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早期佛教艺术的历史及演化

早期佛教艺术的历史及演化

时间:2024-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早期佛教艺术为了把这个问题谈清楚,我们先对印度佛教的历史做一个大概的说明:从公元前6世纪末到13世纪初,佛教在古印度流传了一千八百多年。在这个时期,佛教吸收了婆罗门教的一些因素,并逐渐与古印度的民间习俗、民间信仰结合,演化为独具特色的“密教”;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各派别,则相对地被称为“显教”。这尊公元1世纪的佛陀头像,显然深受希腊艺术的影响。这是佛教史上最早的分裂。

早期佛教艺术的历史及演化

»早期佛教艺术

为了把这个问题谈清楚,我们先对印度佛教的历史做一个大概的说明:

从公元前6世纪末到13世纪初,佛教在古印度流传了一千八百多年。纵观印度的佛教史,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一、从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叫做“原始佛教”时期。这是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及他与弟子们传播佛教的时期。二、从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到公元1世纪,叫做“部派佛教”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印度佛教先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两个部分,继而“上座部”又先后发生了七次分裂,相继形成了“说一切有部”、“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经量部”等10个派别;“大众部”也先后发生了四次分裂,相继形成了“一说部”、“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部”、“北山部”等8个派别,统称“部派佛教”。三、从公元1世纪到7世纪,叫做“大乘佛教”时期。在这个时期,一些以佛塔崇拜为中心而团结起来的在家信徒以及一部分出家僧人,对教义理论与修持实践进行了改革。他们认为自己的主张能够普度众生,所以美称自己这一派为“大乘”;认为部派佛教只能超度修行者个人,所以贬称他们为“小乘”。四、公元7世纪以后,叫做“密教”时期。在这个时期,佛教吸收了婆罗门教的一些因素,并逐渐与古印度的民间习俗、民间信仰结合,演化为独具特色的“密教”;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各派别,则相对地被称为“显教”。

原始佛教时期没有佛像,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在释迦牟尼寂灭几百年之后的部派佛教时期仍然没有佛像呢?

释迦牟尼去世后的100年间,是佛教历史上所谓“和合一味”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佛教信徒大多亲耳聆听过释迦牟尼的教导,所以在对于教义的理解方面与修持实践方面,一般都能遵循释迦牟尼在世时的惯例,没有什么重大争议。但是,由于释迦牟尼说法的时候总是根据不同的对象讲说不同的道理;即使对于同一个道理,每个人受自身民族、文化和当地政治状况、经济状况的影响,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因此,所谓“和合一味”只是大致的统一。

《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记载: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佛教就曾经出现过分化的倾向——提婆达多(梵文Devadatta的音译,又译作“提婆达兜”、“地婆达多”或“调达”等,意译“天热”、“天授”等),是释迦牟尼叔父斛饭王的儿子、阿难的哥哥。参加佛教僧团后,他出于嫉妒心,进行了分裂佛教僧团的活动。他认为:“我有三十相,减佛未几,直以弟子未集;若大众围绕,与佛何异?”

这尊公元1世纪的佛陀头像,显然深受希腊艺术的影响。

据说,释迦牟尼的形象与众不同,在容貌方面有32个不同于常人的显著特征,包括“足下安平立相”(脚底平正)、“足下千幅轮相”(脚心有车轮状的纹路)、“长指相”(手指修长)、“足跟广平相”(脚跟宽而平)、“手足指缦网相”(手指与脚趾间有蹼)、“手足柔软相”(手脚都很柔软)、“足趺高满相”(脚背长得高而丰满)、“腨如鹿王相”(股骨处像鹿一样纤细而浑圆)、“正立手摸膝相”(站立时双手过膝)、“阴藏相”(阴部隐蔽不外露)、“身广长相”(身材高大)、“毛上向相”(汗毛向上生长)、“一孔一毛生相”(每个毛孔里只有一根汗毛)、“金色相”(金黄色的皮肤)、“丈光相”(身体向四周放射一丈长的光芒)、“细薄皮相”(皮肤细腻薄润)、“七处隆满相”(两手、两脚、双肩与脖颈丰满)、“两腋下隆满相”(腋下丰满)、“上身如狮子相”(上半身像狮子一样雄健)、“大直身相”(全身挺拔)、“肩圆好相”(双肩浑圆美观)、“四十齿相”(有40颗牙齿)、“齿齐相”(牙齿整齐)、“牙白相”(牙齿洁白)、“狮子颊相”(两颊像狮子一样丰满)、“味中得上味相”(身上散发出特别好闻的气味)、“大舌相”(舌头长)、“梵声相”(声音洪亮而优雅)、“真青眼相”(深青色的眼珠)、“牛眼睫相”(长而密的眼睫毛)、“顶髻相”(头顶像发髻一样突起)、“白毫相”(眉毛间有能够发光的白色毫毛)。这32个特征,合称为“三十二妙相”或“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简称“三十二相”。提婆达多认为:自己有“三十相”,比释迦牟尼差不了多少,只是没有常随弟子。如果自己身边也有弟子们簇拥着,与释迦牟尼有什么不同呢?因此,他反对“八正道”,主张修行“五法”,以此拉拢追随者

