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全民族中流砥柱”说
抗战爆发后,《中央日报》迁到重庆。在南京时,《中央日报》一报独霸;陪都重庆则聚集着全国报业的精华,《中央日报》面临与《新华日报》、《大公报》、《时事新报》、《新蜀报》等不同地域背景、不同立场的报纸竞争的局面。
本书在第1章对重庆阶段的《中央日报》副刊情况有过介绍。这个时段的重要副刊包括梁实秋编辑的《平明》(1938年12月—1939年4月)、孙伏园编辑的《中央副刊》(1941年3月—1942年5月)以及王新命编辑的《中央副刊》(1943年11月—1945年9月)。梁实秋和孙伏园在编辑时,个人色彩比较鲜明,副刊是相对独立的版面。王新命则非常重视副刊与社论之间的配合,副刊在他的主持下,成为宣扬国民党政党意识形态的工具。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激化,为树立自身的正统地位,国民党再次搬出民族话语。1943年3月由蒋介石授意陶希圣执笔的《中国之命运》一书,以蒋介石名义出版。该书公开向“五四”宣战,极力渲染“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认为五四以来的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在客观上是与我民族的心理和性情,根本不能相应的,而在主观上更并无什么根,不过是人云亦云”,“违反了中国固有的文化精神”;而国民党和三民主义才是挽救民族的惟一力量,“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于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为代表我全体国民的要求,和各阶级国民的利益而组织,为革命的惟一政党。任何思想离开了三民主义,即不能长存于民族意识之中。所以抗战的最高指挥原则,惟有三民主义。抗战的最高指导组织,惟有中国国民党。我们可以说:没有三民主义就没有抗战。没有中国国民党就没有革命。即任何党派,任何力量,离开了三民主义与中国国民党,决不能有助于抗战,有利于民族的复兴事业。[82]
这种对民族话语权的公开强占,就其本质而言,是为了“清算”以中共为主的异己力量及其思想,为国民党继续实行一党专政建立思想基础。《中央日报》对此自然亦步亦趋,在发表的一系列社论中说:“中华民国的建国史,实在可说就是中国国民党的奋斗史”;“本党五十年奋斗的历史,真足以代表中国民族最伟大的精神”,“不畏难,不怕死,艰苦卓绝,成仁取义,至大至刚,不移不屈,这种精神是我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我民族道德最宝贵的传统。而中国国民党就是这国魂的体现者,这传统的发扬者”;“中国国民党继承了中国的优良文化系统”;“中国国民党是国家的主干,也是民族的象征。从国家剔去了本党,则国家非复中华民国。从民族剔去了中国国民党,则民族非复中华民族”。社论把国民党视为主导民族发展的核心乃至唯一力量,极力鼓吹国民党是“全民族中流砥柱”,“代表中国民族最伟大的精神”、“国魂的体现者”、“国家的主干”、“民族的象征”等话语,在《中央日报》上层出不穷。[83]
也就在这个时候,王新命接编了《中央副刊》。在回忆自己为《中央日报》所做的工作时,王最为得意的“是从三十三年秋季到胜利为止的促进青年从军工作”,《中央日报》当时“用副刊地位刊载青年从军新闻,和从军青年作品,受到各地青年军热烈欢迎,成为青年军营的时代宠物”。[84]王新命在编辑《中央副刊》时,利用副刊时效性强、反应迅速,交流方便等优势,对当局发起的青年从军运动进行集中、热烈的渲染,营造出一呼百应、应者如云的氛围。
1944到1945年,国民党发起青年从军运动,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种令人热血澎湃的口号作号召,按理说应该得到舆论界的普遍支持,并成为中央政府凝聚人心、民气的一个绝好机会。不过,与《中央日报》及其副刊极力渲染出的热烈气氛相对照,社会和舆论界的反应相对冷淡。重庆《大公报》提出青年从军的“副作用”,并把言论的重点转向敦促当局进行“教育的改造”之上;[85]《新华日报》则与当局针锋相对,在副刊《青年生活》中提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延安去,与工人农民打成一片;另外,据西南联大教授冯友兰回忆,当时联大学生“对于国民党政府的幻想已经破灭了”,在从军运动中“疑虑很多”,多数人“观望不前”。[86]客观说来,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不断制造反共事件,破坏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基础,消极应对民主宪政的潮流,以及在1944年遭受的“令人惊心动魄”的“豫湘桂大溃败”[87],都在有形无形中透支了中央的信任度和权威,青年从军运动的号召力也由此打了折扣。
