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陕西省2008年考古工作成果

陕西省2008年考古工作成果

时间:2024-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篇考古工作2008年,陕西省考古工作以康陵、泰陵、茂陵、桥陵四个汉唐帝王陵的考古调查、勘探和统万城、秦雍城等遗址的主动性考古发掘为主,为我省大遗址保护、规划工作提供充分的考古依据。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6634处,其中新发现19401处,省级行政区域内调查覆盖率为44%,陕西省文物普查各项指标均排在全国前列,较好地完成了本年文物普查任务,为下年全面完成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陕西省2008年考古工作成果

第六篇 考古工作

【概述】2008年,陕西省考古工作以康陵、泰陵、茂陵、桥陵四个汉唐帝王陵的考古调查、勘探和统万城、秦雍城等遗址的主动性考古发掘为主,为我省大遗址保护、规划工作提供充分的考古依据。同时,配合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积极做好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完成省域内太中银铁路、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榆神高速公路等多项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前期文物影响评价报告和考古勘探工作,既为我省基本建设项目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有力支持了我省经济建设,同时保护了秦长城遗址、杨官寨遗址、西汉窑址群等大批珍贵文化遗产,取得了考古学术研究方面的重要收获。

【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本年度,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进入田野普查阶段。为了切实做好这次普查工作,2月22日下发了《关于做好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8年度工作的通知》,我省各市、县人民政府都成立了文物普查领导机构,各市相继完成了文物普查队伍的组建工作。2月29日,省文物局在省考古研究院举办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采集专用软件培训班”,来自全省11个市区的20余名负责文物普查以及熟悉电脑操作的人员参加了培训。在省考古研究院泾渭基地建立文物普查标本库,对各县(区)普查中采集的标本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存放,目前已有30余县(区)的标本进入标本库。为实现对这批标本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还专门开发了相应的文物普查标本检索系统,实现了对标本的数字化管理。3月,省文物局普查办在石泉县进行了陕南片区的普查试点,完成了普查队伍的组建工作,文物普查走上正轨。按照“省市联合组队、逐县普查”的原则,从省直有关单位抽调具有田野文物普查经验及一定文物考古专业知识的同志参加我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由省文物局普查办统一安排,分配到各市文物普查队担任副队长,协助各市更好地开展文物普查工作。5月15日,根据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三个试点县经验和各县区的基本情况,省局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制了《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验收规范》、《关于组建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项目执行办公室的通知》,并下发全省各市,执行办公室设在省考古研究院。

9月15日,省文物局普查办召开了全省文物普查工作座谈会,邀请各市文物普查主管领导及普查队长参加了座谈,省文物普查项目执行办公室副主任焦南峰总结了上半年的工作,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文物处处长周魁英参加,会议传达了国务院文物普查的有关文件精神,强调了文物普查、验收等工作要求,并互相交流了经验。

10月7日,省政府召开了“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目标、责任、经费投入、时限要求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副省长景俊海代表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目标责任书》,将文物普查工作纳入到各市(区)的目标责任考核中。12月2日,下发了《关于调整充实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组的通知》,对原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组进行调整补充。

国家文物局本年3月组织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各家中央新闻媒体来我省进行实地考察,采访报道我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我省各市县普查队也充分利用媒体、网络、报纸进行了积极的宣传报道,为我省深入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本年,全省共落实文物普查经费1919.2万元,其中省财政到位750万元,11个地级行政区域到位850万元,46个县级行政区域到位214.2万元。截至12月31日,我省已经有45个县(区)完成普查工作,并通过了省普查办专家组的验收。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6634处,其中新发现19401处,省级行政区域内调查覆盖率为44%,陕西省文物普查各项指标均排在全国前列,较好地完成了本年文物普查任务,为下年全面完成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陕西省工业遗产普查工作】本年度,省文物局和省工交办联合完成了陕西省工业遗产普查工作方案,并由省政府批复同意(陕政办发〔2008〕52号)。委托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完成了我省《工业普查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11月20日,省文物局、省工交办联合在西安召开陕西省工业遗产普查工作会议,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文物局、经委(工交办)的分管领导和有关业务负责同志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下发了省文物局、省工交办《关于组织开展全省工业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省工交办副主任田力出席会议并讲话,全面安排部署了我省工业遗产普查工作。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工业遗产普查培训,为普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做好充分准备。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省工业遗产普查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本次普查计划用两年时间,在陕西全省范围内完成工业遗产普查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遗产普查体系和相关制度,建立较为详细的工业遗产信息档案。主要任务是:制订实施方案,明确普查范围、对象、方法和进度;通过普查、认定和分类建立遗产清单,以照片、录像、图纸等形式,系统发掘整理遗产地的景观和档案,摸清陕西工业遗产资源分布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做好陕西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长城资源调查】本年,该项目完成了榆林市榆阳区明长城大边、二边长城墙体75.821千米,以及榆林卫城等36营堡的调查工作,同时对定边县与宁夏、甘肃交接的“固原新内边”所涉及到的陕西段进行了调查。8月22日,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处长刘华彬带领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及相关专家,来陕检查明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我省明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通过了国家文物局长城项目办专家组的初验。同时检查组也提出了应补充调查长城沿线1公里以外的相关遗存。根据检查组的意见,2008年9月,陕西省文物局就后续补充调查工作开会研究,决定将陕西省境内上述调查范围以外大边、二边之间以及长城墙体连接营堡之间的单体建筑、相关遗存也纳入调查范围,进行补充调查。2008年9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重新组织业务人员,又分别赴府谷县、神木县、榆阳区、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吴起县,对未纳入调查范围的长城附属设施及相关遗存进行调查。至11月10日,野外调查工作全部结束,共补充调查了府谷县烽火台19座,神木县烽火台11座,榆阳区烽火台12座,横山县烽火台13座,靖边县烽火台19座,定边县烽火台7座、堡1座。同时,按照国家标准和要求,对前期田野实测数据进行规范性整理,已完成六县明长城调查过程中所形成的表格整理,线图的CAD格式转化以及“明长城资源调查成果汇交系统”的录入工作。

