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在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遗址上建立的一个集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和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遗址性专题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境内。该馆现有藏品约5万余件(组),展览面积约4万平方米。本年度,该馆被批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该馆机构设置有: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工会、监察室、人事科、财务部、公安科、陈列部、保管部、研究室、考古队、宣教部、秦陵文管所、后勤部、创优办、基建科、票务科、经营部、秦始皇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馆领导成员为:馆党委书记(兼副馆长)段志长,馆长(兼馆党委副书记)吴永琪,副馆长曹玮、杨延临(兼馆纪委书记)、田静、张颖岚(11月调至省文物局工作),总工程师周铁(5月任职)。
秦始皇陵文物保护建设工程指挥部领导成员为:总指挥赵荣(省文物局局长兼),常务副总指挥张文(省文物局副局长兼),副总指挥吴永琪、段志长,办公室主任强新民(3月份免职),副主任李乃夫(3月份免职)、杨延临(3月份免职)。
秦陵文管所所长吴永琪(兼)。
全馆现有职工357人,专业技术人员17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41人,具有中级职称者66人,具有初级职称者64人。
本年度,该馆共接待观众312.52万人次,其中购票观众268.1万人次,因受汶川地震影响,较上年同比减少10.02%;免票接待爱国主义教育团队、学生团体6450批,约6.1万人次;免费接待革命伤残军人、残疾人4.2万人次,70周岁以上的老人8.97万人次,革命军人7.94万人次,未成年人17.2万人次,一级重宾接待三批计83人(参见本《年鉴》第十五篇《大事记》)。
本年度,该馆分别被授予“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省旅游行业创佳评差先进单位”、“省文物局系统2007年度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全省文物系统讲解比赛中,该馆荣获团体一等奖,刘泉、韩东红、杨晓芳、薛雯分别荣获汉语类个人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韩东红、高俊分别荣获外语类个人一等奖和优秀奖。
【考古工作】
1.秦兵马俑二号坑19过洞两件陶俑(临时出土编号为001、002)的考古发掘和清理。此项工作由刘占成主持,陈治国、张军具体负责。工作周期由6月下旬起至11月结束。完成了第19过洞两件陶俑的考古清理,完成了发掘清理工作中的记录、绘图、照相等工作。同时,在考古发掘和清理工作进程中,保管部派员对发现的残留颜色进行了及时保护。
001号俑为跪射俑,出土于二号坑19过洞北隔墙东起第3—4根立柱之间,北距隔墙20厘米。出土时,俑体侧立倒向西北,身下杂土5—20厘米。俑体基本完整,俑头落于身后西侧,清理时未见双手,领部残缺,左右脚面有残断裂纹,右大腿部可见裂纹。颜色保存情况仅见其前后甲带有局部残留朱红色,短裤也见朱红色残留,脚面发现粉红色残留。
002号俑为跪射俑,出土于二号坑19过洞南隔墙东起第3—4根立柱之间,南距隔墙97厘米。俑向西南方向仰倒,身下杂土厚约8厘米。该俑出土时俑体保存基本完整,左手残缺,但在其东南方清理发现一俑手,可能为其左手移位。俑身部有多处裂纹,右脚脚尖残缺。颜色保存情况仅见俑手和长裤有少许粉红色的彩绘残留。
2.河南淅川墓地考古工作。河南淅川墓地位于河南省淅川县香花镇杜寨前张营村西,南依丹江,三面环水。此墓地的考古工作由省考古研究院和秦俑博物馆合作开展,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仲立任领队,秦俑博物馆考古队派遣业务干部参加,由申茂盛担任执行领队。工作从8月开始,10月结束,发掘面积3100平方米,清理汉、宋、明、清墓葬20余座,主要是一些小型平民墓葬,加之由于盗扰严重,出土器物较少。
3.参与长城资源调查。此项工作由省文物局于2007年组织进行,2008年该馆考古队张卫星继续参与该项工作。本年度主要完成了陕西明长城城堡45座的室内资料整理工作,并参与完成了调查报告初稿的编写工作。
4.文物普查工作。此项工作由省文物局于2007年组织进行,2008年该馆考古队朱思红继续参与该项工作。
【科研学术活动】
1.课题研究。
(1)秦代专业化生产及标准化问题研究。此课题为该馆和英国伦敦大学合作项目,李秀珍具体参加。2008年11月初,英方来馆进行该项目的商谈,并用XRF仪器对保管部文物库房现存的千余件秦代青铜兵器标本进行了无损测试,主要检测各个标本合金的化学成分及其成分含量。