可是在王新命编辑的《中央副刊》中,丝毫没有呈现出外界舆论的质疑声和犹豫感,从1944年10月到1945年6月左右,《中央副刊》以青年从军运动的报道和宣传为主,整个版面充盈着热闹、激昂的气氛。对于从军青年的活动及其作品,《中央副刊》采用了多种自成系列的编排方式:首先是按照学校分类,“复旦大学起来了”、“中央大学从军潮”、“西北工学院的怒吼”、“重庆师范的怒吼”、“同济大学也站起来了”、“干校的剑出了鞘”、“警校员生全体从军”、“国立歌剧学校欢送从军同学”、“政校新闻系全体从军”等等报道此起彼伏;其次是按照青年地域来源分类,诸如“河北人从军去!”、“湖南人!是时候了!”等等不一而足;另外,还有按照从军地分,刊发诸如“我们在密支那”、“我们在虎峰”、赴印度“远征人语”、“塞外青年的怒吼”、“缅北来鸿”、“腊戍散记”等大量通讯文章。这些自成系列的编排,使《中央副刊》成了青年从军运动的信息中转站和推动此项运动的动力源,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充满了副刊。另外值得提出的是,《中央副刊》刊登了大量“送征人”和“从军行”式的作品,尤其是旧体诗词,慷慨激昂足以鼓舞士气,且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举例说来,李拓之赠从军友人的《金缕曲》、《蝶恋花》诸调,颇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以及“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雄豪、壮美之感;陈布雷送子从军,写下《勗迈儿》一诗,情真意切;胡先骕为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所作的《出塞曲》,以“从军思请缨,宗悫怀破浪,投笔起从戎,看剑气弥壮”起首,气势宏壮。[88]
如果单纯从《中央副刊》的角度看,它对青年从军运动的推动,可以说是以副刊为阵地、铺展民族话语的成功运作。但结合当时的时局、政局以及国民党对思想文化的统制诉求,《中央副刊》的褊狭性还是很明显的。1944年政府改五四青年节为“文艺节”,把青年节改在每年的3月29日,即黄花岗烈士殉难日,显示出国民党树立自身正统地位,抵制五四自由民主传统的意图。《中央日报》及《中央副刊》在宣扬与推动政府发动的青年从军运动时,也是抱着压抑五四的态度,认为五四运动之“朦胧的祖国爱和民族感”,远不如青年从军运动壮阔和切实[89];五四运动本质是民族革命,“运动的指针移向思想解放的一面”,使其染上社会、家庭、婚姻革命的色彩,而民族革命的高潮也随之低落了[90]。《中央副刊》在推动青年从军运动时,更是绕过五四运动,直接将之与黄花岗精神建立血缘谱系,由此将这个运动纳入国民党党史的脉络中;另外,在宣扬该运动时,《中央副刊》还大力凸显服从领袖、听从中央、追随三民主义这些精神,强调为国“尽忠”、为民族“尽孝”,大有对青年军进行党化教育之势。一个本应超越党派之见的全国青年运动,在突出国民党“全民族中流砥柱”的意旨下,染上了浓厚的党化色彩,这体现了《中央副刊》的褊狭性,更体现了国民党政府对自身统制地位的竭力维护。
对国民党所谓“全民族中流砥柱”地位构成实质挑战的,毋庸置疑是共产党,这种挑战来自军事方面,更来自政治、思想和文化理念等方面。从《中央日报》副刊的角度看,不管是1930年代初对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支援,1930年代中期响应当局的“本位文化”口号,积极倡导民族文艺,还是抗战中亦步亦趋于《中国之命运》的精神主旨,极力树立国民党“全民族中流砥柱”的地位,都有排拒中共及其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强调国民党民族正统地位之意。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中央日报》社论指出,对于中共,“我们所举以奋斗的武器,依旧是民族主义”,认为国共的斗争是“合法与非法”、“救国与叛国”、“民族至上主义与民族失败主义”的决斗,并把中共笼统地与汪精卫叛国集团相提并论,[91]而副刊中除了零星的几篇暗示共产党是“流寇”的文章,塑造无信、恐怖、暴力的共产党形象的小说和诗歌,以及丑化解放区形象的所谓“故事新编”以外[92],并未能组织起应对中共挑战的民族话语。相反,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论》的指引下,对于中华民族向何处去、中国革命的进程、世界革命的趋势逐渐形成了清晰的认识,并规划了新民主主义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蓝图;同时,中共尊重历史与现实,形成了统一战线理论,并适时提出了联合政府的主张。意识形态荣枯盛衰的关键,在于人心所向,而意识形态本身的吸引力和清晰度,则是决定人心所向的基础。1940年代国共在民族话语上分流与斗争的轨迹,以及双方实力的逆转,也昭示着这个判断。
【注释】
[1]参考钱振纲:《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研究》,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2001年;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柳丝:《关于民族主义的文学》,收入《民族文艺论文集》(吴原编,杭州:正中书局,1934年)《,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也收入该书。
[3] 鲁迅和茅盾的文章分别载《文学导报》第1卷6、7期合刊,1931年10月;第1卷第4期,1931年9月。瞿秋白的文章参见《瞿秋白文集》第一卷《乱弹》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
[4] 王平陵:《时事述评》,《中央日报·每周评论》1930年1月13日。
[5] 白痴:《理论与作品》,《青白》1929年9月28、29日。
[6]《通讯》,《大道》1929年10月22日。
[7] 周佛吸:《何谓三民主义的文学》,《大道》1929年11月24日。
