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北仑区社区教育案例集:一次抬阁表演的启示

北仑区社区教育案例集:一次抬阁表演的启示

时间:2024-08-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抬阁是西门村“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因为这次抬阁表演,2009年西门村开展了“传承民间艺术,弘扬民俗文化”社区教育特色项目。虽然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经过多方面的实践和探索,西门村的民俗文化教育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志愿者队伍:目前西门村有民俗文化教育志愿者近30人,他们大多是表演队成员,具备一定的民俗文化知识。

北仑区社区教育案例集:一次抬阁表演的启示

一次抬阁表演给“民俗文化教育的启示

【实施背景】

一杆9米高的大旗开道,旗上一个斗大的“纛”字,高亢的旗锣声有节奏地响起,在提灯笼、扛方牌、拎花篮、举莲灯的60多人仪仗队过后,5名略施粉黛的孩子坐在抬阁上,正上演《刘备甘露寺娶亲》的“戏文”,8个壮汉抬着抬阁缓缓前行……此时,郭巨街上早已人山人海,人们簇拥着这支近百人的队伍,赞叹声不绝于耳。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先生热泪盈眶,他说自己大清早从宁波赶来,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次看到抬阁,心里很激动。

抬阁是西门村“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2008年,西门村刚组建抬阁队伍时,根本没想到这项几近失传的古老民间艺术能给现代农村的群众文化生活带来如此大的影响。抬阁表演需要近百名演员,原以为在一个常住人口不足800人的行政村,一下子要找到这么多表演者并不容易,但经过一番动员后,才发现“潜藏”在村庄内的文艺爱好者并不少,表演者很快找齐了,接下来是为期一周的表演培训。培训在晚上进行,这一周西门村特别热闹,夜幕尚未降临,锣鼓丝竹声已然响起,表演者、围观者经常把活动室围得水泄不通。村民们有的认真学习,有的赶个热闹,倒是把晚上的时间过得有滋有味。2009年抬阁第一次参加郭巨片闹元宵活动便吸引了众人的眼球,活动结束后,很多村民表现出了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希望村里能继续开展类似的培训活动。村民吴佩申就是民俗文化爱好者之一,她说:“晚上在家时常没事干,只能和朋友去打打麻将,如果村里每晚都有活动,那我每天都来参加。”这句朴实的话引起了村支书林布安的思考,他意识到民俗文化的传承、展示活动能够改变一些村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与麻将声相比,丝竹管乐声显然要动听得多,那为何不搞些活动,让更多的村民接受民俗文化教育呢?就是因为这次抬阁表演,2009年西门村开展了“传承民间艺术,弘扬民俗文化”社区教育特色项目。虽然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经过多方面的实践和探索,西门村的民俗文化教育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基本做法】

一、优化整合资源,搭建教育平台

1.场地资源

为丰富民众业余生活,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到民间艺术的学习中来,村委会整合各类场地资源,为民众提供学习场所。设置了民俗文化专项练习室(包括民乐练习室、书画练习室、广场舞室、电影播放室)、培训室、活动室、展览室和宣传栏,同时与东港社区实现资源共享,合理利用了东港社区近三千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地。

2.设备资源

民间艺术是一门表演艺术,学习中要有音响、器乐、表演道具等设备予以辅助。面对学员增多与学习设备缺少的矛盾,村委会在鼓励村民自带的基础上,新购置了一批学习设备,包括二胡扬琴电子琴、笛子、铜锣、锣鼓等后场演奏乐器,以及音响、话筒、DVD播放机、教学录影机等电子教学设备和服装头饰等表演道具。

3.人力资源

民俗文化研究小组:2009年,西门村成立了民俗文化研究小组,整合了郭巨片区内具有民间艺术表演特长的老一辈艺人为小组成员。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走访、座谈等调研方式,掌握了大量客观真实的民俗文化信息,取得了民俗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事实上,研究小组成员又是我们的教师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本身就是民俗文化爱好者,具备相关的表演特长和知识,又对教学传承充满了热情。

志愿者队伍:目前西门村有民俗文化教育志愿者近30人,他们大多是表演队成员,具备一定的民俗文化知识。由于民俗文化知识纷繁复杂,村民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而当学习上遇到了小困难,找志愿者准是没错的,大家互帮互助,学得更好,学得更快。同时志愿者还积极参与教育管理,如为了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少志愿者义务承担了练习室、活动室等场所的卫生和管理工作。

4.项目资源

单一的抬阁项目已经无法满足村民的需求。西门村在改良原有的抬阁队伍、车子灯队伍、鼓阁队伍、民间乐队的基础上,又创新发展了马灯队伍。但这五支队伍一开始并不稳定,存在平日活动少、管理不积极、成员零散不稳定等问题。为了发挥民间艺术项目对民俗文化教育的支撑作用,我们对五支队伍进行了整改,推动队伍的规范化,要求每支队伍有专人负责,有明确的学习、活动安排,有及时的活动记录,并能够尽力为村民学校提供第一手培训资料。