12月9日,由国家文物局委托陕西省文物局承办的全国长城资源调查专项工作会议在西安东方大酒店召开。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副司长柴晓明、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出席,国家文物局考古处副处长刘华彬主持。全国15个相关省市参加,陕西、河北、天津、山西、内蒙、辽宁、北京代表先后在会上做了发言。最后柴晓明总结讲话,提出下一步明长城资源调查工作要求,部署了下年其他长城调查工作安排。

经过近两年的田野调查,摸清了陕西省境内明长城的基本情况,包括走向、长度、保存状况、损坏情况以及附属设施等。初步掌握了营堡与长城墙体、单体在防务上相互协作的具体关系,调查清楚了明代延绥镇大边长城的分布和保存现状,明确了明代延绥镇二边长城的分布规律、走向以及防御方式等,掌握了明代长城本体及其附属建筑情况以及明代防御工事对前代防御建筑的利用改造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省境内的明代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榆林市府谷县、神木县、榆阳区、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及延安市吴起县等七个县区范围内,东北连接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境内长城,西南连接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境内长城。陕西省明长城由大边、二边两道长城构成,总长约1170千米,其中大边明长城墙体375段576355.7米、马面405座、敌台503座、烽火台366座、关68座、堡37座、相关遗存35处;二边明长城墙体23段596182米、敌台30座、烽火台195座、关2座、堡8座、相关遗存17处。

截至年底,陕西明长城资源调查已转入第二阶段工作,正在对田野调查资料进行自查和系统的梳理、整合,并开始撰写调查报告和工作报告。

【考古发掘项目及资格申报工作】本年度,我省审核并向国家文物局申报考古发掘项目55项,其中42项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审核推荐6人申报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其中丁岩、张小丽、武丽娜、陈晓捷4人通过审核,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

【主动性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2008年,我省考古工作继续紧紧围绕大遗址保护开展主动性调查和发掘工作,先后组织完成了汉康陵、唐泰陵、秦雍城6号陵园的考古调查、勘探和龙王辿遗址、唐桥陵陵园南门建筑遗址、茂陵二号遗址、统万城西门外瓮城的考古发掘工作。

1.宜川县龙王辿遗址考古。9月至10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继续对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龙王辿第一地点进行联合发掘,共出土石制品8000余件及一些动物骨骼,并发现用火遗迹13处。同时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合作,对龙王辿遗址的年代及古环境的研究也已全面展开。本年度的工作丰富了龙王辿遗址的资料,对了解黄土高原东南部边缘地带细石器文化的谱系,更新世末期黄河中游地区人类的生业形态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及两者间的互动演进关系提供了新的科学资料,对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的起源,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过渡等学术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2.姜寨遗址考古勘探与测绘。7月2日—8月12日,为配合姜寨遗址的保护规划工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测绘。勘探工作涉及面积近5万平方米,除对姜寨遗址环壕以内的主体部分以及环壕以外的3处半坡文化墓地进行详细勘探外,还对周边区域进行了普探。勘探工作表明,遗址大部分已发掘区域的边界十分清晰,发掘区内遗迹保存状况相对较好,与《姜寨》考古报告反映的聚落布局完全吻合,发掘区域以外的遗址部分文化层保存状况也比较好。在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对姜寨遗址进行了详细测绘。对遗址主体部分采用1∶1000的等高线地形图,清晰展示了姜寨遗址聚落内部的布局结构和单个遗迹的具体平面形制,并将地形图进行拼接和矢量化。同时,购买国家地理坐标,将姜寨遗址内的各类地理信息纳入国家地理坐标的宏观体系之中。以上工作为姜寨遗址下一步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具体保护方案的制订提供了科学翔实的资料。

3.凤翔水沟遗址考古。水沟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东北约10公里的糜秆桥乡,东南距周公庙遗址约20公里,地处关中西部千河东岸、渭河北岸的凤翔原上。2004年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周公庙考古队在水沟村的北部和东部新发现了商周时期夯土城墙、刻有卦辞陶排水管等重要遗存;2008年3月—5月,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的支持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对水沟遗址进行了初步的勘探与测绘工作。主要收获:第一,基本搞清了三合土地面房址的布局与保存情况。新发现三合土地面房址52处(2005年调查发现10处),主要集中在“水沟”以东遗址东侧南部相对平缓的地带。第二,初步了解了夯土基址的分布以及陶水管与夯土建筑的关系。第三,对调查确定的城墙墙体进行了复核,通过对一些疑似墙体的夯土局部重点勘探,基本确认了城墙的宽度和走向。

