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国官营体制与话语空间:《中央日报》副刊作者群

民国官营体制与话语空间:《中央日报》副刊作者群

时间:2024-08-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央日报》副刊的作者群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编辑、出版地以及其他外部环境的影响。但从整体上看,《中央日报》副刊的作者群是基本稳定的。

民国官营体制与话语空间:《中央日报》副刊作者群

第三节 《中央日报》副刊作者群

从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发展看,每一种副刊都有自己的作者群体。副刊编辑对作者群的形成影响很大。比如说,《晨报副刊》在孙伏园编辑时期,汇聚了鲁迅周作人冰心、郭绍虞、叶圣陶俞平伯、王统照、孙席珍、朱自清、孙福熙等作家徐志摩编辑时段则汇聚了沈从文闻一多、朱湘、余上沅、梁实秋、饶孟侃、赵太侔、熊佛西、李健吾、于赓虞等作家;吴宓主编《大公报·文学副刊》时,吴芳吉、浦江清、张荫麟、陈寅恪、陈铨、胡先骕、贺麟、钱穆、冯友兰等人是主要的作者,而沈从文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则联络了大批平津地区的作家,使其成为京派文人的大本营。另外,出版地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动也会对副刊的作者群产生重要影响。以抗战中的《大公报》为例,它的副刊《文艺》和《战线》便完全突破了“京派”的范围,撰稿者不分南北、不分派别,是在抗战文艺的旗帜下汇聚起来的。(www.xing528.com)

《中央日报》副刊的作者群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编辑、出版地以及其他外部环境的影响。储安平在编辑《中央日报·文学周刊》时,主要汇聚了后期新月派以及广义的京派作家;孙伏园在重庆编辑《中央日报·中央副刊》时,把官方文人、左翼作家、中间派作家汇聚在一起,努力营造出抗日统一战线的氛围;卢冀野在南京编辑的《中央日报·泱泱》,则更多成为东南词曲名家的园地。但从整体上看,《中央日报》副刊的作者群是基本稳定的。这个作者群,来自南京,大致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南京的高校,主要是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中央政治学校、国立戏剧学校四所;其二是南京的文艺社团,主要是官方社团,以中国文艺社为主;其三是南京众多的党政机关。他们来源不一,身份也有交叉,大多服膺国民党主流意识形态。这里有必要结合民国时期南京的文化环境,对这个作者群作一番整体的考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