“八正道”,又叫“八直道”或“八圣道”,是释迦牟尼提出的八种修行方法,包括“正见”(正确认识世界,远离各种错误见解)、“正思”(按照佛教智慧进行思维,远离邪妄迷谬)、“正语”(语言纯正净善,不说一切不符合佛教义理的话)、“正业”(行为符合佛教戒律,不做一切恶行)、“正命”(按照佛教标准谋求衣、食、住的必需品,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正精进”(勤奋修行,努力止恶修善)、“正念”(铭记佛理,远离一切邪念)、“正定”(进行正确的禅定)。释迦牟尼说:只有按照这八种方法修行,才可以脱离世俗诸苦、断灭生死轮回、达到涅槃境界。提婆达多却提出,用不着这么麻烦,只须终生穿百衲衣、终生以乞食为生、终生只在每天中午吃一餐饭、终生露宿并坐在地上、终生不吃鱼肉盐乳酥等食品,就可以达到目的了。

提婆达多提出的修行方法如此简单易行,得到了一些比丘的拥护。于是,他自称“大师”,自立僧团。一个比丘尼出面反对提婆达多的行为,被他挥拳打得眼珠迸出而死去。最后,提婆达多甚至企图杀害释迦牟尼。这是佛教史上最早的分裂。

《八大灵塔名号经》里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在王舍城,提婆达多作破僧,僧众分散作二处,佛化度之,使归一味处。”——提婆达多进行了“破僧”(破坏佛教僧团)的活动,造成了僧众的分裂;只是由于释迦牟尼的努力,才维持了统一的局面。

这幅古印度的浮雕作品表现了释迦牟尼化度僧众的情景。

印度疆域辽阔,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种种不平衡必然会反映到佛教内部。同时,佛教本身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领导机构,僧人们都是按地区组成一个个小团体各自进行活动。当时又是凭口头传教,难免记忆有误,以讹传讹。因此,各地的佛教信徒终于在对于教义的理解方面与戒律的持守方面都出现了差异。这些差异,是导致佛教发生分裂的原因之一。另外,原始佛教的教义理论本身也包含着某些内在的矛盾。例如,释迦牟尼主张“诸行无常”,认为一切事物、现象都没有独立的实体;他同时又宣称“涅槃”境界是永恒存在的。这就前后矛盾,难以自圆其说了。又如,释迦牟尼主张“生死轮回”;他同时又否定自我体的存在,这就否定了轮回的主体。既然没有轮回的主体,那么轮回又有什么意义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把佛教推向了众说纷纭、派别林立的局面。

公元前4世纪中叶,中印度毗舍离城的比丘们提出:应该适当放宽持守戒律的尺度——释迦牟尼禁止使用牛角制作的器皿,他们却主张可以把食盐贮存在角器中,称之为“角器净”;释迦牟尼规定“过午不食”,即使日影偏过正午一线也不能进食了,他们却主张日影偏过正午二指前可以进食,称之为“二指净”;释迦牟尼规定每天只能在同一个地方乞食,他们却主张饭后可以再到其他城镇村庄化缘,称之为“他聚落净”;释迦牟尼要求经常举行“布萨”(1)仪式,他们却主张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比丘每半个月举行一次“布萨”仪式就够了,称之为“住处净”;释迦牟尼规定不经全体比丘同意不能做出任何决定,他们却主张一部分比丘可以先做出决定后征求大家意见,称之为“赞同净”;释迦牟尼规定佛教僧团的成员严格持守戒律,他们却主张按社会惯例行事不算违犯戒律,称之为“所习净”;释迦牟尼禁止饮用牛奶,他们却主张可以喝没有经过搅动的牛奶,称之为“不搅乱净”;释迦牟尼把“不饮酒”作为一条根本戒,他们却主张可以到阇楼(酒店)里喝未发酵的棕榈酒,称之为“阇楼净”;释迦牟尼要求比丘的钵盂、坐具在大小、颜色、质地等方面都必须符合规定,他们却主张可以使用各种坐具,称之为“无缘坐具净”;释迦牟尼规定比丘不能蓄积金银财宝,他们却主张比丘可以接受施主的金银财宝,称之为“金银净”。这10条主张,佛教史上叫做“十事”(或“十净”)。