4.周公庙遗址考古。9—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继续联合对周公庙遗址进行发掘,发掘分ⅢA1、ⅢA2、ⅣA2三个发掘区,发掘面积1500余平方米。ⅢA1区以龙山时代遗存为主,最重要的是发现了一处龙山时代的窑洞院落建筑遗迹。ⅢA2区均为商周时期遗存,发现了8条壕沟遗迹,是该遗址商周时期聚落一类新的遗迹现象。该区出土了大量的卜甲,共计近7000片,有刻辞者394片,可辨识文字959字。就残辞来看,新字形屡见,内容丰富。目前释读所见,卜辞有“王季”、“文王”、“王”等周王称谓,又有“毕公”或“毕”、“周”、“宬”等重要人物或国族名。卜辞常见卜问战争祭祀事项,另有为数不少月相用字、数字卦刻辞等。迄今,该遗址共发现西周甲骨文达1494字,是目前发现西周甲骨文最多的遗址,不仅丰富了周公庙遗址及西周甲骨文字研究的资料,而且对遗址布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ⅣA2区为一处商周时期墓地。共清理墓葬68座、马坑2座,另外发掘了2座小型房址和8座灰坑。墓葬年代多为西周中晚期,个别早到西周早期。

5.秦直道遗址考古调查。11月—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对秦直道遗址黄陵段进行考古调查时,在黄陵县南桂花的子午岭主脉上,发现了秦直道的大型堙谷垫方路段。经考古勘探和局部解剖,证实该段路基为南北方向,略呈梯形堤坝,南北长214米,底宽50—60米,顶宽10—16米,高约30—35米。整个路基的上部、中部和东部均为夯土构筑,质地坚硬,色呈灰黄,上部夯层厚8—10厘米,下部厚12—16厘米。经初步测算,该段垫方路基的土方量约为17万立方米,是秦直道上迄今发现工程量最大的堙谷垫方路段。

6.秦始皇帝陵考古。本年度,秦始皇帝陵园考古工作主要围绕“秦始皇帝陵国家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展开。在遗址公园建设的外城垣以外20米区域、南门广场、南区电瓶车场、一号配电室、二号配电室、公厕、内城东北角等多个地点进行了详细的勘探工作。其中外城垣外放20米区域勘探发现灰坑、扰土坑51座,近现代墓葬9座,古墓葬6座,窑址1座,窑址内含绳纹瓦片,时代为秦代;在外城西墙和外城东墙勘探发现有五角形排水管道。南门广场勘探区域勘探发现1座窑址、2座古墓葬及1条古河道。通过勘探,搞清了这一区域的地层堆积及地下文物遗迹情况,为今后秦始皇帝陵考古工作积累了重要的材料。

7.秦雍城遗址考古勘探与发掘。

2008年,秦雍城遗址的考古工作主要是对秦雍城六号秦公陵园进行全面的考古勘探和测绘,并对“穆公坟遗址”进行了勘探和试掘。

六号秦公陵园的考古勘探进一步确认了除过去已发现的2座“中”字形大墓和2座车马坑之外,又新发现了15号秦公大墓的中隍,2座“目”字形大墓和600余座中小型秦墓葬。同时,雍城考古队还对“秦穆公坟”进行了调查和勘探。位于今凤翔城内毡匠巷的“秦穆公坟”遗址因清代陕西巡抚毕沅的题记而得名,自上世纪80年代雍城南指挥、三岔秦公陵园相继发现之后,学者对古人所认定的“秦穆公坟”性质提出质疑。通过实地详细调查与勘探,所谓“秦穆公坟”,是战国时期雍城城内靠近北城墙处的一座高台建筑。这一考古成果为进一步确定雍城范围、城墙的走向及大遗址保护目标提供了较为确切的依据。

8.西汉帝陵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3月—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咸阳市考古文物研究所联合组建的汉陵考古队对汉平帝康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勘探工作,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发现陵园5座、建筑遗址19处,外藏坑7座;探明了汉平帝陵和王皇后陵的墓葬形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康陵陵园由围墙、外围沟组成,南北长约1694米,东西宽约1419米,其南墙中部有一门址。汉平帝陵园居于中部偏西,王皇后陵在东南部。在帝陵陵园和后陵陵园之外有一处呈“刀把”形的围沟,其正对汉平帝陵园的北、西、南及王皇后陵园的南、东、北门的位置有门址。汉平帝陵园由围墙、围沟组成,其四面正中有门址。王皇后陵封土位于陵园正中,有内、外两重陵园,均由围墙、围沟组成。内外陵园在正对后陵四条墓道的位置上均有一处门址,外陵园在正对帝陵东墓道的西墙北部亦有一门址。

汉平帝与王皇后陵均为有四条墓道的“亞”字形大墓。平帝陵周围无外藏坑;皇后陵封土西北侧有7座外藏坑,坑内包含物有砂石、木炭块、朽木等。另外,在上述5座陵园中还发现规模大小不一的建筑遗址19处,其中在康陵陵园东北隅发现的19号遗址的面积最大,面积达7000平方米,遗址内有大面积的夯土、绳纹瓦片堆积及柱石和夯墙等遗迹,应为康陵的一处重要建筑遗址。

康陵考古调查与勘探首次搞清了康陵各个陵园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两个大陵园的早晚顺序,为最终确定学术界尚有歧义的康陵归属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田野考古资料,对研究汉代帝陵制度的发展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2008年11—12月,汉陵考古队还对茂陵二号遗址进行了局部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发掘出水渠3条、池沼遗迹1处,出土了建筑材料、陶器、钱币等遗物50余件。二号遗址位于茂陵陵园内西南部,遗址内池沼众多,各池沼之间有水渠相连。池沼和水渠的填土中包含大量板瓦、筒瓦残片、瓦当、铺地方砖残块等汉代建筑材料,据此推测,池沼周围可能分布有大量的亭台、楼榭类的建筑,这些建筑由于所处地势较高,多已遭破坏。根据勘探和发掘资料,判断二号遗址是茂陵陵园内一处园林建筑遗址。此类建筑遗址在西汉帝陵中系首次发现,对研究西汉帝陵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9.唐代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

