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道教:古老宗教信仰,道功道术发展多卷经书

甘肃道教:古老宗教信仰,道功道术发展多卷经书

时间:2024-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甘肃的道教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古老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产生于东汉中叶,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沿袭古代的巫术、秦汉时的神仙方术、黄老道的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步形成的。此后道教正式分为重符之正一与重义理之全真两大派。根据这些信仰,道教发展了一系列的道功道术。如《抱朴子·遐览》中记载的道教经书图符共有1 200余卷。

甘肃道教:古老宗教信仰,道功道术发展多卷经书

第一节 甘肃的道教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古老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产生于东汉中叶,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沿袭古代的巫术秦汉时的神仙方术、黄老道的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步形成的。“道教”一词始见于《老子想尔注》。

一、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创始初期主要和农民起义相结合。东汉顺帝时(125—144年在位),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舞千文》,亦称《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自称出于太上老君的口授,造作道书,与此同时,他接受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创立“五斗米道”。因后世教徒尊称张陵为天师,故有“天师道”之称。

东汉灵帝(167—189年在位)时,奉事黄老道的张角,创立了太平道,这是早期道教的另一重要派别,该派奉《太平清领书》,亦称《太平经》为主要经典,“以善道教化天下”,符水治病,徒众多达数10万人,遍布青、徐、幽、冀、荆、扬、衮、豫八州。张角于中平元年(185)发动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故称之为“黄巾”。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被镇压,逐渐衰微。此时,张陵之孙张鲁割据汉中20余年,传播五斗米道,实行政教合一,政局稳定,得到当地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拥护。建安二十年(215),张鲁归降曹操,五斗米道遂得合法传播,影响日增。东晋建武元年(317)葛洪撰《抱朴子》内篇,整理并阐述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理论,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东晋末,孙恩、卢循又利用五斗米道组织农民起义。南北朝时,北魏太平真君(440—450)年间,嵩山道士寇谦之在崇信道教的魏太武帝(423—451年在位)支持下,自称奉太上老君意旨,“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制订乐章训诫新法,是为北天师道。在南朝宋则有庐山道士陆修静“祖述三张,弘衍二葛”,整理三洞经书,编著斋戒仪范,道教的理论和组织形式因而愈臻完善,是为南天师道。

唐高宗(650—683年在位)以老子为李氏祖先,于乾封元年(666)二月至亳州(今安徽亳县)老君庙祭祀老子,追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命诸州各建道观一所。玄宗(712—756年在位),则令士庶家藏《老子》一本,置崇玄学,号《老子》《庄子》《列子》等为“真经”。宋真宗(998—1022年在位)命王钦若、张君房等编辑道藏,大建宫观。徽宗(1101—1125年在位)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诏天下访求道教仙经,校定镂板,刊行全藏,又于太学置《道德经》,一时道教大盛。

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宗派逐渐合流,到元代归并于以符img3为主的正一派中。金代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牟平)创立以道为主,兼容儒释的全真教。金元之际又有刘德仁创立的大道教(后称真大道教)、萧抱珍创立的太一道,均行之于河北,历世不久,即湮灭无闻。唯有全真道,以王重阳之徒丘处机见重于元太祖(1206—1227年在位)而盛极一时。此后道教正式分为重符img4之正一与重义理之全真两大派。明代仍继续在全国流传,并影响了许多民间秘密宗教,至清代逐渐衰弱。

二、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

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是“道”。认为道是虚无之至、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宇宙、阴阳、万物皆由其化生,通俗地说就是有了“道”,才生成了宇宙,宇宙生出了元气,元气构成了天地、阴阳、四时,并由此化成了万物,天上人间万事万物不得不依、不得不从、不得不归。正如《道德经》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教把它演化成了“洪元、混元和太初”三个不同的世纪,这三个世纪都是“道”的衍化,再把“道”人格化为神,于是产生了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亦称太上老君即老子。在道教供奉的神像中,元始天尊手拿圆珠,象征“洪元”;灵宝天尊抱太极图,象征“混元”;道德天尊持扇,象征“太初”。道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神创造的,这个神或谓太上老君,或曰元始天尊。认为在没有宇宙之前就有了太上老君了,它是先天地而存在的。道教还认为除“人”所居住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神仙居住的仙境,仙境有36洞,72个福地;还称天外有天,最高是三清境,就是清微天的玉清境、禹余天的上清境、灵宝大赤的太清境;三境之下又有三界、三十六天、众多神仙,而神仙是万物主宰。道教是多神教,神团系统庞大支系繁多,汉族信仰的天神、地神、地祇都属于道教神的范畴