毗舍离城的比丘们实施“十事”不久,就被耶舍长老发现了。“耶舍”是梵文Yasas的音译,意译“名闻”或“名称”。耶舍是当时僧腊最长的长老——早期佛教出家信徒依照参加僧团的时间先后排列座次,每一年僧龄叫做“一腊”。参加僧团不足10腊的,是“下座”;参加僧团10腊至29腊的,是“中座”;参加僧团30腊至49腊的,是“上座”;参加僧团50腊以上的,是“长老”。《律藏·大品》中记载:当年,耶舍也是一个王子。少年时代,曾与舞女们通宵玩乐,困倦之极,与舞女们躺在一起睡着了。天亮后,耶舍醒了,揉揉眼睛一看,只见身边的舞女们脂粉半残,个个睡态丑陋,令人作呕。耶舍大惊失色,冲出房门。他听说鹿野苑有一位“觉悟者”,能帮助众生解除烦恼,就向鹿野苑跑去。释迦牟尼见他一边跑一边呼叫:“太可怕了!太恐怖了!”就安慰道:“这里可怕,这里不恐怖,坐下吧,听我给你说法!”听了释迦牟尼讲说的佛法,耶舍皈依了佛教,成为“六尊者”之后的第一个比丘——“六尊者”又作“六罗汉”,指释迦牟尼以及他在鹿野苑第一批皈依佛教的五名弟子。

这样算来,耶舍长老已经有一百几十岁了。他到毗舍离城游化,发现这里的比丘违背戒律的行为,立即提出批评。毗舍离城的比丘们根本不听他的。于是,耶舍长老召集了700名比丘到这里集会,对“十事”进行裁定,宣布“十事”非法。这个集会,佛教史上称之为“七百结集”或“毗舍离结集”。

“七百结集”的裁定引起了毗舍离城比丘的反对,10000名反对者立即另外组织了一次核定戒律的集会。由于这个集会的参加者众多,佛教史上称之为“大结集”。

《六尊者》画像(局部),是唐代大画家img58伽的作品。

经过这样的两次集会,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部分。“上座部”因成员大多是参加僧团较早的上座比丘而得名;“大众部”因成员众多而得名(2)。“上座部”是正统派,尊崇传统,保守旧规;“大众部”则较为进取,强调发展,提倡改革。在修持实践方面,“上座部”严格遵守释迦牟尼规定的各种戒律,“大众部”却主张适当放宽这些戒律的尺度。在教义理论方面,“上座部”认为释迦牟尼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的伟大在于理想的崇高、思想的正确、智慧的精湛、精神的纯洁;“大众部”却把释迦牟尼视为全知全能的神,提出了“超自然佛陀”、“超人间佛陀”的理论。

由于改革思潮的发展,再加上人数众多,“大众部”越来越占上风,“超自然佛陀”、“超人间佛陀”成为部派佛教时期的一个基本理论。

佛教宣称:释迦牟尼具有无所不能的神秘力量,号称“六通”——能够上天入地,在三界六道自由往来,叫做“神境通”或“如意通”;能够看见三界六道的一切事物,叫做“天眼通”;能够听见三界六道的一切声音,叫做“天耳通”;能够知道一切众生的心念,叫做“他心通”;能够知道一切众生的过去与未来,叫做“宿命通”;能够断除一切烦恼,跳出生死轮回,叫做“漏尽通”。

古印度妇女顶礼佛陀足迹的场景。

释迦牟尼出世的情景也被描绘成充满离奇、玄妙色彩的神话——佛经里说,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产期将至时,按照当时的风俗回娘家分娩。当她途经蓝毗尼园的时候,看见一棵十分可爱的娑罗树,枝叶繁茂,盛开着淡黄色的花朵,就停下脚步,举起右手,想折下一枝来。就在这一瞬间,释迦牟尼从她的右胁出世了。这时“地涌金莲花”,十方世界大放光明。释迦牟尼刚一出生,就在地“周行七步”,“遍观四方”,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发出了狮吼一般洪亮的声音:“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刚刚出世就如此神异,可见确实是“超自然”、“超人间”了。