按照《唐代帝陵大遗址考古工作计划》,本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唐陵考古队在完成崇陵陵园遗址发掘任务后,又开展了对唐睿宗桥陵和唐玄宗泰陵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并对桥陵的部分建筑遗址进行了局部发掘。

唐德宗崇陵的发掘工作在2007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至2008年3月结束。通过对崇陵陵园的全面调查、勘探和局部发掘,基本搞清了陵园的总体布局以及附属建筑遗址的结构特征。崇陵陵园呈北窄南宽的不规则梯形。东、西两门间距1625.4米,南、北两门间距为1638.3米,除南门位于嵯峨山南部台地内、地势较平缓外,东、西、北三门均筑于山脊或山坡台地上,地域狭小,地势险要。南门门址夯土范围东西长约25.5米,南北宽约11.3米。门址两边与陵园南墙相连,现仍保存有夯土墙基础。蕃酋殿遗址北距门址约30米,西北距西阙约15米,遗址出土大量莲花瓦当、鸱吻、铺地砖、石刻残块等遗物。在蕃酋殿遗址及其东侧共出土蕃酋像26件。

2月—6月,唐陵考古队对泰陵陵园以下宫、鹊台、四门门阙、四门石狮及城垣角阙为重点进行了详细的勘探和调查。通过调查和勘探,基本搞清了泰陵的城垣结构和建筑遗址的总体布局,了解了建筑基址的结构和特征,特别是羡道口的石道遗迹和南部山腰上曲尺形垣墙遗址属唐陵的首次发现。勘探表明,泰陵的四门门阙、雀台、乳阙、角阙的主体为三出结构,主体与基础为一次夯筑而成,构筑方法、形制与崇陵相同,较昭陵、贞陵、建陵有明显区别。同时,确认了泰陵128件石刻的类型和具体位置,新发现各类石刻71件,对陵园内石刻的数量和类别有了新的认识,同时明确了下宫的具体位置和范围,以及宫城城垣的走向和保存情况。

6月—12月,根据桥陵大遗址保护工程的需要,唐陵考古队对桥陵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并对南门门址、南门西阙台、南门西侧蕃酋殿进行了考古发掘。勘探调查发现,桥陵陵山四周均修筑垣墙,四面各开一门,南门和北门间距1.9公里,东门和西门间距1.8公里。南门外神道长625米,宽110米。南门遗址因早期山洪冲刷,在门址中间切开一条宽1.5米的冲沟,仅残存基础部分。门址东西面阔25米,南北宽15米,门址两侧与陵墙连接。南门西阙形制为三出阙,东西总长19.6米,外部包砖及夯土顶部被破坏,阙台四周尚留完整的石条基础,其表面打磨平整、光滑,上面刻有浅槽。蕃酋殿遗址仅残存基础部分,平面呈曲尺形,南北总长19.7米;北侧东西宽8.2米;南侧东西宽15.5米。在基础西侧发现0.9米宽的墙基和墙外的散水遗迹。调查及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包括瓦当、筒瓦、鸱尾残块、石像残块,还发现南门神道两侧的石人头、蕃酋像及瓷器、陶器残片等。

10.统万城遗址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在2007年工作的基础上,本年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统万城考古队继续对外郭城城垣遗址进行调查和确认。外郭城呈刀把形,周长13865.4米,其中南垣长4853.5米,西垣2000米,东垣891米,面积7.7平方公里,西北部凸出,城垣走向与东西城城垣基本平行。东南部被红柳河冲毁,现仅残存东北城角墩台。本年度,勘探工作主要针对城门外瓮城、外郭城内两处夯土台基、红柳河对岸三处夯土台基及东西城外护城壕进行。此外,还对西城西门外瓮城进行了发掘。从发掘情况看,至迟在隋代,瓮城门已坍塌,城门以夯土块封堵,瓮城内成为废墟。从宋代地层中普遍有一层灰烬、木炭块判断,西门应是在宋代遭焚毁。

在近年来取得的考古工作成果基础上,本年对已经认定的外郭城城垣、夯土台基、护城壕、瓮城等以全站仪结合GPS进行了测绘,并对统万城遗址及周边约25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航空遥感调查,制作出航空遥感影像图,对其中的2.5平方公里区域又进行了详细遥感调查,建立了数字高程模型,为下一步统万城遗址的保护利用和考古工作提供了科学翔实的依据。

【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本年度,先后对岐山县蔡家坡石窟、蓝田五里头吕氏家族墓葬群、渭南市临渭区金代壁画墓、长安区庞留村唐代壁画墓、商南富水汉代崖墓等一些被盗掘,濒临破坏危险的遗址和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不但抢救和保护了一批珍贵古代文化遗产,也获取了新的考古科研资料。

