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埃康·德·蒙田(1533~1592年),出生于法国加斯克涅郡。先后当过法院顾问和市长。他出身新贵族,祖先是波尔多的富商,从小便学会了拉丁语。在阅读古希腊、罗马作品时不断写心得、作笔记。性格中庸。喜欢平静的田园生活。所以在做了15年文官后,辞官回乡,过着悠闲的隐士生活,经常闭门读书思考。此外,蒙田还热衷于旅行,曾去过欧洲的许多地方,这些都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条件。有《随笔集》行世。
《随笔集》在我国多加缀人名称为《蒙田随笔》,它是一部散文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哲学和社会政治著作。共分三卷,107章.各章长短不一,内容也丰富多样。每篇一个题目,独立讨论一个问题,但彼此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随笔集》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蒙田主要讨论了他对宗教与战争的看法。他认为“自以为是,是人类天生的最大弱点”,人类还不如动物那样互相忠诚、友爱。所有的人都自以为自己是在寻找真理,并总想让他人信仰和屈服于自己,但事实只是证明了自己的无知,离真理愈来愈远,并容易导致战争。在宗教方面,他认为应尊重各个宗教以及宗教内部的各个教派,而不要去迫害所谓的异教徒和新教徒。要么就不要宗教改革,如果已经改革了。就应该给予它一席之地。
第二部分阐述了他教育的意见。蒙田认为,“只有怀疑才能判断和认定”。他从怀疑论出发,批判了经院宗教神学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摧残!他反对过度信奉书本知识,不主张过度记忆,反对对学生的种种约束和惩罚。而主张让青少年充分发展他们的智力和特长,让他们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让他们多与人交往,多旅行。
第三部分主要描述了自己的特点和思想。蒙田说,“我本人就是我的作品内容”,写作就是为了“描绘我自己”,“叙述我的生平和事迹”。从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他父亲的情况,他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他的性格特点与弱点,还有他在法院和担任市长的工作经历,他的住宅与书房,他的兴趣与爱好。总之,我们可看到一个活生生的蒙田在与我们倾心交谈。
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他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他说“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形式是人的形式”,只有提高自身的品质与修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还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去接受生活中的幸福与磨难,因为这都是大自然为人类所创造的。(www.xing528.com)
1570年,蒙田辞去在波尔多高等法院中的位置,紧接着在下一年退隐庄园塔楼上的一个小房子里,把自己全部的时间都用在读书、思考与写作上,《随笔集》就主要写于这一段时间。
《随笔集》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用温和而朴实的语调,向读者阐述自己在生活中所体验到的真理与思想的火花。他没有板起面孔向我们说教,而是承认自己的无知。正因为如此,读《随笔集》就像是与一个老朋友谈心,但从中却能悟到人生的哲理,可以体会到蒙田是一个多么真诚,并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
《随笔集》看上去似乎十分松散,但我们却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那就是用一种自我反省的方式全身心地去生活。虽然这些文章都是由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连缀而成,每章也没有严谨的结构,但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形式,表现他的创作风格与独特思想。因为他认为人类知识是有缺陷的,也没有完美的写作样式与风格。正是这些看似零散的思想在我们阅读的时候,却汇集成一条思想的清泉,滋润着每位读者的心田。
蒙田在写作中大量引用古代和当时作家的言论,有的还来自于民间的传说故事。比如在《论闲逸》中,他引用了维吉尔、贺拉斯和马尔施亚的诗,这样就增强了他作品的说服力和对现实的批判性;也反映了他的博学——无论是天文地理、草木虫鱼,都可以在其随笔中找到相关的论述。在文学史上,蒙田这种“自我解剖”式的写作方式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文学领地,直接启迪了18、19世纪表现个性的文学的出现,使这种随笔式的文学样式确立了在文学领域中的独特地位。在思想上,蒙田那种对褊狭和盲目的批判,对人类自身破坏潜力的清醒认识,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走向高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