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管理理论模式:应对商品经济客观要求

企业管理理论模式:应对商品经济客观要求

时间:2024-08-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客观要求的企业管理理论模式企业管理同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有密切联系。它告诉我们,企业管理模式同社会化大生产密切相关,没有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科学管理,就没有企业生产发展。因而,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必然要发生重大变革,必须体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及其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成为生产经营型管理。

企业管理理论模式:应对商品经济客观要求

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客观要求的企业管理理论模式

企业管理同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有密切联系。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企业管理,既有相通之处,又具有各自的特点,都有适应其国情的模式。我国解放以后30多年的企业管理,客观上也存在着反映我国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发展变化的一定模式。问题在于,长期以来,我国未能自觉地用科学的方法总结它,从理论上概括它,从而影响着对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特点的深刻认识,影响着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种关系发展方向的客观规律性的深入探索,影响着企业管理的顺利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感觉到了的东西,不一定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只有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因此,分析历史经验,研究“七五”期间的经济体制改革形势,弄清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从理论上阐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理论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历史的启示

既然30多年来,我国企业管理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模式,那么,历史的经验对于从理论上探讨我国企业管理模式有哪些启示呢?

(一)企业管理模式同企业社会化大生产的状况密切相关

“一五”期间,我们吸取苏联企业管理经验,建立起来的适应当时我国企业社会化大生产状况的各项专业管理制度、方法、管理基础工作,以及生产行政的集中统一指挥系统和组织结构等,对推动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1958年开始的三年“大跃进”期间,由于企业管理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不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按照客观规律,改进和提高已经建立起来的各项专业管理、管理基础工作、生产技术责任制等,而是不加分析地一概加以否定,从而造成了企业管理的混乱和生产上的损失。

1960年,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企业管理方面,中央制定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即“工业七十条”。由于“工业七十条”的贯彻执行,整顿了企业管理,逐步恢复和重新建立了一套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科学管理制度,使企业管理又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文化大革命”以后,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对企业管理进行恢复整顿。

历史上,我国企业管理经历了上述的“三上两下”过程。它告诉我们,企业管理模式同社会化大生产密切相关,没有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科学管理,就没有企业生产发展。企业管理模式必须体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必须弄清楚企业生产性质、生产技术、生产类型等因素对管理的影响,正确处理生产力合理组织中的各种关系。

(二)企业管理模式同国家经济体制密切相关

任何国家的企业管理,都受其具体经济形态的制约,都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进行的。

我国过去基本上是产品经济形态下的经济体制,实行行政指令型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以直接控制为主,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政企不分,条块分割,主要是按照纵向隶属关系运用行政手段集中决策和调节,国家行政机构直接经营企业,企业实际上是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是单纯的生产单位。因此,企业管理主要属于单纯生产型。

近几年来,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经济体制,从行政指令型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计划与市场结合型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实行间接控制为主,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同经营权适当分开,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控制和调节经济运行,使企业逐步地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因而,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必然要发生重大变革,必须体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及其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成为生产经营型管理。

(三)企业管理模式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相关

在我国企业管理历史上,凡是有关企业管理的—些重要思想理论、原则、领导体制、任务目标,往往包含在党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中,甚至有明确的规定。这是共产党处在执政党地位时,党的领导作用的体现之一,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个特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既影响着企业外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环境,又对解决国家同企业、职工同企业、企业内部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对保障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都发生直接作用。同时,它又直接决定着企业管理的思想理论、管理原则、领导体制等,是企业必须贯彻执行的。当党的方针政策正确,企业管理就顺利发展,当其发生失误和偏差时,企业管理就受到挫折。

(四)企业管理模式同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党的传统密切相关

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成立65年来,在领导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又形成了党的优良传统,这又给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注入了新的成分、新的因素。历史证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总是要在企业管理模式中打上自己的印记,影响着企业管理特色。因此,我们探讨企业管理模式,应当把民族的和党的优良传统与现代科学管理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

二、“七五”期间企业的外部环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按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总方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开始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生机最旺盛的新时期,国民经济开始出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这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七五”期间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技术、教育等管理体制的关键时期,将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这会使企业的外部环境朝着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而变化。