(2)秦墓数据库课题研究。张卫星负责,年内已完成了1800多座秦墓的资料收集工作,基本完成了数据库建立的前期工作。
(3)早期秦文化研究课题。王志友负责,本课题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2004年和2005年早期秦文化工作的考古资料,研究拟从9个方面进行,计划先以论文的形式发表,最终成果以专著的形式完成。2008年度,已发表论文3篇,研究工作取得初步成果。
(4)《美洲考古学史》翻译工作。张颖岚、邵文斌负责,已基本完成翻译工作,其中文字28万字,照片和图片165幅,参考书目及各种索引共67页。
(5)秦始皇陵园范围与规划保护范围研究项目。朱思红负责,2008年度已完成计划内的调查任务,完成了项目研究相关资料的整理。
(6)参与的国家文物局《濒危馆藏壁画抢救性保护修复工程》之子课题《馆藏壁画画面霉斑清洗技术研发》,目前已经完成大部分实验工作,初步结项报告已经编写完成。
2.举办学术报告。
(1)6月16日,美国保护和彩绘分析专家苏珊(Susan L.Buck PhD)在该馆保管部会议室作了题为《艺术品彩绘分析介绍——光学显微镜分析》的学术讲座。
(2)9月3日,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应邀在该馆学术报告厅以《中国博物馆现状与发展之思考》为题作专题讲座。讲座围绕“中国博物馆近年来的发展”、“当前博物馆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对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紧扣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脉络,叙述了不同时代的特征,阐述了不同阶段的理念与指导思想,论述了博物馆的定义、性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
(3)10月16日,该馆组织相关业务人员赴西安科技大学听取了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所作的有关秦文化方面的学术报告。
(4)12月1日—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苹芳应邀在该馆学术报告厅以《秦汉陵墓制度》为题作专题讲座。讲座分析了自商周至秦汉陵墓制度的沿革演变,指出秦始皇帝陵在帝王陵墓中划时代的地位。
3.参加学术会议。
(1)5月7日—11日,彭文、蒋文孝、武丽娜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博物馆发展论坛暨中国博物馆学会传媒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2)7月1日—8日,刘占成、张志军、蒋文孝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遗产论坛——‘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世界遗产事业’”会议。
(3)8月31日—9月12日,孔利宁参加了在西安半坡博物馆举办的“第一期国际文博合作项目协调人培训班”。
(4)9月17日—9月20日,任浩东、傅倩丽参加了在长春举办的“中国博物馆学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年会、中国革命纪念馆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此次会议主题为“机遇与挑战——新形势下中国纪念馆发展论坛”。
(5)9月22日,赵昆、严苏梅、容波参加了在敦煌研究院举行的“2008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岩石力学区域研讨会”。
(6)10月16日—18日,田静、何宏、彭文参加了在汉中市召开的“秦晋豫三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7)11月25日—27日,周铁、容波、严苏梅、兰德省、黄建华参加了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第十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该馆总工程师周铁在本次大会上当选为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在大会上作有关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新进展和山东省青州市彩绘陶器文物保护项目的专题发言。该馆业务人员共为本次大会提交学术论文15篇。
(8)12月5日—7日,段志长、朱学文、任学功应邀参加了在宁波举办的“携手2010:宁波国际博物馆高峰论坛”,对当前国际博物馆界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
