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民族宗教读本:保安族概述及人口统计

甘肃民族宗教读本:保安族概述及人口统计

时间:2024-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保安族一、概述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曾有“保安回”等称谓,保安族自称“保安”。1952年根据本民族意愿定名为“保安族”。据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为1.65万人,居住在甘肃省的保安族人口为1.52万人,其中聚居在积石山自治县的保安族人口为1.45万人,约占全国保安族人口总数的95%。保安族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

甘肃民族宗教读本:保安族概述及人口统计

第五节 保安族

一、概述

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曾有“保安回”等称谓,保安族自称“保安”。因明朝在其驻牧地设置“保安站”“保安操守所”等机构招募士兵,筑“保安城”以便管理周围屯田事务的,这样“保安”由地名逐渐演变为族名。1952年根据本民族意愿定名为“保安族”。

保安族形成于明中叶,一般认为其族源为13世纪以来东迁的中亚色目人后裔,在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同当地的回、蒙古、藏等民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逐渐形成的。因保安族没有文字,汉文文献缺乏对保安族直接和完整的记载,因此,关于保安族的族源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观点有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种:一是蒙古人为主说。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依据保安语的研究成果和各种民间传说,认为保安族是以蒙古族为主同当地藏族土族、回族融合而成。二是回族为主说。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依据保安族和回族的有关历史记载和传说,认为保安族是从四川、南京、陕西、甘肃等地被派遣或迁徙到此地的回族逐渐融合形成的。三是色目人为主说。持此观点学者认为,保安族是以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为主,与回族、蒙古族、藏族、土族长期交往融合而形成的。

保安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甘肃的保安族是清朝同治初年从青海同仁地区迁徙来的。据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为1.65万人,居住在甘肃省的保安族人口为1.52万人,其中聚居在积石山自治县的保安族人口为1.45万人,约占全国保安族人口总数的95%。在自治县境内主要聚居大河家镇的大墩、梅坡、甘河滩村的“保安三庄”和刘集乡的高赵李家村、柳沟乡的斜套村,其余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其他各县和兰州市以及青海省河东地区、新疆等地。

保安族语言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大河家和同仁两种方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

保安族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保安族聚居区还有黄铁、铜、石英等矿藏和党参,大黄、白芍、贝母和麝香等名贵药材。野生动物有獐鹿、野牛、黄羊、狐狸娃娃鱼等。

传统的手工业以打制刀子为主,“保安腰刀”是中国著名的民族手工艺品,有100多年的制作历史,其制作技艺高超,代表作是“什样锦”,刀把多使用黄铜或红铜,以牛骨叠加而成,图案清雅别致。保安腰刀刀面上刻有各种图案,如“一把手”“七颗星”“五朵梅”“一条龙”等,一般讲图案是刀匠代号的象征,一看图案就知道是谁制作的,现在保安族地区最常见的图案是“一把手”。

二、宗教信仰

保安族是全民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主要信奉崖头门宦和高赵家门宦,也有部分人信奉华寺门宦和伊赫瓦尼,始传于保安族地区的门宦有虎夫耶门宦的崖头和高赵家两个分支,下面作一简要介绍。

(一)崖头门宦

崖头门宦是由保安族阿布都里·凡塔海创立的,属于虎夫耶门宦的一个分支,因其传教人的原籍是今积石山自治县大河家崖头坪而得名。崖头门宦主要信奉虎夫耶和嘎的忍耶的教义、教律,同时吸收了其他门宦的一些尊行。其基本特点是,严格遵守“舍勒阿提”,即严格履行五项天命和坚信六大信仰,在这个前提下,才要求干“托勒盏提”(道乘)和“哈格盖提”(真乘)。该门宦的主要传教地区是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乡,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兰州市、临潭县、岷县、定西县以及青海省民和县的西马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宁市等地,也有该门宦的信奉者。

(二)高赵家门宦

高赵家门宦是保安族马以黑牙创建的一个门宦,也属于虎夫耶门宦的一个分支,因其创建人是今积石山自治县高赵家地方的人而得名。“高赵家门宦”在信仰上同其他教派、门宦一样,遵行《古兰经》、“天命”、“圣行”,只是对礼拜、念经及其他一些宗教仪式,要求比较松简,不像其他有些门宦那样严格。“高赵家门宦”比较大的宗教活动,如纪念传教人的亡日等,都在传教人家中举行。

