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族群的移入和消长
从现状看来,目前临潭县境内共有10个民族,以汉、回、藏三个民族为主。据1990年人口统计,临潭总人口有132110人,其中汉族99463人,回族21524人,藏族11083人。汉族遍布全县,回族主要分布在城关、卓洛、古战、长川、羊永、术布、流顺、新城、扁都、三岔、羊沙等乡镇,其中卓洛、古战、长川3乡为回族乡,藏族主要分布在术布、卓洛、长川、古战、石门、陈旗、龙元等乡。但是,从上文中,我们知道,一直到1937年,杨土司被杀死之前,临潭地区一直在藏族势力控制之下。从人口统计中看来,临潭地区藏族人口却比回族和汉族少。这意味着在动荡不安的历史中,有一个族群之间的人口消长。这种变化在今天的地名中可以看出来,比如有的地名明显是藏语地名,却没有藏族居住;有的地名带有军事建制意味,那是汉族,或者回族移入的遗迹。这种族群势力的消长,和历史上多元权力消长是互为呼应的。
该地区最早的族群是羌人集团。他们世居在洮、岷、河湟地区。商周时期,一直过着游牧生活,经常被中原俘获为奴。秦王朝建立后,此地成为属地,但没有进一步威胁羌人的发展,只是遏止了羌人的东进而已。西汉时期,政府力图将羌人纳入到自己控制之中,激起了先零羌、封养羌、牢姐羌的联合反抗。在镇压了反抗之后,汉政府设立了护羌校尉监督诸羌。可诸羌并没有屈服,从西汉到东汉,羌人暴动连续不断,也一再被镇压,这极大地影响了羌人的发展。魏晋之后,诸羌已逐渐衰弱,唯有党项羌诸部比较活跃。随着隋唐政府的强行内徙、部分羌人部落的内附,以及吐谷浑的移入和发展,吐蕃兴起等多种力量作用之下,党项羌有的归附了吐蕃,有的融入了汉族。
羌人衰落和吐谷浑移入大有关系。西晋时期,吐谷浑率领700余户,沿着阴山一直打到陇西,征服世居此地区的氐羌部落,占据了洮水以西数千里地,并在这个地区建立政权,以洮河流域为中心。吐谷浑先后和隋唐、吐蕃都有战争。最后吐蕃于663年消灭了吐谷浑政权,掠夺了其人口和牲畜,吐谷浑随之灭亡。
接替吐谷浑控制该地区的是吐蕃人。762年,吐蕃占领洮州。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分裂,河陇地区出现长期的混战局面。此时,以羌人、吐谷浑等诸多民族组成的“温末”政权建立。当时,今日的临潭正处在“温末”集团的心脏地带。此时,吐蕃占主导地位,奠定了其后藏族在该地区的地位。五代十国时期,没有任何力量动摇吐蕃在洮州的地位,这一直延续到宋。宋代,吐蕃赞普后裔噘厮啰建立了藏族政权(1015~1032年),这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地方政权,其辖区占河湟间2000余里,有鄯、郭、洮、渭、岷、叠、宕等州,部众10万人。康定二年(1041年),宋王室授噘厮啰为“保顺军节度使兼邈川大首领”,兼“检校太室充保顺河西等军节度使”“洮凉两州刺史”等。噘厮啰死后,其三个儿子三分其境。
元代,藏民族逐步形成,政府在为甘肃、青海藏族地区和四川阿坝藏族北部地区设立了5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设宣慰使5员,洮州为5宣慰使之一。洮州元帅府治所在今日临潭新城,管辖今天的临潭、卓尼地区。明洪武二年(1369年),河、洮、岷地区的土司纷纷归降。明朝设置西番诸卫。当时洮州卫的疆域,包括今之临潭、卓尼及碌曲、玛曲、迭部和夏河等县的部分地区,主要居住者是番族18大姓,称洮州18族(部落),另有洮州东路木舍等31族,西陆答路失等13族。
为了维护长治久安的统治,明朝先后赠封了3个土司,5个僧纲,以此来统治藏族部众。这3个土司,分别是卓尼杨土司、资堡昝土司和卓逊小杨土司。卓尼杨土司世居卓尼堡,为洮州最大的土司,其辖地南至阶文,西至松潘,北至驯化番地,幅员千余里。[7]资堡昝土司的辖区,东至禄元山,南至若龙若巴山,西至眼藏,东北至卓尼达勿村,共辖7旗,70族,384户。[8]卓逊小杨土司管辖卓逊、达子坡、牙布、格协、余家庄、塔尔木多、大蜀共7族,30户,把守隘口3处。[9]五僧纲主要就是垂巴寺僧纲、卓洛寺僧纲、嘛呢寺僧纲、圆城寺僧正、阎家寺僧正、禅定寺僧纲。这种“以夷制夷”的制度,肯定了藏族在该地区势力,维系了藏族的发展。清朝延续了明朝的制度,没有破坏藏族在这个地区的地位。