通过以上四种资源的优化整合,我们为民俗文化教育搭建了一个“四有”平台,即“有人学、有人教、有空间、有内涵”。

二、日常活动、集中培训、专场表演“三位一体”,循序推进民俗教育全面发展

1.日常活动:打好基础,丰富生活

民俗文化源于生活,就应回归生活。众所周知,民俗文化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更多地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培养兴趣。我们认为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民俗文化带来的快乐和活力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我们在推进过程中非常注重日常活动对教育的影响,开设了多个日常民俗文化活动项目。

(1)每周一、三、五、日向村民开放民乐活动室。民间艺术的基础十分广泛,其中民乐是基础中的基础,因为几乎一切表演都要随律而动,故有人说学会听民乐是学习民间艺术的第一步。为此我们特别设立了民乐活动室,每周向村民开放,鼓励村民听、唱、奏、演。为了活跃气氛,方便学习,民间乐队成员作为志愿者参与每晚的活动已成为一种习惯。他们是演奏者、学习者和教学者,通过演奏,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技艺,另一方面传授所学技艺。目前,西门村的民乐活动室在郭巨已小有名气,不但本村村民爱参加,连其他村的村民也会慕名而来,弹弹唱唱,尽兴一晚。

(2)每周播放一到两场电影。利用投影仪播放电影,丰富民众生活,是西门村村民教育一项特色。我们很好地将民俗文化教育融于这一特色中,每月一般会安排两到三场与民俗文化有关的影片,如播放越剧等民众喜爱的戏曲。

(3)每季集中开展马灯舞等大型项目的练习。针对车子灯、鼓阁、马灯等规模较大、专业性较强、体力消耗较多的项目,每日或每周练习不切实际。针对这些项目,我们提出了每季度集中活动练习的建议,积极鼓励村民参与其中,并给予热情参与、刻苦学习的村民一定的奖励。

(4)安排广场舞、太极拳等有益群众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村民们主动提出要求学习广场舞、太极拳、柔力球、西洋乐等项目。考虑到民众的参与意向、学习规模、场地、设备、经费、师资等问题,我们率先安排了广场舞和太极拳项目,并有意错开活动时间,满足一人同时参与两项活动的需求。相信随着各项条件的成熟,村民的活动需求会逐一得到满足。

2.集中培训:专项学习,稳步促进

2009年以来,我们提出了“切实办好民俗文化培训,继承发展老项目,创新发展新项目”的目标,将“民俗文化”培训作为重点编入了每年度的村民学校培训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办各项培训。其中,2009年先后开办相关培训四期,分别是针对全体村民开展的“抬阁、鼓阁”艺术培训、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民间艺术抬阁传承培训”、针对全体村民开展的“民俗文化表演艺术培训”,以及新项目“马灯培训”。2010年,开展相关培训三期,分别是“穆桂英挂帅——马灯培训”“后场乐器演奏培训”及“民乐《金蛇狂舞》《红楼协奏曲》演奏培训”。2011年开展少儿马灯舞培训、舞台耍马灯培训、广场舞培训、民乐培训。在开展这些培训项目的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对民俗文化有深入研究、实践表演经验丰富的汪玉庠老师、汪国祥老师等人进行现场指导,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这十余期培训中,累计参加培训人数500余人,其中100余人经过培训后直接参加了表演,并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和喜爱。

3.专场表演:实践发展,扩大影响

在政府相关部门对民俗文化的支持和倡导下,西门村的五支民间艺术队伍常有机会参加各类专场表演。

2009年以来,我村“民俗文化”团队先后30余次参加镇级、区级各类大活动。由于这些专场表演大多是镇级以上单位主办的,因此村民们在练习、培训、表演过程中会特别认真,培训教师也会更注重表演的艺术性、感染力,注重培训效率。其次,只有通过实践表演,表演者才能及时发现不足,积极改进,从而在短期内提高整支队伍的表演素质。最后,专场表演观看人数多、影响面大,可以看作是一种宣传活动,更有利于提升民俗教育的广度和深度。(www.xing528.com)

我们就推进区域化民俗文化教育作了一些简单的探索。

首先,我们打破村域限制,积极邀请各村民俗爱好者加入研究小组和教育队伍,共享教育资源,以此优化整合各村资源,共同挖掘开发新项目,改良老项目,最终以点带面,推进郭巨民俗文化的整体发展。鼓励外村村民共同参与我村举办的各项日常活动。目前,参与民乐活动及影片播放活动的外村村民日益增多,也算是小小的突破。

其次,求同存异,联村互动,共同推进民俗文化教育。对于自己的民俗项目,实际上每个村都有保守和封闭的一面,盲目要求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往往会适得其反。那么能不能求同存异,推进大家共有的部分?郭巨各行政村的民俗文化都源于庙会活动,后场配乐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农村大部分村民对越剧等戏曲感兴趣。于是我们在民乐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民间乐队以巡演的方式分别到北门、东门、南门、路亭、大涂塘、尖岭等村表演,与各村曲乐爱好者相互切磋,为爱好戏曲的村民演唱伴奏……一时间在郭巨掀起了一阵民乐学习热、戏曲演唱风。这次尝试为我们推进区域化民俗文化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再次,建立从小培育民间文化的培训机制。针对民间艺术表演者老龄化严重的问题,西门村尝试建立了民间艺术项目从小培育机制,培养了一批民间艺术项目传承者。面对民间艺术濒临失传的危机,西门村与郭巨小学联合建立民间艺术从小培育机制,通过西门村提供教师、工艺、道具等资源,学校挑选学生、安排课程的模式,拓宽孩子们接触民间艺术的途径。目前,西门村和郭巨小学联合成立的少儿马灯队收到了效果,已有十余名学生加入马灯队,为马灯项目的传承提供了有利条件。

