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民族宗教读本:著名清真寺、拱北和道堂

甘肃民族宗教读本:著名清真寺、拱北和道堂

时间:2024-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甘肃著名清真寺、拱北和道堂一、清真寺清真寺是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音译,意为“叩拜真主的地方”。一般清真寺是“三堂合一”,由礼拜大殿、经堂和水堂三部分组成。礼拜大殿亦称为“礼拜堂”,是清真寺的主体建筑。水堂是设在清真寺内的专供穆斯林进行“大净”和“小净”的沐浴房。西关清真寺原建筑为4 500平方米,进出三院,由外院水堂、内院大殿、邦克楼,北跨院三部分组成。

甘肃民族宗教读本:著名清真寺、拱北和道堂

第六节 甘肃著名清真寺、拱北和道堂

一、清真寺

清真寺是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音译,意为“叩拜真主的地方”。中国唐宋时期称为“堂”“礼堂”“礼拜堂”,元代以后称“寺”“回回堂”,明代,因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遂将其改称为“清真寺”沿用至今,亦称“礼拜寺”。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场所。

清真寺在阿拉伯半岛的最初建筑形式是周围有长廊的露天大院,随着伊斯兰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发展,世界各地区结合其地域文化特色和建筑传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迥异。中国的清真寺基本修建在各族穆斯林聚居地区,体现了中国穆斯林“围寺而居”的教坊特征。甘肃省的清真寺建筑风格多样,有宫殿式的、阿拉伯式的等多种式样,我省的清真寺多采用古老的宫殿建筑风格,飞檐凌空、宏伟古朴、清静肃穆。1978年之后我省境内重新修复和新建的清真寺,吸收了传统与现代及阿拉伯的建筑元素,造型变化最为显著的是采用了拱顶和尖塔的造型,建筑顶端都有月牙的造型装饰。一般清真寺是“三堂合一”,由礼拜大殿、经堂和水堂三部分组成。

礼拜大殿。礼拜大殿亦称为“礼拜堂”,是清真寺的主体建筑。礼拜大堂内没有任何陈设,正西中间有一个0.5米深,2米高的“满克菲勒”窑,也称“壁”“窑殿”,是礼拜朝向的标志,领拜者站在此壁前带领教众做礼拜。殿内西北角有一个木制的小阁楼或小梯,称为“虎图拜”楼,是聚礼或会礼时宣讲“劝谏词”的讲台。殿内地板上铺有拜毡或地毯。很多清真寺还建有高高的“邦克楼(宣礼楼)”,是供寺内召唤穆斯林按时进寺做礼拜用的。

经堂。经堂是设在寺内的经文学堂,供寺内培养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学习的地方,主要讲授宗教知识和阿拉伯语。

水堂。水堂是设在清真寺内的专供穆斯林进行“大净”和“小净”的沐浴房。

二、甘肃著名清真寺

甘肃省现有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场所5 100处,其中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4 779处,已登记3 995处,未登记784处,未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321处,历史悠久、建筑独特、影响较大的清真寺主要有:

(一)兰州绣河沿清真寺

该寺建于明洪武年间,原有一座三层邦克楼和庄严肃穆的大殿,殿中梁上刻有修建年代和泥木匠姓名,寺前有一座“笔架山”式的大照壁,兰州绣河沿清真寺的楼、殿、壁被称为“三景”。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1988年,经政策落实在原址重建,重建款多来自于穆斯林的捐资,建筑面积680平方米

(二)兰州西关清真寺

兰州西关清真寺初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该寺坐落在兰州城西关街“三眼井”东面,寺正门正对大街,交通方便,古时在此往来的国内外穆斯林和客商都在此寺礼拜,故又有“客寺”之称。西关清真寺原建筑为4 500平方米,进出三院,由外院水堂、内院大殿、邦克楼,北跨院三部分组成。大门楼用数百块大小不等的仿木重叠,门钉盖用琉璃瓦建成十角飞檐;寺门有一个正门、一个引壁门和两个旁门组成;前院东面竖着一座琉璃制成的彩色大照壁,寺内建有“月牙桥”“邦克楼”“回廊”“大殿”等,整个设计古朴肃穆,建筑精细。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1983年,经政策落实在原址重建,重建款多来自于国家拨款、穆斯林自愿捐资。新建西关清真寺面积为3 000平方米,大殿是阿拉伯风格的圆形建筑,有4层,大殿的2至3层均为礼拜殿,可容纳3 000多人同时礼拜;第1层是会议室,接待室,阿訇、满拉的宿舍;礼拜殿内有专供穆斯林妇女礼拜的区域,可容纳120人礼拜;在寺内设有妇女阿拉伯文学习班。