三、生活习俗

(一)婚俗

保安族的婚俗与回族、东乡族等民族的大体相同,但有其民族特色。保安族很重视婚礼仪式,其婚礼分为娶亲、送亲、闹宴席等程序,整个婚礼过程充满喜庆色彩,男女老幼同乐,有“三天无大小”的习俗,即结婚后的三天内,不管是长辈还是晚辈,都可以尽情地欢乐,不必拘谨于平时的礼节和长辈、晚辈之间的“规矩”,从而增加婚礼的热闹气氛。保安族的婚礼大都选择在星期五(伊斯兰教的“主麻日”)举行。娶亲当天,由阿訇念“尼卡哈”(证词),之后把新郎家带来的一盘大红枣、核桃等食物,撒向院子中间,小孩和青年人争相抢拾,撒核桃是以其谐音“和头”,表示和睦相处、白头到老的祝愿;红枣的颜色则是喜事的象征。此后,新娘的家长重新邀请客人进餐,本村的小伙子们则拥进房内,向娶亲的客人要“奴工木哈”(保安语,羊羔肉的意思),若不能满足要求时,小伙子们便一拥而上,用棉花或羊毛沾上锅底灰,把娶亲人的脸抹黑,有的还乘机逗趣“踢”上几脚,“推打”几下。娶亲的人们虽遭此“劫难”,习惯上也只准高高兴兴,如果谁动怒生气了,就将意味着两家都不吉利。据说这种别开生面的“恭喜、祝福”,是为了让新娘将来生的孩子能够认舅舅而表示的“亲热”。当新娘将要离家时,小伙子们还要拉住媒人要一只羊羔钱,好在当晚买一只羊羔吃手抓羊肉。这时,双方免不了要讨价还价,嬉闹一番,围观的人们笑语不绝,这是娶亲仪式中最热闹的场面。

接下来是送亲。陪送新娘的队伍,由娘家的亲朋组成,一般是男多女少。送亲开始时,由新娘家族中年龄较大的一位妇女,左手扶新娘,右手托一只盘子,盘里盛着五色粮食(一般是麦、豆、玉米青稞小米),并掺有茯茶,让新娘从自己的房门到大门外,每退一步,向后撒一把五色粮食,以示祝福娘家,报答养育之恩,把幸福留给亲人。到了门外,新娘被扶上马,头上盖鲜艳的面纱,身上披一条红毯子,在送亲队伍的前呼后拥下,一道去新郎家。

在距新郎家门不远的地方,新郎村里的小伙子们专门等候着新娘和送亲的客人。待送亲队伍一到,小伙子们便一哄而上,鞭炮齐鸣,阻挡新娘和送亲的客人。这时要让新娘的哥哥或其他亲戚,把新娘抱进新郎家的大门。抱的距离远,表示小伙子们占了上风;近则说明送亲的占了上风。如果阻挡不住,让新娘和送亲客人连人带马冲进新郎家门,那就算小伙子们输了。如此嬉逗一阵后,由新娘的哥哥抱新娘入洞房,送亲仪式结束。于是,双方小伙子们拉出好马,在本村附近的平地上进行赛马,既表达大家欢乐愉快的心情,也测试小伙子们骑马的本领。

新娘到新郎家后,客人入席进餐。按习惯,新娘不仅不能入席,而且三天不吃男家的饭,只吃娘家送来的饭,以示父母对女儿的关怀和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晚上举行闹宴席活动。先由年纪较小的小伙子们从主人的大门口高声喊叫:“特郎味!特郎味!歪寸热!歪寸热!”意思是拿柴草来,一直这样喊着进入院中。待主人拿出柴草后,小伙子们就在院中点燃一堆熊熊大火。院子四周张灯结彩,火堆周围放着木凳,火堆旁烤着铜壶熬茯茶。这时小伙子们唱起欢乐的宴席曲,伴随着轻盈的舞蹈,本村的男女围坐火堆旁,一边愉快的交谈,一边熬茯茶。宴席闹到午夜时,随着“讨喜曲”的悠扬尾声,主人拿出核桃、红枣等食品招待所有来客,互相道喜祝福,整个婚礼到此圆满结束。

(二)丧葬习俗(www.xing528.com)

