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场庄严:古印度佛像的发展及影响

道场庄严:古印度佛像的发展及影响

时间:2024-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印度的佛像到了公元1世纪的贵霜王朝时期,古印度才有了佛像。犍陀罗艺术中的佛陀头像。受希腊文化影响的大夏人后裔,抛弃了从前不准造像的规矩,开始按照希腊人的风俗雕造佛像。很快,造像就成了印度佛教信徒的一项重要活动,并被视为一项重大的功德。到了公元4世纪的笈多王朝时期,“犍陀罗艺术”与“秣菟罗艺术”逐渐融合,实现了印度本土传统与外来影响的完美结合,进入了印度佛教艺术的黄金时代。

道场庄严:古印度佛像的发展及影响

»古印度佛像

到了公元1世纪的贵霜王朝时期,古印度才有了佛像。

“贵霜王朝”是月氏人建立的政权。公元前2世纪,原本居住在中国甘肃、祁连山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人击败而西迁,随即又遭到乌孙人的攻击而再次西迁,最后来到中亚的阿姆沙河流域,征服了居住在阿姆沙河上游的大夏人,在这里定居下来。月氏人本来有"休密”、“双靡”、“贵霜”、胖顿”、“都密”五部,公元1世纪上半叶,“贵霜”部消灭了其他四部,建立了“贵霜王国”。在第三代国王迦腻色迦的统治时期,“贵霜王国”最为强盛,以弗楼沙(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地区)为都城,版图西起咸海,东连葱岭,北达康居,南括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成为与中国、罗马、安息并立的世界大国。这个时期,古印度的社会制度、经济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奴隶制走向衰落,商品经济获得发展,印度的棉布、香料、珠宝、象牙等等乃至孔雀鹦鹉、猴子不断地销往罗马,商人们还把中国的丝绸、漆器等销往安息、罗马,把西方的玻璃、宝石等销往东方。

犍陀罗艺术中的佛陀头像。

胁尊者,受迦腻色迦王之请,担任第四次大结集的主持。他勤修苦行,坐而不卧,从不曾以胁至地,时人称之为“胁比丘”——梵文Parsva的意译,音译“波栗湿缚”、“波奢”等。

贵霜王朝佛教盛行,尤其是在第三代国王——迦腻色迦(梵文Kaniska的音译)统治时期,不仅建造了大批佛寺、佛塔,还组织了一次讨论佛法奥义的大集会。据说,迦腻色迦王每逢空闲之时都要阅读佛经,每天都要请一位僧人到王宫里讲说佛法。由于当时印度佛教部派繁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位热心佛教事业的国王召集远近四方的500名僧人,组织了佛教历史上的第四次大结集,前后历时12年,结成了《阿毗达磨毗婆沙论》、《毗奈耶毗婆沙论》、《邬波第铄论》,还镂刻在赤铜牒上面,装入石函,建塔封藏。

贵霜王朝之前,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大夏国本是隶属希腊人亚历山大帝国。希腊人一直有崇拜偶像的传统。受希腊文化影响的大夏人后裔,抛弃了从前不准造像的规矩,开始按照希腊人的风俗雕造佛像。甚至在迦腻色迦王铸造的钱币上面,也常有释迦牟尼像。很快,造像就成了印度佛教信徒的一项重要活动,并被视为一项重大的功德。大乘经典《法华经》里说:“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象,刻雕成众相,皆已成佛道。”(www.xing528.com)

这尊早期佛像体态丰满,健康强壮,是一件秣菟罗艺术作品。

由于希腊文化的影响,贵霜王朝的佛教造像带有浓厚的希腊风格,被认为是印度情感与希腊美的结合——椭圆形的脸,细长的眉毛,略呈凹陷的眼窝,与额头相连的笔直的鼻梁,薄薄的嘴唇,波浪式的卷发,具有典型的希腊风格。由于这种艺术样式主要集中于犍陀罗地方——今天的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与毗邻的阿富汗东部地方,所以叫做“犍陀罗艺术”。

与“犍陀罗艺术”同时,还有另一种艺术样式:佛教造像具有比较多的印度本土风格,崇尚肉体美,佛像常作裸体,肩宽胸实,肌肉匀称,给人健康强壮的感觉,与犍陀罗艺术的沉静内省成为明显的对比。由于这种艺术样式主要集中于秣菟罗地方(今天印度共和国的都城新德里东南),所以叫做“秣菟罗艺术”。

后来非常流行的“四相图”——表现释迦牟尼“诞生”、“降魔”、“转法轮”、“入涅槃”这四件大事的图画,最初就是在“秣菟罗艺术”中出现的。

到了公元4世纪的笈多王朝时期,“犍陀罗艺术”与“秣菟罗艺术”逐渐融合,实现了印度本土传统与外来影响的完美结合,进入了印度佛教艺术的黄金时代

鹿野苑出土的石刻佛像,造于公元5世纪,已经实现了印度本土传统与外来影响的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