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简介

时间:2024-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国家兴亡,人民福祸,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意识的本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简介

二、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根和存在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和发展目的,也决定着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1)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国家兴亡,人民福祸,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意识的本质。它首先要回答,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社会发展目标的判断,以及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怎样看待社会的发展,确立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表明了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这样的判断,基于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准确把握,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国现实的科学归纳,回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问题。

中国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由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为整个社会的指导思想。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我们认识和指导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理论的坚定是政治坚定的基础,只有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科学的观察形势、把握历史的主动。真正的共产党人正是依据这种科学的世界观,不断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能够从容地应对任何惊涛骇浪的考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2)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思想,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毛泽东同志把“结合”称为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重要问题”。邓小平同志把“结合”称为“我们吃了苦头总结出来的经验”。江泽民同志把“结合”称为我们党最基本的经验。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性与实践的本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是永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强大动力。离开实践这片沃土,马克思主义之花就将失去创新雨露的滋润而枯萎;脱离具体的实践来谈论马克思主义,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抽象空洞的东西。二是从实际出发,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特殊规律,走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建设和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87年的奋斗历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程,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的历史,分析中国的现状,展望中国的未来,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特殊规律,走适应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发展道路的历程。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答和解决在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成功地找到了一条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初步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创了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方针,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动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积极性,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以何为本,这是发展的本质与核心问题。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放在首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与核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的统一。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既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也不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而是具有自己深刻的内涵,这就是,坚持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一切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为主体的人民为本,着重强调尊重人的权益价值、发挥人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须臾动摇的原则和前提。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内在要求。“各尽其能”讲的是发展的动力问题,“各得其所”讲的是发展的目的问题,其主体都是“全体人民”。我们要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紧紧围绕如何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如何使全体人民各得其所这样两个既相互区别又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方面,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办法,使我们的思想观念、政策措施、工作部署、工作方式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要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始终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平等对话、民主协商,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总之,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只有在工作实践中切实体现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才能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第二,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准则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遵循什么准则,保持什么状态,是衡量发展是否科学和有价值的直接标志。片面的发展、单一的发展、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发展,不仅难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且会给经济社会带来隐患,以致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科学发展观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各种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明确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必须保持的状态。全面发展,着重强调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要素综合发展;协调发展,着重强调城乡、地区、经济与社会,对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人与自然之间必须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着重强调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需求,而且要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

第三,以“五个统筹”的要求作为具体方针政策来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这既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所确立的基本方针,又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质的集中概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贯彻落实到“五个统筹”的具体实践中,就是要统筹全局、兼顾各方。只有统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因素,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需求,才能有效地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要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权益。在想问题、订计划、作决策以及推进各项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要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服务,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要形成统筹兼顾的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反映和处理好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之间群众的利益关系,以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第四,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目标。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把握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时代条件。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还明确提出对外构建和谐世界、对内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任何国家与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充分利用国际格局的有利条件,把对内发展与对外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当代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一条重要经验。作为正在走向世界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现代化发展尤其离不开对国际格局新变化的科学判断和对有利条件的充分利用。充分利用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环境,将对外和平发展与对内和谐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断变化,而产生了历史性飞跃。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社会实践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当不断深化。我们党要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发展党和国家的事业,就必须把发展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理论。没有与时俱进,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开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不可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恩格斯曾经反复强调:“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应当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每一个时代的共产党人都肩负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神圣使命,都必须通过大胆的实践和深刻的思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新的历史内涵,新的实践经验,新的理论创见和新的文明成果。

(3)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①包容多样性。

人具有多样性是因为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人的需要是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因此必然要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的理解与交往以人的多样性为前提,而人的多样化的动态过程则是以人的交往为直接动力。交往的真谛在于由浅入深的理解,是理解因素的不断增强。理解赋予交往是理性、开放、和谐、自觉和创造力。交往追求的目标不仅是自我理解和欣赏,而且是了解他人、理解他种文明、学会宽容和接纳多元理念,是“和而不同”。那么,把交往归结于理解,它必然意识着交往方式的不断创新和交往过程的平等、开放和宽容,也必然蕴涵着多种文明的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现实理想。多样性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人类资源,多样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本性所在。多样文明并存和共在是人类社会的定然,不同文明的交往和沟通是人类文明持续进步的不竭动力。世界上有着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文明形式,各种文明只有历史长短之分,并无高低优劣之别。有了差异,就可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彼此尊重;就能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如果不顾人的多样性特点,而“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因此,以平等开放的胸襟尊重多样性,是坚持包容精神的首要含义。没有这样的胸怀,不承认、不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企图建立清一色的一统天下,是必定要碰壁的。

