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兰若到伽蓝探寻《道场庄严》的内涵

从兰若到伽蓝探寻《道场庄严》的内涵

时间:2024-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兰若”到“伽蓝”佛教主张出家修行,认为“家者是烦恼因缘,出家者谓灭垢累”——世俗家庭只能给人带来烦恼,只有离开家庭净心修行才能摆脱世俗的垢染和拖累。这就是著名的“迦兰陀竹林精舍”,简称“竹林精舍”。有了“竹林精舍”和“祇园精舍”以后,一部分比丘开始从树林里迁入屋舍,佛教僧人居住的地方这才有了“伽蓝”之称。由“兰若”迁入“伽蓝”,是佛教史上的大事件。

从兰若到伽蓝探寻《道场庄严》的内涵

»从“兰若”到“伽蓝”

佛教主张出家修行,认为“家者是烦恼因缘,出家者谓灭垢累”(1)——世俗家庭只能给人带来烦恼,只有离开家庭净心修行才能摆脱世俗的垢染和拖累。其实“出家”并不是佛教的独创,而是古印度的一种传统——寻求灵魂解脱的人,往往离开家庭,剃去须发,到人迹罕至的树林里面修行。“出家人”这个词,在当初就叫做“林居者”。原始佛教时期,佛教比丘们沿袭了古印度这个传统,剃去须发,到人迹罕至的树林里面修行。因此,当时的佛教把僧人居住的地方叫做“兰若”。“兰若”,是梵文Aranya的音译“阿兰若”(又作“阿练若”、“阿兰若迦”等)之略,意译“丛林”或“寂静处”、“空闲处”、“远离处”、“无净声”、“空家”等等,意思是“远离村庄聚落的寂静的林中空地”。

古印度的佛教比丘们认为:远离世俗社会,在林中空地修行,自由自在地亲近大自然,安安静静地思考人生哲理,能得到惬意的精神享受。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旃延,曾经做诗描绘这种愉悦的精神享受:“满铺着伽悦利藤的花环,这些胜景,悦目娱心。大象的鸣声,回荡山谷,这些巉岩叫我喜欢”;“浮云蔚蓝,流水清凉,澄澈见底,到处是因陀罗牧人瓢虫),这些岩石叫我喜欢”……不过,迦旃延只谈了事情的一个方面。在“悦目娱心”美景的同时,热带山林里的自然条件是非常恶劣的,正如《太子须大拏经》中所说的:“地有蒺藜、砾石、毒虫”,而且有“虎狼猛兽”出没,“大可畏也”;“寒则大寒,热则大热”,“又多风雨雷电雾露”……这些,对比丘们坐禅修行、潜心思考是大有妨碍的。据说,耆那教白衣派的苦行者不得不在坐禅时戴上口罩,防止虫子钻到嘴里。《六度集经》里有一个宣传因果报应的故事,故事的开头说:释迦牟尼的前身菩萨在山林里修行的时候,一个虱子爬进了他的衣裳,弄得他身上瘙痒,心境难以平静。他在衣裳里找了很久,终于捉到了这个妨碍他修道的虱子。一个虱子尚且如此,风暴、雷电的袭击,毒蛇、猛兽的侵扰,对修行的妨碍就更大了。在这种情况下,虔诚的佛教在家信徒将两处房舍献给了释迦牟尼——“竹林精舍”和“祇园精舍”。

元代大书画家赵孟img8绘制的《天竺红衣僧》,一个比丘正坐在树下修行。

佛教的发祥地,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古印度”,与今天的印度共和国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包括了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等众多国家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是古印度历史上的“列国时代”,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在这个时代,北印度曾经有大大小小三十多个国家。其中,摩揭陀国和拘萨罗国是两个比较大的国家,释迦牟尼经常往来于这两个国家讲说佛法。

王舍城遗址。“竹林精舍”已荡然无存,只有一片茂密的树林。

最初,释迦牟尼与弟子们并没有固定的居住地方,“树下一宿”(2)而已。后来,释迦牟尼的威望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信奉佛教的人越来越多(由于佛教的巨大影响,印度史上的“列国时代”也被称为“早期佛教时代”)。摩揭陀国有一个名叫迦兰陀的富豪皈依了佛教以后,将都城王舍城外原来准备施舍给“外道”(3)的一片竹林献给了释迦牟尼,请他在这里讲经说法。信奉佛教的国王频婆沙罗又出资在竹林里面建造了屋舍,供释迦牟尼和他的弟子们居住,号称“精舍”。这就是著名的“迦兰陀竹林精舍”,简称“竹林精舍”。拘萨罗国的王子祇陀也把都城舍卫城的一处园林献了出来,富商须达多出资为这处园林铺设了地面、建造了屋舍,请释迦牟尼在这里讲经说法和居住。这就是著名的“祇陀给孤独园精舍”,简称“祇园精舍”。(www.xing528.com)

有了“竹林精舍”和“祇园精舍”以后,一部分比丘开始从树林里迁入屋舍,佛教僧人居住的地方这才有了“伽蓝”之称。“伽蓝”,是梵文Sangharama的音译“僧伽蓝摩”之略,意译为“众园”,意思是“僧众居住的园林”,梵汉并举可以译为“僧园”或“僧院”。这就是后来汉地佛教所说的“寺”、“寺庙”、“寺院”。

迦兰陀,是梵文Kalandaka的音译,意译“鸟”或“山鼠”,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的一个极富有的长者。频婆沙罗,是梵文Bimbisara的音译,又译作“频鞞娑罗”或“瓶沙”、“洴沙”等,意译“影胜”、“影坚”、“影牢”等,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的国王。在列国诸王中,他是最早皈依释迦牟尼的佛教信徒。须达多,是梵文Sudatta的音译,略称“须达”,又译作“苏达多”,意译“善与”、“善授”、“善给”等,是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的一个富商,因经常向孤独的穷人施食而被称为“给孤独长者”。祇陀,是梵文Jeta的音译,又译作“逝多”,是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的儿子。这四个人,都是释迦牟尼的有力支持者。因建造竹林精舍与祇园精舍的功德,被后世视为佛教寺院的创始人。

公元前2世纪古印度的石刻——《须达多以金布祇园》,巴鲁特地方出土。

由“兰若”迁入“伽蓝”,是佛教史上的大事件。后世的佛教信徒对竹林精舍和祇园精舍的描述,难免有渲染的成分。尤其对于释迦牟尼居住了25年之久的祇园精舍,《涅槃经》与《毗奈耶杂事》中是这样说的:须达多用黄金为它铺设了地面!其实,东晋法显西行时,曾经亲眼见过这处园林。当时,精舍里还有印度僧人,并与法显交谈了几句,询问法显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得知法显是不远万里从中国来求法的人,非常惊奇、赞叹。《法显传》中描述:“精舍东向开门,门户两厢有两石柱,左柱上作轮形,右柱上作牛形。池流清净,林木尚茂,众华异色,蔚然可观。”虽然环境清幽雅静,建筑整齐美观,但是并没有黄金地面。

古印度石雕艺术中美丽性感的母夜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