(三)兰州桥门清真寺

兰州桥门清真寺始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其建筑风格为卷棚式样,整个建筑使用重檐歇山带斗拱的屋顶,把卷棚、大殿和后窑连在一起,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珍品。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1994年,经政策落实在原址重建。新建的桥门清真寺以阿拉伯圆顶建筑为主体,两侧是中国古典式建筑,前面有一座装有钟表的邦克楼,采用中国和阿拉伯结合的建筑风格。

(四)临夏南关清真大寺

该寺始建于元代末年,因建在八棵古松树桩上,故称为“连根柱古寺”,坐落于临夏南门广场。此寺在明洪武年间扩建,清乾隆年间再次扩建,礼拜大殿结构精巧,用木雕砖雕装饰,形似“一只船”。1928年被焚毁,1933年由马麟捐资重建,采用中国古典宫殿建筑风格。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1982年,经政策落实在原址重建。新建的清真寺占地6 530平方米,建筑面积5 228.44平方米,采用中国现代与阿拉伯传统相结合的宫殿式建筑风格,可容纳2 000多人同时礼拜。

(五)临夏老王

临夏老王寺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于清康熙年间扩建。1928年毁于国民党军队的焚烧。1933年,寺坊穆斯林捐资重建,礼拜大殿是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风格,邦克楼是四层木质塔式楼。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0年,经政策落实在原址重建,由寺坊穆斯林捐资,坐落在临夏市王寺街,礼拜大殿是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风格,分前、中、后三殿,殿内雕梁画栋,邦克楼是五层六角木质塔式型。

(六)临夏老华寺

临夏老华寺又称“大华寺”“华寺”等,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扩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1928年毁于国民党军队的焚烧。1930年由马鸿逵出资重建,其建筑风格为古典殿宇式,一进数院,遍为砖木雕刻,寺前设有木质曲弓小桥“水过凉亭”。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2年经政策落实重建,重建由穆斯林自愿捐资,占地2 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 209平方米,大殿为中国传统式的殿宇风格,坐落在临夏市华寺街。

(七)临夏前河沿清真寺

临夏前河沿清真寺前身为临夏尕南寺,始建于清代,1928年被毁,后重建,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除。1980年,经政策落实重建,改名为“前河沿清真寺”,占地1 740平方米,建筑面积1 533平方米,仿新加坡棉兰清真寺造型,融合中国现代建筑风格,礼拜大寺分前殿和正殿两部分,前殿两侧有两座对称的四层钢混建筑圆顶邦克楼。该寺专设妇女经文学校,坐落于临夏市新西路。

(八)临夏韩集清真寺

临夏韩集清真寺古称“求雨寺”“磨川大寺”等,始建于清初,于清光绪六年(1880)和光绪二十八年(1902)两次扩建,有正殿、后殿、高3层的唤醒楼、牌坊和照壁组成。1943年9月前是韩集附近13个回族穆斯林聚居村落的总寺,故称为“海乙礼拜大寺”。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除。1982年,经政策落实重建,经费源于穆斯林自愿捐资,坐落于临夏县韩集磨石川。

(九)东乡锁南大寺

东乡锁南大寺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28年毁于兵乱,1937年重建,1958年反封建时被拆除,1982年经政策落实,重建经费采用政府补贴、穆斯林自愿捐资方式。新寺占地面积4 000平方米,采用中国现代建筑风格,大殿7间,可容纳1 000余人同时礼拜。大殿北面有三层六角形“木那热”(邦克楼),坐落在东乡县锁南镇。

(十)临潭清真华大寺

临潭清真华大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最初是格底目清真寺。乾隆二十一年(1756)该寺教民改信华寺门宦,寺名遂改为“华大寺”。该寺前后历经5次重建和扩建,前4次采用中国古典殿宇式风格,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被毁。20世纪80年代经政策落实重建,新寺吸收阿拉伯圆顶建筑风格,采用钢混结构,可容纳100余人同时礼拜,坐落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旧城中央。

(十一)临潭清真西大寺

临潭清真四大寺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历经前后4次重建与扩建,1935年重建时,建筑风格完全模仿兰州桥门大寺建筑风格,整个建筑是由卷棚、大殿、小殿三部分组成的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古典宫殿式建筑群落,1956年被中央文物局列为一类文物。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1年经政策落实在原址重建,经费来源于穆斯林的自愿捐资,占地面积4 662平方米,新寺采用大殿与卷棚相结合的建筑风格,突出大殿,在阳棚两顶端各建有一座一暗两明的三层六角亭式宣礼塔,高1.8米,该寺坐落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城西凤山下。

