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应急决策与常规决策的异同

应急决策与常规决策的异同

时间:2024-08-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应急决策不同于常规决策。应急决策与常规决策虽然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并非是截然分割、非此即彼的两类决策,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当公共危机爆发前和缓解后又适时将应急决策的相关工作分别交给常规流程来处理。

应急决策与常规决策的异同

三、应急决策与常规决策的异同

现在,公共危机事件的严重性、复合性、关联性明显增强,使决策者很难发现和及时掌握危机中的随机变量。这些年,各级部门都制定了各种危机的应急预案,分析并设计了可预见的处理流程。但这些预案都是在常规状态下作出的,公共危机发生后,往往需要根据情况变化,对原方案进行随机调整,这样才能使应急决策更加有力、有序、有效。

应急决策不同于常规决策。所谓常规决策就是在已知的前提下,为了达到预期目标从两个以上行动方案中作出评价和选择的过程。这种在正常稳定状态下拍板定案的特点是: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问题和结果是已知并确定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相同或类似的形式重复出现;决策的程序和方法比较规范。

因此,常规决策与应急决策有“五个不同”。

1.决策约束不同

常规决策主客观条件已知,信息、时间、资源、人力和技术都相对充分;应急决策受到时间紧迫、信息有限、人力资源短缺和技术支持匮乏等因素的限制,并且事态、环境、条件等都随机变化莫测。

2.决策取向不同

常规决策目标明确清晰、规范,追求效果最优最大化;应急决策目标处在动态变化之中,更强调快速、简捷、灵活和有效。

3.决策模式不同(www.xing528.com)

常规决策因为是对一个经常反复出现的问题作决策,有规律可循,程序相对固定;应急决策属于对突发事件非常规、非程序化的一次性决断,没有固定模式。

4.决策机构不同

常规决策主要是民主讨论、集体决策;应急决策具有紧迫性和风险性,因其特点所决定,不可能协商讨论,只能是高度集权、首长负责和快速决断。

5.决策效果不同

常规决策由于背景、特点和规律基本掌握,可靠性较强,可以不断优化;应急决策随机和风险因素很多,很难把握预期的目标与最终的效果是否一致,只能争取最好的,避免最差的,往往决策选择的实施是次优或满意的结局。

应急决策与常规决策虽然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并非是截然分割、非此即彼的两类决策,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应急决策与常规决策的关系表现为:常规决策的失败才诱发公共危机,转化为应急决策的状态;应急决策的成功反过来可促进日后的常规决策更加趋向合理完善。决策方法是程序化还是更接近非程序化,在危机事发前后中间有一段连续的过渡状态。应急决策流程具有时效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它贯穿于公共危机管理的全过程,在时间上继起,在流程上延续,随机有效地对重大问题作出决断。当公共危机爆发前和缓解后又适时将应急决策的相关工作分别交给常规流程来处理。

【案例】故宫博物院的“十重门”

2011年5月上旬到8月下旬,故宫从展品被盗的“失窃门”到网上爆出的“逃税门”,短短3个多月,经历了错字门、会所门、哥窑门、瞒报门、封口门、拍卖门、屏风门等大大小小的“十重门”,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公信力拷问。看上去这些事好像是突然爆发,其实反映了故宫日常管理运营存在的重大漏洞和隐患。在事发之初,故宫决策层对突发的“失窃门”应对不当,引出了“错字门”,由于纠错不够及时果断,又强调责任在下属,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损害,成为这场信誉危机中倒下的第2块骨牌。面对一次又一次地被曝光、被质疑、被审视,故宫应急决策迟缓,反应总是慢一拍,态度也不够坦诚,所以一直未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谅解。面对重重责问,故宫的最高主管郑欣淼院长终于亲自上阵,就“十重门”事件,向公众致歉,并作出说明,这才改变此前故宫的消极姿态,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从郑院长的应急处置中不难看到,故宫对于“十重门”的反思和总结,有着两个关键词。一是问责。关键是抓好“人”的问题,必须要加强责任感的培养和责任制、问责制的落实;二是公开。长期以来,故宫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工作状态,缺乏与社会及时、充分的互动与沟通。故宫院长亲自回应“十重门”,应该不是一个句号,而应被看做重塑公信力的开端。希望故宫能以史为鉴,举一反三,知错就改,知耻而后勇,真正使中华文明瑰宝——故宫博物院成为人民心中的文化重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