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神梦道场庄严:孝肃周氏的故事

神梦道场庄严:孝肃周氏的故事

时间:2024-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孝肃周氏“夜梦伽蓝神”的故事北京西郊阳台山的东麓,有一个大觉寺,始建于辽代,曾是收藏《契丹藏》的著名禅寺。这两次修缮,都是孝肃周氏起的作用。孝肃周氏,是明英宗皇帝朱祈镇的贵妃、宪宗皇帝朱见深的生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也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她想出了一个“夜梦伽蓝神”的主意。对“夜梦伽蓝神”的贵妃,明英宗更是青睐有加。后来,周氏生的儿子被立为皇太子,“夜梦伽蓝神”大约是一个因素。

神梦道场庄严:孝肃周氏的故事

»孝肃周氏“夜梦伽蓝神”的故事

北京西郊阳台山的东麓,有一个大觉寺,始建于辽代,曾是收藏契丹藏》的著名禅寺。金代,这里是金章宗完颜璟的驻跸之地,更是显赫一时。不过,到了藏传佛教处于至尊地位的元代,统治者的兴趣主要集中于大圣寿万安寺等密教道场,禅寺受到了冷落。到了元末,曾经显赫一时的大觉寺竟因年久失修而废圮了。明代宣德年间,残破的大觉寺获得了再生——笃信佛教的张太后听说大觉寺“岁久弊甚而灵应屡彰”(虽然年久失修,十分破败,寺里的神佛却很有灵验),决意修复这所佛寺。一向十分孝敬她的明宣宗朱瞻基,动用“内帑”(皇家的私人钱库)满足了这个老太太的愿望。今天大觉寺山门上面的“敕建大觉禅寺”匾额,就是明宣宗的手迹。

到了英宗、宪宗两朝,大觉寺更是红极一时。英宗正统十一年(1446)和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朝廷毫不吝惜地动用国库里白银,两次大规模地修建大觉寺,每次都要花费几十万两白银。经过这两次大修,大觉寺美轮美奂,殿堂金碧辉煌,造像庄严肃穆,还有仿照古印度佛教名胜建造的“鹿苑”和“鹫山”两处景观。“鹿苑”,是梵文Mrgadava的意译“鹿野苑”之略,又译作“仙人鹿园”、“仙人论处”、“仙园”、“鹿林”等,因有众多野鹿而得名,是释迦牟尼第一次讲说佛法的地方。“鹫山”,是梵文Grdhrakuta的意译,又译作“ 灵山”、“灵鹫山”、“鹫头山”等,因山顶似鹫且山中多鹫而得名,释迦牟尼曾在这里居住多年,“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著名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记载:一天,释迦牟尼在灵鹫山为众人讲说佛法时,手拈金色的菠萝花(青莲花)示众。当时,大家不明白释迦牟尼的意思,都默然不语,只有迦叶“妙悟于心”而“破颜微笑”了。释迦牟尼当即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鹿野苑今貌。

文献资料的记载来看,大觉寺的“鹿苑”和“鹫山”造型极为逼真,人们到了这里,“如睹西土”。这两次修缮,都是孝肃周氏起的作用。

孝肃周氏,是明英宗皇帝朱祈镇的贵妃、宪宗皇帝朱见深的生母。

在大觉寺东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周家巷村。周氏的娘家在京西有两处坟地,一处是柳林村北(在今天的海淀区苏家坨乡)的周家坟,另一处就是周家巷村的周家坟。据考证,柳林村北的坟地埋葬的是当时去世的人,而周家巷村的坟地是周家的祖坟。哪个出了嫁的女儿不想娘家?生活在深宫里面的孝肃周太后,对于她自幼生长的京西地方,当然是非常眷恋的。但是,受宫廷规矩的限制,她不可能随时归省时刻思念的家乡。大觉寺却给她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她可以把大觉寺作为周家的家庙,每年到大觉寺去进香拜佛,驻跸数日,既可以趁机省亲,还可以借此机会祭扫祖坟。一石三鸟,何乐不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也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她想出了一个“夜梦伽蓝神”的主意。

2007年1月,上海佛教参访团的僧人们在灵鹫山的一个石窟前留影。

光绪天府志·京师志》等文献中记载:周氏有一个娘家弟弟,名叫周云端,小字吉祥,在大觉寺落发出家后,成为北京街头的一个野和尚,白天四处游逛,夜晚就到报国寺的伽蓝殿里睡觉。周氏被册封为贵妃以后的一天夜里,煞有介事地对身边的明英宗说:她有一个弟弟,自幼离家出走,下落不明。刚才,她梦见伽蓝神了,说这个弟弟就住在报国寺的伽蓝殿里。天亮以后,明英宗派人到报国寺去,果然找到了正在伽蓝神像后边睡觉的吉祥。对这个伽蓝神庇护的野和尚,明英宗不敢怠慢,把报国寺扩建为“大慈仁寺”,并赐给寺院数百亩庄田,让周云端做了大慈仁寺方丈,还大举修缮周云端当年落发的大觉寺,大觉寺自此成了周家的家庙。对“夜梦伽蓝神”的贵妃,明英宗更是青睐有加。后来,周氏生的儿子被立为皇太子,“夜梦伽蓝神”大约是一个因素。(www.xing528.com)

明宪宗即位以后,周氏升格为太后,又让周云端以“僧录司左善世”(5)的身份兼任大觉寺方丈。从成化十四年到弘治五年(1478—1492),周云端主持大觉寺的寺务长达15年之久,死后就葬在大觉寺南面,还建立了一个“周云端和尚舍利塔”。

这些情况也见于正史,《明史·后妃传》中有相同的记载,基本情节应该不是讹传。

【注释】

(1)见《释氏要览》。

(2)见《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三章。

(3)“外道”,指既反对婆罗门教也不赞成佛教的教派。佛经中经常提到“六师外道”、“九十六种外道”——“六师”,是“沙门系统”中六个有影响的领袖人物,在他们的旗帜下,各有15个派别,加上六师本身,合为96种。这里,指的是当时极有影响的耆那教。

(4)见《敕修清规》等。

(5)明代有一套严密的僧官系统,管理全国佛教事务——以“僧录司”为全国最高的佛教管理机构,设“左善世”、“右善世”各一人,官位为正六品;设“左阐教”、“右阐教”各一人,官位为从六品;设“左讲经”、“右讲经”各一人,官位为正八品;设“左觉义”、“右觉义”各一人,官位为从八品。这些僧官,都由朝廷挑选精通经典、戒行端洁的僧人担任。各府、州、县则设置“僧纲司”,管理地方佛教事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