“七五”期间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特点是什么呢?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认为,就是确定中存在不确定的环境。这里所讲的确定,是指改革将坚定不移地进行,而且放在首位;是指改革的指导理论、目标、政策方向和重大措施步骤是确定的。这一切,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已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也就是说,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将进行如下三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模型的改革是确定不移的。

第一种模型的改革是具体经济形态模型的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具体经济形态模型的主要特点是: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内容的单一公有制;有计划的产品经济;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经济。这种具体经济形态模型,不利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使本应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决定》和《建议》明确规定要改掉这种模型,实行新的具体经济形态模型。这种新的具体经济形态模型有以下主要特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对外开放式的经济。在我国进行这种具体经济形态模型的改革是确定不移的。

第二种模型的改革是经济发展模型的改革。过去我们实行的经济发展模型是以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以外延发展为主导方式,以积累率过高和重工业比重过大的不平衡发展的模型。由于这种经济发展模型会使我国经济畸形发展、大起大落,因而也决定放弃这种模型,实行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型。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型是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和安排积累消费合理比例的前提下,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以内涵发展为主导方式和合理配置生产力资源的相对平衡发展的模型。在我国实行这种经济发展模型也是确定不移的。

第三种模型的改革是宏观经济管理模型的改革。过去我国宏观经济的管理模型是一种国家对企业直接控制的集中管理模型,其特点是:在决策上是高度集中的集权制;在组织上是政企不分、以纵向隶属关系为主的条块分割的体系;在控制上是“一刀切”式的直接控制;在分配上是集中分配、统收统支式的完全吃“大锅饭”的制度。这种宏观经济管理模型的最大缺点是忽视了商品生产的要求和价值规律及市场的作用,捆死了企业,使企业丧失了自主性。根据新的具体经济形态模型和经济发展模型的要求,我国要建立的新的宏观管理模型,是一种微观搞活和宏观控制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型,其主要特点是:在决策上是以改变企业无地位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分权制;在组织上是政企分开,以横向经济联系为基础,从中心城市向外辐射的具有强大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的组织体系;在控制上实行既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又能保证社会总体效益的间接控制为主的控制方式;在分配上是以按劳付酬、分级分配,责权利相结合为基础的兼顾国家、企业、职工利益的分配制度。进行这种宏观经济管理模型的改革也是确定不移的。

坚定不移地进行上述三种模型的改革,是企业今后所面临的确定性的外部环境,这种确定性的环境,既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许多机会,又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在国家政策规定和市场状况中的不确定因素。造成这种不确定性的原因,除一般的经济、技术原因外,主要是以下两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种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渐进性所造成的具体政策的不确定性。我们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一个大国进行的,而且是涉及上述三种模型的整体性改革,又是在一个经济水平不高、发展很不平衡和承受能力很低的大国进行的改革。因此,不可能一举成功,而只能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一步步地走向最终目标。正因为如此,整个改革过程,必然是新旧模型逐步交替和转换的过程。尤其在整个改革的前期,老模型还远远没有被改掉,新模型还刚刚建立,必然会新老模型并存、同时发生作用,甚至还会形成一种刚刚取得的某些改革成果又被老模型所冲击的局面,就像前段时间所出现的国民经济发展初步形成的协调局面受到了投资规模过大,发展速度过快,信贷资金和消费基金增长过猛的冲击那样。这种状况也就决定企业外部环境的多变和存在着许多难以确定的因素。再加上许多改革的政策、步骤和具体措施还需要去探索,需要根据实践的经验作出最后的肯定,就更增加了许多具体政策的不确定性。随着我们经验的积累和认识的提高,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减少,但是很难完全避免,尤其是在改革的前期。

第二种原因是商品经济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商品经济从本质上讲是经常变动的,不稳定的,这是因为商品供需和资源分配关系常常受到价值规律、市场竞争的影响,还因为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也会产生某种盲目性,又加剧了这种影响。这种情况对企业将不断地提供发展机会并带来风险。企业应当靠自己的内部能力去掌握其变化,利用机会,消除风险。

总之,“七五”期间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特点是确定中存在不确定性。它要求企业必须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求企业必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完善和扩大,以及市场机制的加强,卖方市场的缩小和买方市场的扩大,努力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要求企业必须真正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资消耗和讲究经济效益上,正确处理质量和数量、效益和速度的关系;要求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决策能力,具有适合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要求的管理思想,以及具有能对国家间接控制、对市场变化作出灵敏反应的能力。

