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哈萨克族:民族特点、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

甘肃哈萨克族:民族特点、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

时间:2024-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节哈萨克族一、概述哈萨克族是甘肃境内10个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第四种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居住在阿克塞自治县境内的哈萨克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字。哈萨克族称萨满教为“巴克思”,意为“巫师”,亦称“阿比兹”。哈萨克族传统习俗中有专门占卜念咒的巫医,哈萨克语称作“巴克西”。哈萨克族在婴儿出生40天后举行的人生仪礼。

甘肃哈萨克族:民族特点、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

第八节 哈萨克族

一、概述

哈萨克族是甘肃境内10个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1938年,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在玉门昌马地方设立“哈民设治局”,后移址于玉门赤金,以统领在此地驻牧的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族源主要是由古代乌孙、突厥契丹和蒙古人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汉武帝时,居住在今伊犁河谷及塞克湖周围的塞种、乌孙和月氏人是哈萨克族的先民。

对于“哈萨克”含义的解释,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说法认为“哈萨克”一词由“哈斯”和“萨克”两个词组成,“萨克”即我国古代史料中的塞种,其含义为“真正的塞种人”。第二种说法认为“哈萨克”的含义是“白鹅”,与哈萨克人自古以来崇尚天鹅的习俗有关,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着关于白天鹅的传说也从侧面印证了此观点。

居住在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的哈萨克族是1934至1939年陆续从新疆巴里坤等地东迁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大批迁入甘肃,主要的有四次:第一次是1935年1月,巴里坤的部落头目阿都巴依(塔斯比克部落人)率领110余户,共560余人,迁徙到河西走廊北部的马鬃山,后又南下到玉门鱼儿红一带游牧。第二次是1937年7月,巴里坤部落头目“乌库尔泰”(总管)叶力斯汗(塔斯比克部落人)率领130多户、约700人及1924年曾迁徙甘肃后又返回新疆的阿齐巴依所率领的42户、200余人。第三次是1936年9月,部落头目扎依甫率领巴扎尔胡勒部落的233户、1 160余人,通古什巴依率领叶斯道列提部落的112户、600余人,额米尔特率领乃蛮部落的70户、350余人,哈斯木率领的买尔克特部落10户、50余人等约千余东迁甘肃。第四次是1939年1月至2月,乃蛮部落的“台吉”胡萨音、克烈部落的“乌库尔太”努尔哈里、“台吉”沙布尔巴依、“台吉”阿言买特、“乌库尔台”沙拉黑坦、“台吉”苏勒坦夏里甫等带领1 000余户,7 000余人,经马鬃山陆续迁到鱼儿红,后沙布尔巴依率部分人离开甘肃,迁徙到青海湖西部的茶卡地区。

由新疆迁入甘肃的哈萨克族,主要是克烈部落的俭铁开、沙尔巴斯、依铁里、贾迪克、莫勒合、哈尔哈斯、契巴尔艾尔、加斯塔班等8个阿巴克(即支系),此外,有乃蛮部落和瓦克部落的小部分哈萨克族,合计约2 327户,10 597万人。

据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哈萨克族人口为125.05万人,其中居住在甘肃省的哈萨克族人口约为2 963人,主要聚居在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语言文字。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它是在古代乌孙、康居、葛逻禄、乃蛮、克烈、钦察等部落语言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按照语言的形态分,哈萨克语属于粘着语类型,钦察人的语言对现代哈萨克语言形成起了一定作用,其特点是词首宽实元音c、o、a具有复合元音的性质,a、ü的发音接近乌古斯语,词首没有a、g等浊辅音,属于哈萨克东北方言

文字。哈萨克族曾先后使用过四种文字,第一种是古突厥文字,大约在公元6世纪到8世纪之间,因古突厥文的碑铭最初发现是在鄂尔浑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和叶尼塞河(今前苏联西伯利亚)流域,故又称其为鄂尔浑—叶尼塞文。又因突厥文在外形上与古代北欧的鲁尼文字相似,故又称其为“突厥鲁尼文”。第二种是回鹘文字,使用时间约在13至15世纪。第三种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字。第四种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居住在阿克塞自治县境内的哈萨克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字。

哈萨克族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甘肃境内可利用草原面积987 160平方米,主要放养的牲畜有绵羊、山羊骆驼、牛、马等。

二、宗教信仰

哈萨克族先民曾先后信奉萨满教、佛教、摩尼教、景教等,10世纪皈依伊斯兰教至今。

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哈乃斐教派。受游牧生活特殊条件的局限,与定居农业地区的穆斯林相比哈萨克人的宗教礼仪较为简略,但哈萨克族和其他穆斯林一样遵行伊斯兰教教义、履行各项宗教义务,伊斯兰教对哈萨克族日常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萨满教。哈萨克族称萨满教为“巴克思”,意为“巫师”,亦称“阿比兹”。哈萨克族认为巴克思能和天神、祖先灵魂交谈,具有未卜先知之明,其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哈萨克族萨满教信仰的显著特点是在其信仰伊斯兰教以前的各历史发展时期,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贯穿其信仰始终,构成了“唱着萨满歌,求佛拜神”的独特人文景观。

