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文化层
连续文化层(sequent occupance)一词是美国哈佛大学地理学者惠特尔西(Derwent S.Whittlesey,1890—1956)教授在1929年所提出,指人类在一个地区生活演变的连续阶段(1)。国人最早采用这一方法的是浙江大学张其昀(1901—1985)教授,他在1950年按照连续文化层的概念,将台湾的历史地理发展分为九个时期(2)。
研究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可以将一系列静态的图片,按照时间的先后次序排列,这样做虽嫌不足,但能反映地理变迁的程度与范围。变迁所产生的差异,可以用一定时间的间隔来量度,但是却没有考虑产生这些差异的过程或机制,或者最多也只能说表示了时间上的先后次序。为了要强调时间的过程,历史地理现象发展的进行可以视为是阶段式的,这就是连续文化层,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一个主题(3),连续文化层惠特尔西称为sequent occupance(4),有人译为“占居系列”、“次第占居”或“连续占居”(5),都不恰当,惠特尔西原意指一群人在一个地区居住生活的状况,指他们如何利用土地维持其生活方式,张其昀译为连续文化层(6),比较允当。
1930年代和1940年代,有许多美国学者采用这一方法,包括托马斯(Lewis F.Thomas,1887—1950)(7)、霍尔(Robert B.Hall)(8)、克雷西(G.B.Cressey,1896—1963)(9)、詹姆斯(Preston E.James,1899—1986)(10)及阿克曼(Edward E.Ackerman,1911—1973)(11)等人,更有许多研究生采用连续文化层概念与方法,撰写论文,据米克塞尔(Marvin Mikesell)的统计,在1936年与1956年间,仅芝加哥大学地理学系的64篇博士论文,便有16篇是采用连续文化层概念与方法的(12)。其中六篇连续文化层概念是博士论文的核心主题(13),另外十篇以连续文化层说明论文主题的历史地理背景。芝加哥大学地理学系研究生研究历史地理的方法,当然也深受邵尔(Carl O.Sauer,1889—1975)和帕金斯(Almon E.Parkins)两位学者著作的影响(14)。
也由于连续文化层有点像戴维斯(William M.Davis,1850—1934)的地形侵蚀轮回而对之发生兴趣(15),澳洲地理学者泰勒(T.Griffith Taylor,1880—1963)直接用戴维斯分期的方法,将城市的成长分成七个具特征的阶段(16)。显然,历史地理学中的起源方法,跟地形学中侵蚀轮回或植物交替有些类似。这种生物学的类比有一个根本上的弱点,就是假定地理现象的发展过程,是预先注定的,规规矩矩一步一步地,沿着进化的梯级向前演进。在任何一个地点,侵蚀的过程可能说是正常或不正常的进行,不正常的进行像指被迫停止、恢复进行、逆行等;或者植被极点(vegeta‐tion climax)可能到达了,或者被后极点组合(post‐climax association)所取代;但是,人类在一个地区生活活动的历史中,事件发生的次序是不可预测的,没有一定的进展过程。不同的形态可以引起类似的过程,不同的过程也可以产生类似的结果(17)。人文景观不是一个有机体,既不会生长,也没有死亡。人文景观被创造,也被破坏;人文景观中的人,为了种种理由,可能自动地或被动地放弃他们的工作;住在一个地方的人,可能迁移到别的地方;一个地区可能被外来的人殖民;当地居民的文化与外来文化接触可能发生转变。人不像地形或植物,人有学习能力,能改变生活习惯#行为及活动。人会创造或学习新工具,应用新技术,创立新制度。思想概念、人口以及物资,可能向各处扩散。惠特尔西将连续文化层比拟植物交替或侵蚀轮回,在连续文化层中的每一阶段“本身都带有其自身转变的种子”(18),并且或多或少影响下一个阶段。不但惠特尔西文化的转移、转变、吸收和替代的复杂过程塑造而成。在人类历史上,在原地独立发展是例外,而不是正常的情形。
最初,惠特尔西以美国为例,说明连续文化层理论,他认为人生活在一个地区,就像其他的生物现象一样,本身承传其转变的种子,例如历史上美国农人开垦新大陆北美的处女地,开始了新的力量,极大地改变了土地栽培作物的适合性,最坏的情形,就是土地不再适合栽培作物,只能辟成牧场和林地,或者甚至放弃,不管是哪一种情形,人们居住在该地,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再以城市生活为例,位置好的地方,人口正常增加,发达的城市区,总有一天要迫使居民搬到离开城市中心较远的郊区或者更远的地方,这样便产生全新的生活方式。这一原则也可以应用到政治上,例如一个大而各地情况不一样的地区,全区统一,在一个政府治理之下,虽然团结在一起会有不少优点,但是住在偏僻边远地方的居民,生活相对地比较困难,最终整个的地区政治上会发生分裂,或者变成松散的联邦,在很大程度上地方有自主权。