三、企业管理理论模式

所谓企业管理理论模式,就是把企业看成一个有机系统,按照强化功能,发挥企业整体效能的要求,明确在新条件下的企业管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企业管理系统活动的内在规律性,指明正确处理有关矛盾的原则和方向。

我们研究企业管理理论模式的思路是:

第一,以中国国情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从我国实际出发,以“七五”期间改革中企业外部环境为背景,吸取我国企业管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同时借鉴外国有益的东西。

第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指导。根据管理两重性理论来确定企业管理要素及其合理结构;根据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理论,根据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来研究和解决企业管理活动中一系列的矛盾。

第三,以系统分析为方法。根据系统理论的观点,企业实际上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它存在于我国特定的外部社会环境这个大系统中,并与之发生交互作用。为此,企业必须具有适应和影响外部环境变化而谋求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功能。管理的作用就在于使企业系统能动地不断地强化这种功能,实现企业最佳目标。管理的这种作用主要取决于管理系统结构和管理机制的合理性。因此,我们认为企业的功能、管理系统结构和管理机制是构成企业管理理论模式的内容。

(—)企业的功能

企业功能是指企业系统对环境发展变化的能动反应,达到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样一个新的环境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要求可以归结为两个,一是要及时正确地了解和掌握这种新环境,另一个是要更灵敏地适应新环境,作出有效反应。这样,企业就必须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对应能力。

1.外部环境分析能力。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尤其是以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为主的竞争性很强的企业,必须经常了解和分析市场,包括商品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和资金市场;不仅要了解市场现状,而且要分析其动态趋势,研究其发展规律。除此以外,还要了解与掌握党的政策和国家法令。

2.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商品生产,必然有竞争,商品经济越发展,竞争就越激烈。企业必须适应这种竞争的要求,具有竞争能力,其中包括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实力,采取正当的竞争策略。这就是要在发展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优质服务、满足需要、赢得信誉上下工夫。

3.对外部冲击的消化承受能力。因为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市场激烈竞争、价格波动、供求变化等等,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冲击企业的不利因素,影响生产稳定,经营困难,成本升高,利润降低等等,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形成强大的消化承受能力。

4.保障企业发展的改造创新能力。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强化对外部冲击的消化承受压力,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形成自我的发展能力。

上述企业的四种能力,都是适应环境变化,作出有效反应,提高企业整体效能所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能力的形成,还决定于企业管理系统结构及其机制的合理性。

(二)企业管理系统的结构

企业管理是旨在增强上述企业四种能力,提高企业各种活动所构成的系统的整体效能,这些活动也就是企业管理系统的要素。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管理两重性理论,我们可以按这些活动的性质,将它们分为两大类八个要素。

第一类,属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方面的要素,主要有五个:

1.企业文化建设,它是指企业人们共同持有的居统治地位的理想、信念、作风及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建设;

2.领导与组织,包括领导制度,领导班子建设,协调各种组织的关系,完善组织结构及责权关系,搞好人事管理,强化民主管理等;

3.职工队伍建设,包括政治思想建设和文化技术建设;

4.经济利益分配,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生活福利等分配制度的确定和实施;

5.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向、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方针、战略、策略。

第二类,属于组织生产力方面的要素,主要有三个:

1.技术的开发与改造的管理;

2.企业管理基础工作;

3.企业各项专业管理。

以上两大类八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的,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的状况如何,都直接影响企业整体效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它们又具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和地位。由于后一类要素往往表现得比较具体,许多内容可以定量,作用比较直观,我们可以称它为“硬”管理;前一类要素同后一类要素相比,更加关系着人们的思想、意志和相互关系等,往往比较抽象,我们可以称它为“软”管理。经验证明,重视“硬”管理,忽视“软”管理,以“硬”挤“软”的做法,往往会使企业走向僵化,缺少活力,不利于形成和发挥企业整体效能。我们认为,“硬”管理是组织和管理现代化大生产所不可缺少的、必要的,但是应当更加重视“软”管理,做到“软”、“硬”结合,以“软”带“硬”。特别要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上下工夫,才能使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形成整体的结合力,使企业具有强大活力的整体效能。

