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奉天(中国地图出版社)
在中国地图出版社,无人不知谭其骧先生的名字,无人不晓谭其骧先生对《中国历史地图集》编制出版的贡献。
1955年春,谭先生出任图集主编,进京主持工作。我社副社长张思俊、副总编曾世英和金擎宇专程到前门火车站迎接。当时,北京居住条件较差,出版社很多职工尚未能带家属进京,大多住在办公楼一层的集体宿舍。谭先生是贵宾,自然给他腾出较好的铺位和房间,他办公在楼上,休息在楼下,用餐在单位小食堂,工作与生活条件虽是简陋,但却也方便。谭先生时年40多岁,戴着一副眼镜,晚饭后也常在小院子里和我社职工聊天。他喜好京剧,不时哼哼几句,也很健谈。大家都觉得谭先生工作不仅严谨认真,而且生活还很随和。这样,谭先生开始了编制《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历程。
一、“54号图”的来龙去脉
在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辑们常常习惯称八册本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为“54号图”。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社承担了重编改绘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简称“杨图”)的制图出版任务。1969年,停顿多年的工作恢复,那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中期,由于“杨图”是毛主席交给吴晗督办的任务,并且图集存在着历史边界如何表示等重大原则性问题。因此,无论是谁,都把它视为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来看待。社领导决定将保密等级由“内部”改为“秘密”,一切按“秘密”级规定办事。譬如,我们往返京沪携带“杨图”资料时,都需二人以上,且乘坐保密安全车厢。因此,该图集的名称也需有一个代号。这时,有人想到了该图集是1954年开始筹办的,于是取“54”为代号,称它为“54号图”,既保密又简明,且具有纪念意义。大家都觉得这代号取得好,于是一直这样叫下去了。虽然后来图集经审查并公开出版,自行解密,但习惯上我们还是称它“54号图”。
“54号图”的任务,毛主席是怎样交办下来的呢?我社又是如何接办的呢?
简略的情况大致如此: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开会休息时,吴晗坐在毛主席旁边,谈起《资治通鉴》无标点,不分段落,阅读不便问题。毛主席还问吴晗“鸣沙”这地名在什么地方?谈及读史需要有一本历史地图,需改编杨守敬《历代舆地图》。这样,毛主席把标点《资治通鉴》和改编杨守敬《历代舆地图》两件事交给吴晗办理。吴晗邀请有关单位商议成立“标点《资治通鉴》、改编‘杨图’委员会”,由吴晗推荐,请谭先生进京主持改编“杨图”工作,绘图与制印方面工作由地图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前身)负责。
这部“54号图”曾一度定名为《中国历代舆地图》、《中国历代疆域图》、《中国历史舆地图》、《中国历代政区图》等。在1973年1月,由谭先生主持的协作会议上决定将图名定为《中国历史地图集》。次年,在由周恩来总理委派外交部主持的审图会上,正式确定图名为《中国历史地图集》。
二、一次难忘的学术讲授式的集训
为了完成毛主席交办的“杨图”任务,国家测绘总局和地图出版社都非常重视“杨图”编制的组织工作。1961年10月,地图出版社为此专门成立了历史地图室。谭先生为确保历史地图编制质量,也专门为部分地图编制人员组织了一次学术讲授式的集训。我便是亲历者之一。
1961年11月,我们多个单位近30人云集复旦大学,在谭先生主持下,围绕历史地图的编制任务,进行了一次学术讲授式的集训。
谭先生主讲“历史地理学”,他科学而又精辟地阐述了历史地理学的对象、性质、分类、作用和方法,并以上海、洞庭湖的变迁等为例,深入浅出地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析和探讨历史地理学的问题。他认为以往的沿革地理仅仅是沿革地理的叙述,而它的发展规律与发展的必然性的研究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谭先生从编图的实际需要,专门请侯仁之、史念海、吴应寿、王文楚、邹逸麟等先生给大家讲了“历史地理”、“历代行政区划”、“历史地理古籍”、“新旧‘杨图’异同”、“作者与编绘者的关系”等课,使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杨图”特点、工作内容、资料来源、工作方法等,脑子里也比较清晰地看到谭先生描画出的新图集的概貌,尤其是明确了如何处理我国历代疆域政区这个原则性问题:即我国的历史是由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图集应以清代版图为大致范围,追溯反映我国历代的疆域政区。这是谭先生在中国历代疆域政区沿革研究方面的最大成就,也破解了1956年顾颉刚、章巽编,谭其骧校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未能公开出版的难题,为日后八册本《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公开出版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这次近两个月的集训,是在“杨图委员会”吴晗、尹达、白敏等领导关心下,谭先生主持下的一次成功集训。这次集训,极大地提高了这支队伍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确了目标,提高了质量意识,是“杨图”编制高质量、稳速前进的转折点。(www.xing528.com)
三、追求高质量的地理底图
对于历史地图的编制质量,谭先生一直给予高度重视。清末的“杨图”之所以获得了空前的成就,原因之一就是采用了当时最精密的地图——清同治初年胡林翼刊行的《大清一统舆图》。在1961年12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的年终总结会上,谭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更感到新的高质量的地理底图之重要性”。此语道出了谭先生对新底图的深切期望。
谭先生曾为数易底图而大伤过脑筋,其实当时出版社多次提供的底图也只能是从旧中国的资料翻新而来,自然难以令谭先生满意。经反复试验与研究,最后决定采用正在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普通地图集》的编稿作为基本资料,并针对“杨图”的特定需要设计1∶250万、1∶400万及1∶1 000万三种比例尺全国大拼版地图,邻近的比例尺地图则适当放大或缩小,以减少设计更多比例尺图的编绘工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普通地图集》创造性地采用大比例尺过渡标描的方法,获得了大面积的新中国实测的高质量基本资料,“杨图”紧跟其后,再用该图集省区图编稿作为基本资料拼版编绘,在内容的选取与综合处理上,都是针对“杨图”的需要,有繁有简。如在居民点的选取方面,古县治遗址尽取,大大方便于历史作者定位之需,而供晕渲需要的等高线则适当简化等。1964年陆续完成地图的编绘,并打样成1∶200万、1∶400万和1∶1 000万棕色底图,供作者重新抄清成作者原图。