1.商南富水汉代崖墓考古发掘。

200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商洛市博物馆在商南县富水镇王家庄调查发现数座早年被盗掘的崖洞砖室墓,为抢救保护该批墓葬,同时也根据《商洛崖墓考古调查》项目的研究需要,2008年8月底,以上二单位联合在这一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选址在富水街村东侧山梁中段的西边坡面,共清理墓葬16座,出土陶、铜、铁各类随葬器物共计百余件。所发掘的墓葬可分四种类型:一为竖穴石坑墓,二为崖洞砖室墓,三为崖墓,四为竖穴石坑砖室墓。四种凿山为穴而形制不同的墓葬集于一地,是这次发掘的重要发现。据随葬器物推断,竖穴石坑墓年代应在西汉晚期,崖墓和崖洞砖室墓的年代相当,应为东汉中晚期。富水汉代崖墓的发现与发掘为商洛崖墓的研究提供了年代依据,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凿山为穴的墓葬交错分布于一地,其年代早晚跨度又不是很大,所以它们之间应该存在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对于探索商洛乃至中国西南崖墓的起源与传播,演变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西安市长安区庞留村唐代壁画墓考古发掘。庞留唐墓位于长安区大兆乡庞留村西侧,地表现存覆斗形封土,南北残长53、东西残长56、高19米。近年来,墓葬多次被盗。2008年9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区文物局联合组队,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经过勘探和初步发掘,该墓为南北斜坡墓道,带7个天井,天井口为长方形,大小略有不同。墓道长18.5米,宽2.45米,墓道北端至第七天井长约35米。从第四天井往后各天井底部均为砖券顶。三天井至四天井过洞间为甬道口,现天井已经发掘完毕。从墓道口经过洞、天井、甬道,至墓室,两壁及顶部均绘有壁画,内容有人物、飞禽和杂技等。目前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www.xing528.com)

3.蔡家坡石窟调查与测绘。蔡家坡石窟位于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宋家尧村,现西北机器厂后院的崖壁上,2008年2月被当地文保员发现并报告文物部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2月下旬同宝鸡市考古队、岐山县博物馆对该石窟进行了考古调查与测绘。

蔡家坡石窟依附于周原的南缘分布,位于一处风化比较严重的断崖上。该处石质结构特殊,为类似于料礓石的钙质熔岩,石质坚硬,粗糙多孔。大型佛像为用石胎泥塑成型。石窟集中分布于东西长26.4、高8.7米的范围内,有较大窟龛5座,从东向西依次编号为1—5号。另有小型浅浮雕10处。

经过对蔡家坡石窟的分析研究,1号石窟整体造型瘦长,具有典型的北朝时期造像的风格,是目前关中发现的年代较早的石窟之一。2号和4号石窟造像组合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菩萨像已出现了“S”形特征,其年代可到唐代前期。3号和5号石窟的年代大致也在唐代早期或者早期偏晚。蔡家坡石窟的发现,丰富了北朝至唐代关中佛教造像的内容,对于研究佛教在关中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4.蓝田宋代吕氏家族墓葬群考古发掘。该墓地位于蓝田县五里头村,曾遭盗扰。从2007年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墓群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勘探中确定宋代墓葬16座,呈南北两排分布,环绕墓群东、西、北部有不明时代水沟遗迹。

本年6月13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对该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半年的田野工作,发掘了墓群西部的7座墓葬,对墓群周边东、西两沟进行了部分解剖。7座墓葬分南北两排布局,基本呈坐北朝南式,竖井墓道开于墓室南部,长2.5米左右、宽1.2米左右,东西壁面设纵向脚窝1—2排。墓室均系土洞式,有单室、双室、三室、平顶、拱顶等多种形制,与关中地区宋墓有区别而更接近于河南出土宋墓形制。墓葬深度在9.5—15.5米间。葬具及骨架已朽,人骨基本为仰身直肢敛于棺椁中。随葬器物种类有:瓷、陶、石、铁、铜、银、金及珠贝类,其中瓷器数量多、品相好,以耀窑产品居主流,兼有景德镇湖田窑、定窑、建窑产品。石器以当地骊山石打造,做工精细,极具地域特点。1、2、7号墓分别出土墓志三合、“林锺”一具、石敦一双,据其上铭文记载分属吕大临从兄、从弟、从弟媳、侄女所有,由此证明该北宋墓葬群属吕氏家族墓茔。

5.渭南市临渭区金代壁画墓考古发掘。2008年9月30日,渭南市临渭区崇凝镇靳尚村砖厂在取土过程中发现了一座砖室壁画墓。10月—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该墓为长斜坡墓道砖室穹隆顶墓,南北向。墓道窄长,带台阶。墓门为拱形砖券,平顶,条砖封门。墓室为长方形,长2.16米,宽1.68米;顶部为叠涩穹隆顶,通高3.1米。墓室东半部为砖砌棺床,方砖铺面。墓室四壁上端为仿木结构,四角及四面正中均用砖仿制出斗拱;用条砖砌成的上、下两道出檐也摹画成木纹,其间填画花卉图案。墓室四壁经过打磨,平整光滑,均绘有壁画。壁画无地仗层,仅在壁面上涂刷一层白粉便作画。壁画内容为伎乐图、官宦图、对坐图、侍女图以及园林花卉等。其中墓室西壁为主墙,面对棺床,壁画不仅画幅较大、色彩艳丽,而且内容丰富。画面从左到右有三组:第一组为伎乐图,三名男性,其中两人奏乐,一人作舞蹈状;第二组为官宦图,两名男性,其中左侧一人头戴展脚幞头,身穿官袍,手执笏板,为官吏,右侧一人头戴曲脚幞头,为跟班随从。第三组为对坐图,一对老年夫妻对坐在桌几旁,边上还站立着两名侍女。其他三面墙壁所绘壁画均为庭园生活场景,有侍女、树木、花卉和奇石等。