(三)企业管理机制

企业管理机制所要研究的是企业管理要素活动的规律性,它是通过分析各管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来确定正确处理有关矛盾的原则和方向。各管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很复杂的,纵横交错,性质多样。但是,根据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原理,按照充分发挥企业整体效能的要求,可以把它们的复杂关系和作用,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性质不同的带本质性的关系。

1.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论述是完全正确的。当我们重视政治,政治又是正确地反映了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党风、民风很好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就兴旺发达;当我们忽视政治,或者政治出现重大失误时,社会和经济发展就受到了挫折和破坏。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治对经济具有明显的保证作用。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我国的经济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每个企业的经济活动都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企业之间和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互助合作关系,我国的政治就是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这是毫无疑义的。(www.xing528.com)

但是,我们的经济又是建立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因此政治和经济关系中又会出现许多新的情况、新的矛盾。商品经济的发展,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机制及竞争的出现,无论是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都会带来积极有利的影响和消极不利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可以使企业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也会产生某种盲目性,引起生产力和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也会使人产生“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会使人和人之间许多工作关系、交往关系变成商品货币交换关系。前者对社会主义有利,后者对社会主义不利。虽然商品经济存在着上述两种相反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弊病而想逾越发展商品经济的阶段。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管理实践中,必须注意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的一面,推动它向有利于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同时又要限制商品经济消极作用一面,阻止它向不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这是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解决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正确方向。为此,在制定和执行政策中,在企业经营中,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都应当明确提倡什么,允许什么和反对什么。这样,就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反对和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和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

2.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社会主义企业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所生产的商品,与其他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一样,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企业在处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上,同私有制商品生产者是完全一样的。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生产者由于受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重视的是价值,追求的是最大利润,而使用价值仅仅是价值的承担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它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不仅要重视价值,还要重视使用价值,必须把价值和使用价值统一起来。

但是,在实践中,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往往重视价值,忽视使用价值,为了追求利润,在生产上,挑肥拣瘦,甚至降低产品质量,损害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使企业内部形成保证使用价值和价值相统一的机制。

(1)应当通过思想教育,把重视使用价值、为用户和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作为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使它成为整个企业、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传统,这是形成企业内部机制的思想因素。

(2)应当通过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使企业的利益不仅建立在价值即实现利税的基础上,而且同时要建立在保证使用价值基础上,否则,企业就应在经济上和法律上承担相应的责任,甚至构成对企业生存的威胁。这是形成企业内部机制的经济因素和法律因素。

(3)从政府、社会、用户、舆论等方面形成一套监督体系,从鼓励和制裁两方面对企业施加影响,促使企业形成保证使用价值和价值相统一的内部机制。

3.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利益分配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前,企业和职工个人的利益寓于国家利益之中。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和职工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因此就出现了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的利益分配关系。从根本上说,三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一致的基础是公有制。但是,从具体分配来说,三者又存在着矛盾。所以理顺三者的利益分配,是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当前看,它主要涉及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利益分配比例问题,国家对企业的分配依据问题,企业内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问题。

(1)关于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利益分配比例关系问题。现在所定的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职工得小头的原则,既能保证国家掌握比较雄厚资金,统筹安排,进行“四化”建设,又能保证职工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能使企业具有自我增值的能力。这样,就能保证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走内涵型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路子。目前的问题,相对来说是两头有保证、中间不落实,甚至许多企业连简单再生产也不能保证,所以采用了如下的一些措施:如减免调节税,提高折旧率,并将折旧基金基本上交由企业使用,以及减轻企业的各种不合理负担等等,这些措施的方向,无疑是对的。同时,国家对重点行业、微利行业以及生产重点产品的企业的技术改造,还应在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2)关于国家对企业的分配依据问题。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近几年来,在处理企业经济利益同企业劳动成果的关系上,不论是利润留成、利润递增包干,还是利改税等,都是以企业某一年的利润为基数。这种分配办法,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以个别劳动为标准的。个别劳动消耗高的企业,因利润少,定的基数就低;个别劳动消耗低的企业,因利润多,定的基数就高。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这就人为地造成先进吃亏、落后得益,鞭打快牛。这种办法,弊多利少。我们认为,应当做到公平税负,给各类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又要考虑社会的安定团结,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国家对企业的分配,既应根据社会必要劳动,又应考虑企业的个别劳动,以便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3)关于企业内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问题。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原则,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它的贯彻却要考虑两个重要约束条件,一是保证职工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一是有利于增强和巩固职工间的团结协作关系。按劳分配原则在贯彻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劳”的含义问题。“劳”包括劳动的数量、质量、年限、工种、岗位、技能、条件、强度、态度、素质等因素。因此,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上述“劳”的因素都应当承认和考虑,解决的办法是正确运用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形式,分别地去体现这些因素。所以应当全面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并且应当把工资作为主要分配形式。因为工资可以容纳更多的“劳”的因素,必须改变目前突出奖金的本末倒置现象。

