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谭其骧先生创造中国历史地理专业

谭其骧先生创造中国历史地理专业

时间:2024-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谭其骧先生创建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专业张修桂谭其骧先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他毕生的研究,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不可估量的贡献。为此,谭先生在复旦大学创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历史地理专业,先后培养了近百名历史地理专业本科人才,分布于祖国各地。此外还开设有中国历史地理专题讲座。

谭其骧先生创造中国历史地理专业

谭其骧先生创建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专业

张修桂(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谭其骧先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他毕生的研究,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不可估量的贡献。由于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谭先生清楚地认识到,要使学科深入发展,必须大力培养历史地理专门人才。为此,谭先生在复旦大学创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历史地理专业,先后培养了近百名历史地理专业本科人才,分布于祖国各地。对历史地理学的普及和深入发展,谭先生从人才培养方面,同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下面简略回顾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专业的创建过程,以缅怀专业创始人谭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1955年谭先生接受重编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的任务,1957年编绘工作从北京移师上海。1959年7月1日,以当时参加地图编绘人员为基础,谭先生创建了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研究室,谭先生以代理系主任身份兼任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当时研究室的成员有:章巽、吴应寿、邹逸麟、王文楚、胡菊兴、李德清,绘图人员郑永达、刘思源、慎安民、金竹安,以及当时参加编图工作的历史系三年级学生:赵少荃、魏嵩山、周维衍、王天良、林汀水、祝培坤、项国茂、嵇超、刘明星、朱方、林宝璋。

与研究室创建的同时,谭先生为培养历史地理专门人才,积极在历史系筹建第二个专业——历史地理专业。专业需要的历史基础课教师,历史系人才济济,历史地理专业课教师,历史地理研究室老中青齐全,缺的只是地理基础课教师。所以在1959年从华东师范大学调入孔祥珠、张修桂两名地理系本科应届毕业生;1960年又从中山大学地理系调入李新芳、周源和、赵永复、陈家麟、全汉文,从西北大学地理系调入章祖生、王仁康、纪明光等共八名本科毕业生。在历史地理研究室之下,十名年轻的地理教师组成地理教学组,负责地理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张修桂担任地理教学组负责人,具体安排地理学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并组织备课、试讲、听课和听取改进意见。

60年代历史地理专业创建时,确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教学和国家有关部门所需人才。学制五年。根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除公共必修课之外,基础课兼顾历史和地理两个方面。历史课:中国通史486课时,世界通史93课时,考古学64课时;地理课:自然地理(含地球概论、气象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等四部分,分为四个学期)252课时,地质学64课时,地图学与地形测绘154课时,经济地理120课时。专业课:中国历史地理概论120课时,中国历史自然地理54课时,中国历史经济地理96课时,中国地理学史与要籍介绍93课时。在两年级末,安排地理野外实习4星期。课程基本上是历史学加上地理学,所以同学负担相对较重。

1960年秋,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专业面向全国首次招收本科生,学生报名踊跃,最后录取的考生,几乎都是考生填报的第一志愿。首届录取20名:牟元珪、钱林书、许文华、程显道、杜瑜弟、黄永祥、江林宣、李志庭、林观海、毛凤鸣、王燮程、卫家雄、杨鸿嵩、尹承德、曾昭漱、朱玲玲、颜济奎、丁厚礼、曹玲泉、文锡进。1961年、1962年又连续招收两届历史地理本科生。61级20名:陈正书、程皓珊、程永华、方企铭、胡凤璋、江春贵、金国强、李松其、林本梓、王霜红、王正兴、伍国基、袁文娟、朱文英、龚松林、梁华忠、林苏民、张定中、张玉乔、戴志强;62级12名:施和金、顾承甫、杨正泰、郭黎安、朱蓁宜、王亦红、徐振保、黄继宗、陈金火、宋云伍、孙厚敏、傅长虹。三年共连续招收本科生52名。但61级20位同学,因当时历史地理研究室的编图任务十分繁重,无暇顾及专业课的开设,在基本修完基础课之后,第三年即很不情愿地被转入历史专业,五十年过去了,至今有的同学谈起,仍是难以释怀。(www.xing528.com)

1962年之后,同样因为编图任务紧张,历史地理专业被迫暂停招生。所以,60年代作为历史地理专业的毕业生,实际只有32名。

80年代,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专业恢复招收本科生。学制改为四年,并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修满130学分。课程设置也有较大改变,增强了专业选修课的分量。基础课除历史学的有关必修课外,开设普通自然地理原理、地貌学、中国地理、中国经济地理四门;专业选修课则有: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历史地貌、第四纪地质、古气候与历史气候、遥感与影像判读、中国历史经济地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概要、中国历史人口地理、中国古代交通地理、历史经济区域和城市地理、元代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要籍介绍等多门。此外还开设有中国历史地理专题讲座。

但由于各种原因,80年代也仅在1980年和1987年招收两届本科生。80级31名同学是:陈琅、蔡秀云、陈维、富伟毅、高洪兴、胡阿祥、华彪、黄伟明、李志勇、陆永玲、马骊、马传捷、潘锋、潘孝国、彭安玉、钱惠光、秦德增、吴佳新、萧华忠、杨纯渊、杨剑飞、张炳生、张淑萍、赵重苓、周洁、周之江、徐建华、许若允、应岳林、赵伟宏、孙越锋。87级的陈强、高阳、郭凤华、康福军、李云、吕俊、吕勇、王长发、王晨飞、王宜瑶、徐轶、张厚林等12位同学,是在历史专业基本修完基础课的两年之后,经自愿报名后才转入历史地理专业的。其后,历史系暂停招收历史地理专业本科生,改由历史地理研究所培养本专业的研究生

历史地理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除了升入研究生之外,大多成为有关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在大学主讲中国历史地理的教师。如:60级的20名毕业生,就有10名分配到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该所并以他们为基础,建成历史地理研究室;另外10名同学,主要分配在高校任教和国家机关工作。

在历史地理专业开设期间,也是谭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工作最为繁忙、紧张的时期,其间专业的暂停招生,主要原因也在于此。但即使如此,谭先生对专业同学的学习仍然十分关心,特别强调要提高专业地理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所以特地从华东师大地理系,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程潞先生来校为专业同学讲授《经济地理》,梅安新先生讲授《遥感与影像判读》,郭蓄民、黄仰松两位先生讲授《第四纪地质学》;还邀请杭州大学陈桥驿先生来校开设《中国历史地理专题》讲座。为培养同学具有较强的野外独立工作能力,谭先生一方面通过上海市委,试图从华东师大调入学识渊博、野外工作能力特强的陈吉余先生;另一方面又在1963年夏、秋,委派张修桂,参加中科院地理所组织的永定河故道考察。

与此同时,谭先生在百忙中还抽出时间认真备课,亲自为专业同学开讲《中国历史地理概论》课,要求同学“对中国历史上各时代自然地理、政治地理、经济地理各方面的重大变迁获得粗略概念的同时,正确理解地理情况与历史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谭先生精辟的深入浅出的授课,为专业同学从事历史地理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深受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根据历史地理学的特点,谭先生还勉励专业同学要“多读多思,严谨认真”;殷切希望大家:“一定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把历史地理这门学科的科学体系建立起来。”可以说,这就是谭先生创建历史地理专业的主要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