【主要成效】

一、传承和发展民间文化

抬阁、鼓阁、车子灯、马灯、民乐、木偶戏等多项民间艺术项目,推动了西门村群众文化的发展,带动了周边村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民俗文化交流。

首先,民俗文化教育项目的实施调动了村民参与文化教育的积极性,推动了西门村群众文化的发展。西门村先后被评为宁波市种文化先进村、北仑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抬阁)、北仑区十大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抬阁),并拥有北仑区十大最受群众喜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抬阁)。项目副组长汪玉庠同志先后被评为北仑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抬阁传承人、北仑区十大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

其次,西门村自实施“传承民间艺术,弘扬民俗文化”这一特色教育课程以来,通过各种研究、宣传和活动,不但调动了本村村民参与民俗文化教育的积极性,更为郭巨周边村的文化教育发展提供了思路,加大了对区域内民间艺术的挖掘和保护,如南门村鼓阁、路亭村舞狮、华峙村车子灯等。

再次,特色项目的开展也促进了不同区域间的民俗文化交流。如春晓、霞浦等地多人来我村学习马灯、车子灯、鼓阁等的表演道具的制作工艺,将这些民间艺术项目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开来。

二、开展民俗文化教育

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吸引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村民参与农村社区教育,满足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了村民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推进了农村文化建设。西门村先后开展民间艺术专项培训11期,累计培训人员500余人,组织相关活动30余次,并成立了抬阁、鼓阁、车子灯、马灯、民间乐队共五个群众性文艺团队,常年开展活动,文艺团队成员达130余人。2009年以来,这五支队伍先后受邀,累计参加北仑区各单位主办的大型文艺活动和海享文化活动10余次,参加白峰镇政府主办的各类大型20余次,先后被授予“宁波市基层文化宫”“北仑区优秀业余文化团队”等称号。

【反思】

一、师资和经费是制约民俗文化教育发展的瓶颈

当前西门村的民俗文化教育虽取得一些成就,但离全面发展、全民发展还有一定距离,其中师资和经费是制约发展的瓶颈。这首先表现为日常活动的狭隘性,受师资条件和经费等因素影响,很多群众喜爱的日常活动没条件开展,横向制约着村民参与民俗文化教育的宽度。其次表现为项目发展的简单化。由于我们的教师多为民间的老一辈艺人,教学内容传统单一,缺乏专业性和创新性,而想找一位资深的专家,又面临着寻找无门、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致使项目发展只能走粗浅路线,纵向制约着民俗文化教育的深度。

二、表演者出现年龄断层,老龄化问题突出,青黄不接,不少民俗项目传承困难

表演队伍老龄化是郭巨各村民艺队伍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以西门村为例,西门村120名表演人员中,60岁以上的有54人,占45%,40—60岁的有42人,占35%,40岁以下的有24人,占20%,整支队伍老龄化非常严重。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民间艺术还面临着失传问题,如高跷、狮子白象等项目至今还无人组建,大部分老一辈表演者已相继过世,而尚在世的表演者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人。

三、队员流动性大,出现找人难、稳定难等问题

由于16至50岁年龄段的村民外出量、流动性都很大,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培训效果不稳定、反复培训等问题。如马灯项目,13人的表演队伍,一年半的时间已更换表演者近8人,存在找人难、稳定难等问题。

四、各子项目资源投入不均衡,学员间出现利益冲突,造成管理困难

西门村民俗文化教育经费主要来自上级拨款,由于上级部门对各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同,拨款额也有所不同。因而,在实际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就会出现各子项目成本投入不均衡、活动经费分配有差异、参加表演机会不均等情况,这些问题造成了不同项目间的利益冲突,学员间的攀比心理,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五、民俗文化依赖于基础,建立从小培育机制需创造更多条件

表演队伍老龄化是有现实原因的。与老一辈艺人的生活、学习环境不同,大部分年轻人在近几年才接触到此类文化,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因此基础缺乏,兴趣不高。民俗文化依赖于基础,建立从小培育机制非常重要,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受家长思想观念、学生兴趣、课业压力等因素影响,即使由学校出面建立也并非易事,建立从小培育机制还需要创造更多的条件。

六、“排外”思想依旧严重,整体推进区域化民俗文化教育需要创建统一平台

传统观念、行政区划等因素影响,目前在郭巨整体推进区域民俗文化教育还存在很多困难。其中关键是要打破行政村(社区)各自为点、对内活动的潜规则,整合资源,加强各村(社)互动,创建一些村社支持、群众认可的统一平台,才能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

白峰镇西门村汪旭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