既然释迦牟尼是“超自然”、“超人间”的神,就无法表现他的具体形貌,只能以象征物来表示了。

印度桑奇大塔东礼门横梁上表现释迦牟尼出家场面的浮雕,画面上是一匹马,马背上立着一个伞盖,马后面有几个人做出告别的样子,还有一个男子向巨大的佛足迹行礼。西礼门横梁上表现释迦牟尼说法场面的浮雕,画面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法轮,周围是听法的人与动物。阿玛拉瓦底地方出土的《拜佛图》,画面中央是一个宝座,宝座前有一双足迹,宝座后是伞盖和菩提树,两边的人面对宝座合掌礼拜。帕鲁德地方出土的《波斯匿王访佛图》(3),画面的中心是一个法轮,法轮上面立着一个伞盖。

北京的雍和宫中,至今有早期佛教艺术的痕迹——大殿中间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与迦叶佛(过去佛)、弥勒佛(未来佛),两侧是十八罗汉,东北角是地藏菩萨,西北角是弥勒菩萨,东西两壁各有一幅很大的画像,西壁的画像是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东壁的画像上面却只有一个大白伞盖。

在早期佛教艺术中,以象、马、伞盖、足印、法轮、菩提树、卐字符、莲花座等为佛的象征物。一般是在释迦牟尼生前到过的地方刻佛足印,在释迦牟尼讲说过佛法的地方刻法轮。

《杂宝藏经》里说:释迦牟尼的前身,曾是一头六牙白象,它高尚善良,具有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这头六牙白象是一个大象群的王,统领着500只大大小小的象,在山林和谐地生活着。象群中的两只雌象,一头叫“贤”,一头叫“善贤”,是六牙白象的妻子。一天,六牙白象发现了一个很大的池沼,池沼里面盛开着许多鲜嫩的莲花,就用鼻子把最大的一朵采了下来,准备送给平时十分喜欢莲花的贤。这时,恰好善贤跑了过来,看见这朵莲花,就抢了过去,插到自己的耳朵旁边。贤看见了,非常不高兴,觉得自己受到了屈辱。她越想越气愤、伤心,就爬到树林附近的一座高山上,从山上跳了下去,自杀身亡了。不久,她投生到国王比提醢夫人的腹中,成了一个容颜秀丽、体态婀娜的公主,长大以后,嫁给了邻国的国王梵摩达。梵摩达十分宠爱美丽的王后,王后生活得很幸福,可是她没有忘记前生的宿怨,决心为前生的屈辱报仇。这天,她假装生病,卧床不起,躺在那里呻吟。梵摩达得知,赶忙前来问候。王后说:“只有睡到象牙床上,我的病才能痊愈;如果得不到象牙床,我就会死掉!”梵摩达说:“一个象牙床有什么稀奇?我马上让人去制作!”王后说:“普通的象牙可不行。山林里有一个很大的象群,象王是一头六牙白象,只有用它的牙做成床,才能治好我的病!”听了王后的要求,梵摩达立即命令全国的猎人捕捉六牙白象。不久,一个猎人在山林里发现了象群,悄悄靠近以后,向六牙白象射了一箭。这一箭没有射中,六牙白象立即率领象群奔逃。猎人在后面追赶之时被地上的断树绊倒了,善贤见了,立刻跑回去,打算把猎人踩死。别的大象也纷纷跑了回去,要把猎人踩成肉饼。六牙白象连忙制止它们:“不要伤害这个人!”它问猎人:“你为什么要杀我呢?”猎人回答:“国王梵摩达需要你的六只牙,有谁能捕捉到你,就会得到100两黄金的赏赐!”六牙白象听了,走到一棵巨大的树旁边,把牙齿插到树根下面折了下来。它用鼻子卷起这六只牙,放到猎人面前:“你把它们拿走吧。但愿我能够像拔掉这些牙齿一样,把众生的贪婪之心、嗔怒之心、痴迷之心全部拔掉!”猎人把象牙献给国王梵摩达以后,陈述了他得到这些象牙的经过。王后听了,非常懊悔和惭愧:“我为什么要伤害这样高尚的生灵呢?”此后,她一心向善,积累功德,立誓来生出家修道。

