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场庄严-伽蓝七堂:完美演变及其建筑规制

道场庄严-伽蓝七堂:完美演变及其建筑规制

时间:2024-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伽蓝七堂伽蓝这种佛教建筑形式传入汉地以后,不断改进,日趋完美。这种规制,叫做“伽蓝七堂”。前文中提到的“伽蓝七堂”中,“佛殿”是礼佛空间,“法堂”是诵经空间,“僧房”是居住空间。左路建筑大致相当于古印度伽蓝的“诵经空间”,有“僧堂”和“云水堂”等。

道场庄严-伽蓝七堂:完美演变及其建筑规制

»伽蓝七堂

伽蓝这种佛教建筑形式传入汉地以后,不断改进,日趋完美。自宋代开始,汉地佛教寺院形成了固定的规制——要求有七处不可缺少的房舍,包括佛寺的入口“山门”、供奉佛与菩萨的“佛殿”、长老讲经说法的“法堂”、僧人居住的“僧房”、贮藏物品的“库房”以及“西净”(厕所)、“浴室”。这种规制,叫做“伽蓝七堂”。

古印度,一个完整的伽蓝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第一个部分是以佛塔为中心、四周建造小精舍的“礼佛空间”;第二个部分是佛殿与简陋的屋舍组成的“诵经空间”;第三个部分是由僧房构成的“居住空间”。那烂陀地方、犍陀罗地方的古寺以及中亚地区公元前后的佛寺遗址,都是这样的建筑。佛教传入汉地以后,寺院的形制不论如何变化,都有这三个部分。前文中提到的“伽蓝七堂”中,“佛殿”是礼佛空间,“法堂”是诵经空间,“僧房”是居住空间。(www.xing528.com)

自明代以后,汉地佛寺的建筑一般分成三路——中路相当于古印度伽蓝的“礼佛空间”:沿中轴线,由前向后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等,左右配殿为“钟楼”与“鼓楼”、“伽蓝殿”与“接引殿”等。左路建筑大致相当于古印度伽蓝的“诵经空间”,有“僧堂”(僧人们平时修行的地方)和“云水堂”(接待来寺院挂单参学的僧人的地方)等。右路建筑大致相当于古印度伽蓝的“居住空间”,是僧人的生活起居区,有“香积厨”(佛寺的厨房)、“斋堂”(僧人吃饭的地方)、“僧房”(僧人住宿的地方)、“职事堂”(佛寺的库房)、“茶堂”(接待客人的地方)、“方丈室”(住持和尚居住的地方)等。

龙华寺前边的塔,相传建于孙吴时代。龙华寺几度毁破,而塔未受波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