人生活在一个地方,受制于其安全的基础。假若我们了解人在一个地方连续生活的动态特性,而且这种动态特性得到充分说明和解释。过去许多地理学者总以为空间现象是绝对的,事实上,人在地表上的分布及其活动的分布是动态的,地表各地的自然状况和资源变化多端,各地不同,这就是地理学的大前提。除非从动态的观念来处理,不然这些空间概念,则纯粹全是描述的,所谓动态的观念,就是要考虑时间的因素,历史地理学之所以重要,就是这个缘故。一个地区的地理,就是人类在该地生活的连续时期,这一概念,是说每一时期都是其前一时期所产生的结果,是历史地理的变迁。
为了说明用这种遗传方法处理的重要性,惠特尔西以美国新英格兰的北部的一个地区为例,该区面积约有四十平方公里,地形上主要是山地,土壤主要是有砾石的灰壤,冬季多雪,夏季雨量丰沛,冬季长而寒冷,夏季凉爽,夏季偶尔有短期炎热现象,全区布满原始次生落叶和针叶森林,森林中有些草地,可供放牧牛群。我们可以进一步仔细说明坡度、土壤的深度和性质、降水和气温的数量和分布、树木的种类和数量,以及草地的范围和分布等,虽然比较精确,但是仍然改变不了纯粹是描述的性质。但是假若我们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说明不同时期居民的生活方式,描述的分布便具有了前后不同时期相关的特性。
本区在人们居住的现阶段以前,土地已彻底耕种,砾石的屋基和墙壁与历史记录,就是最好的证据。已有很多道路,农舍散布各处,所有坡度比较平缓的地区都开辟为农地;坡度比较陡的森林地区,辟为牧场,放牧牛羊;只有很陡峻的山坡,岩石暴露或贫瘠的地区,才留着生产木材,其中有些地区栽种枫树,采取枫糖;其余的地区则生产木材、栅栏材料及燃料。农庄位在方便的地点,居民极大程度上自给自足,只出售少数剩余的羊毛、牛皮及枫糖,从外地购买比较贵的奢侈品和一些日用家具和工具。在这种农耕时期以前,本区原是混合的原始森林,有少数印第安人,过着游移的生活,主要靠采集森林中的野果、燃料及猎物。就现在居住的这种背景,有理由可以预测未来,将是定期采伐森林,出口作为纸浆,也可能作为木材。
一个地区的居民,都跟其前一世代相关联,前一世代是后一世代的来源,后一世代是前一世代的产物,而每一世代都在若干自然和文化特性方面,发生变化,各有特征。再者,每一世代的生命史,都显示从一个时期到另外一个时期的转变,是无法避免的。
只要资源的开采不破坏资源,采集时期本身便能够持续下去。但是,除了森林中采集为生的印第安人,还有打猎的白种人,他们使用进口的武器,破坏天然资源,森林本身的破坏引进了农耕时期。招致农耕罹于作物单位产量的不断减少,土壤快速流失。改良交通运输(如建筑铁路),结果自给维生的农业转变成互相依赖的农业,假若不是更有利农业发展的美国中西部之开发,本区的这一时期便会延长。要是没有外来的影响,次生森林会在本区快速成长,形成本区地理的主体。但是,这时为了配合整个北美洲的人文经济状况,本区会出口纸浆、纸或木材。
连续文化层不仅可以说明现阶段与其前一时期和与其后一时期的关系,也真正表示了本区地理的实况。在这一新英格兰的例证中,本区现在有少量畜牧业,是土地休耕和再生森林时期,不是代表一个特殊的人类居住形式,而是代表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各处尚有残留的农业,边远地区有少数牧场,不断改进的森林,说明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不过目前还没有木材出口,纸浆的生产也极少。
显然历史地理中的连续文化层,类似植物学中的植物交替。但是植物学者的问题,比较单纯,因为植物学者只研究一个单一的对象,就是植物群落,植物群落的转变,主要只受三个因子的影响,即气候、土壤及经济。而历史地理学者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在一个区域的居住和生活,一个地区的地理变迁,要受许多因子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各种复杂要素。
由居住形式遗传特征引起的改变,按照正常形态发展,时间久了便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而有新的连续的生活方式。严格来说,正常居住的连续极少,正常连续的居住也许只是理想的情形,因为外来的力量很可能会干预正常的发展,改变发展的方向或速度,或者同时改变方向和速度。这些可能就是所谓天意了,例如某种自然灾害突然发生,便会严重地改变一地的发展,像是地震、暴风、海啸、洪水、火山爆发、山崩、虫害或其他生物灾害等。由人的行为所引起的文化上的改变,甚至更要普遍,像是政治疆界的改变、革命,或者只是法律的制定;人口的迁徙,将他们旧有的规范和态度,带到新的地区,或者产生社会摩擦;新技术的引进;交通工具的改变,因而改变在实际上和心理上与外界的接触;所有这些都会打断或纠结连续文化层的发展过程。一旦新的力量开始运作,动态的演进便会开始,而且是按照新的程序进行。这些中断现象,看上去类似地貌的侵蚀轮回,不过显然在内涵上和运作力量上,两者都不是一样的,不可能将青年、壮年和老年的概念,应用到人的连续文化层上。
