如不够省财政再给500万,但办的结果,这500万没有要,还节约了270万元,作为艺术基金留给文化厅,今后每年支持一个新剧目创作,这也是“穷办法”给艺术发展增加一点后劲,积蓄了一点财富。具体的组织工作,我们将各种资料编成了一本百万字的文献汇编,以后每当举办大型活动都可作为经验来借鉴。

第四点体会是,艺术节如何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全运会,是竞技体育,是专业性的,是奥运增光工程,但还有另一条腿如何走?那就是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计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体委在每届全运期间都要同时专门奖励群众体育的先进集体个人,给他们很高的礼遇,领导接见,观光竞赛。所以我想到艺术节,基本上是专业剧团的精品演出,但如何和群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吸引更多的群众关心和参与?这篇文章还应该好好做一下,使艺术节不仅仅是少数专家和专业演出团体的事,而真正办成群众的节日,人民的节日。为此建议:

1.在举办艺术节期间,同时奖励全国文化先进县的代表和文化先进集体代表。

2.举办艺术节期间,应同时举办各种群众文艺活动,包括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少儿节目,民俗民间文化及各种文博、艺术展览等等,使之更加丰富多彩。

3.演出场所的会内会外结合问题,许多好戏能不能通过电视尽快与群众面。现在许多好戏群众看不到,只是在文艺界内部叫好,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如《下里巴人》……不让录像,有个知识产权的问题,但总得尽快让人民群众看到,才能发挥作用。

4.文华奖、“五个一”奖是不是统一一下,作为最高奖,还要不要另搞艺术节奖了?以后评选文华奖、梅花奖是否应以参加过艺术节演出为前提?

最后,讲讲这次参加第五届中国艺术节的感受。前天晚上的开幕式和“百花赞”文艺演出是十分成功的,这是文化部大手笔和四川省共同努力创作的绝代佳作。构思很好,气势恢宏,涵盖全面,名家迭出,艺术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声、光、电运用了很多现代技术,舞美很好又有新意。一届比一届办得更好,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一般来说,开幕式的成功说明艺术节70%成功,我们感谢文化部和四川省为全国人民贡献了这一份美好的精神产品,向四川省表示热烈的祝贺。我们更期待2000年在南京举办的第六届中国艺术节经过精心组织会办得更加精彩。

注:此文系1997年10月26日在成都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期间,由文化部主持的艺术节研讨会上的发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