(十二)夏河清真寺

夏河清真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扩建于1929年,历经3年竣工,扩建后的新寺占地689平方米,砖木结构,采用中国传统殿宇式建筑风格,建有阁楼亭顶式的三层宣礼楼。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3年经政策落实在原址重建,新寺建筑面积1 155.5平方米,采用钢混结构,建有礼拜大殿和5层宣礼楼,可容纳800余人同时礼拜,该寺坐落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山脚上塔哇村。(www.xing528.com)

(十三)天水后街清真寺

天水后街清真寺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后毁于动乱。明洪武七年(1374)重建,成化四年(1486)扩建,于嘉靖十三年(1534)建成,建有六角尖顶式三层“木那热”(邦克楼)。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机关占用,20世纪80年代经政策落实退还,由穆斯林自愿捐资修葺,整个建筑由拜廊、前殿和后殿三部分组成,继承元代“减柱移柱”建筑法,该寺坐落于天水市北关新华路。

(十四)张家川清真西寺

张家川清真西寺始建于清同治八年(1896),历时5年竣工,采用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由正殿、中殿、后殿及牌楼等组成,可容纳1 000余人同时礼拜。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79年后经政策落实重建,占地面积2 600多平方米,可容纳800多人同时礼拜,坐落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川镇西北角。

(十五)张家川龙山清真西大寺

张家川龙山清真西大寺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采用中国传统古典殿宇式建筑风格,由抱厦、卷棚和正殿组成。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8年经政策落实重建,经费由本教坊穆斯林自愿捐资,新建大殿为三层建筑,吸收阿拉伯圆顶建筑风格,大殿门庭上端建有三座拱形圆顶,顶上有宝瓶和三弯金色月牙,可容纳2 000余人同时礼拜,坐落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西街。

(十六)徽县东关清真寺

徽县东关清真寺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历经4次重修和扩建,1913年中央政府拨款扩建,历时6年竣工,采用中国传统古典宫殿式建筑风格,占地面积约3 500平方米,该寺三进五院,由大殿“崇一殿”、八卦亭、四层的“木那热”(邦克楼)组成。20世纪60年代被毁。1981年经落实政策在原址修葺,该寺坐落于陇南地区徽县东关回族乡东关村。

(十七)武都城关清真寺

武都城关清真寺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期间经过清嘉庆五年和光绪五年两次重建,占地面积3 000平方米,采用中国传统殿宇式建筑风格,属于土木结构,由大殿和四层六角的邦克楼组成,坐落于武都县城关镇清真寺巷。

(十八)张掖南关大寺

张掖南关大寺原称“甘州清真大寺”,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初址建于张掖城西门内,清乾隆末年迁于北大街,同治年间被毁。1915年重建时由北大街迁至南关,故名“南关大寺”。该寺采用中国传统殿宇式建筑风格,占地1 100余平方米,由大殿和唤醒楼(邦克楼)组成。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唤醒楼被拆除。1981年经落实政策重新扩建,新寺占地面积1 776平方米,采用阿拉伯圆顶式建筑风格,唤醒楼呈六角形,高18米,坐落于张掖市南关。

(十九)武威东关清真大寺

武威东关清真大寺亦称“凉州大寺”,始建于明清时期,初建时命名为“五转七”。1927年毁于地震,1928年重建。1942年在原寺基础上扩建,由大殿和木质3层高20米的唤醒楼(邦克楼)组成,可容纳3 000余人同时礼拜。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1984年经落实政策重建,历时7年竣工,采用砖混结构,由大殿和三层高27.4米的唤醒楼组成,坐落于武威市东关街清真寺巷。

(二十)平凉北大寺

平凉北大寺始建于1917年占地面积7 337平方米,采用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大殿仿照西安化觉寺造型。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1年经落实政策退还,1986年重建,新寺占地900平方米,采用中国和阿拉伯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寺内专设女礼拜堂,坐落于平凉市新民路口。

三、甘肃著名的拱北、道堂

拱北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尖顶圆屋建筑”,是盛行于阿拉伯地区的一种古老城市建筑式样。拱北是中国伊斯兰教传教“先贤”、苏菲派创始人、依禅首领以及各门宦的道祖、老人家、教主等的陵墓。在中国约始建于唐宋,西北始建于清代。甘肃历史上较大的拱北有河州(今临夏)花寺拱北、大拱北、穆夫提拱北、张家川宣化岗拱北、兰州东稍门拱北、灵明堂拱北等。