保安族按伊斯兰教习俗举行土葬,其仪式详见宗教的相关部分,这里不再赘述。

(三)服饰

保安族早期的服饰与蒙古族相似,男女冬季均穿长皮袍,戴各式皮帽,夏秋则穿夹袍,戴白羊毛毡制的喇叭形高筒帽;男女均系各色鲜艳的丝绸腰带,并带有小装饰物。在青海同仁居住的后期,因为受藏族、土族的影响,服饰有所变化,保安族男女在春、夏、秋三季穿长衫,戴礼帽,有的男子还穿高领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的坎肩,穿大裆裤;女子服饰的色彩比较鲜明,如穿绣花鞋等,服饰兼有藏族、土族的特色。在迁到大河家时仍然保持着在同仁居住时的服饰特点。后来,随着同回族、东乡族、汉族群众之间的密切往来,以及生产活动的需要,保安族的服饰有了明显的变化。平时,男的喜欢戴白色或青色的号帽,穿白布衫,套青布背心;在过节或办喜事时,一般头戴礼帽,身穿黑色条绒长袍,这种长袍比藏族穿的长袍稍短,饰有不同宽度和不同色彩的“加边”,还要扎彩色腰带、挂腰刀,足蹬牛皮制成的长筒靴,显得威武潇洒、美观大方,富有民族特色。妇女平时穿紫红色或墨绿色灯芯绒大襟上衣,蓝色或黑色裤子,有的喜欢穿过膝的长袍,外套深色的坎肩,均有花边装饰。在喜庆节日,保安族的妇女都穿得比较讲究,上身颜色鲜艳的衣服,下身多穿水红或色泽鲜艳的裤子,显得艳丽俊俏。现在保安族的服饰与当地回族、东乡族群众的基本相同。男子平时戴白色的号帽,身着白色衬衣,蓝、黑或灰色的裤子,走亲访友或外出时,穿西装或休闲装。女子的服饰,有未婚和已婚的区别,少女喜爱梳长辫,穿鲜艳的各色上衣,外出或节庆时戴又细又薄又柔的绿色绸纱制成的盖头;已婚少妇和中年妇女戴白色卫生帽,形状近似医院里护士戴的白色工作帽,外出时要戴黑色的盖头;老年妇女的服饰以深色为主,戴白色盖头。

(四)节日

保安族的主要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些节日在后面的章节中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

此外,保安族有过春节的习俗,称为“大年初一”。

浪山节是保安族特有的民族节日,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初举行,届时各村的保安族带上面、油、肉、帐篷、锅等用品,到黄河边、山溪间或草坡上,三五成群地快乐地享受野外生活。

(五)禁忌

禁食一切血和自死动物;忌用食物开玩笑;忌在水源附近大小便;客人忌入厨房;忌客人进入女性寝室;忌男女跨越斧子、镰刀绳子等生产用具;忌家人从外面回来后直接进入小孩和病人房间;忌坐门槛等。

四、文化艺术

保安族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主要包括民间神话、传说、故事、花儿、诗歌、劳动号子、小调、筵席曲及谚语等,内容以叙述民族历史和男女青年的爱情居多。最具特色的是保安族“花儿”。保安族“花儿”主要有“保安令”(即“脚户令”)、“大眼睛令”、“拔青稞令”、“哎西干散令”、“水红花令”、“三起三落令”等,在演唱时除用汉语外,衬词、介词中往往用本民族语言以及撒拉族语、藏语等,较多地吸收了藏族情歌“拉伊”的一些演唱特点。歌词一般以六句式为多,也有八句、九句、十二句甚至四十八句的。内容丰富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其中以表达保安族青年男女纯洁真挚、坚贞不渝的爱情“花儿”的数量最多,流行最广,如“高高的山顶上山丹花,黑头发想成了(个)白发;人家的阿哥看两三回,你怎么不看个我哩。”就是一首表达思念恋人的情歌。“大山背后山靠山,十二瓣叶叶的牡丹;我不害怕王法铁绳(啦)连,只害怕我俩的路断。”表达了保安族男女青年忠实于爱情的坚定情感

宴席曲,又称“家曲”,是保安族结婚时在举办宴席场所演唱的一种民间传统曲调。宴席曲的传统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和唱、随唱、问答、独唱加合唱、对唱加合唱等多种,由唱词和简单舞蹈动作组成,以清唱为主,宴席曲的特点是曲调优美轻盈,潇洒抒情,节奏明快。保安族地区流行的宴席曲有《恭喜曲》《五更哭》《高大人领兵》《送哥哥》《杨老爷领兵》《我的亲戚》《白丝布汗褡》等,如《恭喜曲》的歌词是“恭喜(呀)恭喜(的)大(呀)恭喜(呀),庄子里的连(呀)手们来(呀)贺喜(呀)。三星(呀)上来(者)一(呀)溜星(呀),月亮(吧你就)上(呀)。来(者)笑(呀)笑盈盈(呀)。我们(呀)来在(了)大(呀)门中(呀),明灯(嘛就)高(呀)挂(者)对(呀)联红(呀)”。宴席曲的歌词内容有一定限制,不能像野外唱的“花儿”的词意直接或间接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情,宴席曲禁止演唱歌词粗俗、外露的爱情曲调,歌手只能演唱传统的爱情故事、历史故事和喜庆词曲,倘若歌手不分场合,随意乱唱,言词不规,就会遭到主人的指责,甚至驱逐出去。演唱宴席曲,至今仍然是保安族婚礼中一个饶有趣味的组成部分。

