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回族历史、文化与传统婚俗

甘肃回族历史、文化与传统婚俗

时间:2024-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建立后,在尊重历史和回族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正式确定以“回族”为族称至今。在甘肃省境内临夏地区的回族女性戴盖头较普遍,陇东则戴黑、白丝质包头者较多。(二)婚俗甘肃回族传统婚俗是婚姻多为媒人介绍,以父母意见为主,子女少有自由;禁止血亲通婚,早期盛行姑舅婚。

甘肃回族历史、文化与传统婚俗

第二节 回族

一、概述

回族是甘肃境内10个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广泛,人口众多。回族是以13世纪迁入中国境内的中亚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主,其中包括7世纪以来通过海上和陆路丝绸之路来华经商侨居和定居的阿拉伯、波斯商人的后裔在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多民族逐步形成的。其先民在唐宋时期被称为“蕃客”;元明时期称为“回回”;清代、民国时期称为的“回回”,泛指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如当时称维吾尔族为“缠回”、东乡族为“东乡回”或“土回”、保安族为“保安回”等。新中国建立后,在尊重历史和回族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正式确定以“回族”为族称至今。

甘肃回族的先民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沿着陆路“丝绸之路”来华途经甘肃并留居的大食即阿拉伯人和波斯的贡使、商人及其后裔,13世纪蒙古人西征后大批东迁中国的“回回”人及改信伊斯兰教的蒙古人,经过长期发展逐步融合了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等民族,于明代初年形成甘肃回族。

据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回族人口为981.68万人,其中居住在甘肃省的回族人口约为118.493万人,甘肃的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自治县的19个回族乡,其余散居于兰州、平凉及全省各地。

回族以汉语作为本民族语言文字,日常生活中保留了部分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

甘肃回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商业及其他产业。

二、宗教信仰

在中国回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伊斯兰教起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对回族民族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极为深刻。

甘肃是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形成和传播的主要地区,甘肃的教派和门宦都属于逊尼派,虽没有什叶派,但在一些教派的礼仪中有什叶派遗迹

在回族中,伊斯兰教在明中叶以前只有“格底目”;明末清初,苏非主义传入甘肃地区,在其影响下,甘肃先后形成了格底目、伊赫瓦尼、虎夫耶、哲赫忍耶、嘎的忍耶和库布忍耶等诸多门宦;清末,逐步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教的格底目、伊赫瓦尼和西道堂三大教派、四大门宦及其所属四十多个支系,这些支系大部分起源于甘肃,各教派门宦在甘肃回族中都拥有各自的教民。

在回族中,伊斯兰教通常分为老教,又称“格底目”;新教,又称“伊赫瓦尼”;赛莱斐耶,又称“新兴教”。各教派、门宦都有其虔诚的信徒,其中哲赫忍耶、赛莱斐耶和西道堂等教派和门宦由甘肃回族创立,这些教派和门宦在甘肃回族地区教民众多,在回族中具有特殊影响。

三、生活习俗

(一)服饰

甘肃回族称服饰为“衣着”或“穿戴”。回族服饰基本与汉族相同,但具有本民族特色;回族服饰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季节性特征显著。

回族男性服饰。号帽为甘肃回族传统男性帽子的款式,回族称男性戴的帽子为“号帽”,颜色以白色和黑色为主,款式以平顶圆形帽子为主,质地以布、棉线或丝线为主。

戴斯达尔。戴斯达尔为甘肃回族传统男性头饰的款式,颜色以白色和黄色为主,质地为布料。缠戴斯达尔时,一般缠到前额发际处,缠巾要留出一肘的长度吊在背后,另一端缠完后压到后脑勺的缠巾里面。

准白。准白是阿拉伯语,意为“袍子”或“长袍”,是回族传统衣服款式,颜色以白色、黑色或灰色为主,款式为圆领中领对襟,质地以棉布、化纤或毛料为主,分为单、夹、棉和皮四种。甘肃陇右地区款式多为低圆领对襟衬衫。

麦赛海袜。麦赛海袜是阿拉伯语,意为“皮袜子”,是甘肃回族传统的袜子款式,颜色以黑色为主,质地为薄牛皮,属于冬季款式。

坎肩。坎肩是甘肃回族传统的服饰,颜色以黑色为主,款式为对襟低领或无领对襟,质地以棉布和皮为主,分为夹、棉和皮三种。一般搭配为坎肩套在白衬衫上。黑白对比鲜明,清新、文静

回族女性服饰。盖头是甘肃回族传统的女性头饰款式,颜色以黑色、白色和绿色为主,质地以棉布、真丝和纱为主。其中老年女性戴白色,中年女性戴黑色,未婚青年女性多戴绿色。在甘肃省境内临夏地区的回族女性戴盖头较普遍,陇东则戴黑、白丝质包头者较多。

(二)婚俗(www.xing528.com)