《杂宝藏经》里说:释迦牟尼的前身,曾是一头大白象。它雄健威武而仁慈孝顺,与年老失明的父母一起生活在迦尸国王城郊外的山上。当时,迦尸国与比提醢国互相敌对,经常打仗。为了摧毁比提醢国的战车和马队,迦尸国王命人捕捉山上的大白象。大白象发现后,本打算逃跑,转念一想:“我跑了,父母怎么办呢?不如让他们把我捉到王城去,离父母近一些,以后还可以设法回来。”于是,它从山林里走出来,跟着捕猎者来到王城。迦尸国王见到这头体态庞大的白象,高兴极了,命人为它建造了高大的象房,在象房的地面上铺了名贵的地毯,又命人把最鲜嫩的草、最洁净的水和丰美的水果送到象房里,还让乐队在旁边弹琴鼓瑟。可是,大白象只是默默地站着,不吃一口食物、不喝一口水。迦尸国王听到报告,亲自来到象房,问大白象:“这么美味的食物,这么洁净的清水,你为什么不吃也不喝呢?”大白象回答:“我的父母年老失明,无法寻觅水草,一直靠我照顾。现在,他们正在山上忍受着饥渴,我怎么能吃喝得下去呢?”大白象又说:“你的人到山上捉我的时候,如果我想逃跑,是没有人能够阻挡的;但是我不忍心抛弃父母,才自动跟着捕猎者来到这里。请你放我回去照顾父母,当它们年寿终了之时,我一定回你这里来!”迦尸国王被大白象的孝心感动了,释放了它。大白象回到山上,精心照料年迈的父母。不久,两头老象相继去世了,大白象就回到了迦尸国王城。迦尸国王非常高兴,准备立即发兵攻打比提醢国。大白象劝阻道:“两国兵戎相见,会造成许多伤亡。请你停止这场战争吧!”迦尸国王说:“比提醢国一直在欺负我们啊!”大白象决定自己到比提醢国去一趟,劝说他们。迦尸国王担心它被比提醢国的人扣留住,大白象说:“没有什么人能够把我阻拦住!”比提醢国王听说大白象到了自己的国家,欣喜若狂,亲自出城迎接。他请求大白象:“你留在我的国家,帮助我打仗吧!”大白象说:“不行,我从来不违背自己的诺言。我已经答应迦尸国王了,一定回到他的国家去。”大白象又劝说道:“你不要再和迦尸国打仗了。如果你胜利了,会引起他们的仇恨和报复;如果你失败了,会引起国内的抱怨和痛苦。你和迦尸国王应该消除前嫌,让各自的国家安享太平,那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在大白象的劝说下,比提醢国与迦尸国都放弃了战争政策,成为友好国家。

东南亚小乘佛教壁画中的象群。(www.xing528.com)

公元前2世纪古印度的《白象投胎》浮雕。

生活在南亚次大陆的亚洲象,体态庞大,神态安详,性情温顺,步态庄重,在古印度人的心目中是一种神圣的动物。六牙白象与大白象的传说,反映了古印度人对于象的喜爱与崇拜。

佛经里还说:释迦牟尼到迦毗罗卫国投胎时,也是化成一头白象降临的。今天印度共和国巴鲁特地方曾出土一幅公元前2世纪的石刻浮雕。画面上,释迦牟尼的生母摩耶夫人侧身静卧,她的身后有一头蜷伏的大象。这幅石刻浮雕表现的内容,就是“白象投胎”的故事。