道堂是中国伊斯兰教苏菲主义各门宦静修传道和管理教民的场所。一般由拱北(陵墓)、静修室、藏经亭以及附设的清真寺等建筑组成。甘肃历史上较有影响的道堂有河州(今临夏)花寺道堂、定西官川道堂、张家川南川道堂等。

拱北、道堂直接由教主、老人家或陵墓主人的继承者、亲属主持管理,大多设有管家、账房和勤杂等管理机构,其职责是负责接待教民和参观访问者、收受“乜提”、维护陵墓组织重大宗教活动等,拱北、道堂的财产属于全体教民。

(一)大拱北

大拱北是中国伊斯兰教嘎的忍耶学派所属大拱北创始人祁静一的墓芦,始建于清康熙十九年(1720),初建时规模较小,称为“祁家拱北”。随着教徒和出家人的增多,逐步扩建到清乾隆初年规模达占地约53 360平方米,其建筑特点在于建筑群落由中轴线、四合院和起脊式结构组成,内有七八座拱北,其中以祁静一的拱北最大,整体建筑是清代式的砖木结构,墓芦、院落墙壁、照壁装饰多以砖雕为主。1929年毁于兵乱,1932年开始按原样修复,历经17年竣工。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78年后落实政策重新修复,历经8年竣工,位于临夏市西郊。以砖雕著名成为临夏州的文化名胜古迹之一。

(二)宣化岗拱北

宣化岗拱北是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学派教主马化龙等的墓芦。始建于光绪十五年(1889),是砖木结构的八卦圆顶亭,取名为“宣化岗拱北”,也是马元章、马元朝讲经宣教的地方,1915开始扩建,1958年时规模为占地13 340平方米。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被拆除,1978年之后落实政策重建,坐落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北山查湾村。

(三)毕家场拱北

毕家场拱北是中国伊斯兰教虎夫耶学派毕家场门宦始传人马宗生的墓芦。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由重台四大扇八卦金顶墓厅、学堂院、礼拜堂、水井院、净房、牌坊、照壁、客房等组成,是砖木结构,占地6 670平方米。1929年毁于兵乱。1933年重建基本恢复原貌。20世纪60年代被拆除。1981年落实政策重建,坐落于临夏市西郊。

(四)国拱北

国拱北是中国伊斯兰教嘎的忍耶学派陈一民的墓芦。始建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据传陈一民有护康熙帝脱险和治愈危疾之功,其逝世后,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敕旨地方为其建造九里三的陵墓,并为其撰文立碑。其墓上建造有方形立体砖结构墓亭一座,亭顶以砖砌成锅形,中间竖有金鼎宝瓶,锅周围建有小城堞,其隐意是锅代表国,城代表陈姓,93个小城堞,象征九里三陵墓义封地,有陈一民有保护国家之寓意。康熙帝为其拱北颁发了诏书、黄缎礼等,还给陈一民自幼学习经书的八坊清真大祁寺挂了御题的“显扬正教”的匾,故有“国拱北”之称。

初建时,拱北有墓厅、住宅院和外院三部分组成,占地2 1434.4平方米,具有中国古典和伊斯兰教古典建筑艺术。1929年毁于兵乱。1932年重修,历经17年竣工,由净静院、住宅院和外院三部分组成。20世纪50年代末被拆除。1985经落实政策退回墓地重建,新建拱北由净静院和住宅院两部分组成。为仿古建筑,坐落于临夏市西郊,是临夏州的名胜古迹之一。

(五)灵明堂拱北

灵明堂拱北是中国伊斯兰教嘎的忍耶学派灵明堂创始人马一龙的陵墓。初建时在兰州上西园,占地1 334平方米,是其传教的落脚地,取名“西园道堂”。1917年甘肃督军张广建赠西园道堂“灵明堂”匾额,遂以“灵明堂”取代西园道堂沿用至今。1925年马一龙逝世葬于灵明堂,1933年,教众为其捐资修建墓芦,故灵明堂又有“灵明堂拱北”之称。1944年建成,拱北分东西两院,主要建筑有两层八卦飞檐式的砖木结构墓芦、门楹和照壁,采用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除。1985年落实政策后,在兰州五星坪卧龙嘴重建,现已基本建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