【科研学术成果】本年度,该馆编辑、出版了《秦文化论丛》第十五辑(共录文章36篇,共计40余万字),《秦陵秦俑研究动态》4期(共录论文38篇、学术动态12条、简讯26条,共计30余万字),《2007年秦俑博物馆年鉴》。完成《秦陶文新编》、《秦始皇和他周围的人》等书籍定稿工作,书稿已送交出版社,拟于2009年上半年正式出版;完成《回顾与创新论文集》稿件征集、初步编辑工作,共征收稿件103篇,共计60余万字,拟于2009年上半年正式出版;完成《秦俑博物馆三十年纪念文集》内容大纲的编撰与任务分解工作,拟于2009年馆庆前正式出版;正式启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型图录的编辑出版工作,本年度基本完成了文物图片的拍摄与文字初稿的撰写工作,拟于2009年馆庆前正式出版。
年内,该馆业务人员出版论著2部,发表论文73篇。组织并完成了2007年度馆内科研学术成果评奖工作,共有56项成果获奖。(参见本《年鉴》附录1《2008年陕西文物系统著述目录》)。
【重要机构与会议筹备】
1.第七届秦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工作。第七届秦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拟于2009年10月召开,根据计划自2008年启动会议筹备工作,年内确立了会议主题、规模、时间、工作进度、应邀代表名单等。在《秦陵秦俑研究动态》及该馆网站上发布了相关消息。同时,为配合第七届秦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积极筹划相关学术刊物的编辑和出版工作。
2.中国博物馆学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2008年4月,经中国博物馆学会和省文物局研究决定,由该馆负责筹备组建“中国博物馆学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08年4月—9月,在中国博协的指导下,主要完成了专委会章程(草案)的起草,确立专委会组织机构的筹建方案,并与国际博协“考古与历史博物馆委员会”建立了联系。经过与中国博协的协商,初步确立了专委会组织机构的建立程序、相关概念的界定、委员单位的遴选原则,在此基础上初拟了委员单位的候选名单。
3.第二届秦俑及彩绘文物研究保护国际研讨会筹备工作。2008年内,完成了“第二届秦俑及彩绘文物研究保护国际研讨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向与会专家发出第二轮通知,确定了会议地点、大会发言专家人数(国外专家21位,国内专家13位),并已将相关情况上报国家文物局。(www.xing528.com)
【文物保管工作】本年度,完成秦兵马俑一号坑修复区陶俑残片2000余件的拼对、编号、装箱工作;完成了2004—2008年度一、二、三级陶俑、陶马出国出境展览情况的整理工作;完成馆藏文物真三维数据管理应用系统建设;与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签订为期三年的“香山汉墓出土彩绘陶器保护修复工程”合作协议,并于6月份正式开始修复工作,目前已修复保护文物76件,绘制器物线图1057张,绘制器物病变图594张,拍摄文物照片936张,制作文物保护修复档案、卡片76套,拼对文物1015件,照片1015张;从考古队接收秦兵马俑二号坑出土文物154件(组);接收“秦陵五角水管道”74件(组);完成1500件一般文物信息表的填报工作;组织了三原县城隍庙铁旗杆保护修复专家论证会,已完成前期三维信息数据的采集,保护修复方案的制订正在进行中;帮助汉阳陵博物馆进行了地下展厅的空气微生物质量检测,全年共计采样8批次,每次16个点,已完成实验、检测和统计等研究工作,并提交了研究报告;完成2008年1月—3月及7月陶器库房采样监测工作,冬季样品数据已整理完毕,夏季样品数据正在整理;完成了馆区环境监测报告;完成了一号坑前5方土隔墙裂隙、位移监测报告;赴甘肃省张家川考古现场进行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完成了分析报告;完成二号坑屋面改造工程中文物安全监理以及遗址防霉工作;完成对一号坑青铜戟遗迹的保护、修复及装箱陈列工作。
【文保科研项目】
1.在山东省青州市召开了“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议回顾了科研基地这两年的工作成效,认为基地开展工作正常有序,且能积极和国内外单位合作研究课题,起到了科研基地示范作用。会议还审核了2007和2008年度《陕西、河南地区出土唐代釉陶器釉层剥离原因及保护研究》和《秦汉彩绘颜料特征指标体系研究》两个开放课题的进展情况,并对提交申请2009年度的两个开放课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古代陶质彩绘中颜料对粘合剂对彩绘的影响及粘合剂的分析研究”课题在对其内容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可确立为2009年度开放课题。
