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南京戏剧运动的副刊及民国官营体制与话语空间

南京戏剧运动的副刊及民国官营体制与话语空间

时间:2024-08-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2章副刊与国都南京的戏剧运动高校、出版界以及文艺社团是推动新文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北京、上海相比,南京在这几个方面都有很大差距,故而新文学的发展程度也相对较低。南京的文坛曾以戏剧运动为中心,在1930年代呈现出四方交汇的气象。《中央日报》副刊作为官方媒体,很好地记录了政府当局以及官方文人对首都戏剧运动的推动。

南京戏剧运动的副刊及民国官营体制与话语空间

第2章 副刊与国都南京的戏剧运动

高校、出版界以及文艺社团是推动新文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北京、上海相比,南京在这几个方面都有很大差距,故而新文学的发展程度也相对较低。即便在建都之后,这种局面也没有根本改观。1929年,有作者在《中央日报》副刊撰文称,“以我所看见所知道的,在南京的文艺刊物,除出了本报,京报,东南日报等的副刊及其他一二种很少很薄的刊物之外,别的简直找不出来”,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的北京”以及“今此革命时代中的上海”相比,实在是“太单调、太寂寞、太惨淡”。[1] 1936年,有作者指出南京的新文学界处于散漫的境地,住在南京的作家,往往把文章寄到上海和北方去发表,同时南京也没有几个十分站得住的文学刊物。在对照北京和上海文坛情形后,作者不禁询问:“南京也是一个大的城市,南京的新文学作家,也并不能说没有,然而何以南京的新文学界站不起来?”[2]在抗战胜利后对南京文坛的观察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其萧条:“南京是首都,街头书肆所陈列的文艺书刊,大都是由上海输入而来的”,报纸副刊中可以让文艺繁殖的园地“小得有点可怜”,纯文艺期刊只有《文艺先锋》持续出版,“在南京想从文艺社团的范畴去找寻文艺踪影,便只有失望”……[3]在这种惨淡景象中,《中央日报》副刊,中国文艺社与《文艺月刊》,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与《文艺先锋》、《文化先锋》这些有政府背景的社团、机关和出版物,对于联络、活跃、加强南京的文艺力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央日报》是国民党的中央党报,又是京中第一大报,在南京出版达13年,不仅汇聚了国民党内重要的笔杆子和宣传班底,也汇聚了南京文化、文学界的重要力量,其副刊在支撑首都文坛,“鼓励首都艺术的空气”[4]方面,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

国民党政府内主持文艺宣传的官僚,如张道藩、王平陵等,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中成长起来的,与新文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各种新文学体裁中,他们对戏剧最为看重。因为他们意识到,戏剧是综合艺术,“能普及于全民众”,是宣传“本党”主义、宣传革命“最好不过的工具”[5],是“比迫击炮还要锋利的利器”[6]。在他们的积极推动下,首都文坛在1920至1930年代成为各种剧团和戏剧人才竞技的舞台,戏剧界甚至出现以南京为“京派”,以上海为“海派”的说法[7]。首都戏剧运动的发达使政府逐渐意识到“一个国家的盛衰,文化是有极大的作用的,戏剧是文化事业里边力量最大,收效最宏的一种”[8],故而斥资在首都建造国立戏剧音乐院、开设国立戏剧学校,立志在首都建立“中国现代戏剧的基础”[9]。南京的文坛曾以戏剧运动为中心,在1930年代呈现出四方交汇的气象。《中央日报》副刊作为官方媒体,很好地记录了政府当局以及官方文人对首都戏剧运动的推动。(www.xing528.com)

应该注意到,政府当局鼓励艺术,提倡戏剧运动,根本目的是推动国民党的党治文艺,树立自身在文艺界的“中枢”地位,打压对政府不利的文艺(以左翼文艺为重点),“鼓励首都艺术的空气”只是表面的诉求。官方文人在推动戏剧运动时,并没有能够探索出党治文艺的发展道路,为规避左翼文艺的斗争感和现实针对性,他们更多转向粉饰太平的“为艺术而艺术”,与时局格格不入。国难当头,这种对“艺术”的刻意追求必然日益边缘化,所谓的党治文艺也自然不了了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