在道教信仰中与“道”并提的是“德”,对此道教经书中是这样解释的,道指在我者就是德。《自然经》曰:“德言得者,谓得于道果。”因此,道教主张信徒要“修道养德”,相信“修道”可以使人返本还原,与“道”同一体性,可以成仙,永远摆脱尘世疾苦烦扰,长生久视,生活安乐,道教认为人的寿命并不完全由“天”决定,人经过修炼可以延年益寿,如果修炼有恒,日久年深,可以澄清虚之境,达到道教的“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归于帝乡,三患莫至,身长无殃”的最高境界。道教所主张的成仙有轻举飞天、蝉脱羽化、尸解、夺尸还魂等途径,其修炼的具体方法有服饵、导引、内丹、外丹、符img5、房中、辟谷等。根据这些信仰,道教发展了一系列的道功道术

二、经典、仪规和节日

道教属多神信仰,信奉的经书种类繁多,现存的主要经典论著有《道藏》《万历续道藏》《道藏辑要》等。

《道藏》是道教经书的总集,其内容包括道教的经戒、拜仪、符图、修炼等类的经书,也包括道家哲学及有关的儒、墨、名、法、阴阳、病、医、杂等诸家书籍,数量庞大。如《抱朴子·遐览》中记载的道教经书图符共有1 200余卷。唐代时,唐玄宗下令收集古今道书,编成《道藏》,分为3洞36部,共3 744卷,这是中国道教史上的第一部《道藏》,因成藏于唐开元年间,故称为《开元道藏》。宋神宗大中祥符年间,收集《开元道藏》残本和其他道教经书,编纂了我国道教史上第二部《道藏》,共计4 565卷,因用千字文编号,始于“天”字,终于“宫”字,故称为《天宫道藏》。明正统十年(1445),收集编纂了《大明正统道藏》,它根据《宋藏》分为三洞、四辅、十二类,共5 305卷。明神宗万历三年(1607)续编108卷,正编和续编合计5 485卷。清代陆续又编辑了多种《道藏》,加上历代民间版本就更多。

道教经书书虽多,但一般道士都念诵比较通俗的《玉皇经》《清静经》《道德经》《南华经》等。《道德经》是所有道士都必须诵习的功课,道士对此经的大意多少要有些了解,否则会受到道内其他人士的轻视。

道教的清规戒律繁多,大致可以分为戒律、斋戒、清规、禁忌四个部分。

道教的戒律种类繁多,律条有繁有简、有紧有松、少者五戒,多者一千二百戒,普通遵奉的三百条,其中分为上品戒、中品戒和下品戒,奉戒的目的是禁止“恶心邪欲”,不使放逸,以自防护。最基本的有五戒、八戒和十戒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八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得坐卧高广大床;不得香油华饰;不得耽著歌舞

十戒:不得违戾父母兄师长,反逆不孝;不得杀生屠宰,割截物布;不得叛逆君王,谋害国家;不得淫乱骨肉、姑姨姊妹及其他妇女;不得毁谤道法,轻泄经文;不得污曼静坛,单衣裸露;不得欺凌孤贫,夺人财物;不得裸露三光,厌弃老病;不得耽酒任性,两舌恶口;不得凶豪自任,在作威利。

此外还有老君七十二戒、元始天尊二十七戒、三堂大戒等。

道教斋戒有供斋、节食斋和心斋三种。

修斋的日期有六月斋:每逢单月就是斋戒日。十日斋: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这十天为斋戒日。三元日:就是正月半称为上元,七月半称为中元,十月半称为下元。八节日:就是指中国阴历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甲子日、庚申日、本名日就是自己的生日。