2.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科研基地评估专家小组对“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运行情况全方位的考察与评价,评估专家小组评议后肯定了基地的工作,评估合格,评估得分为82分。专家组还从开放合作、战略研究、研究工作三个方面给基地提出了建议。
3.继续开展《陕西省陶质彩绘文物调查研究项目》,完成咸阳市文保中心库房、咸阳市考古所、长武县博物馆典型陶质彩绘文物的信息登记、病害记录、照相、彩绘颜料和陶质本体样品400余件的分析工作,建立起彩绘陶质文物电子档案218份,完成了中期报告。
4.完成“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秦俑博物馆)”咸阳工作站的各项筹备任务,9月19日咸阳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在咸阳文保中心建立了修复室、资料室,进入正常运转。
5.《中国蓝中国紫研究》项目已完成结项报告。
6.《陶质彩绘文物修复保护规范化预研究》项目已完成资料查找、论文综述、前期调研工作,完成了年度报告,并建立起保护修复工作规范化流程,初步应用于青州保护修复项目中。
7.完成《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陶质彩绘文物病害分类及图示》、《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等三项文物保护行业标准研究制定申请项目书的编写、报送工作。12月,该馆与国家文物局文标委签订了上述三项的立项合同。
8.完成《GIS在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秦始皇陵为例》项目结项报告的编写和结项材料的整理工作,并上报国家文物局,已通过国家文物局的评审验收。
9.完成《馆藏文物展览点交规范》、《馆藏文物出入库操作、登记规范》、《馆藏文物登录规范》三个标准项目送审稿编制上报工作,专家评审原则通过,已进入报批阶段。
10.完成《可移动文物包装运输标准》项目送审稿编制上报工作,专家评审通过,已进入报批阶段。
【对外合作与交流】
1.中比合作。与比方共同合作完成了环境监测实验室有害气体监测仪(SO2、NOX)的安装调试工作,以及显微分析实验室的改造和拉曼光谱分析仪的安装调试工作,现在已开始进行日常的样品分析。
2.中德合作。继续与德国巴州文物保护局进行文物保护和修复技术的合作,协助德方专家在二号坑进行土壤湿度加固试验,并开展陶俑3D模型数据的采集工作。
【新举办展览】2008年度,该馆共举办馆内临时展览4个,馆外临时展览1个。
1.“陕西铜川耀州窑陶瓷展”。展品187件(组),全部来自陕西铜川耀州窑博物馆。展期2008年1月10日—7月31日。
2.“二千二百年的对话——08江源新作展”。展品为旅日华人画家江源的14幅画作(其中金屏风作品4件,分别以《源流》、《秦盾》、《古风》、《骊山》为题;圆形作品10件,分别以《春》、《夏》、《秋》、《冬》、《日》、《月》、《星》、《辰》、《天》、《地》为题),2008年8月1日开展。本次画展,为画家近三年来的新作,画作颜料、手法、工艺独特,极具视觉冲击力。配合画展,该馆同时展出陶武士俑2件和跽坐俑1件,极大地提升了画展的品味和展出效果。
3.“古代人的体育娱乐生活——陕西出土体育题材文物展”。展品59件(组),来自我省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延安、榆林、商洛地区的二十多家文博单位,8月20日开幕,12月中旬结束。展览分“狩猎篇”、“博弈篇”、“百戏篇”和“竞技篇”四大部分,通过这些历史文物的组合展出,使观众在观看奥运会的同时,对中国古代人们的体育娱乐生活有大致的了解。该馆还专门配合展览设计制作了FLASH动画《古代蹴鞠》在展出期间循环播放,增加了展览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在展览的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奥运火炬捐赠仪式。该馆奥运火炬手张颖岚将祥云火炬捐赠给秦俑博物馆作为永久陈列。
4.“文物科技保护图片展”。该展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博物馆学会藏品保护专业委员会、秦俑博物馆、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承办,旨在通过对文物保护科技及其理念、文物的科学认知、各类馆藏文物病害的科学诊断和保护修复,以及文物保护科技现有基础条件等内容的全面展示,带领观众走进一个鲜为人知的知识领域,并希望能够唤起更多的社会公众来积极参与和为保护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做出贡献。展览共展出图版75幅,开展日期为2008年12月10日,计划展出一个月。