当今国际社会是一个利益关系交织、利益矛盾重重的人类共同体,其表现之一为人类文明形式的多种多样和文明交往过程的对立统一关系,特别是其中还不乏异质文明间难以避免的激烈对抗。由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讲求以沟通、协调和合作来实现共同利益的增进,那么,在文明的发展、交往和互动的进程中贯彻这样的理念,它给有关各方带来的只能是“互利共赢”的结果,而非“零和”意义上的利益缺失,因而它所反映的必然是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进步的客观要求和趋势。

思想意识的多样性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这种现状是我国多种经济并存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政党政治、社会阶层变化、人们现实思想文化水平差异的必然结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经济成分、物质利益、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人们的思想状况日益复杂多样;社会转型造成人们的社会心态、个人行为准则的不同、价值评价观念的差异、人们社会期待的变更,以及由市场经济活动所引发的竞争和人员流动,人们的认识水平、社会角色等不同,造成当前我国思想意识的多样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与精神需求的差异性。但是,正视当前我国意识形态的多样性特点,并不是要让这些性质各异的思想意识多元并存,正确的选择是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经济依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是其政治根源;社会意识构成要素的不平衡性发展规律是其理论根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理想是其价值取向。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确保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不动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实现。

②尊重差异性。

经济差异派生出社会差异、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经济不断发展差异不断扩张,成为社会充满活力的原动力。社会发展不但以差异为动力,也以差异基础上的和谐为条件。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在差异基础上所达成的和谐状态。一定要承认社会差异问题,学会尊重不同意见,学会在承认差异性、尊重差异性中求和谐,这也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一种必然要求和反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快速上升,新的阶层开始出现,“以知识为中轴的社会中间阶层已经形成并逐步扩大”。新的利益格局正在确立,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各阶层之间不同利益冲突也随之凸现出来,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且呈复杂加剧之势。各个阶层出于自身的现实利益和未来利益期望,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执政党提出许多经济、政治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意识形态的建设来实现不同利益的协调和整合,这是一个新的重大挑战。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以及社会阶层的分化,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诸多方面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一是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和腐朽观念乘虚而入;二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主义腐朽没落思想的长期影响;三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有所怀疑和动摇;四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五是困难群体对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失望、抵触和抱怨情绪。这些问题致使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遭受侵蚀,其凝聚力有所下降、认同感有所淡化,导致执政党的思想基础受到冲击。

③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在社会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已经丧失了其原有的不可调和的尖锐对立的含义,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协调、包容的方式去解决。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经过数十年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思想共识。意识形态就是通过系统性的论证,通过统一的学术性专门术语表明群体的组织、制度的合理、合法性,进而表明群体的目标、方法的正当性和应然性,从而使个人确信自己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是合理的并形成高度的自觉性。党的意识形态是属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政党凝聚党心、赢得民心,进而整合社会的旗帜。而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能否把握形势发展的特点,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纲领,事关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和创新要顺应时代和形势发展的要求,避免意识形态的僵化,既要体现意识形态的延续性,把执政党历史的意识形态和当下的意识形态联系起来,让人们更能接受;又要体现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审时度势,反映大部分人的利益要求。这种成功的意识形态活动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诚信、忠诚等的效用评价,形成良好的自律,促进对法律法规道德秩序的遵守,促进群体内部的认同和合法性信仰,保持群体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执政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对民众“灌输”自己的价值观,形成对统治秩序的心理和价值认同,有利于保持整个社会的稳定。这样,就有利于形成人的和谐(包括个体的和谐以及集体和谐),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一旦把人的和谐这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建设好了,那么建设和谐社会就进了一大步。

我国独特的政党制度决定了不同社会利益的表达都集中到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内,由执政党通过内部机制对各个部分的利益进行协调。同时意味着各个利益群体很大程度上“共享”一个政治代表,各个群体的利益、愿望和要求都通过一个政党来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势必要求执政党有广大的包容性,能够容纳各种不同利益,倾听不同的声音,吸纳不同阶层的代表者。一句话,有助于国家政治稳定、有助于社会团结和和睦、有助于经济复兴和发展的理论纲领都应该采纳,从而增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功能。

首先,在承认各种利益群体存在的合理性的前提下,以各种利益相互协调、最终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为目标,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的意识形态产生一种向心力、凝聚力,使各种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都在执政党那里找到思想上的归属感。一方面充分发挥公共权力的控制职能,尽量弥合各个阶层和群体之间因经济政治地位差别而形成的裂缝,既不能任其发展,更要避免人为地制造鸿沟。另一方面为各个群体之间的沟通和流动提供足够的渠道。其次,以社会的公正为准绳进行社会整合。在不损害本阶段和本阶层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兼顾各种利益,做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执政为民。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特别要保证广大工人和农民享受到改革发展中应该享受的成果。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最后,通过赋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多层次内容,使党的意识形态有更大的包容性。