谭先生对新地理底图的精确性和完备性很满意,从而为编制高质量的历史地图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从完成毛主席交办的任务到为大众服务
1981年,为了将谭先生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著,从为毛主席编图转化为大众服务的历史地理工具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就公开出版《中国历史地图集》及对该图集的修改方案,向中宣部提出请示报告并转中央书记处。
次年,谭先生组成由数人分册负责的修订班子。公开版在内部版的基础上做了重大修订,许多地图重新编绘,地名索引重新编排,而且在审查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中央书记处为此专门开了两次会议。社科院胡绳院长召开会议协调,最后决定以谭其骧任主编的名义出版。七年后的1989年3月13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部召开了隆重的会议,庆祝《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本全部公开出版。
《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本出版之后,根据广大读者要求,谭先生又将八册中各朝代的总图抽出来组成一册,成为纵览各个时期概貌的《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使八册巨著更为简明普及,为更多历史爱好者服务。《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最珍贵之处,是谭先生亲自编写了七万多字的文字说明(即图说)。谭先生运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用精辟的文字,阐述了中国五千年各历史时期的疆域政区及其变化的概貌,使读者读图的同时能够对照文字说明,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拉近了专家与普通读者的距离,成为广大读者的知音。为了使《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更至完备,谭先生考虑由考古所王世民修订《原始社会遗址图》,由我社顾乃福编绘二幅《中华民国全图》,由我社陈潮撰写民国图及卷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的图说。简明本于1991年10月出版。
为了使《中国历史地图集》走向港、澳、台和世界华人地区。1990年,由香港三联书店在香港印制出版繁体字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向港台和海外发行。谭先生专门为繁体字版《中国历史地图集》撰写了弁言,他认为:“这个新版本改用繁体字,不仅可为不习惯于阅读简体字的港台同胞海外汉字读者带来方便,并且亦将有利于熟悉简体字的大陆读者。因为这个本子能使读者正确了解历史地名的原名。”
五、中国历史地图的新里程碑
《中国历史地图集》由交办之日起,到公开出版,近历35个寒暑。《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公开出版,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巨大的反响,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胡乔木在中国史学会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史学界做了很多工作,其中最有成绩的工作之一,就是在谭其骧同志和其他同志领导之下编纂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历史学家蔡美彪著文评价:这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广泛协作完成的一部巨著,是历史地理学的巨大成果。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称:这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界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用现代绘图方法绘制的历史地图集,不仅具有完整的地理意义,并且具有精确的计量意义。美国亚洲学会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施坚雅说:“编绘历史地图集是一件不朽的盛事。编绘这套地图集的同仁们,将使全世界汉学学术界受益匪浅。”
《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公开出版,为国家大地图集中国历史卷的历史地理底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历史教学地图和历史参考地图的编绘出版铺平了道路,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地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史学工作者、历史教师和历史爱好者提供了一部详细的读史工具书。
谭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继清末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之后中国历史地图的新的里程碑。这部优秀的社会科学成果陆续获得多项殊荣。1986年,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99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奖和新闻出版署“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全国测绘系统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等。
这些荣誉都是对《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充分肯定。谭其骧的名字也随着《中国历史地图集》誉满全国乃至世界,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