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与基石:入党培训教材

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与基石:入党培训教材

时间:2024-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的国情条件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应该建立在中国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基础之上。可以说,世界历史的进程为当代中国社会注入了社会主义的内容,中国的传统塑造出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替代方案出现的。

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与基石:入党培训教材

一、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和立足的基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之一。它就像一座闪光的思想灯塔,照亮了中国所处的现实方位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引入了正确的发展轨道。从认识上深刻理解,在实践中长期坚持这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这样一个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文化严重落后,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阶段,工业化任务远未完成,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在这样的国情条件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应该建立在中国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基础之上。

1.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和资本主义扩张的后果,是战争革命环境的产物,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第一,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人类社会由“地方史”走向“世界历史”,在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在前资本主义时代,生产力水平和交通条件的制约,使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处于闭关自守的状态,每天都在进行重复的发明。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在客观上带来了交往的扩大。当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地方史”逐步融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史”以后,不论其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都会程度不同地被纳入到世界历史的总进程之中。它们的发展除受到自身历史传统的制约外,更是处于资本主义的强大影响之下,受到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支配。1840年以后,中国自身的正常发展进程就被资本主义所打断,同时融入世界历史进程之中,社会性质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西方的文明成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与古老的中华文明在近代交汇,在中国社会内部孕育出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使中国改变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可以说,世界历史的进程为当代中国社会注入了社会主义的内容,中国的传统塑造出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第二,资本主义扩张的后果。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替代方案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哪里确立或产生影响,就会在哪里播下社会主义革命的种子。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体系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也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为社会主义革命积累历史条件的过程。这些条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也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具备了,最主要的标志是产生了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这些国家在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的广泛国际交往过程中,也出现了与发达国家相“类似的矛盾”。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商埠和工厂,直接导致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并诱发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国相继出现了一些现代工业,拥有了一定程度的现代生产手段,形成了一些工业城市。虽然物质基础相当薄弱,资本主义很不发达,工人阶级不完全成熟,但毕竟有了工人运动,因此也就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力量。同时,资本主义体系的世界性扩张也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带到全世界各个角落,使其国际化。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有了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

第三,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的扩张一方面导致经济“全球化”,另一方面又造成“全球分裂”,抑制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资本主义因素的发育。这些国家现代化起步晚,具有“后发式”特点,在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中,在早期工业化国家的竞争压力下,很难通过传统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后,也具有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它遇到了强大的阻力,这不仅来自国内的封建势力,更来自国外的帝国主义势力。帝国主义虽然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体系,却不允许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它宁愿维护一个没落的封建制度,也不愿扶持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多次发动独立的政治运动,都是在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合下被扼杀的,民族工业也只能在西方列强由于忙于战争而无暇顾及时才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9年间,中国仅仅积累起17%的近代工业,而农业手工业仍占全部经济的83%。这些情况表明,要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就必须冲破帝国主义体系,另辟蹊径。

第四,“战争与革命”环境的产物。帝国主义的侵略,尤其是世界大战,激化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矛盾,使这些国家极易形成爆发革命的形势。如果这些国家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发展,有一定数量的产业工人存在,有无产阶级的政党,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有英明的革命领袖,等等,那么,这种革命很容易被纳入社会主义革命体系之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商品倾销、资本输出军事侵略把其本身固有矛盾导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转嫁给落后国家。它们以落后国家的普遍贫穷、社会动荡为代价,换取国内矛盾的暂时缓和与政局的相对稳定,推迟了国内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在中国,西方国家的矛盾和危机则更多地转嫁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身上。于是,广大农民揭竿而起,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成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依靠力量。帝国主义引发的世界大战很容易催生社会主义革命。

第五,“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形成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导致了以苏美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对于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很难脱离特定的阵营实现经济社会的独立发展。“一边倒”成为中国的现实选择。中国革命的进程和性质,又决定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模仿苏联模式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顺理成章。

2.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虽然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这个“社会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有着很大的差别。正反两方面经验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是说,中国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因此要坚持社会主义而不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说中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是因为中国现代化的任务远未完成。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与同时代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还不发达、不成熟、不够格。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首先要经历这个特殊的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新的社会形态;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世界历史和中国社会的土壤中,但作为中国人民的道路选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实践和探索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在中国共产党人思想中的体现。

第一,“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提出的基本要求。“民族的形式”其实就是“中国特色”的最初说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苏联模式”而言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沿袭了苏联模式,但自身的特点仍然十分明显,如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政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等。苏联模式弊端也较早地引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注意。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就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在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上,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提出了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命题;在政党制度上,“有意识地留下民主党派”,使其和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文化上,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等等。同时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实现社会主义从“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的转变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由于党刚刚走上执政地位,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也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1958年以后党的指导思想逐步发生逆转,在“反修防修”的口号下中断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致使模式僵化。即使如此,在此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一直存在着不同思路和方法的比较和争论,也进行过纠正错误的努力。同时,也正是有了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错误和挫折,才促使人们去思考和认识传统模式的弊端,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因此,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误,都为中国共产党继续探索积累了宝贵的思想财富。(www.xing528.com)

第二,“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的一个崭新的命题。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在坚定社会主义选择的基础上,又为其赋予了与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特征、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实际相适应的内涵。

一是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邓小平认为,新中国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稳定物价和财经统一问题,以及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大规模经济建设,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也许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

二是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把社会主义放在中国国情的视野内,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小康社会”等新概念,从公有制占主体,按劳分配,共同富裕等基本制度和价值取向层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反映了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和实践特点。

三是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什么阶段。从中国实际出发,邓小平理论作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判断,揭示了中国最大的国情,使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有了坚实的客观依据。

四是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邓小平看来,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以往的失误正是列宁所批评的方法,即“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为了纠正这个错误,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纳入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之中,把生产力中的科学技术提高到“第一”的位置,不仅找到了现实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具体途径,而且为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五是回答了如何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一方面强调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另一方面指出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是江泽民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向全党提出的新任务。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一方面,科学地把握了“时”的内涵: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加速,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加剧,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在国内,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顺应了“时”的客观要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发展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着眼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实施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作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这一切,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传承中发扬光大,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添了新的内容。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一,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深刻指出,要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因此,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进现代化,必然引发诸多问题和矛盾。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口与环境和资源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制约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与人口素质提高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不仅制约了科学技术向生产过程的转变,也阻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程度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又决定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任务的艰巨性,也给中国的社会政治稳定带来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归根到底,要靠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所谓发展,当然是指社会的全面进步,但在现实的条件下,摆在首要位置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形式、经济结构、动力机制都要围绕这样的主题来建构。发展生产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有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才能有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才能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按照这个思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都必须始终坚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际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原因,只能沿着人类社会进步的轨迹、在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寻找。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目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表着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因此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树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另一方面,中国由于失去了发展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其不适合国情。有位美国学者也客观地指出,如果资本主义在中国复兴,带来的后果又会是怎样呢?鉴于历史经验的证实,我们能够有把握地预测到:稳步攀升的失业率;不断扩大的地区差距和不断升级的地区紧张;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伴随而来的社会动荡;生活在永久性贫困和绝境中的人口数量的激增;不断加剧的生态灾难;一个非政治化的公民,瞬间就成了种族或宗教煽情下的牺牲品,变得放浪形骸、麻木不仁。[1]这就是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情依据。

第三,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动力。30年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自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不推进改革开放,不仅不能取得新的成就,而且已经取得的成就也难以保持,更谈不上继续推进我们的事业。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不断增强支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