4.企业和职工的关系。

企业和职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保证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

这里涉及个人意志与统一意志的矛盾。

统一意志与目的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反映了党的政策、国家计划及市场的要求。个人意志与目的必须服从统一意志与目的,才能保证企业整体效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但是另一方面,企业的统一意志与目的,又应当尽可能地吸收和反映职工个人意志与目的。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是正确解决这对矛盾的原则。

职工的个人意志和目的,反映职工个人的需要与利益。多数与他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有关,其中包括对工厂环境、劳保安全、工种岗位、工作任务、发挥个人兴趣特长、个人发展愿望、人际关系、个人收入、有关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要求。成熟程度高的职工,还会把搞好企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列入他的需要。职工的这些合理要求和需要,应当通过多种民主管理形式,吸收和反映到企业的统一意志和目的中来。当出现矛盾时,主要应当采取实事求是的说服方法来解决。

由于统一意志和目的常常由企业领导人和管理者来代表,它和职工个人意志的关系往往表现为干群关系。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很大程度受干群关系的影响。这方面我们有许多好经验、好传统。例如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三结合”、干部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干部民主作风、干部关心群众、和群众诚心交朋友、及时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等,过去和现在都是正确有效的,应当继续发扬。

5.党政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法律上都是肯定的。

但是党怎样对基层单位实行组织领导,则应取决于各基层单位事业的性质。这是组织领导形式问题,而不是政治原则问题。

近年来,中央决定在工交企业中逐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将党政关系调整为厂长有全权指挥企业生产经营行政工作,党组织起保证监督作用。在厂长(经理)负责制试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

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不应简单归结为划清党政职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明确党政分工的基础上,搞好党政关系。党组织特别是党委书记要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的工作。行政组织特别是厂长应自觉依靠党组织来搞好行政工作。这两个方面应当同时强调。在搞好党政关系中,书记与厂长的关系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书记和厂长的配备上,应尽量使他们在能力、知识、经验甚至个性上互补,以减少冲突因素;在日常工作中,应强调互相沟通、协调和配合,并且应当建立相应的制度加以保证。

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应当是若干工作的有机组合。第一是建立以厂长为首的领导集团。这个集团除领导班子外,还应包括必要的参谋班子。第二是通过聘任、组阁等适当方式组成中层干部班子,他们与领导集团应当是能密切配合工作的。第三是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第四是制定标准的管理程序,理顺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关系。第五是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6.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凡是一个组织,总有集权和分权的矛盾。这个矛盾能否正确解决,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组织的整体效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系统论观点看,组织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整体,整体效能可以大于部分效能之和。但是这种可能性有两个条件,一是组成这一系统的每个要素都是有活力的,都能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另一个条件是合理的结构与组织工作,使各个要素的作用是相互补充和协调的,不是相互冲突和内耗的。两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整体效能都可能小于部分效能之和,甚至解体。这两个条件中,前一个条件与分权有关,后一个条件则与集权有关。两个条件有时是矛盾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点应当是从整体出发,即使分权以调动各个要素的积极性,归根到底也还是为了整体最优。