由于这些传说,在早期的佛教艺术中,常用大象作为佛的象征。

卐字符

佛教宣称:释迦牟尼相貌奇异。除了前面说过的“三十二妙相”,释迦牟尼在相貌、言行方面还有80个奇妙之处,包括“无见顶”(站立时看不见头顶)、“鼻高不见孔”(鼻梁又高又直而鼻孔不显露)、“眉如初月”(眉毛细长弯曲)、“耳轮垂埵”(耳轮与耳垂大)、“身坚实如那罗延”(身体坚实挺拔)、“骨际如钩锁”(骨节结实)、“身一时回旋如象王”(身姿稳重)、“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纹”(行走时脚离地面四寸高而显露出脚心的纹路)、“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赤铜色的指甲又薄又润泽)、“膝骨坚而圆好”(膝盖结实、浑圆)、“身清洁”(身体干净)、“身柔软”(身体柔软)、“身不曲”(身体不弯曲)、“指圆而纤细”(手指圆润而纤细)、“指纹藏覆”(看不见指纹)、“脉深不现”(手背等处的血管不突现)、“踝不现”(踝骨不突现)、“身润泽”(全身的皮肤润泽)、“身自持不逶迤”(身姿挺拔)、“身满足”(身体丰满)、“容仪备足”(具备各种高雅的仪态)、“容仪满足”(仪表无可挑剔)、“住处安”(居住在安全的地方)、“威振一切”(具有震撼一切的威严)、“一切众生见之而乐”(能使一切众生快乐)、“面不长大”(脸盘大小适中)、“正容貌而色不挠”(容貌端庄)、“面具满足”(面部丰满)、“唇如频婆果之色”(嘴唇红润鲜活)、“言音深远”(声音洪亮)、“脐深而圆好”(肚脐深而圆)、“毛右旋”(汗毛向右偏转)、“手足满足”(手脚丰满)、“手足如意”(手脚灵活)、“手纹明直”(手掌上面的纹路清晰)、“手纹长”(手掌上面的纹路长)、“手纹不断”(手掌上面的纹路整齐)、“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能使一切恶者变得和悦)、“面广而殊好”(脸盘宽窄适度)、“面净满如月”(面色白净,面部丰满)、“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和悦地对众生讲话)、“自毛孔出香气”(从汗毛孔里散发出香气)、“自口出无上香”(从嘴里散发出最好闻的香味)、“仪容如狮子”(像狮子一样威武)、“进止如象王”(像大象一样沉稳)、“行相如鹅王”(行走的姿态端庄高雅)、“头如摩陀那果”(头部端正)、“一切之声分具足”(声音悦耳)、“四牙白利”(门牙洁白而锋利)、“舌色赤”(舌头是红色的)、“舌薄”(舌头薄而灵活)、“毛红色”(汗毛呈红色)、“毛软净”(汗毛柔软而干净)、“眼广长”(眼睛大而长)、“死门之相具”(肛门的样子好)、“手足赤白如莲花之色”(手脚的颜色白里透红)、“脐不出”(肚脐不突出)、“腹不现”(腹部平坦)、“细腹”(腰身细)、“身不倾动”(身体不晃动)、“身持重”(身姿矜持稳重)、“其身大”(身体丰满)、“身长”(身材高大)、“手足软净滑泽”(手脚柔软干净而润泽)、“四边之光长一丈”(身体发出一丈长的光芒)、“光照身而行”(行走时光芒照亮身体)、“等视众生”(平等看待众生)、“不轻众生”(不轻视众生)、“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与众生说话时,声音与众生一样高)、“说话不着”(说话不刺激众生)、“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针对众生说的话而讲说佛法)、“发音应众生”(顺应众生的声音说法)、“次第以因缘说法”(根据众生各自的因缘逐一说法)、“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一切众生都不能看到他的全部体貌)、“观不厌足”(令人看不够)、“发长好”(头发长而美好)、“发不乱”(头发整齐不散乱)、“发旋好”(发旋的位置恰当)、“发色如青珠”(头发又黑又亮)、“手足为有德之相”(手脚上面都有吉祥的标志)。这80个奇妙之处,合称为“八十种随形好”,简称“八十种好”。

除了“三十二妙相”、“八十种随形好”,释迦牟尼还有一个重要的与众不同的体相——胸部有一个表示吉祥的卐字符。这个“卐”字,梵文读作Srivatsalaksana(音译“室利靺蹉洛刹曩”,意译为“吉祥海云相”),本是古代象征太阳或火的一种宗教符号。一些印度河文明时期的印章上面,就有这种符号。唐代的武则天规定:这个字符读作“万”。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胸部这个与生俱来的卐字符,是一种“瑞相”。因此,在早期的佛教艺术中,也常常以卐字符为佛的象征。

菩提树

佛教传说:当初,释迦牟尼出家以后,四处访师求道。他请教过不少著名的学者,还向当时极有名气的山洞隐居者阿罗逻迦啰摩、乌陀伽罗摩子学会了两种不同的禅定方法,却感到修习禅定没有使他获得精神的解脱。