我们一定要承认研究连续文化层的历史地理学者,为复杂的问题所困扰。不过,由众多自然和文化要素互动所产生的复杂现象,所有的地理研究都是这样。事实上,要是有了足够的研究,连续文化层的概念,应该可以达到简化的目的,而这是纯粹描述方法所不可能达到的。朝着精确说明和精细观察的方向前进,描述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连续的形态实际上极少存在。只要地理学的研究不过是重复观察及其陈述,则连续文化层理论便可以提供一个简化的方法。
布罗克(J.O.M.Broek)教授曾经用这种方法,研究美国加州圣大克拉河谷地理景观的变迁,该地位在旧金山以南,历史上连续受不同文化的影响,经济发展特征随时代而异,布罗克划分为四个不同时期:第一个时期为白人入侵以前的印第安人时期;第二个时期为19世纪上半叶西班牙人布道与牧牛场时期;第三个时期为以牧牛和小麦为主的早期美国经济时期;第四个时期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经济转变为以园艺为主。他的研究,特别着重历史变迁的过程,对每一个时期,分别讨论两点:第一,分析形成居民生活方式推动与机能;第二,解释说明由各种社会经济因子所塑造的文化景观(19)。
著名的浙江大学张其昀教授,1943年受美国国务院之邀聘在哈佛大学研究讲学一年,遇哈佛大学惠特尔西教授,得知连续文化层概念,遂将这一概念介绍到国内,他采用文化层的概念,研究台湾的历史地理,将台湾分为澎湖、安平、台南、鹿港、淡水、台北、台中、基隆及高雄九个时期(20)。后来张其昀教授的学生谢觉民到美国塞拉库斯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进修,在克雷西指导下,也采用连续文化层概念撰写博士论文,他将台湾的历史地理更简化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在闽粤移民到台湾以前,高山族以打猎捕鱼为主;第二个时期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大致相当清代,有大量移民从福建广东迁移到台湾,以水稻、樟脑、茶叶、甘蔗等为主的传统华南农业,并有城镇兴起;第三个时期从1895年至1945年,台湾在日本统治之下,以水稻为主,热带农场式甘蔗、茶叶、香蕉、凤梨等为辅的农业,有相当完整的铁路和公路网,并有新式灌溉系统,农产加工工业以蔗糖为最重要;第四个时期是1945年台湾光复以后,起初以蔗糖出口为主,工业不断发展,经济起飞后,工业经济为主,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未来发展方向则以高科技工业为目标(21)。
总之,连续文化层概念与方法源于美国惠特尔西,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1930年代和1940年代盛行于美国,国人最早采用这一方法的是张其昀教授,提供历史地理学者一个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时间架构。
【注释】
(1)见Derwent Whittlesey,“Sequent occupance,”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Vol.19(1929),pp.162—165,不过最初将自然轮回(physiographic cycle)应用于人文现象的则是里奇(John L.Rich),见John L.Rich,“Cultural features and the physiographic cycle,”Geographical Review,Vol.10(1920),pp.297—308。(www.xing528.com)
(2)张其昀,《台湾史纲》(台北:“革命实践研究院”,1950)。
(3)见姜道章,《历史地理学》(台北:三民书局,2004年出版),页10。
(4)见前揭Whittlesey。
(5)例如柴彦威等译《人文地理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便是将sequent oc‐cupance译为连续占居,见该书页637。
(6)见前揭张其昀。
(7)Lewis F.Thomas,“The sequence of areal occupancy in a section of St.Louis,Missouri,”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Vol.21(1931),pp.75—90.