哈萨克族习俗中保留着萨满教的诸多遗迹,如哈萨克人中存在着对太阳、月亮、大地、水、火与青草等自然物的崇拜,认为火是阳光与光明的象征,具有驱邪除祟功能,所以牲畜发病时须用火熏,新娘进门必先拜火,每年夏天搬迁牧场时除马之外的所有牲畜都必须从两堆火之间通过;他们认为本氏族中有影响的人物去世后会成为居于天上的神明,因此,哈萨克族在举行摔跤、赛马等比赛时往往高呼自己部落祖先的名字;把感染瘟疫的牲畜吆赶到祖先坟墓上过夜,祈求祖先护佑等习俗。现今在哈萨克族中仍留存的萨满教遗迹,在其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步由宗教信仰演变成为民族习俗。

哈萨克族传统习俗中有专门占卜念咒的巫医,哈萨克语称作“巴克西”。巴克西信仰伊斯兰教,但他们还具有萨满的职能。巴克西的脖子上挂着各色布条的神棒,头戴天鹅皮,可能与哈萨克人崇尚天鹅的习俗有关。

三、生活习俗

(一)礼仪

哈萨克族有齐里达罕、满月、骑马、割礼、猎礼等人生礼仪。

齐里达罕礼。哈萨克族认为齐里达罕是人生的第一个礼仪,对此格外重视,谁家生了孩子是整个“阿吾勒”即牧村的喜事,生孩子的家庭都要在孩子生下来的当天晚上举行齐里达罕礼,特别要给产妇宰“哈勒加羊”,附近亲戚和邻居都赶来聚居在毡房里,唱歌、弹冬不拉表示祝贺,气氛正如哈萨克谚语所言“有孩子的家像‘巴扎即集市’”。

满月礼。哈萨克族在婴儿出生40天后举行的人生仪礼。设盛宴邀请附近的亲戚邻居参加,参加者以女性为主,凡被邀请者都会给婴儿准备衣服、串珠、帽子等礼物,祝福婴儿健康成长;在庆贺仪式上请毛拉或年长的男性给婴儿起名,由一位年长的女性把婴儿放入摇篮内,之后主人请客人入席,席间热闹非凡,人们弹着冬不拉,唱起欢快的祝福歌,尽情欢愉直到仪式结束。

骑马礼。哈萨克族为孩子第一次学习骑马而进行的庆贺仪式。哈萨克族的孩子一般到五六岁时,就开始学习骑马,他们认为孩子第一次学骑马是向牧人迈出的第一步,因此,无论谁家的孩子开始学骑马都要举行庆祝仪式。举行庆贺仪式的这一天,孩子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头插猫头鹰的羽毛,骑上披红挂绿的马匹,前往亲戚家和阿吾勒游玩,所到之处,老人们都要向孩子洒包尔萨克、奶疙瘩奶豆腐、糖果等,表示祝贺;有些亲戚给孩子赠送马鞍、笼套、马鞭等作为礼物。

猎礼。哈萨克族为孩子第一次打回猎物而举行的庆贺仪式。当孩子第一次打回猎物时,在经过每一个毡房时都要赠送些猎物给主人,同时家里要宰羊煮肉,宴请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

(二)婚俗(www.xing528.com)

哈萨克族传统婚俗是同部落的哈萨克族人不通婚,哈萨克人认为7辈以内的血缘关系仍然较近,通婚必须超过7辈以上;“艾曼格尔”婚姻制度,就是年轻女性丈夫去世后,只能嫁给亡夫的兄弟或近亲。

哈萨克族从订婚到举行婚礼有很多独特的习俗,期间举行一系列的结婚仪式,哈萨克族称为“乌勒特热托依”,意为从此往后男女双方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

当男女双方的亲事议定后,男方家人要给女方扎“持特”即扎头巾或戴“乌克”即猫头鹰羽毛,在女方家中举行订婚仪式,准新郎不参加。然后,男方家选择吉日将聘礼(吉尔提斯)送往女方家时女婿随行,这是女婿第一次公开到女方家。

婚礼前,新娘在其婶婶或其他女性陪同下,挨门挨户走亲访友,一是辞行告别,二是邀请亲朋好友参加自己的婚礼,哈萨克族称其为“塔尼苏”。

婚礼仪式很隆重。当新郎在亲友的陪同下去迎娶新娘时,要将一头牲畜交给新娘的父母,他们再将这头牲畜转交给某一家人,由这家人接待来宾。男女双方的亲戚、来宾则对唱、嬉闹。姑娘们和小伙子们唱《劝嫁歌》,这时正在由伴娘打扮着的新娘在听到《劝嫁歌》之后,即用哭泣来表示对双亲的眷恋,举行完这些仪式后,新娘当天不去婆家,要在娘家住一两天,再择吉日启程去婆家。