在保安族的婚礼中,姑娘出嫁时要唱《哭嫁歌》,所唱内容以姑娘诉说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表达难舍难分之情为主。

保安族的民族民间文学内容极其丰富。如神话故事《神马》;富有哲理性的民间传说《妥勒尕尕》《聪明的木匠》以及《阿舅与外甥》《九个弟兄和两个弟兄》《哈比的故事》等,其中民间故事《三邻舍》最具代表性,取材于神话传说,暗喻三个民族间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反映了保安族世代追求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愿望。谚语在保安族民间流传甚广,其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许多深奥的道理,如“什样锦腰刀老藏在鞘里,刀尖上要生锈哩”,“花椒虽小,麻人哩”,“黄河里搬筏子,浪尖上有人走哩”等。

保安族人民喜爱体育活动。其传统的体育项目,主要有赛马、射箭、摔跤、抱腰、打五枪、抹旗、甩抛朵等。

射箭。保安族射箭用的弓,是用分劈的大竹竿做成的,长约1.3米,弓两头套有黄牛角,弓弦是几根拧在一起牛筋绳,铁制箭头呈长三角形,射程一般在200米左右。这种弓由于是土法制做的,要有很大的力气才能拉开。比赛多以射中某件东西或靶心为衡量成绩的标准,在冬季农闲时,开展这种体育活动的较多。

“甩抛尕”。“抛尕”是用增加臂力的两根绳和盛石子的布窝子组成的投掷工具。绳子一般长约1.7米,根据使用者的身材高低,也可缩短或延长。绳中间的布窝子大小不一,可按所用石子的大小来确定。甩掷时,将绳子一头的圆形小孔套在中指上,另一端折叠上来,夹于食指和拇指间,开始绕环预摆,待瞅准前方攻击目标,立即松开拇指和食指,石子靠甩动中形成的惯力被抛掷出去,打中目标。比赛时,以谁掷的远或谁先击中目标为赢。在平时放牧中,“甩抛尕”还能用以阻止畜群跑散。“甩抛尕”以其制作简单、不受比赛形式限制、可用于放牧等特点,一直深受保安族群众喜爱。

“打五枪”。“打五枪”是在急驰的马背上,按规定的200米距离,连续完成往土枪内装火药、扣压引火枪帽。“打五枪”是激烈而紧张的体育项目。比赛时,骑手们在起跑线前持枪上马,号令一下,驱马飞奔,用左手持枪,右手敏捷而熟练地完成装火药、取装引火帽、不断射击等动作。待到达终点,谁先能连续射完“五枪”,谁就是第一名,射完四枪的是第二名,以此类推。比赛场面壮观、激烈,要求射手必须有娴熟的骑马和熟练使用土枪技艺,也深受保安族群众的喜爱。

“抹旗”是在奔跑的马背上进行的一项比赛。竞赛者所用的旗杆是特制的,一般用四五片竹子扎成一杵,抹上骨胶水,用青布层层缠绕起来,保安族人称为“纂竹”。旗杆坚韧,不易折断,其长度分3等,即2.4米、2.7米、3米,因人而异。套在旗杆上的旗,大小同一般常用的旗差不多。比赛时,参加者骑马站在起跑线上,右手扶住插在马鞍右侧铁孔里的旗杆,左手准备策马,待起跑的信号一响,立即松钗夹镫,策马飞奔向前。同时握住旗杆末端,从右到左,从前到后,最后从头顶挥过去,要求在100米的距离内连续做完这五个方向的挥旗动作,保安族人称其为抹“五门”旗。到达终点前,谁先完成规定动作,谁就得第一。因此项比赛对骑马的技术和比赛者的臂力要求高,优胜者往往会受到人们的赞扬。

“抱腰”是以青少年为参与主体的比赛项目。竞赛时,双方抱住对方的腰部,号令一下,双方凭力气和技巧,力争把对方抱住,使其双脚离开地面而取胜。因比赛不受场地限制,故在保安三庄的田间地头、村旁、院内,劳动休息之余,都可见到保安族青少年进行抱腰比赛场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