[8] 平陵:《再来飚一阵狂风》,《青白》1929年8月7日。
[9]平陵:《建设positive的文学》,《青白》1929年11月7日。
[10] 子亚:《死囚之末日》,《青白》1930年2月21日。
[11] 卜少夫:《船上》,《青白》1930年2月21日。
[12] 罗锦澄:《民族主义勃兴的世界》(上),《大道》1929年8月24日。
[13] 尚文:《看了〈红人魂〉以后》,《青白》1929年11月14日。
[14] 唐次颜:《介绍〈黑奴魂〉》,《青白》1929年12月18日。
[15] 白珂:《荧幕与中国人》,《青白》1930年1月5日。
[16] 载《青白》1930年2月27日。
[17] 严服周:《收回上海租界》《,青白》1930年2月27日;高謇:《电影与立法问题》《,大道》1930年3月23、25、26、28、29、30日。
[18] 离尘:《金大与大光明》,《青白》1930年4月2日。
[19] 陈大悲:《罗克和薛福尔》,《青白》1930年3月27日。
[20] 章渊若:《再论人权》《,中央日报·自由的言论》1931年8月30日。批评新月派的文章还包括王平陵:《评“思想统一”《》,青白》1929年9月5日;张水淇:《思想统一问题》《,青白》1929年9月6日;张水淇:《思想统一可能么?》《,青白》1929年9月12日等。
[21] 载《大道》1930年7月18日。
[22] 万宝山事件和朝鲜屠杀华侨惨案发生在1931年7月,是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煽起的对华挑衅事件。《中央日报》在七八月份连续发表《日人欲重演济南惨案耶?》《、是可忍孰不能忍!》《、对日经济绝交》《、反日!护侨!!救国!!!》、《国难中之民众》、《哀朝鲜》、《多行不义之日人》、《日本最近对华政策》等社论。
[23] 分别载《中央日报·社会科学运动》1930年7月29日《、大道》1930年8月8日《、中央日报·社会科学运动》1930年9月15日《、大道》1931年8月19日《、大道》1931年8月25日。
[24] 陈立夫:《中国文艺复兴运动》,《中央日报·文艺周刊》1931年2月19日。
[25] 载《橄榄周刊》1931年5月27日。
[26] 载《橄榄周刊》1931年6月10日。
[27] 朱前非:《呼声》,《青年文艺》1931年9月22日。
[28]《青白》1931年9月24日。
[29] 何双璧:《青白复刊》,《青白》1931年11月3日。
[30]《暴徒捣毁本报痛言》,《中央日报》1931年12月18日社论。
[31] 参见该书第十四章《结论:对五四运动的各种阐释和评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32] 陈诚:《告革命青年》、何浩若:《青年自我的认识》,《中央日报·青年运动特刊》1940年5月4日。
[33] 载《新月》第2卷第10期,1929年11月。
[34] 参见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新月》第2卷第6、7号合刊,1929年9月。
[35]《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第530至538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36]《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第537至546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37] 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独立评论》第150号,1935年5月12日。
[38] 贺衷寒:《新生活运动之意义》《,新生活月刊》创刊号,1934年2月。
[39]关于国民党当局与“中国本位文化建设”运动的关系,参考董玉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本位文化论争》,第29至31页,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关海庭:《1935年“中国本位文化建设”问题的论战》,《史学月刊》1989年第6期。
[40] 胡适:《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天津《大公报》1935年3月31日“星期论文”。
[41]《由废孔到尊孔》,《国闻周报》第11卷第35期,1934年9月。(www.xing528.com)
[42] 何一清:《我之礼义廉耻观》,《中央公园》1934年8月4日。
[43] 王干一:《父母妻子》,《中央公园》1934年8月7、8、9、10日。
[44] 汪家正:《恢弘师道》,《中副》1934年8月12日。
[45] 常鹤峰:《新生活》,《中副》1935年2月18日。
[46] 庄心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的回响》,《中副》1935年1月17日。
[47] 萨孟武:《建设中国本位的文化答胡适》,《中央日报》1935年4月22日。
[48] 胡焕庸:《南高精神》《,国风》第7卷第2期,1935年9月。
[49] 张其昀在《时代公论》出至第18号(1932年7月)时因“与友人创办钟山书局”,辞去《时代公论》编辑职务。
[50] 分别载《国风》第1卷第3期(1932年)、第1卷第9期(1932年)、第7卷第2期(1935年)。
[51] 郭斌龢:《新孔学运动》《,大公报·文学副刊》1931年11月2日。