该墓因早年曾被盗扰,墓室内除发现一只残黑釉瓷碗和棺床上残留的少许棺板灰外,别无他物。从出土文物、墓葬形制及壁画内容来看,墓葬的时代应在金末元初。这座墓葬壁画保存完好,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逼真,线条流畅、色彩艳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金元时期的壁画墓在陕西非常罕见,该墓的发现极大地填补和丰富了这一时期壁画墓的资料,对研究金元时期的历史文化、丧葬习俗、绘画艺术、服饰制度以及建筑技术等具有重要价值。现已对该墓的壁画实施了墓室整体搬迁保护。

【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工作】为配合我省基本建设项目,本年度,省市各考古发掘机构与项目建设单位共签订考古勘探协议293项,实施勘探面积3200万平方米。完成了大唐热电厂330KV送出线路、包西铁路、青兰高速(壶口—雷家角)等22项大型建设项目文物调查和评估,向建设单位提交了文物保护评价报告;完成了配合榆神高速公路的秦长城遗址发掘、太中银铁路的杨桥畔墓葬群的发掘、白桦林间房地产开发的西汉窑址群的发掘、泾渭工业园建设中的杨官寨遗址的发掘等50余项建设工程的考古勘探工作,获得了较为重要的收获。全年共发掘古墓葬700余座,其他各类遗迹80余处,发掘面积约1.5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3800余件(组)。

1.杨官寨遗址考古发掘。杨官寨遗址地处西安市泾渭产业园北区,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村四组东侧的泾河北岸的一级阶地上,面积约80万平方米。从2004年5月开始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截至本年底,发掘面积共约13980平方米,发现房址49座,灰坑896个、壕沟9条、陶窑19个、瓮棺葬33个,墓葬45座、水井5口,出土各类文物7000余件,基本搞清了该遗址的时代、规模、范围。

该遗址大致可分为南北两区,半坡四期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遗址的南区,庙底沟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遗址的北区。南区最重要的收获是在发掘区南端东西走向的断崖上发现了成排分布的仰韶晚期房址和陶窑,从遗迹分布和出土文物分析,这片由成排的房子、陶窑及储藏陶器的窖穴等遗迹构成的区域可能是当时的作坊区。

在上年发掘的基础上,本年重点对该遗址北区进行了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一处庙底沟时期聚落环壕。经初步勘探,环壕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周长约1945米,壕宽9—13米、深2—3米左右,是目前所知庙底沟文化发现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聚落环壕。在环壕西部发现门址一处,宽2.7米左右。在门址两侧的壕沟内,出土了大量陶、骨、石质文物,陶器大多成层分布,保存十分完整。其中镂空人面深腹盆、动物纹彩陶盆、涂朱砂的人面残陶器等为同时期遗址中十分罕见的器物。为进一步了解环壕形制,对门道、环壕东北角、西南角两拐弯处的发掘正在进行。

该遗址的发掘不仅丰富了庙底沟文化和半坡四期文化的内涵,加深了对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的认识,而且因其处于仰韶时代中期这个中国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及泾河这个关中东西史前文化的交叉区域,这就决定了杨官寨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2.榆神高速公路考古发掘。

2008年夏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榆林市考古勘探工作队、神木县文体局联合组建考古队,对榆神(榆林—神木)高速公路的穿越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其中对神木西沟乡瓜地渠战国晚期秦长城遗址和神木大保当汉画像石墓的发掘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1)神木西沟乡瓜地渠战国晚期秦长城遗址的调查和发掘。该遗址位于神木县西沟乡瓜地渠村东南约1公里,由于为沙层覆盖,以前从未被发现。考古队在遗址南端布方发掘,发掘面积850平方米。该遗址南端为夯土墙,墙体长50米,宽约3.30—3.70米,残存高度10—20厘米。墙基建于砂层之上,最宽约18米,最深约1米,从剖面观察,应根据不同地势分段筑成。从墙体的建筑特征及位置分析,应为长城遗址。

为确定该墙体的性质,考古队首先对遗址南北1公里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发现该段墙体在此处为西南—东北走向,长约800米,宽约20米。在南北两端还发现墩台遗址4处。墩台主体为夯土结构,周围残存较多的背面带麻点的板瓦、筒瓦残片。发掘工作结束后,考古队沿该段墙体的南、北两端作了进一步大范围延伸调查。又发现墩台遗址29处,地表残存墙体7处,疑似营堡遗址一处,采集到包括4件文字瓦当在内的文物标本百余件,遗址总长度达到约14公里。

从此次发现的长城遗址的地理位置、走向及出土遗物、采集标本看,我们认为该遗址应为秦昭襄王时修建的长城。神木县西沟乡至店塔镇的秦长城遗址为首次发现,其良好的保存状态、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遗址发掘后,建设部门为保护该遗址,专门调整了公路设计方案。

(2)神木大保当汉画像石墓葬发掘。1996年为配合陕京天然气管线的建设,省考古研究院曾对大保当地区汉画像石墓群和新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年夏季,该院再次在大保当镇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750平方米,清理龙山时期灰坑36座、房址5座、窑址3处,汉代墓葬19座,元代墓葬1座,共出土石刀、石斧、骨器等170余件。其中发掘汉画像石墓2座,出土汉画像石10块。

发掘的倒老梁M1为斜坡墓道单砖室墓,墓门由画像石构建,门楣图案分为三层,最上一层及两侧为蔓草纹,中间一层主题图案为骑马射猎,最下层为出行图。门扇图案为成对的朱雀、兽首衔环、嘉禾及獬豸。门框主纹饰为青龙白虎及蔓草。倒老梁M3墓门亦由画像石构建,其上图案大致为东王公、西王母、执戟门吏、执彗门吏、日月、朱雀、玄武、神树、瑞草等。