道教认为凡是要依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都要修斋,所以要举行诵经、祈祷、礼忏及宗教法事都属于斋醮活动。

三、道教在甘肃的传播和发展

道教形成之前,甘肃已有道家修炼的事迹。传说中的三皇之一伏羲氏即生于甘肃(陇西成纪即今天水市秦安县),伏羲后被道教尊为天皇之神,甘肃天水素称羲皇故里,郊区渭南镇至今尚有伏羲画卦台。因中国神话传说中有黄帝于甘肃平凉的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的说法,崆峒山被道教视为发源地之一,至今仍有问道宫等遗迹。道教《墉城集仙录》中奉为掌管女仙名籍之神的西王母,是道教重要的神仙之一,其传说中的事迹多与甘肃有关,平凉市泾川境内有王母宫,被道教视为圣地。(www.xing528.com)

陇西从战国时期,就成为道家神仙方士活动的地区之一。道教史上著名的尹喜(关尹子),是有记载的最早在甘肃修炼的道士,后被道教尊为无上真人、文始先生。尹喜亦为陇西人,曾任函谷关令尹。相传老子西行过函谷关时,曾亲自为关尹子讲解《老子五千文》,关尹子随其西行,后又返回故里传习道术。

东汉中叶,张陵创五斗米道于四川鹤鸣山,甘肃中部的兴隆山不久便有道士传教并兴建宫观。三国魏文帝咸熙二年(265),甘肃狄道(今临洮)城东东山(今岳麓山)北麓兴建道教太平观,道教从甘肃东部逐渐南传,临洮由此而成为道教在甘肃乃至全国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地方之一。东西晋时道教开始在甘肃广泛传播,修炼之术盛行于一批儒士之中,他们便走上崇道谈玄之途,皇甫谧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皇甫谧系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氏,是魏晋时著名的学者,他受崆峒山道家影响,褒言老子,倡导修炼,著有《高士传》《逸士林》《玄晏春秋》等,与司马谈、王弼、向秀等并称道儒,他在医学上的卓越建树与研习道家理论不无关系,所著《针灸甲乙经》为中国医学针灸理论的奠基之作。道教著名理论家葛洪颇受皇甫谧思想的影响。进入南北朝,甘肃道教更盛,各地争相兴建宫观,著名的泾川回中山王母宫、秦安慈航宫等即为此时所建。

唐朝李氏祖籍陇西成纪,并奉老子为祖先,笃信道教,好神仙方术。唐代道教在陇西、平凉、泾川等地尤为盛行。另外,西和真武庙、正宁承天观、文县慈霈庙均为唐时所建。同时,甘肃也出现了一批著名道士和具有道家风范的文士,如岷县道士李渤、天水道士尹文操、平凉道士员半天、陇西道士李抱祖等。宋代道教在甘肃仍很有势力,各地道教丛林,如兰州九阳观(由唐时云峰寺改建)、玄妙观,庆阳正阳观(以刻有《道德经》的石幢而闻名于世),天水三清阁、太祖上灵源候庙,岷州芸叟洞等等,均为宋时所建。道教北七真之首的丘处机曾于金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赴甘肃陇州隐居修道,甘肃道士追随者甚多,由此被视为甘肃道教中龙门派的创始人,其在甘肃的活动是道教史上的重要事迹,对甘肃道教的传播发展有重要作用。元时甘肃藏传佛教占统治地位,伊斯兰教影响也较大,但道教仍在继续发展。元世祖六年(1269)丘处机弟子黄青松为纪念丘处机在陇西城南创建七真观(该观为道教著名丛林,系全国十方道教丛林之一)。陇上道士褐明道、梁志通、李涵虚等是当时名声颇大的龙门传人。