5.馆外临时展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宣传展。该展览为该馆参加“2008博物馆及相关技术与产品博览会”而专门设计制作。展览面积36平方米,展品2件(陶俑复制品),图版9幅,展出地点为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展出时间为2008年11月29日—12月1日。
【基础设施更新改造】
1.二号坑展厅屋面更换维修工程。该工程2007年11月开始,历时约170天。2008年2月29日—3月10日完成二号坑遗址临时性保护设施拆除和遗址验收工作;3月15日二号坑展厅提前一个月对观众试运行开放;4月2日二号坑展厅维修工程质量通过竣工验收,完成质检监督部门备案手续办理;4月28日通过了省消防总局消防验收,并办理准予使用手续。
2.馆区室内外消防管道系统改造工程。此工程于2008年6月10日开始,至11月5日完成所有改造项目,并为馆办公楼、家属区敷设一条ō100专用管道,实现办公生活区和馆区供水分系统独立运行。
3.馆前北入口售票厅屋面翻修工程。因受“5·12”汶川大地震影响,馆前北入口售票厅瓦屋面出现下滑现象,经检查确定瓦屋面下滑原因为施工单位未按施工图施工,施工单位负全部责任,进行无偿翻修。翻修工程于2008年7月31日开始,10月全面完成。
【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建设工程】2008年1月23日,省文物局以“陕文物人发〔2008〕1号”《关于同意秦俑博物馆贾涛等同志借调到秦陵遗址公园工程指挥部工作的批复》文件决定,抽调基建科徐民等8名同志借调到秦陵遗址公园工程指挥部工作,秦俑博物馆将“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建设工程”相关资料、财务及合同单位整体移交到新成立管理机构。
10月16日,秦陵遗址公园土地交接会议在该馆二楼会议室召开,馆长吴永琪和西安市临潼区常务副区长李晓明,分别在土地移交协议上签字,至此,西安市临潼区政府正式向该馆移交秦陵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新征用土地约2917.429亩(以国土资源局测量数字为准),标志着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建设工程进入一个新阶段。
12月11日—12月19日,该馆委托西安金地勘察测绘有限责任公司对移交后的遗址公园新征土地进行了界桩定位、坐标测绘、地界放线等工作,共埋设界桩63个,其中,复测原桩20个,加密新增界桩43个。
【宣教工作】
1.重要接待。2008年度,该馆共完成三级以上接待58批,其中一级接待3批,二级接待14批,三级接待41批。同时接待国内外同行近百批,其中包括:美国宝尔博物馆馆长、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馆长、瑞典东亚博物馆馆长、泰国文物考古代表团、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中国友谊博物馆、嘉峪关景区同行等。此外,还完成了“黄帝陵清明祭祖”、“西部贸易洽谈会”、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各单项体协官员等相关团体的接待服务工作。
2.业务学习培训。该馆宣教部制订了详细的冬季培训计划,组织全体人员集体学习了有关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内外重大新闻、奥运常识以及《百家讲坛》中的相关内容,并聘请馆内外专家授课,讲授博物馆学研究的新动向、世界遗产的监测、讲解员的综合素质、讲解技巧、语言的表达、涉外礼仪等内容。培训结束后,从讲解技巧、技能理论学习方面进行了考核,形成了总结报告,刊载于《文博宣教》2008年第1期;配合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组织职工学习奥运相关知识。选拔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2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奥运期间秦俑博物馆日常讲解服务工作,充实了宣教部讲解接待队伍。结合奥运年特点和该馆实际情况全年开展三次观众调查,共收回调查表近3000份,形成3份调查报告。
3.爱国主义教育。2008年宣教部爱教小分队分别前往临潼桃园小区、斜口街道、西安工程大学等单位进行文化遗产、文物知识宣传;组织标缝子校学生进行“爱我家乡,传承文明”历史知识问答及征文活动;配合区妇联、区教育局开展母子读书活动的启动和颁奖仪式;结合“5·18国际博物馆日”、“6·14文化遗产日”安排组织了系列宣传活动,专家导览活动,并设立咨询台,散发宣传资料;2008年6月3日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实习基地。全年接待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团体和未成年人约23万人次,超额完成全年接待10万人次爱国主义教育参观的目标任务。
4.发展博物馆之友。制定了《秦俑博物馆之友》章程,年内已发展43人成为秦俑博物馆之友成员。