执政党本身就承担着利益整合和达成社会思想共识的职责,“整合”,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使各个不同部分在保持各自性质特点的前提下,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整体。而利益整合,则是通过多种方式,在保证各群体利益的基础上,使各个部分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正处在一个利益多元化、多层次以及利益格局多变的社会,采取什么手段,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再一次摆到中国共产党面前,任何社会的整合最有效也最为根本的方式和途径就是使某种意识形态社会化。通过意识形态进行利益整合、协调利益冲突,就是围绕利益追求和实现的合理化,引导人们正确地认清自身的利益,并为实现自身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益关系的让度,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二是利益关系的转移,引导人们确立科学的、发展的利益观,正确处理好根本利益与暂时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三是利益关系的补偿,引导人们树立奉献观,用精神利益来协调利益关系。通过这些方面的整合,最终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增强人民群众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党的执政过程是一个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促进群众的意志专注于党确定的奋斗目标上,使群众为共同利益而行动的行动保持连续性,从而使群众在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坚定共同信仰和信念。这同时也是拓展执政合法性基础,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途径。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从思想上把握群众参与政治的欲望,把党的思想理论转化为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把党的思想理论通过执政党成员的示范行动转化为社会的主流行为规范,进而把社会多种多样的行为以法律为基础融入主流行为规范,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调动社会各种力量,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宣传动员群众投身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就能构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从而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执政资源是政党执政所必需的各种积极因素、能量及其来源。其中意识形态资源是必不可少的执政资源。意识形态资源,也称理论资源,思想文化资源,主要是指执政党精神文化上的能量及其来源。政党通过意识形态影响社会公众,形成一定的精神文化力量。执政党通过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利用国家机器进行宣传、灌输,使社会公众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理想、信仰、信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法律意识和社会心理等等。这样就构筑起执政党的精神文化支撑,也就形成了政党执政的意识形态资源,上述理想、信仰、信念等等要素都是构建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

中国共产党倡导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公民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以及在这一世界观指导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斗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就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强大的力量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意识形态资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必须看到,意识形态越是纷纭复杂,就越需要主心骨;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引导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我们更需要强调和坚持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的一元化,重视和巩固社会的理想信念,确立和壮大民族的精神支撑;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效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追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充分挖掘和鼓励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所蕴涵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同一社会虽然可以有多种并存的思想价值体系,但国家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应当是共同的。这是一个社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保证。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了并且还将继续证明,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有强大生命力。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应该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排斥社会思想观念的多样化,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是在同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激荡和斗争中发展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又要看到,社会思想观念越是多样化,就越是需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导致思想混乱乃至社会动荡,就会给国家和民族事业造就巨大灾难。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团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www.xing528.com)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理想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希望和愿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理想是灯塔,是风帆,引领着社会进步的航船,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精神动力,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和精神寄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分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可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1)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最强烈的愿望。

理想决定行动,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充满智慧的伟大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以灿烂的汉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曾在很长时期内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影响和推动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

只是到了近代,中华民族才因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统治的奴役、压迫而落伍了。近代史上中国积贫积弱,备受列强欺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共同愿望。回顾中国共产党87年的光辉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始终锲而不舍地探索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新的业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经过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这条道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见证了这一点。历史和实践还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

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从而为全社会树立共同理想创造了历史条件。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复兴展现出灿烂前景。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理想和价值追求,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团结一致,凝聚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任何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纽带和动力。

(3)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都应当得到尊重、保护和发扬。

十六大报告鲜明地提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这就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劳动观,它要求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普通工人、农民的劳动是基础性劳动,他们的劳动应当受到尊重;又要充分认识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是具有更多创造性的劳动,他们的劳动也同样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这就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把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力量都凝聚在一起,形成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劳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共同理想,既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不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够也应该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并且为这个理想共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为了实现这个共同理想,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都应得到尊重、保护和发扬。