甘肃回族传统婚俗是婚姻多为媒人介绍,以父母意见为主,子女少有自由;禁止血亲通婚,早期盛行姑舅婚。从说媒到举行婚礼,一般要举行请媒人、送定茶、纳聘、迎娶、念“尼卡哈”、撒喜、闹洞房、摆针线盒、回门等诸多仪式。

念“尼卡哈”。念“尼卡哈”是回族结婚当天由阿訇主持的证婚仪式。一般在堂屋正中放置一张方桌,阿訇坐在上方,左右坐父母和证婚人,地下铺上毯子,新郎新娘跪或站在上面,阿訇诵读《古兰经》的相关章节之后,面对证婚人问新娘“你愿意嫁给某人(一般称呼新郎的经名)吗?”再问新郎“你愿意娶某人(一般称呼新娘的经名)吗?”双方回答后,阿訇宣布两位新人正式结为夫妇,再说一番祝福新人的话,仪式结束。

(三)丧葬习俗

甘肃回族丧葬习俗是严格按照伊斯兰教仪式举办丧礼,实行土葬,不用棺木,以速葬为主。因在后面宗教部分的相关章节中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四)禁忌

饮食和丧葬方面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规定,具体在此后宗教部分有详述,此处不再赘述。

(五)节日

甘肃回族节日主要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此后的宗教部分有详述,在此不再赘述。

四、文化艺术

(一)民间文学

甘肃回族文化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民间叙事诗、传说、故事、谚语、寓言格言等,民歌是其民间文学的代表作,其民歌分为以“花儿”、宴席曲和山歌,其中“花儿”最具特色,流传范围最广,深受回族喜爱。

“花儿”是甘肃回族传统的民歌,亦称“野曲”,是在山野和田间演唱的一种高腔山歌。甘肃回族的“花儿”源于临夏,流传西北各地,逐步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流派,在临夏地区其演唱风格、曲令,因地域和民族不同而有所区别。临夏的“花儿”用临夏方言演唱,以生动、形象的比兴起句,文辞优美,格调严谨,长于抒情,结构以四六句为主,曲令有一百多种,可分为长令和短令两种类型,长令有“河州大令”“水红花令”“尕马司令”等,其特点是拖腔长、速度慢、高亢而凝重;短令有“金点花令”“河州三令”“白牡丹令”等,其特点是拖腔短、速度快、轻快而欢畅,曲调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风情,极富艺术感染力。“菊花玛瑙盘,甭拿绳绳把我拦,咱们莲花上浪一转,拴住日头唱三年。”临夏地区最有影响的花儿会为莲花山和松鸣岩花儿会。

“宴席曲”。“宴席曲”是甘肃回族演唱的传统民歌形式,亦称为“家曲”,主要在举行喜庆活动场所演唱,一般在村庄、场院等地演唱,特别在回族婚礼中是不可或缺的仪式,以庆贺、祝福、助兴、娱乐为特色。在甘肃回族中,“宴席曲”主要流行于临夏地区,由两人、四人或八人组成,演唱时,头和手足随着曲调的节奏摆动,表情自然,饶有风趣。其代表作有“十里亭”“尕老汉”和“纺四娘”等。

山歌。“山歌”是甘肃回族演唱的传统民歌形式,在甘肃回族中,山歌主要流行于张家川地区,其曲调灵活,没有固定的句式,多为即兴演唱,内容以消遣和娱乐为主。

(二)武术

武术是甘肃回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历经长期发展形成了的独特风格,以刀、矛、枪、棍著称。清代甘肃就有一些著名的回族武术家,武进士也不乏其人。如民国初张家川的成正纲,武功超群,曾因多次比武(打擂台)取胜而盛名西北。回族武术主要有查拳、回回十八肘、汤瓶气功、弹腿、八极拳、穆圣拳、心意六合拳等。

汤瓶功是甘肃回族传统的武术项目之一,是回族武术家根据回族用汤瓶洗小净和礼拜的动作编成的一套气功,采用心传口授的传承方法。

(三)雕刻艺术

甘肃回族雕刻艺术主要有砖雕葫芦雕,砖雕盛行于临夏,葫芦雕盛行于临夏和兰州。

回族砖雕。因起源于河州故亦称为“河州砖雕”,砖雕是甘肃回族传统的雕刻艺术,使用的材质是青砖,雕刻艺人在青砖上用刻刀刻制成各种图案,雕刻的手法有浅浮雕、高浮雕、阴线雕等,内容以花草树木为主,多用作门庭、照壁上的装饰。据考证河州砖雕起源于北宋,成熟于明代。临夏大拱北清真寺和东公馆是回族砖雕艺术保存较多和较完整的地方,其代表作有《泰山日出图》《石榴双喜图》《碧波荷花图》《葡萄攀缘图》等,尤其是东公馆的《大山水》堪称佳作。

此外,甘肃回族的绘画,阿文、汉文书法建筑艺术等都是其文化艺术的瑰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