新娘到临行的那天,要唱《告别歌》和亲友们辞别,在迎亲队伍的簇拥下来到婆家时,人们先将新娘迎到男方的哥嫂或邻居家中。举行结婚典礼时,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进入公婆的毡房,首先举行“拜火”仪式,即往火中倒油,并由主持仪式的妇女向新娘致以良好祝愿。这时,有一个挥动着扎有彩色布条马鞭(或拿嫩树枝)的男人,唱着幽默诙谐的《揭面纱歌》(别搭夏尔),新娘的婆婆将糖果、点心向客人们撒去,毡房里一片欢声笑语,新娘向公、婆、哥、嫂屈右膝行礼。等新娘面纱揭开时,婚礼气氛更加热烈,客人们载歌载舞,彻夜欢唱。在出嫁和迎娶的仪式上,亦举行叼羊、姑娘追、赛马、摔跤等游艺活动。

(三)丧葬

哈萨克族的丧葬仪式按照伊斯兰教的礼仪举行土葬。但其传统的丧葬习俗独具特色,如亡人亲属中的妇女与前来吊唁的妇女和近亲相互拥抱唱挽歌;将遗体移出毡房,将门帘翻搭在毡房上,表明毡房里有人去世了;100天要修墓;亡人的妻子在一年内要身着黑色丧服;亡人的妻女在每天早晚要唱挽歌,以表示哀悼;家庭成员在一年内不娶不嫁、不参加娱乐活动;在周年祭奠时,举行赛马、摔跤、弹唱等活动以悼念亡者;把亡人生前乘骑的马宰后,将马头、马皮及四蹄等安放在坟墓上;或者剪去马尾,不再骑乘;搬家时把亡人的衣帽放在马背上,由家人牵着行进等。

(四)服饰

哈萨克民族服饰款式繁多,男女服饰款式和颜色都有区别。哈萨克族男性冬装主要是用羊皮、狐皮等制作的。男性牧民多戴有两个耳扇,后面有一个长尾扇,用狐狸皮或黑色羔羊皮制成的四棱皮帽,哈萨克语称为“图玛克”。牧民一般外面穿的是黑条绒罩面的皮上衣,哈萨克语称为“依什克”,或穿没有罩面的宽大长皮衣,哈萨克族语称为“托恩”,裤子一般是用羊皮缝制的。衣裤款式以肥大为主。冬天穿过膝高跟长筒靴和毡袜;狩猎时,则穿轻便的包头低跟靴。

阿克塞地区的哈萨克族牧民穿绣有花边的白布高领内衣上套坎肩,再外穿长襟大衣,哈萨克语称为“袷袢”。在裤角处容易磨损的地方绣有花纹。夏季穿薄底鞋,里面衬有裹脚布。哈萨克族传统鞋子款式是用生牛皮制成的“皮窝子”,哈萨克语称为“恰海”;男性喜爱在腰间束上镶嵌有金属花纹的牛皮腰带

哈萨克族妇女服饰式样繁多,服饰色彩艳丽,年龄不同穿着不同。哈萨克族女性的帽子别具风格,未出嫁的女孩子戴“塔合亚”“标尔克”和“持特”三种款式的帽子。哈萨克语称为“塔合亚”的帽子款式是下檐大、上檐小的硬壳帽,帽顶上用彩线绣花,用珠子镶出图案,帽顶上插一撮猫头鹰羽毛,一般用红色、绿色或黑色绒布制作。哈萨克语称为“标尔克”的帽子是用绸、布、水獭皮作的圆帽,帽顶绣花,帽子上缀有彩珠、玛瑙,插上猫头鹰羽毛。哈萨克族语称为“持特”的帽子是姑娘头上扎的包巾,有三角形和方形两种式样,包巾的角上都镶有花纹图案,上面缀有猫头鹰羽毛。

哈萨克语称为“沙吾克烈”的帽子是姑娘出嫁时戴的,此帽子用毡制作,外面是丝绒或绸缎,上面绣花,用金银珠宝装饰。帽子正上方装饰的串珠垂挂在额前。新娘要戴“沙吾克烈”一年,生第一个孩子之后换戴绣有图案的白色包头巾。

哈萨克语称为“凯依米谢克”的是中年女性用的宽大包头巾,以白色为主,比较宽大,分为前后两片,前面的称为“开米西克”,从头一直垂到胸口;后面的一片称为“祁老什”,从后脑勺一直垂到臀部以下。年长妇女戴不绣图案的包头巾。戴上这种包头巾后女性只露出面颊、眼睛、鼻子、嘴巴,类似于甘肃、宁夏、青海穆斯林女性戴的“盖头”,只是款式略有区别。