此次神木大保当画像石墓葬的发掘,为研究陕北地区汉画像石的分布、题材、风格、雕刻技法等以及与该墓地相关城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3.高陵县光明公司M740考古发掘。M740位于泾河工业园区内,属于汉阳陵的陪葬墓。2006年12月开始发掘,本年度,重点对该墓的墓前建筑遗址进行了发掘。该墓园的发掘对于研究阳陵及西汉帝陵的陪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4.延炼至西安成品油管道末站考古发掘。延炼至西安成品油管道末站,位于西安市灞桥区与临潼区交界的邵平店村东南部,占地面积约150亩。2008年6月—10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征地范围内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发掘,共发掘中、小型汉代墓葬50座。在发掘期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国家博物馆联合使用“智能机器人”对墓葬进行了保存状况及保存环境的探测实验。

这批墓葬均为土洞室墓,以带长斜坡墓道的中型土洞墓为主。随葬器物以陶器为大宗,计有鼎、壶、盒、钫、罐、樽(奁)、仓、灶等;铜器有镜、带钩、弩机、棺饰及车马器件等;铁器有剑、削刀、灯、锸等;铅器主要为明器车马器件;另外还有少量玉、石、瓷器等。

这批墓葬分布比较集中,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体现出多个家族聚族而葬的特点,墓葬中带转弯墓道的洞室墓和带斜坡墓道的偏洞室墓具有地方特色。这批墓葬的发掘,对研究汉代的墓葬形制、丧葬礼俗、历史考古以及手工业发展水平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5.西安市白桦林间小区考古发掘。本年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白桦林间房地产开发项目位于西安市明光路西侧的建设用地继续进行考古工作。重要收获是发现了一批西汉陶窑,窑址的规模较小,结构相仿,窑床面积在2平方米左右。窑内出土了大量筒瓦、板瓦、条砖、素面方砖、几何纹方砖、空心砖等陶质建材。

该区域发现的墓葬基本上为东汉墓葬,出土了一些典型陶器和铜钱币等。发现的灰坑和井中,出土了大量陶质建材残件,有大型井圈、几何纹方砖、板瓦、筒瓦和条砖等,其中一件文字条砖上刻写有三国曹魏年号“甘露五年十一月十七日……”等数十字。此外,在汉代文化层中还出土了一件铜虎符,长5.7厘米,在肋和脊部均有错银篆字,肋文为“西河左三”,脊文为“与西河太守为虎符”,十分珍贵。

6.航天四院民用产业项目基地考古发掘。2008年7月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航天四院位于长安区东韦村民用产业项目基地的建设用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大墓6座,中、小型墓4座。墓葬为斜坡道土洞墓或者甲字形墓,墓室带龛或者墓道带耳室,深度为9—13米。其中M5为双层砖券墓,墓室早期被盗,仅发现一些随葬小饰件及大泉五十钱币。在墓道南、北壁的耳室出土完整陶器组合,有釉陶壶、罐、陶壶、彩绘罐等35件。M8规模较大,带长方形封土,现存封土高约1.3米。发掘表明,该墓室呈甲字形,墓道有三耳室,墓室壁有“之”字状台阶。墓室、墓道用五花土夯实。墓葬南、北两侧向各有一条东西向的壕沟,应为兆沟。东约50米处发现一座建筑基址,发现有台基、门道、踏步、柱础、墙体、散水等房屋遗迹,以及方砖、筒瓦、板瓦、“长乐未央”瓦当等建筑材料。从平面布局分析,该组汉墓是以M8为中心的一处级别较高的家族墓地。

7.靖边县老坟梁墓地考古发掘。

为配合太中银铁路的建设,本年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榆林市考古勘探工作队继续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考古工作显示,老坟梁是一处单纯的大型汉代墓地,仅在铁路建设范围内就发现墓葬近200座,估计整个墓地的墓葬总数可能不下万座。

老坟梁墓地年代集中在汉代中晚期至新莽时期,个别墓葬可能晚至东汉早期。目前发掘的墓葬均带有斜坡墓道。以砖室墓居多,多为中型墓。随葬品以陶明器为主,铜器、铁器、漆器和货币较少。器物组合一般为鼎、盒、壶、豆、罐、钵、仓,还出土细颈瓶、甑、釜、博山炉、灯、陶俑和木质车马器等,多为中原地区的常见器类,一些墓葬中发现有极具北方草原民族风格的扁壶、小口壶等器类。

本次发掘共发现3座壁画墓,壁画多数绘于墓室内,个别绘于墓道壁上,绘画题材主要有青龙白虎、车马出行、人物故事(如孔子见老子)以及升仙等,体现出较为浓郁的道家及儒家的思想内涵。壁画的绘画手法娴熟、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人物体形纤细,神态生动,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在大多数墓葬上发现有明确的围护封土的夯土围墙基址。相当一部分墓葬发现有墓上建筑遗迹,M101上的建筑是保存最好的一座,整个建筑遗址面积约500平方米。墓室上方建有围护封土的围墙,墓道上有房屋和院落,外围墙将墓葬、封土和墓上建筑全部圈在其中,围墙内外两侧遗存的筒瓦、板瓦的形制、规格与汉代帝王陵墓发现的建筑构件相近,瓦当面均涂朱色。正门和侧门外规整地以条形砖铺砌地面,屋内地面也残存条形砖铺砌迹象,墓道正上方则以花纹方形砖侧立嵌入地面以下,形成狭长走道,一直通至封土围墙外侧。这组墓上建筑疑为汉代墓葬上的礼制性建筑——享堂(祠堂)。这是长城沿线首次发现的礼制性墓上建筑,而且数量众多,规模较大,建筑规格较高,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老坟梁墓地的发掘对于研究汉代北方边疆地区的墓葬分期、文化面貌、丧葬制度、民族关系、郡县地望、环境变迁等具有重要意义,将其与附近的瓦渣梁汉代城址进行综合考察,将会在较大程度上推进陕北、河套乃至长城沿线汉代考古的研究进程。

