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艾略特(1888~1965年),英国诗人,文学评论家。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1906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并在十年后获博士学位。1915年放弃哲学研究,转向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1948年因诗歌《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金。主要诗作包括《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一位夫人的写照》(1915)、《小老头》(1919)、《荒原》(1922)、《空心人》(1925)、《灰星期三》(1930)、《四个四重奏》(1935~1941)。最著名的诗剧是《大教堂凶杀案》(1935)。最有影响的文学评论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批评的功能》(1923)、《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1933)。
《荒原》属现代派诗歌,全诗分为五章。
第一章:“死者葬仪”。这一章并没直接写什么死者的丧葬仪式。标题隐含象征和暗示意义。暗示了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衰落、死亡和现代西方人颓废、悲凉、浑浑噩噩的心理现实。诗的开头显得十分阴森、突兀。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
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
掺合在一起,又让春雨
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诗的第二节,改用抽象、庄严的语句,点出了主题:欧洲一片破碎,土地干涸、草木枯萎,形象地表现了整个西方文明的衰颓。同时,这个象征意象还暗示:欧洲的人们放纵私欲,失去了宗教信仰,造成精神和心灵上的空虚;而违背上帝的训诫和忘记了上帝存在的人,必遭大难。
第二章“对弈”。通过对社会上几个不同阶层妇女的描写,真实再现了战后的社会气氛,看起来是表现了女性的堕落,而实质上反映的是整个人性和文明的堕落:除了奢侈享乐、欲壑难填,就是无病呻吟,或者是唠叨什么“装假牙”之类无聊的话题。总之,只有丑恶,而没有美。第二个上流妇女是个无病呻吟、专横跋扈的女人。诗中写她的几句话极其传神:
今晚上我精神很坏。是的,坏。陪着我。
跟我说话。为什么总不说话。说啊。(www.xing528.com)
你在想什么?想什么?什么?
我从来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想呀。
结尾把《哈姆莱特》中桑菲利亚溺水淹死前疯疯癫癫告别人生的一段台词略加更动,使悲怆之极的话语变成普通小市民的口头语,从而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悲凉、绝望的心绪。
第三章“火诫”。延伸第二章的主题:欲念之火在人世间的每个角落燃烧。通篇用今昔对比来揭露现代罪恶。开头引用了斯宾塞的《结婚曲》中描写仙女畅游泰晤土河的诗句,咏唱大自然的美景、欢乐愉快的情绪。接着,诗人写了伦敦城中各种人物庸俗、猥亵的生活。诗人借用奥维德《变形记》中能预知未来的盲人帖瑞西士作为冷眼旁观者。最后,引用释迦牟尼《火诫》和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这东西方两位禁欲主义者都反对情欲之火、欲念之火;都强调要用圣火烧去人的欲念之火,使人类再生,复归纯朴。诗篇强烈地反映出艾略特渴望从宗教上寻求精神出路、寻求人类社会获得解救的途径。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极短,总共仅有十行。仍运用圣·奥古斯丁《忏悔录》里的典故。通过腓尼基水手费莱巴斯放纵情欲、淹死在大海里的故事,告诫人们千万不要重蹈覆辙,暗示只有皈依宗教、皈依天主,才能得救。
第五章“雷霆的话”。开头暗用《圣经·新约》中耶稣受难的故事,仍在反复强调这样的思想:现代欧洲人失去了宗教信仰,处在“虽生犹死”、“生即是死”的状态。接着,诗篇写整个欧洲是一片荒原,“这里没有水只有岩石”,“这里的人既不能站也不能躺也不能坐”。到处是一片濒临死亡的图景:“山上/甚至连静默也不存在/只有枯干的雷没有雨/山上甚至连寂寞也不存在/只有绛红阴沉的脸在冷笑咆哮/在泥干缝裂的房屋门里出现。”
诗人最后还是把希望寄托在宗教上。诗中写道,电闪雷鸣,雨水从天而降。雷霆说话了,它发出的声响是:“dana,dayadhvam,damyatta。”这既是描摹雷霆的拟声词,也是引自《吠陀经》的三个梵文词:“舍予、慈悲、克制”。艾略特认为,只有恪守这样的教义,人类才能获救。阅读导引《荒原》表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整整一代人的幻灭感,高度概括了战后西方普遍存在的精神病态,宣扬了只有皈依宗教,遵从“舍予、慈悲、克制”的训诫,才能获得精神的拯救。长诗发表后,“荒原”一词本身就成为走向没落的西方文明的一个象征,成了西方世界著名的“荒原观念”。
艾略特自称,《荒原》不仅题目、甚至结构和象征手法也绝大部分“受到两位人类学家的著作,即:魏斯登女士的《从祭仪到神话》和弗雷泽的《金枝》的启发”。
由于象征方法的隐晦、暗示性和引文、用典太多,《荒原》显得艰涩难懂;如果不是作者本人作的许多注释,很多诗行几乎是无法读懂的。这首433行的诗,仅诗人自己就加了52个注释。所以,《荒原》发表后,即引起激烈的争论。赞赏者固然推崇备至,反对者则批评它混乱不堪、晦涩难懂。平心而论,经过认真阅读,仔细咀嚼、揣摩,《荒原》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诗作,堪称西方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