与羌族和藏族相比,汉族、回族和曾经兴盛的吐谷浑一样,完全是外来移民。他们有的因为避难逃逸,有的因为政府移民屯田戍边。可我们应该注意到,汉人在这个地区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消长之后,最终成为当地人口的多数。公元前210年,为逃避秦廷的横征暴敛,大批陕西、山西等地汉人,逃离至岷洮地区定居。西汉多次在岷洮地区用兵,并驻留军队。汉代末年,定居此地的汉人增多。南北朝时期,大量中原汉族人为了躲避战乱,移入该地区,汉人数量大大增加,并逐渐成为主要民族。隋朝初年,吐谷浑再度东进,文帝在沿边各地建立大量的军事据点,派遣军队戍守战略要道。隋大败吐谷浑后,为巩固新征服地区,迁徙内地犯人进入此地,先后五次将陕西、山西、安徽、浙江、江苏等地区的犯人和其家属,以及其他汉人,大约4万多人迁徙到洮、岷、河诸州居住,并大肆屯田,驻兵戍守。隋朝濒临灭亡之时,朝廷宗室部分弟子逃往洮岷地区避难,现居于临潭城关、新城、陈旗以及卓尼等地的部分杨姓群众,自认为是隋朝王室后裔。为了巩固充实边疆,唐王朝也向此地大量移民。此时,汉族在此地人口大增,并开始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聚居区。(www.xing528.com)
但是,吐蕃东侵占领洮州全境后,汉族除了逃亡异乡外,大部分沦为吐蕃的奴隶,不少被同化于吐蕃中,甚至一度使汉族在洮州几乎灭迹。9世纪中叶,唐朝收复失地,大批汉人才有机会重新进入该地区。[10]北宋时期,厮啰政权联宋抗夏,双方和平相待,宋夏交界地带,不少汉人流入洮岷地区。熙宁年间,王韶率兵征服吐蕃控制的地区,和厮啰进行了多次交战。同时,除了驻兵防守以外,宋朝再次招募大量汉人来屯田。1207年,经过1年的征战,金乘机掳去大量的财物和百姓,使汉族人口大大减少。元朝末年,汉族人口一直呈现出下降趋势,新城、旧城一带地区汉人几乎绝迹,其他地方汉人仅有1400户,人口不足万人。明代,洮州卫建立后,除了随沐英平叛带来了汉人军士外,朝廷还下令将京城无地农民35000户移入各卫所。所以,今天临潭的很多汉族说,自己家是从南京竹丝巷来的。在当地社火秧歌有这么一段词:
正月里来是新年,我的老家在江南,自从来到洮州地,别有天地在人间。[11]
到了清代末年,汉族就已经成为临潭人口的主要部分了。和汉族一样,临潭回族也认为自己是从南京竹丝巷来的。顾颉刚在1938年考察洮州日记中写道:
此间汉回人士,问其由来,不出南京、徐州、凤阳三地,盖明初以戡乱来此,……若赵、若马、若杨皆自谓南京竹丝巷人,此间有民歌云,“你从哪里来?我从南京来,你带什么花儿来?我带茉莉花儿来。”洮州无茉莉花,其为移民记忆中语无疑也。[12]
可见,临潭回民应主要是明代随沐英西征后留守之人。洪武二年(1369年),回族将领沐英平息十八蕃酋叛乱后,大量部将奉命留戍。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回族。当时,临潭回族的姓氏主要有丁、马、敏、苏、黎、张、李、王、单、肖、吴、鲜、牟、祁、赵、高、海等。而以丁、马、敏3姓最多。据《洮州丁氏祖谱存稿》、海氏《依录亘古家传坟院册》、《甘肃回族史纲要》等记载,丁姓始祖丁盛州、敏姓始祖敏大镛、吴姓始祖等均来自南京;苏姓始祖来自陕西;鲜姓始祖来自陇西;海姓远祖海承阳来自西域,后裔海汪于唐初来兰州,明洪武初年有海天弼、海天化从李文忠来洮,为洮州海姓始祖;马姓始祖来自陕西以及甘肃的临洮。同治年间,部分回族从今天的甘肃临洮、陇西一带迁入临潭。同治六年(1867年),甘肃掀起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反清斗争,临洮穆夫提门宦第9辈教长马云率众起义失败后,部分教生遭到屠杀,部分被迫逃亡。其中,不同宗的几十户马、王等姓回族,从临洮逃到旧城。同时参加起义的哲赫忍耶回民,也有几户逃到旧城,使当地回族人口增加,县内回族村庄多达48庄。民国时期,部分回族从临夏、张家川经商,逃难到临潭,成为临潭回族的组成部分。据光绪五年(1879年)统计,临潭县有回族1250户,10116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回族1668户,10653人。经过1914年和1929年的两次劫难,到1949年,回族人口减少到了1268户,6545人。到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时候,达到10740人。[13]
相对于羌人、吐谷浑、吐蕃、藏族和汉人来说,临潭回族历来是处于汉藏之间的族群,不论人口消长,还是在地方社会权力框架之中,临潭回族始终处在权力边缘。这也是西道堂创建和发展历史中,遭遇困境的深层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