[52] 郭斌龢:《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二十周年纪念之意义》、景昌极:《民国以来学校生活的回忆和感想》《,国风》第7卷第2期,1935年9月。
[53] 郭斌龢:《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二十周年纪念之意义》《,国风》第7卷第2期,1935年9月。
[54] 张其昀:《中国国民之分析与民治之正轨》《,时代公论》第6号,1932年5月6日。
[55]梁实秋:《〈独立评论〉、〈时代公论〉、〈鞭策周刊〉 》《,新月》第4卷第3期,1932年10月,署名李敬远。
[56]《文艺宣传会议第二日》,《中央日报》1934年3月17日。
[57]《文艺宣传会议昨已闭幕》《,中央日报》1934年3月18日。
[58]《文艺宣传会议录》,中国国民党宣传委员会编印,1934年。本处转引自唐纪如:《国民党1934年〈文艺宣传会议录〉评述》《,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59] 王毂君:《贡献南京各报副刊编辑诸君一点末见》,《新民报》1936年5月11日。
[60] 正清:《报屁股与复古》、哈黛:《应该医医屁股》《,新园地》1936年3月31日。
[61]《沟沿通信》,《晨报副刊》1924年8月25日;《沟沿通信之四》,《晨报副刊》1924年9月7日;“来函照登”编者按语,《语丝》第132期,1927年5月6日。
[62]《国民杂志社第一期职员录》《、国民杂志社社员录》《,国民》第1卷第1号,1919年1月《;本社成立周年大事记》《,国民》第2卷第1期,1919年11月。
[63] 子远:《晴窗絮语》,《中央公园》1935年3月1日。
[64] 罗正纬:《民族文艺与民族文化》,《中央公园》1937年3月16日。
[65] 吴宓:《黄节先生学述》《,中央日报·黄晦闻先生追悼会专刊》1935年2月25日。
[66] 朱寄侯:《社集呈同坐》,《中央公园》1937年4月13日。
[67] 蔗园:《东社小集序》《,中央公园》1935年9月19日。
[68] 参考《南社社友姓氏录》《、南社湘集姓氏录》,郑逸梅《南社丛谈》(附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69]《黄晦闻迫悼大会》《,中央日报》1935年2月25日。
[70] 参考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第6至22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71] 吴宓:《 黄节先生学述》《,中央日报·黄晦闻先生追悼会专刊》1935年2月25日。
[72]关于南社文人如陈去病、柳亚子、高燮等人的辑佚工作,参考孙之梅:《民国前南社的遗民情结》《,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73]参见朱寄侯:《叙明代遗民王曲辕北游记》,《中央公园》1935年10月11日。
[74]《明俞公毂序北游记》,《中央公园》1935年10月12日。
[75] 朱寄侯:《俞公毂东瓯游记序言》《,中央公园》1935年12月6日。
[76] 同上。
[77] 王平陵:《民族文艺的内涵》,《中央副刊》1944年3月4日。
[78] 孙之梅在其著作《南社研究》第一章中对南社民族主义旗帜中的种族色彩有较好的辨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79] 蔗园:《中国的本位革命论》,《中央公园》1936年9月3日。
[80] 邵元冲选辑:《民族正气文钞》,南京:建国月刊社,1936年。
[81]《中国文化的评价》,《中央日报》1943年12月17日社论。
[82] 蒋中正:《中国之命运》,第106页,重庆:正中书局,1943年。
[83] 参见《中央日报》1943年9月6日、9月9日、12月17日、12月24日、1945年5月15日、5月22日、5月23日、5月28日、6月18等日的社论。
[84] 王新命:《新闻圈里四十年》,第543至546页,台北:龙文出版社,1993年。
[85] 参见《青年从军运动的副作用》(1944年11月26日“星期论文”)、《望从军青年自重》(11月27日社论)、《教育应该改革了》(12月15日社论)。
[86]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第354页,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87] 关于1944年的豫湘桂大溃败以及由此引发的政府信任危机,参见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第259至268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88] 李拓之的《赠从军友人》、陈布雷的《勗迈儿》、胡先骕的《出塞曲》诸篇分别载《中央副刊》1945年1月8日、1月14日、4月11日。
[89]《青年运动的又一阶》《,中央日报》1944年5月4日社论。
[90] 知白:《五四运动的本质》《,中央副刊》1945年5月4日。
[91]《还都·复员·建国》《,中央日报》1946年5月2日社论。
[92] 参见《中央副刊》1946年5月5日发表的诗歌《北方风土画》《、中央副刊》1946年5月30日发表的小说《解放》,以及1948年10月4、6、7、8日连载的《故事新编——从一些小故事中看匪区的真面目》等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