(4)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念。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战胜前进中的种种艰难险阻,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对外交往日益密切,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跨越。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念进一步坚定。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自我完善和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显著提高。国家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极大地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念,激励着我们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团结奋斗。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精神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国家,没有凝聚人心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就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和卓越的创造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树立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同的精神旗帜,铸就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激发引领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准则。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千百年来,无论面对多少困难挫折,面临多少艰难险阻,中华民族都始终高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火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由贫穷走向富强,靠的也是这样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是要靠这样的精神。这样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我们的民魂,也是我们的国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爱国主义生生不息、根深叶茂。爱国主义传统已经深深地融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概之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成为我国各族人民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这种意识虽然原始、朴素但却包含着对自己世代生活的家乡的怀恋和对生息繁衍在这里的乡民的认同,包含着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不惜牺牲生命的英勇奋战的精神。它是人们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巩固起来的一种对自己的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凝结起来,积淀起来的对自己祖国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这种感情根深蒂固地深植于人民群众的心灵深处,蕴藏着国家与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及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这种感情由衷地使每一个爱国赤子对自己民族的勤劳勇敢、聪明智慧、传统美德、辉煌成就感到光荣、骄傲,由此推动我们使其继承、捍卫、发扬光大;同时使我们面对现实、正视差距,对自己民族的创伤、短处、困境感到怜惜、痛心,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唤起民族忧患意识,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更加清醒勇敢地奋起直追,走向光明的未来。这种爱国意识体现了热爱和保卫祖国的基本政治责任和义务。作为一种交往规范,它要求人们把爱国、报国、救国、兴国、强国看作崇高美德;而把卖国、辱国、祸国、乱国、叛国视为对祖国和人民的大逆不道。作为一种人生价值的准则,它提倡一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强调祖国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倡导一种报效祖国、为社会为国家的献身精神。它还是一种体现爱国情感的社会实践行动,是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效国之行的统一。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崇高行为准则。

(2)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人们生活中最高尚的东西,是文化的生命、民族的灵魂、人性的根本,是社会与历史发展的活力所在。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

时代精神,它反映的是一个时代大多数人的精神,是在一个时代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大多数人所希望、所向往、所信奉,并为之激动不已、追求不止的东西。它产生于时代、反映时代、代表时代。时代精神是先进文化的精髓,它是一个时代人民的生活态度、信仰和信念,是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生活的意义标志。是具有当代中国社会特征和基本风貌的伟大而崇高的精神。时代精神作为客观精神具有群体性、独立性和稳定性,一旦形成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并发挥作用,从而影响人的行为与追求。

时代精神是实践的精神,时代精神不是灰色的理论,而是生活之树的常青藤,把握时代精神,就是要把握时代中实践着的精神、活跃着的精神,它既有感性,又有理性;既是思想,又是现实。是一种在实践中永远发展变化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历史的精神,时代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精神有着历史承继性的特点。时代精神作为时代的产物必然具有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特点,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化与发展。一种时代精神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居支配地位,但迟早还是要为新的时代精神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鲜明展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中已经形成的长征精神、抗日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64字创业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诸多精神。伟大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持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

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五种精神。五种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各种崇高精神的最新提炼和升华,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共产党人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当代中国时代的精华,具有极丰富深刻的内涵,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是中国人民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寄托着民族的希望,昭示着国家的未来。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让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激荡、相互砥砺,必将壮大我们民族进步的血脉,增强我们国家发展的动力,激励亿万中国人民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成就伟业。

历史证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唱响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才能传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的精神实质,不断拓展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各族人民始终凝聚在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旗帜下。

胡锦涛同志在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中华民族是有“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开辟发展新路径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这一精辟论断,对于我们科学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使我国各族人民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形成了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鲜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从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汲取营养,又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既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又要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决不妄自菲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使我国各族人民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形成了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鲜明时代精神。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破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让一切创造新生活的活力和源泉竞相迸发、充分涌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国人民继往开来的强大活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相互交融的,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深深熔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使中华民族能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抽象的,而是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确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为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良好社会风尚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1)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提炼和概括出八个方面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为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能够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取决于有没有共同的道德规范和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和追求,更需要确立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没有共同的道德规范,失去了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就无法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无法有效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也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道德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通过社会舆论、教育感化、自身修养、传统习惯等起作用,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维护公共秩序、保证社会生活安定有序的精神力量。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大力发展各民族和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在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旧社会残留的封建主义道德的影响依然广泛存在,又面临资本主义腐朽思想道德的侵蚀。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也给道德领域和社会关系带来深刻复杂的变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确立全社会普遍奉行的道德规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3)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清晰的是非界限,明确的荣辱观念,不仅是一个民族正气盎然、精神奋发的鲜明标志,也是一个社会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荣辱观是一个民族思想道德的基点,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基石。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深刻变革,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要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家喻户晓、人人践行。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扎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打牢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础。

(4)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到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到婚姻家庭、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中,从自我做起,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集体和他人做奉献,努力成为良好社会风尚形成的促进者,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社会主义荣辱观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树立了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