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北仑区社区教育案例集-港城撷英

北仑区社区教育案例集-港城撷英

时间:2024-08-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区联合国”的“心桥联谊会”新街道玉兰社区拥有里仁花园、东海茗园、四季桂花园等十个居民小区,居住着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居民300多人。辖区内涉外氛围浓郁,国际人文资源丰富,是享誉北仑的“社区联合国”,也是宁波市首屈一指的国际化社区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心桥海外联谊会得到了中外居民的一致认可。

北仑区社区教育案例集-港城撷英

“社区联合国”的“心桥联谊会

【实施背景】

新碶街道玉兰社区拥有里仁花园、东海茗园、四季桂花园等十个居民小区,居住着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居民300多人。辖区内涉外氛围浓郁,国际人文资源丰富,是享誉北仑的“社区联合国”,也是宁波市首屈一指的国际化社区之一。

2007年1月社成立区后,社工人员在走访时发现,随着北仑开发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居住在社区的外籍居民越来越多。由于受语言沟通不便的影响,他们交流的圈子仅限于外籍居民内部,与外界的交流少之又少,给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社区成立了宁波市首家境外人员户籍管理服务站,旨在将境外人员纳入社区人口管理范围,方便境外人员临时户口申报,推行境外人员本地化管理。

社区搭建和美文化融合的桥梁——“心桥联谊会”社团组织,成立“心桥海外联谊会”,意在构筑“心灵沟通之桥”,朝着本土文化与国外文化相互交融,本地居民与外籍居民和谐相处的新型国际化社区奋进。这一社团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背景的居民,组成了一个包容、友爱、文明、和谐的大家庭。现已发展境外会员30余名。

【基本做法与成效】

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积极探索“和美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心桥海外联谊会活动中心设在社区联谊活动室。当时仅有英语俱乐部、户外俱乐部、茶社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组织。其中,英语俱乐部作为主体,由擅长英语交流的刘建团老师组织并负责翻译,邀请爱学国际书院的美籍教师丹尼斯担任外籍教师,免费为社区英语爱好者教授英语;户外俱乐部主要通过组织中外家庭一起出行,让大家加强沟通交流,加深彼此间的友情;茶社则是以饮茶、品茶、交流为主体的休闲学习组织,通过中国传统茶艺和品茶文化,加强沟通,交流情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心桥海外联谊会得到了中外居民的一致认可。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宗旨,社区决定将活动中心打造成“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港城北仑之窗”等视野更为广阔的文化艺术基地。如今,联谊会下设心桥俱乐部(排球队、篮球队、围棋队、户外俱乐队、剪纸社、翰墨轩书画社等)、心桥艺术团(合唱队、舞蹈队、太极拳队、健美操队、老外艺术团)、心桥慈善社、心桥志愿者服务队(“送粥奶奶”国际志愿者服务队、涉外志愿服务队)等组织。今年社区还将成立台联妇联会,组建太太俱乐部,成立心桥老外艺术团,打造一支外籍人士表演队,成立涉外义工工作室,招募外籍居民参与涉外管理与服务工作。该联谊会以社团组织为抓手,引导居民尤其是外籍居民、台胞、侨属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二、立足实践,选准模式,切实夯实“和美文化融合”的发展根基

随着心桥海外联谊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吸引了越来越多外籍居民的加入。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讲着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都拥有共同的心愿,共同的对快乐的追求。《三字经》吟诵、《吉祥三宝》学唱、川剧变脸、中国服装展示、中国武术和中国民族舞蹈表演,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居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参与猜灯谜、做灯笼、闹元宵、看灯会等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学用筷子、学裹粽子、学包汤圆等活动,更是吸引了外籍居民踊跃报名;许多外籍居民与本地居民相聚一起欣赏茶艺表演,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为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提高社区国际化服务水平,2009年9月,“心桥海外联谊会”更名为“心桥联谊会”,成员不仅包括本土居民与外国友人,还涵盖台湾同胞、侨眷侨属等。社区还组建了新的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社会组织,如静怡茶社、心桥剪纸社、太极拳社等,并设立主体风格为中国风的心桥活动室,营造浓重古朴的中国文化氛围。2010年,社区举办的第三届中外家庭文化节活动,更是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社团组织展示的舞台,吸引了数百名外国友人和华人同胞参加。文化节上,中国人穿韩服、西班牙服,外国人穿唐装,共同展示了中外服装的不同魅力;汉语、韩语、英语、西班牙语组成的“联合国”歌曲大串烧,营造出“共建共享新生活,中外邻里一家亲”的社区氛围。

三、统筹规划,有的放矢,努力把握“和美文化融合”的正确导向(www.xing528.com)

“心桥”是一座心灵之桥,以诚心为基,以爱心为体,以信心为翼。只要以真心换真心,用诚心换诚心,爱心必将充满社区。从最简单的联谊组织发展为综合型社会服务组织,从单纯的外籍人士发展到联合各个国家和地区、融合各种人群,走过近四年的心桥联谊会用行动实现了宗旨。下辖的多个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尤其是心桥义工队,以服务社区为主要目的,主体成员为大陆居民和台湾居民,配备义工“雨露卡”用于志愿服务记录。他们热心参与环境保护、爱心义卖、扶贫帮困等公益活动。在两年一届的全区“文明家庭”评选中,还有5户外籍居民家庭光荣入选,这在全市还是头一回,即使在国内也不多见。

今年春节前夕,64岁的社区居民陈杏娣老人,连续为彻夜排队购票的返乡外来工免费送上热腾腾的“暖心粥”后,“送粥奶奶”的名字很快便走红网络。一杯杯热粥,传送的不只是食物,更是真情和温暖。如今一场爱心接力赛正在社区上演,全省首支以个人称谓命名的国际志愿者服务队伍——“送粥奶奶”国际志愿者服务队已在社区组建。由“送粥奶奶”、青少年学生、外籍居民、港澳同胞和外来工等组成的这支队伍拥有队员60余名,并将定期深入社区及居民家庭,开展包括文明宣传、生态环保、居家养老医疗卫生、治安巡逻、文化教育等在内的系列服务活动。

【反思】

一、充分认识创建涉外和谐社区的重要意义,有的放矢找准“和美文化融合”的切入点

创建和谐社区,是社区工作者应该肩负的重大使命,但玉兰社区完成这一使命又具有与众不同的意义。为找到增进社区团结和谐的有效途径,立足中外居民渴望建立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的实际,社区以“心桥联谊会”建设为平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找准了和谐社区建设与“和美文化融合”的切入点。

二、通过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文化”,牢牢把握和美文化融合”的支撑点

中华民族的“和合”文化包括人际关系、群体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它是和谐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社区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始终突出“和合”这一核心内容,牢牢地把握了“中外家庭和睦、社区家庭和谐”这一重大主题。

三、注重深化中外居民邻里欢乐和谐的内涵,有针对性地突出“和美文化融合”的着力点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社会和谐凝聚于文化和谐。和谐社区,离不开和谐的社区文化。作为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载体,社区文化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共同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因地制宜地开展中外特色文化活动,使邻里之间由生疏到相识,再由相识到相知,促进了交流,增进了友谊

四、建立中外文化共建共享机制服务和谐发展大局,充分诠释“和美文化融合”的深刻内涵

辖区单位与社区共驻共建共享,如爱学国际学校经常参与社区活动,岷山学校文体资源免费向居民开放等,尤其是组建成立了“送粥奶奶”国际志愿者服务队,成为新型国际化和谐社区建设的新亮点。

新碶街道玉兰社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