根据上述理论观点,我们可以分析研究这几年企业管理的实践。这几年我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包括企业内部责权结构的调整,强调扩权、放权、分权,目的是为了广泛调动企业以及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单位的积极性。针对过去集权过多,控制过严、过死,严重束缚广大职工和各级组织积极性的情况,采取这样的改革措施,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也是有效的。这个工作还没有做够,还要继续做下去。但是在认识上也有一种倾向是值得注意的,就是把基本点局限于调动个别层次、部门、单位的积极性,忽视了最主要的更高层次的从整体出发的要求。例如,有的企业提出划小核算单位,“下放经营权一竿子插到车间”。无疑,这对调动局部的积极性是有利的,但未必是正确的,因为它对整体未必有利。

讲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既不是所有的权都集中,也不是所有的权都分散。因为企业的权限内容很多,从大的方面看,可以把权限分为经营权和内部管理权,前者主要是直接对企业外部的权限,后者主要是限于企业内部的权限。一般地说,经营权应集中多些,内部管理权可以多放一些。

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同企业规模大小、生产技术和经营上能够独立的程度密切相关。规模比较大,所属单位独立性较强,或是地区比较分散的企业,权限可以多放一些。另外,它又是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例如处在发展环境中,市场活跃,机会较多,则权限可以多放一些,以便靠下面积极性多利用一些机会;反之在紧缩环境中,特别是资金及资源紧张时,则应集权多一些,以便集中更多力量,减少风险,争取较好效益。

7.企业内部工作和外部环境的关系。

任何企业任何时候都是生存在一定外部环境中,企业内部的工作和企业外部环境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生某种形式的交互作用。

在过去的经济体制条件下,企业与世隔绝,在企业进行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眼睛向上,“等、靠、要”。企业内部工作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是通过国家和各级政府来间接进行的。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企业内部工作和外部环境发生直接的交互作用,国家和各级政府不再成为中介因素。政府的任务在于创造一个合理的外部环境,同时给予企业以适当的动力、压力和实力,从两方面去推动这种交互作用。

企业怎样适应这一变革,近几年的实践曾经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概念,即转型,就是从生产型管理转为经营型管理。转型首先要求转变企业的基本指导思想。从过去企业内部工作与外部环境相隔绝时那种单纯眼睛向上的“等、靠、要”思想,转变为企业内部工作与外部环境相统一时的眼睛向内以自觉适应环境条件的思想,也就是企业内部工作与外部环境相统一的思想。

企业内部工作与外部环境相统一的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具体内容。除国家的统一计划,政策、法律等观点外,它还要求企业树立市场观点、竞争观点、服务观点、联合观点、金融观点、开拓观点、人才观点等许多新观点。归结起来主要是两大观点,即正确认识和对待外部环境的市场观点及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经营观点。

所谓市场观点,也就是确认商品货币交换关系。过去企业所需要的一切都来自国家,企业的一切成果也统统交给国家,它属于产品分配范畴。现在则相当部分来自市场,其成果也要通过市场交换取得市场承认,属于商品交换关系。市场成为一个体系,有商品市场、技术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等,企业要通过市场体系和其他单位发生商品货币交换关系。市场为各个企业平等地提供各种机会,同时也会出现各种风险。由于市场竞争剧烈,机会和风险的时间性很强,因此,市场观点中还包含了竞争观点、金融观点、联合观点等。现在,市场已经是客观存在,而且将日益完善和发展,企业树立市场等观点适应了这一客观存在。

所谓经营观点,也就是使企业的工作怎样适应市场变化以求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工作内容很多,归结起来不外乎发扬与发展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劣势及弱点,充分利用市场机会和一切有利条件,摆脱市场的威胁和不利条件,这里包括质量观点、服务观点、人才观点、开拓观点等。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谁在这个指导思想上转变得快、转变得好,谁就能跟上形势、适应形势,取得主动;谁不认识,谁就被动。但是转变是历史决定的,是不可逆转的。

8.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关系。

企业经营从本质上讲是为明天而工作。但是在我国的许多工业企业中,还存在只顾眼前利润,不顾长远利益的问题。它们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都只是局限于目前政策、目前条件、眼前的目标和利益。这一方面是由于在过去经济体制条件下,长期养成的单纯执行者不必要考虑企业未来的习惯。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宏观环境及政策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国家还缺乏一套鼓励和考核企业长远目标的办法,所以企业也不积极考虑长远目标。

但是,改革的形势及今后发展趋势已经把这个问题历史地提到日程上来了。随着生产技术现代化,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出现了素质不高、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强、缺乏后劲等等关系企业兴衰存亡的非常尖锐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必须把自己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要把近期目标建立在远期目标基础上,并且从属于远期目标。否则就会陷于被动,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要求。