(8)Robert B.Hall,“The geographic region:a resume,”Annals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Vol.25(1935),pp.121—136.
(9)George B.Cressey,“Discussion‐contribution to R.B.Hall,The geographic region:a confer‐ence on regions,”Annals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Vol.25(1935),pp.121—136.克雷西旧译葛勒石,是以研究我国地理著称的美国地理学者。
(10)Preston E.James,An Outline of Geography(New York:Ginn,1935).
(11)Edward E.Ackerman,“Sequent Occupance of a Boston Suburban Community,”Economic Geography,Vol.17(1941),pp.51—74.
(12)见Marvin Mikesell,“The rise and decline of sequent occupance,”in Brain J.L.Berry,ed.,The Nature of Change in Geographical Ideas(DeKalb: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78),pp.1—15。
(13)这六篇论文是James Glasgow,Muskegon,Michigan:The Evolution of a Lake Port,Ph.D.diss.,University of Chicago,1939;Carl F.Carlson,Aurora,Illinois:A Study in Sequent Occupance Land Use,Ph.D.diss.,University of Chicago,1940;Wilfred G.Richard,TheSettlement of the Miami Valley of Southwestern Ohio,Ph.D.diss.,University of Chicago,1948;Ida M.Schro‐de,TheSequent Occupance of the Rancho Azusa,De Duarte:A Segment of the Upper San Gabriel Valley of California,Ph.D.diss.,University of Chicago,1948;James S.Mathews,Expressions of Urbanism in the Sequent Occupance of Northwestern Ohio,University of Chicago,Department of Geography Research Paper,No.5,1949;及Maurice E.McGaugh,The Settlement of the Saginaw Basin,University of Chicago,Department of Geography Research Paper,No.16,1950。
(14)Carl O.Sauer,TheGeography of the Ozark Highland of Missouri(Chicago:Geographic Society of Chicago,1915;reprinted 1920);Almon E.Parkins,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Detroit(East Lansing:Michigan Historical Commission,1918).
(15)侵蚀轮回最早见于1889年戴维斯的著作Therivers and valleys of Pennsylvania,载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No.1,1889),其后流行几十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受到地形学者的批判。
(16)T.Griffith Taylor,Urban Geography:A Study of Site,Evolution,Pattern,and Classification in Villages,Townsand Cities(London:Methuen,1949).
(17)见姜道章,《现代地理学的概念与方法》(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页169。
(18)见前揭Whittlesey,p.162。
(19)J.O.M.Broek,The Santa Clara Valley,California:A Study in Landscape Change(Utrecht,1932),圣大克拉河谷今天形成硅谷的一部分,进展到另一个文化层。
(20)见前揭张其昀。
(21)见James Chiao‐Min Hsieh,SuccessiveOccupance Patterns in Taiwan,Ph.D.dissertation,Suracue University,1953。后来,这一博士论文正式出版,书名虽异,内容仍旧,见Chiao‐min Hsieh,Taiwan:Ilha Formosa:A Geography in Perspective(Washington,DC:Butterworths,196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