8.枣园万国城考古发掘。2008年4月—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西安市三桥街办三民村西的万国城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用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唐墓22座。其中4座唐墓出土墓志,有明确纪年。墓主为宫廷5—7品女官,官职司正等。墓葬多为小型土洞墓,平面呈刀把形。出土器物有三彩抱鹅俑、三彩罐、彩绘武士俑、彩绘镇墓兽以及大量的彩绘骑马俑等,还出土了一组铜茶具。

9.曲江西汉壁画墓。2008年11月份,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配合西安曲江翠竹园综合楼的建设工程中,发现三座西汉时期的墓葬。经考古发掘,其中一座为大型砖室壁画墓,这是目前全国发现的第九座也是西安发现的第四座西汉时期的壁画墓,壁画内容为西汉时期现实生活场景及天象图。现实生活图案主要为人物造型,有抱婴儿的妇人、执漆杯漆奁盒的小婢、背包裹及持香薰的仕女、雍容华贵的妇人和执剑门吏等,造型生动、形象逼真,人物个体高大,多与真人同高,个别高达2米,为目前全国发现的西汉时期的壁画墓仅见;天象图主要描绘天空星座谱系及其相对位置,为古代天文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10.高陵灰堆坡明墓。2008年7月份,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与高陵县文化馆联合对该墓进行了考古发掘。该墓坐北朝南,全墓由墓道、庭院和两个并列石室组成。墓道为长方形竖穴状;庭院为平面略呈长方形,两侧有砖砌院墙,条砖铺地,正面为仿木结构的石材建筑,其顶部为一坡面屋顶,之下为二层斗拱;其门额及中门立柱之上多有雕刻,门额为双凤朝阳和莲荷延年内容,立柱上为驾鹤升仙内容;门楣两侧立柱之上为楹联,门楣之上为“兰堂潜彩”“荆坞韬霞”,右侧立柱之上为“水星抟武曲”,左侧立柱之上为“天马启文明”;并列墓室之内各置一棺一椁,椁板已朽,为长方形箱形,以榫卯结构连结;棺涂黑漆,其中右侧墓室内棺头有贴金彩绘图案,内容为夫妇相对而立,四周为祥云、团花图案。该墓出土的两合墓志较为翔实地记录了墓主夫妇的生平,男主人刘姓,名复业,号乾峰居士,卒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夫人李氏,出于名门,卒于天启五年。该墓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夫妇合葬墓,出土的石雕精美,墓志内容丰富,为研究西安地区明代的丧葬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参与省外考古工作】2008年,为支持南水北调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先后对湖北省丹江口温坪墓群和河南省淅川前张营墓地进行了勘探、发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湖北温坪墓群勘探面积共计30余万平方米,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清理墓葬41座。墓葬的时代以宋、明为主。墓葬较小,但形制多样,有竖穴土圹、砖室、土圹石底墓等多种类型。宋墓多为梯形砖室,砖砌仿木结构假门,双人葬,随葬瓷器及大量“崇宁通宝”、“皇宋通宝”等铜钱。明墓多随葬宋钱,头下枕瓦,有的葬具明显却不见人骨,或可称为“义冢”。

河南前张营墓由省考古研究院与秦俑博物馆联合组建考古队进行发掘,发掘面积3100多平方米,清理汉、宋、明、清墓葬20余座,出土器物40余件。其中汉墓较多,有竖穴土圹墓和砖室墓两类。砖室墓一般为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单室墓,随葬品有五铢钱和陶质动物俑等,一部分汉墓中有排水设施。宋代六角形砖室墓1座,为双人二次合葬,随葬铅簪2件。明清墓葬4座,均为长方形土圹式,个别墓葬中随葬粗瓷罐、瓷灯盏以及银质耳环等。

【考古资料整理和出版工作】本年度,我省考古研究机构已出版的考古报告和专著主要有《花石浪Ⅱ—洛南花石浪龙牙洞遗址发掘报告》、《少陵原西周墓》、《西安尤家庄秦墓》、《西安北郊郑王村西汉墓》、《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陕西凤翔隋唐墓》、《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西汉水上游考古调查报告》、《西安东汉墓》、《西安文物精华——瓷器》、《西安文物精华——铜镜》等。

已完成资料整理的考古报告和专著有《泉护村1997年考古发掘报告》、《米家崖遗址发掘报告》、《岐山周公庙遗址2004—2005年度发掘报告》、《周原2002年度考古发掘报告》、《梁带村两周墓地考古发掘报告》、《西安尤家庄汉墓》、《西安南郊高阳原隋墓考古发掘报告》、《唐顺陵》、《西藏萨迦寺考古报告》、《西安南郊明墓》(参见本《年鉴》附录1《2008年全省文物系统著述目录》)。

【学会活动】本年,我省中国古迹遗址理事会团体会员单位增至4个(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个人会员增至25人。局长赵荣在中国古迹遗址理事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及常务理事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同时,积极筹备在我省成立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土遗址专业委员会,已上报国家文化部、民政部待批。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一次年会暨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我省团体会员单位增至8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学会、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焦南峰当选为常务理事,王炜林、张建林、曹玮、王建新当选为理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