企业远期目标包括生产、经营、技术、经济等方面远景发展指标以及达到这一水平的主要措施目标。其中有:市场开发、品种开发、智力开发等开拓性措施;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等技术性措施;改进企业内部责权结构、调整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等组织措施;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有效性,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与工具等管理性措施。同时,不仅应有远期发展目标,还应有远期改革目标,要使当前的整顿改革工作符合远期改革目标。

企业要建立如此全面的长远目标,从目前外部环境和许多企业素质来看,还不具备充分的条件,但是建立部分的长远目标则是有条件的。企业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逐步建立,逐步完善。关键是要把这项工作提到管理思想改革的高度来认识,企业领导人应让自己从一个小生产者和单纯执行者的思想局限中走出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家。

9.管理与技术的关系。

现在许多人都认识到,我国不但技术落后,而且管理更落后。必须认真地探索管理与技术这两个推动企业前进的车轮的关系,搞清楚这个关系,对于当前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有效利用资源和资金,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科学技术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与技术的关系既包括技术对管理的影响和要求,也包括管理对技术的影响和要求。

关于技术对管理的影响和要求,就企业本身来说是协作劳动引起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引起协作劳动的发展,从而也必然要求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当今现代化管理的出现与发展,也是由于技术现代化的结果。如果管理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变革,科学技术这个生产力就会受到束缚和阻碍。

关于管理对技术的影响和要求,一般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需要通过搞好规划和管理来解决。科学技术从基础研究(探索自然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应用研究(探索科学原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的可能性),到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即正式投产前的科研活动,都必须按照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要求,搞好科技活动全过程的管理工作。科技成果投产以后,要保证它在生产中顺利应用,使成熟的先进技术能够推广,充分发挥科技成果的更大作用,还必须使科技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制度和方法。这样,才能使科技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10.各项专业管理及其同基础工作的关系。

研究和理顺企业各项专业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协调各项管理工作,形成管理网络,发挥管理整体效能的重要条件。

过去在企业专业管理中,一般是根据管理工作的性质,划分为计划、生产、技术、劳动、成本、财务等管理,这虽然对健全专业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它没有揭示专业管理的内在联系。近年来,根据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又提出了新的概念,如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全面计划管理、全面人事劳动管理等等。它虽然指明了搞好某项管理工作必须考虑它的全部因素、全部过程,但是,它仍然没有揭示出各项专业管理的内在联系。

我们认为,应当从企业管理整体出发,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弄清各种专业管理的内在联系,才能使企业建立起科学的完善的管理网络体系。

按照系统的观点,根据企业各项专业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分作四个系统,即决策规划系统、执行系统、协调控制系统、保障系统,它们构成企业专业管理网络体系。决策规划系统非常重要,它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活动轨迹,对其他各系统起着指导的作用。执行系统一般是由生产过程不同阶段的管理工作构成的,如技术开发、生产准备、产品制造、质量检验等,它是根据决策规划的要求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协调控制系统则发挥着信息反馈、监督考核、协调各管理部门活动的作用。至于保障系统,是从人事思想生活等方面来保障各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认为只有按照上述专业管理体系来理顺它们的关系,才能使各部门协调有效地工作,发挥企业整体效能,实现企业整体目标。

此外,要形成完善的专业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还必须解决好专业管理同基础工作的关系。管理基础工作通常是指那些按照管理目标和管理工作要求,提供它们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标准依据、参考资料和保证手段等方面的工作,它既是一种独立的专业工作,又是与各项专业管理密切结合的,它随着专业管理的发展,不断丰富内容,提高水平。例如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就要求基础工作不仅要更加正确,而且还要计量化、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比如开展企业经营工作,就要建立市场预测工作和情报信息工作。再如人事管理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要建立岗位标准和人员功能测评量表等。总之,基础工作是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基础。

以上一共讲了十个关系,这十个关系都是矛盾。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企业也是这样。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只有处理好这些矛盾,才能充分发挥各管理要素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企业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使企业能真正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充分发挥其整体效能,保证沿着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发展。

(本文与徐昶、解培才合写,原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