明清之初,甘肃道教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并由此而逐渐式微。明代镇守甘肃的肃庄王朱瑛为朱元璋之十四子,他笃信道教,命修兰州金天观,并请武当山玉虚宫真人孙碧云(明代著名道士)为金天观主持,孙氏所创道教榔梅派随即传入甘肃,由此全真之风盛行,改变了以往重符img6的正一派独领风骚的局面,这是甘肃道教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孙碧云还为甘肃道教界带来了武当山重武术的传统,金天观中亦逐步形成习武风尚,并成为秦岭、陇山、北塔各方剑仙赛武之地,这是明代甘肃道教的又一特色。清代,甘肃道教从全真道中演化出了榆山和龙门两个宗派。榆山派形成于雍正年间(1734年前后),创始人为崂山道士凉州人马榆山。龙门派则创始于陇上名山兴隆山,开山祖师为清代著名道士山西曲沃人刘一明(1733—1821)。榆山派主要在兰州以金天观为中心传播,龙门派则在平凉、陇西、泾川、榆中等地流传,一直沿袭到清末。清末民初,道教在甘肃的发展和全国一样大势已去,但由于其与汉族人的风俗、迷信关系甚密,在民间仍在流传。据1943年再版的国民政府年鉴记载,甘肃当时有信奉道教的居民2 711户,约15 800人,这说明道教信仰范围和人数仍然较大。

四、甘肃道教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甘肃共有道教宫观1 054座,道士、道姑近700人,还有不少居家的正一派道徒。随着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甘肃道教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金天观36名道士还俗参加革命工作。党和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有效工作,道教界人士提高了觉悟,积极配合政府各项工作,参加各种爱国义举。1951年3月,甘肃省成立专门登记处,对汉族地区的道教及慈善团体进行了登记摸底,取缔了一贯道等披着道教外衣的反动会道门。对道观出租的土地、房屋进行了减租,给部分道士道姑分配了土地,鼓励他们参加生产,自食其力。1958年,开展了反封建斗争和道教制度民主改革,废除了道教界的宗教封建特权。民主改革后,一部分道士、道姑弃道还俗,从事生产劳动。如临夏市万寿观大部分道士、道姑还俗做工务农。

“文化大革命”中,甘肃道教也难逃厄运,宫观被毁、封闭或改作他用,经卷、壁画、神像、炉鼎、钟磬等法器被烧、毁、砸。道士、道姑几乎全部被迫还俗。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甘肃道教得到了恢复发展,宗教活动得以正常开展。1980年省内著名宫观丛林如天水玉泉观、平凉崆峒山、榆中兴隆山、兰州金天观和白云观、临夏万寿观等恢复开放。到1985年底,全省共开放宫观达27处,宗教职业者138人(主要指全真派)。1993年底,开放宫观增至74处,另有活动点19处;宗教职业者127人,信教人数13万人左右。

20世纪90年代,甘肃道教宗派主要为全真道中的榆山派和龙门派,榆山派代表人物韩明仙(道号壬泉),1985年12月在甘肃道教第一届代表会议上被选为甘肃省道教协会会长,现任名誉会长,韩为榆山派金天观第20代住持;龙门派代表人物是王至全(现任甘肃省道教协会会长),系龙门派第21代弟子。

进入21世纪,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甘肃道教界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并加强自身修养和宫观管理,制定了一些管理措施,道教职业者遵纪守法,宗教活动开展正常。各地还加强了对散居正一派道士的管理,引导他们在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常开展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2007年,全省道教职业人员由1999年的1 800人增加到4 000余人,开放宫观由1999年的243座增加到792座(处),建立各级道教协会37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4个,县(区)级33个。

五、甘肃的道教宫观

据统计2007年底,甘肃有道教信徒约51.29万人,开放的宫观丛林256处。主要是:兰州金天观、白云观、仁寿山、岳王庙,榆中兴隆山祖师殿,平凉崆峒山、浓荫寺,张掖东街道庙,天水玉泉观、老君庙、石门观,武山水帘洞、木梯寺,礼县香山寺三清殿,漳县贵清山,清水华石崖,古浪长宁观,陇西祖师庙、黑爷庙,临洮东岩寺,临夏万寿观、大妙山、二圣宫,永靖金花庙、叭咪山,和政清虚观,甘谷永宁观,渭源首阳山、老君山,岷县仁莲寺,会宁铁木山,兰州西固纯阳宫、清风洞、城隍庙,甘谷上清宫等,下面介绍几个重要的宫观。

(一)白云观

白云观是甘肃省著名的道教道观,又称“吕祖庙”,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建成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主要祭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神仙。