古印度有一种很残酷的修行方法,叫做“苦行”。印度气候炎热,苦行者最初是把忍受热的折磨作为修行手段。后来,千方百计地拒绝物质福利与感官享受,并进行种种自我折磨,诸如焚臂、倒悬、断食、裸形、止语、拔须发、卧刺床、一手长期高举、单脚长期独立等等,都被苦行者作为修行手段,目的是以肉体的痛苦换取灵魂的快乐、精神的解脱。佛经中说:释迦牟尼决定到山林里修习苦行。他来到尼连禅那河畔,在山上的树林里结草为庵,睡在鹿粪堆和牛粪堆上,并且逐日缩减饮食,终至七天才吃一餐,而且每餐只有一颗麻子、一粒米,历尽了艰辛。可是,六年的时间过去了,释迦牟尼已经煎熬得瘦骨嶙峋,形同槁木,却仍然没有能够获得精神的解脱!在这种情况下,释迦牟尼决定放弃苦行,他艰难地走出树林,接受了牧女送给他的牛奶粥,又到尼连禅那河里洗去了身上的积垢,渐渐恢复了体力。一个月后,释迦牟尼拜谢了一直用牛奶粥供养自己的牧女,登上尼连禅那河西岸的伽耶山,在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下面坐了下来。他发誓:如果不能实现“无上大觉”,宁可粉身碎骨也不站起来!经过七天七夜的冥思苦索,释迦牟尼对于社会和人生进行了全面的思考,终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纵欲的享乐生活是堕落,禁欲的苦行生活是痛苦,只有避开这两个极端,才能获得清净之心,正确认识人生。他认为:世界是变化的,人生是无常的,种种痛苦与烦恼都来源于“贪婪”、“激忿”和“愚痴”。只有放弃对于外在物质的追求,断除一切欲念,努力修行正道,才能跳出生死轮回,获得解脱。就这样,在第七天的黎明时分,释迦牟尼宣布:自己“悟道成佛”了——觉悟了人生的真谛,成了一个觉悟者——彻底觉悟了人生真谛的人。

清代木刻画《出山释迦》,描绘放弃苦行的释迦牟尼走出山林的样子。

“觉悟者”在梵文中作Buddha,音译“佛陀”,略称“佛”。这就是“佛教”这个名目的由来。

伽耶山上为释迦牟尼遮蔽风雨的树,原名“毕钵罗”树(“毕钵罗”是梵文Pippala的音译,又译作“贝多”),即榕树。释迦牟尼在树下“悟道成佛”后,被誉为“菩提树”——“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为“觉”、“智”、“道”等。因此,菩提树也可以叫做“觉树”、“智树”、“道树”。为纪念释迦牟尼“悟道成佛”,阿育王时代围绕着伽耶山上的菩提树建造了一所规模很大的精舍——前文提到的菩提加耶大塔,就在这所精舍中。中国东晋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都曾瞻仰过这个佛教名圣;北宋时代到印度瞻仰佛迹的中国僧人们,还在这里立过五方汉文石碑。

由于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所以在早期的佛教艺术中,菩提树也常被作为佛的象征。

不仅是佛教,古印度的许多教派都有“法轮”之说。这是雕饰在印度教神庙基座上面的法轮。

法轮

在印度古代的神话中,有一个法力极大的国王,他即位的时候,受天神的感应,得到一个可以降伏四方的“宝轮”,所以被称为“转轮王”(梵文Cakravartirajan的意译,又译作“转轮圣王”、“转轮圣帝”或“轮王”等)。由于他常常手持宝轮在空中飞行,又有“飞行皇帝”之号。在这个神话中,“宝轮”其实是对于战车的神化;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也有战车的神化物——哪吒脚下的“风火轮”。

佛教采用了古印度的神话传说,宣称:有金、银、铜、铁四个转轮王,每到一定时期就出现在世界上,手里拿着宝轮,治理天下——金转轮王手持金宝轮,治理东方胜神洲、西方牛货洲、北方俱卢洲、南方赡部洲这“四大部洲”;银转轮王手持银宝轮,治理东方胜身洲、西方牛货洲、南方赡部洲这三个洲;铜转轮王手持铜宝轮,治理东方胜身洲、南方赡部洲两个洲;铁转轮王手持铁宝轮,治理南方赡部洲。他们手中的宝轮能够摧毁高山巨石,所向披靡。