5.参与国家《博物馆讲解员等级及其评定标准》(草案)的制定工作,通过对全国190多家博物馆讲解员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完成修改稿,现已送交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审定。
6.本年,该馆宣教部继续保持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并被国家旅游局、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旅游系统“巾帼文明岗”称号。
【财务工作】2008年度,该馆财务工作坚持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和省财政厅的要求执行,以落实省文物局“继续加强省文物局系统财务管理规范”为目标,完成目标管理责任书中的各项任务。该馆财务科被评为“省文物局系统先进单位”,贾涛被评为省文物局系统财务管理先进工作者。
1.收入完成情况。全年完成各项收入218,746,260.11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5,539,713.30元,减少率10.45%,其中门票收入218,272,699.61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5,190,390.89元,减少率10.20%;其他收入473,560.50元,已全部上缴省财政收费管理中心专户。1月—12月共收到省财政收费管理中心专户拨付事业收入152,517,527.75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324,162.90元,减少率10.20%。
2.支出完成情况:全年完成支出169,864,257.3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7,773,129.79元,增加率39.13%,其中:事业支出89,864,257.3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41,465.11元,增加率3.27%;基本建设支出80,000,00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4,931,664.48元,增加率128.13%,基本建设增加主要是为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依据征地进度支付了80,000,000元的征地款。
3.完成对秦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资产账务接管。年初,根据省文物局关于秦始皇陵实施统一管理的文件精神,该馆制定了秦始皇陵接收管理方案。3月初由财务部、后勤部对秦始皇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账务、资产进行了接收,委托西安兴国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进行了财务审计,并由财务部牵头起草了《秦陵管理服务协议》。
【文物安全工作】2008年度,为加强技防工作,该馆邀请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对该馆安防改造工程设计任务书进行了两次修改完善,根据该中心所提建议和要求,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稳步实施安防系统改造工程。先后完成了工程招标、安防系统消防工程施工监理招标、安防系统深化设计(已报请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消防改造工程设计招标、消防工程设计等工作,确保了安防系统改造工程的顺利开展。
本年,继续坚持与各部门签订安全岗位责任书,加大管理力度,确保文物安全;坚持开展“警钟日”活动,组织学习《秦始皇陵文物保护条例》、省内外文物案例等,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工作责任心;继续坚持分人分片、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奖罚分明的治安防范责任制;为保证奥运会期间该馆良好旅游治安秩序,制定了《关于奥运会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安全保卫方案》,切实做好安检,加强安全防范,为奥运安保做好了基础工作。
【扶贫工作】4月10日,该馆领导及相关部门中层干部一同走访了帮扶点石泉县红卫乡官田村,慰问了3户贫困户,为每户送去慰问金300元。会同石泉县领导在村委会召开了座谈会,并向官田村再次捐助10万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当地产业建设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