兰州白云观有上关和下关之分,上关,又称“极寿山”,位于兰州市崔家崖,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因位于兰州西面十里处的黄河上游,故名“上关”,又以南极寿星的传说将此地命名为“极寿山”,现已不存在。下关位于兰州市雷坛河口黄河南岸,是为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的道观。据陈镛《白云观碑记》记载,自嘉庆(1796—1820)以来,吕洞宾多次现身于“白马浪”,于是,兰州的道教信徒禀请陕甘总督瑚松额为吕洞宾专建一祠,瑚松额遂于道光十六年(1836)择城西北隅大河之浒,劈地建宫,修成后命名“白云观”。白云观坐南朝北,面临黄河,原建筑规模较大,占地达两万多平方米,道观分为东、中、西、北四部分,建有各种殿宇、亭阁、道院、回廊、牌坊、仙桥等,采用清代建筑风格。几个世纪以来,白云观多次遭到破坏,现在占地面积约4 669平方米,尚存有大殿三座,钟楼两座,戏楼一座,1984年落实宗教政策后中心修葺,现在也是甘肃省和兰州市道教协会的驻地。

(二)崆峒山

崆峒山是甘肃省道教的著名道观,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很早就是道教的名山,相传古时仙人广成子在崆峒山石室中饮酒修炼,轩辕黄帝立为天子,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上,故往见之,问治身之道。因这段传说崆峒山一直被认为是道教的发祥地。在秦汉时期,就有方士、道人建的修炼场所。魏晋时期,道教在甘肃广为传播,崆峒山上建有多处宫观,北魏、隋、唐时期,崆峒山上道教庙观已是重重叠叠。后来遭到多次战火,寺庙尽毁,历朝都有重修,但规模不如以前。

在崆峒山从山脚到山顶10千米的山路上,有许多道教名胜和传说的神府仙第,山腰上的问道宫,传说是黄帝问道的地方;望驾山据传说是黄帝驾临的地方;玉丹泉、香炉台和饮月石是广成子修炼所在地。东台绝壁山有个玄鹤洞,传说那个洞中的玄鹤曾是广成子座前的仙童,因受命往返于龙门提取玉液琼浆,与龙宫玉女产生恋情,被广成子打入洞中;羊不烂山则传说是八仙相聚的地方。崆峒山自古就是甘肃东部道教传播的中心,有许多著名方士、道人在此修炼,它不仅是道教的著名道观,也是甘肃的名胜古迹。

(三)伏羲庙

伏羲庙是甘肃道教著名的道观,主要供奉者是人祖伏羲,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始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明弘治三年(1490)重建,清代四次重修。伏羲庙为一座两门三进庙堂的古建筑群,庙前牌坊上刻有“开天明道”。伏羲庙堂主要建筑是先天殿,它由前殿、后殿、牌坊、月台、牌亭等组成,前殿有伏羲塑像,身着树叶,腰系兽皮、手托八卦、仰视土地,高丈余;后殿为神农、黄帝塑像,与伏羲同列为三皇,院中有古柏37株,古槐1株,还有一座“来鹤亭”。

(四)王母宫

王母宫是甘肃省境内道教的著名道观,又称“宫山”“回中山”,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始建于西汉元封年间(107),一说建于北魏永平年间(508—512),主祀道教神仙王母。

王母宫原是由一座古建筑群组成,北魏宣武帝时,山上已开凿石窟,王母宫建成后,历代都不断地修葺扩建。王母宫的正殿是西王母大殿,殿后是三清楼,殿前有一棵近千年的古槐名为“降真树”,树前十香亭,亭下世玉皇大帝殿,亭子的左面有三皇殿,周穆王庙;亭子的右面有五帝殿,汉武帝庙;玉皇大帝殿下是三天门;王母宫南麓有瑶池;山下是“驻春泉”传说是王母洗浴的地方。王母宫周围和山下有很多的碑刻和壁画,如在一处山崖山还存留着“回中降王母处”的大字,字的下面由一幅巨大的摩崖浮雕壁画。现在仅存有宋元以来的石钟、巨镬和一些摩崖石刻以及宋、元、明、清几朝重修王母功的碑记和断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