佛教认为:佛陀总是不停地讲说佛法,犹如转轮王手中的宝轮不停地转动;佛法能够息灭烦恼,犹如转轮王手中的宝轮能够摧毁高山巨石。所以,佛教把佛法称之为“法轮”,把讲说佛法叫做“转法轮”。在早期的佛教艺术中,法轮也常用来作为佛的象征。

释迦牟尼“初转法轮”。

佛经里说:在释迦牟尼刚刚“逾城出家”后,他的父亲净饭王曾派出五名亲信侍从出去寻找,让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把太子找回王宫。这五个人的名字是:阿若憍陈如(梵文Ajnatakaundinya的音译,略称“憍陈如”)、阿舍婆誓(梵文Asvajit的音译)、摩诃跋提(梵文Mahabhadrika的音译,略称“跋提”)、十力迦叶(梵文Dasadalakasyapa的音译)、摩诃男俱利(梵文Mahanamakulika的音译,略称“俱利”)。这五个人四处寻找,终于在尼连禅那河畔的山林里找到了正在独修苦行的释迦牟尼。不过,太子寻求人生真谛的巨大决心感动了他们,于是,他们也留在山林里,追随释迦牟尼修起苦行来了。六年以后,当释迦牟尼结束苦行生活重新进食时,他们产生了误解,以为太子失去了信心,放弃了努力。这五个人很失望,就离开了山林,到别的地方修行去了。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这些曾经跟随自己修了六年苦行的侍从们。经过一番周折,他终于在波罗奈城的鹿野苑找到了他们,向他们讲说了自己在菩提树下彻悟的道理。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初转法轮”——释迦牟尼第一次讲说佛法。阿若憍陈如等五个人被释迦牟尼的说教折服,皈依了释迦牟尼,成为他的第一批弟子,号称“五比丘”。佛教史上把这一事件叫做“初转法轮”。

阿育王在鹿野苑立的石佛柱,高达70余尺,柱头石雕表示的就是“初转法轮”——四只威武矫健的雄狮,面各向一方,分站在四个宝轮上面;宝轮之间是象、马、牛、虎四兽,下面是钟形的倒垂莲花。中国唐代高僧玄奘西行时,亲眼见过这根“石含玉润,鉴照映彻”(4)的石佛柱。如今,柱身已经毁弃,保存在萨尔纳特考古博物馆的柱头高2米,光彩照人,精美绝伦,被公认为世界艺术宝库中象征性、写实性、装饰性完美结合的杰作。今天印度共和国的国徽图案,就是按这个柱头石雕设计的。据说,在四只雄狮上方,原来还竖立着一个金属制作的法轮,不过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今天,法轮仍然是佛寺的一种装饰物——藏传佛教寺院的殿顶上,常塑有巨大的法轮;汉地佛寺的山墙上,也常绘有法轮。

阿育王石佛柱的柱头。

足印

佛经里说,释迦牟尼涅槃前,特地在摩揭陀国的一块大石头上面留下了自己的足印。他对弟子阿难说:“我最后留此足迹,以示众生。”有人见到这双足印,瞻礼供养,就能够免罪灭灾。

内蒙古翁牛特旗查干布热山北的梵修寺大殿顶上面塑有法轮,两旁的鹿表示释迦牟尼“初转法轮”的地方是在鹿野苑。

吉林省吉林市万德寺的山门上,绘有法轮图案。

因此,在早期的佛教艺术中,佛足印也是佛的象征。玄奘西行时,将这双佛足印拓下带回国,唐太宗敕令按图刻制。后世也常刻制佛足印,保存至今的有十余处。例如,北京五塔寺的金刚宝座塔,以印度佛教建造在“佛成道处”的菩提伽耶大塔为蓝本,塔座南面正中处就刻有一双佛足印。五台山塔院寺文殊发塔底座的碹洞里,也刻有一双佛足印,长一尺六寸,宽六寸,足心有“千幅轮”,十个脚趾上都有卍字纹。陕西省西安市卧龙寺的《明卧龙禅寺碑》,正面的碑文记述了寺院的沿革史,背面是佛足印,双足拇指上是莲花图案,其余八个脚趾上有卍字符,足心有“千幅轮”和宝瓶、双鱼、宝剑等花纹,下面的铭文记载了佛足印传到中国的经过,以及卧龙寺僧于明代洪武年间镌刻佛足印的情况。印度共和国那烂陀纪念堂中的佛足印石,是早年的圣物。

保存在尼泊尔的佛足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