哈萨克族女性着装是依年龄而选择款式的,衣服都缀有银饰,边上绣有花纹。姑娘和年轻女性喜欢穿袖子上绣花、下摆多褶的连衣裙和“袷袢”;也有穿坎肩和前襟下摆绣有各种图案的皮大衣。

(五)节日

甘肃哈萨克族传统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开斋节)、库尔班节(宰牲节)、纳吾热孜节,其中前两个节日是伊斯兰教节日,纳吾热孜节是哈萨克族特有的节日。

纳吾热孜节。纳吾热孜节是哈萨克族的新年,“纳吾热孜”是波斯语,意为“春雨日”,时间在波斯太阳历每年的3月21日前后举行的。这天是辞旧迎新春的开始,家家户户都吃用大米小米、麦粒、肉、奶疙瘩等七种原料混合做成的“纳吾热孜饭”。人们成群结队唱着“纳吾热孜歌”,挨个到“阿吾勒”走家串户吃“纳吾热孜”,见面后互相拥抱,祝贺新年,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草场茂盛牲畜兴旺。

(六)禁忌

哈萨克族,除伊斯兰教禁忌外,还有其他禁忌。如在路上遇到羊群时,只能绕道走,忌骑马穿过羊群;忌跨过拴牲畜的绳和当着主人面数他的牲畜;忌踢打牲畜的头部;忌讳拔青草;忌策马飞奔毡房,因此举意味着向毡房主人报丧;在毡房里,只能盘腿坐在地毯上,忌随便往床上坐;忌讳年轻人坐在长者和新娘的床;盘坐时忌两腿伸直和脱鞋子;忌插嘴打断老人的话;忌当着老人面喝酒;忌当着父母亲的面称赞其小孩胖、漂亮等,他们认为这样称赞将会招致灾难;吃饭时要戴着帽子;忌拿整馕送到嘴里吃;忌乱抛食物;忌坐在装食物的箱子上或从吃饭的餐布上跨过;忌踩火堂里的火或者火堆;忌用刀砍火焰;忌往火里吐唾沫;忌在作“乃玛孜”时,在其面前走动或在旁边高声喧哗等。

三、文化艺术

哈萨克族传统手工艺有绣花、木器制品、兽骨雕刻和金属镶嵌等。绣花是哈萨克族女性最为擅长的手工技艺,她们用彩线和珠矶在帽子和衣服上绣出各种色彩艳丽的花朵;在床毡、挂毯、地毯等用品上用彩色毛线绣出美丽的花纹;在毡房周围的芨芨草帘上编织出赏心悦目的图案。毡房里的床幔、箱套、挂袋、门帘以及马鞍垫等生活用品上都有妇女们精心绣制的各种花纹图案。

木器制品、兽骨雕刻、金属镶嵌是哈萨克族男性擅长的手艺。他们用木头制作房架、箱柜、摇篮,在木门、木床、乐器、马鞍上雕花,并用贵重金属和宝石在骑具及日用品上镶嵌种种精美的图案。

哈萨克族创造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学,有歌颂纯洁爱情的诗篇、赞美英雄业绩的史诗、富有哲理寓言、生动形象的谜语、含义深沉的谚语等等。正如哈萨克族谚语所言“骏马和诗歌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歌在哈萨克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如哈萨克族著名诗人阿拜说的“当你降生的时候,歌声为你打开生命之门,当你死亡的时候,歌声又伴你进入坟墓”。歌声伴随着哈萨克族人度过一生:当婴儿降生的时候,人们会唱起欢乐的“祝贺诞生歌”;姑娘们出嫁时唱着眷恋娘家的“告别歌”;迎娶新娘时,唱起热情欢乐的“婚礼歌”;婚礼上诙谐、幽默的“揭面纱歌”;病榻前,为病人而唱的“安慰歌”;亡人的妻子唱着曲调悲切的挽歌;逢年过节时还能听到追溯部落祖先的“宗谱歌”等等,哈萨克族被形象地喻为生活在歌的海洋里,演唱的歌词多由演唱者即兴而作。再如爱情诗的代表作长诗《阔兹情郎和巴彦美人》,它鞭挞了罪恶的封建宗法制度,歌颂了青年男女的纯洁爱情,被誉为“哈萨克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流传至今的有《布甘拜》《阿勒帕米斯》《英雄塔尔根》《克布兰德》等数十部史诗等。哈萨克族的民间长诗一般有比较固定的曲子,由民间歌手阿肯(阿肯是哈萨克族人民对优秀民间歌手的称呼),用冬布拉伴奏吟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