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然环境和生计手段对于宗教群体认同的历史与现实具有重要影响

自然环境和生计手段对于宗教群体认同的历史与现实具有重要影响

时间:2024-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自然环境和生计手段我的田野地点以临潭县城关——旧城为主,它距离省会兰州有346公里,和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相距78公里。这给临潭地区生计形态带来很大的影响。虽然从自然地理上,临潭应该是农耕文化和畜牧业文化的过渡地带,而现在它是以农业为主。一天,我和西道堂教生一起饮食尔麦里。鉴于农耕不能满足生活需要,临潭人一直十分重视和依赖商业。

自然环境和生计手段对于宗教群体认同的历史与现实具有重要影响

(一)自然环境和生计手段

我的田野地点以临潭县城关——旧城为主,它距离省会兰州有346公里,和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相距78公里。我第一次去临潭城关时,坐的是西道堂教长专车,司机是敏教长的次子敏承忠。我们上午11点左右从兰州出发,由于平常公共汽车路线比较拥挤,我们改从东乡族自治县方向走,由夏河县进入甘南藏族自治州,大约4个多小时,就到了临潭城关的西道堂总堂。

总堂在城关西部西凤坪下,处于洮河支流西边,河道的河水自西北向东南流,现在已经没有河水,成为两岸住户的排污水道了。在总堂正门口,依然有一座横跨河道的达子沟桥。韩清一先生说:“在我年幼的时候,这个河道的水是满满的,也是清亮亮的,可用来做饭和供人畜饮用。在马明仁教长时期,沿河道两岸都种满了树苗,后来都长成了大树。现在连一棵树都没有了。原有的、茂盛的树林大炼钢铁时,全部被砍伐烧掉了,甚至包括西凤山上西道堂自己种植的树林,也都被毁掉了。”经过这么大的变迁,总堂以及西道堂教生主要聚居区的分布,并没有多大变化。韩清一先生告诉我,沿河道以西自南至北的300多米的范围内,主要是西道堂教生居住。

没抵达临潭时,我并不知道它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即其自然地理的过渡性。今日临潭县辖区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地处秦岭西端,东邻岷县,北接康乐、渭源二县,其东、西、南三面被卓尼县环抱。全县境界,东西宽约60公里,南北长约80公里,总面积1557.68平方公里。从自然地理上看,今天该县所辖面积,主要处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界地带,境内地形西高东低,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多为低山深谷,重峦叠嶂,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境内大部分地区低于海拔3000米,平均海拔为2800米左右,海拔最高处为3926米,最低处为2209米。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于秦岭东西向构造中带中南部、地西高东低,中间高而南北低。

由于莲花山、厚星山、大石山和阿岗纳山和山体的隔离控制,又受到南、东、西面的洮河主流及其30余条支流的切割分离,使临潭地形变化相当复杂。总体上看,临潭地貌属于高原丘陵山地。具体分为三个区域,其一为莲花山、大石山山岭地区。该区位于莲花山以南,大石山至总寨乡东北,占据临潭县中北部大片地区,是甘南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该地区海拔多在2800~3580米左右,山岭相间的盆地,西北部多为天然牧场,东南部多开辟为耕地。其二为八角、冶力关低山丘陵区。该区位于莲花山以北,地貌上属于黄土高原的南缘带。地势三面高中间低,海拔为2500~3000米,以丘陵盆地为主。该区主要是被黄土覆盖,适于耕作,有大片农田,间有小片灌木林。其三为城关和新城丘陵山区。该区位于大石山、总寨以西的古战至店子,包括西北边被围于卓尼县境内两片插花地。该区占据临潭县西南大片地区,与甘南高原北边缘接近,以中低山地为主,大小不等的盆地呈东西不连续地分布于该区的中部。有城关、新城等较大的盆底滩地,也有亦子多、阿岗纳和下青泥河等处的高山。该区黄土覆盖比较广泛,但厚度比前面两个区域小。盆地及其相联结的部分都被辟为耕地。

由于特殊位置和地形,给当地气候造成了一定影响。鉴于临潭位于内陆中纬地带,寒冷、阴湿、四季不分明,春秋两季,其各地的总降水量为269.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2%。降水量东北多西南少,旱涝频繁,具有长冬无夏,冬季长达9个月(严寒期90天),春秋相连、冬长冬冷而不寒、春季回暖慢、秋季降温快、冬干秋湿的高原气候特色。这给临潭地区生计形态带来很大的影响。虽然从自然地理上,临潭应该是农耕文化畜牧业文化的过渡地带,而现在它是以农业为主。

该地区并非从来就是一个农牧兼营的地区,而是在一定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根据地形和气候,当地的农业耕作主要分为西部高寒阴湿青稞、豌豆、油菜区;中部冷凉半湿润青稞、小麦蚕豆、油菜区;东南部冷湿半湿润粮、药、果、菜区和北部冷温湿润小麦、蚕豆、果菜区。由于气候因素,使这里农业的产量比较低。从各种作物的亩产量看来,1949年,各种作物的亩产都是比较低的,春小麦是48公斤,青稞是49公斤,洋芋是48.5公斤。其后,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各类作物亩产也只有低程度的提高,1990年,春小麦的亩产达到了129公斤,青稞是114.4公斤,土豆是136公斤,豌豆是103.5公斤,油菜是55.2公斤。[1]尽管如此,这并没有改变临潭人生活的艰难。在调查时,很多人告诉我:“我们临潭不是地养人,而是人养地。”对此,本地清代名宿陈钟秀所做的《洮州竹枝词》,对临潭民生之艰难作出了形象的描述。

禾稼终年只一收,但逢秋旱始无忧;夕阳明灭腰镰影,半是男儿半女流。不出蚕丝不种棉,褐衣遮体自年年;冬寒夏暖何曾易,真个洮州是极边。[2]

如此艰难的生活,在当地习俗中也有所体现。一天,我和西道堂教生一起饮食尔麦里。吃完后,我将碗放下,可却见到身边有个人在舔碗。我本以为是个人习惯,可转眼看去好几个人都是如此。这要是我安徽的家乡,则会被当做没有家教。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对当地人的询问,解释有两种:模仿圣行和节约粮食。两种解释都在于说明舔碗是一种美德。后来,临潭北庄门宦的小丁说:“以前,我们小时在家,亲戚请你吃饭,要是吃完饭你不舔碗,那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www.xing528.com)

因为农时短,且收成比较少。如果没有商业收入,那么就很难在经济上维持下去。鉴于农耕不能满足生活需要,临潭人一直十分重视和依赖商业。他们也认为自己是“重农善贾”的,挣得再多的钱,也依然很看重农业。陈钟秀的竹枝词中写道:

牛马喧腾百货饶,每旬交易不须招;酉阳市散人归去,流水荒烟剩板桥。[3]

这种风气应和其历史上的建制有密切关系,也是该地区过渡性地理特征影响所致。因为处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农耕文化和畜牧文化的过渡带上,所以,两种文化和生计之间的交易和互动,势必要在这两个文化边缘上开展。在田野中,人们对我说:“我们临潭人,往往在农业收成完结的时候,就出门经商,有的人到藏区去收购冬虫夏草,有的人营销藏族的首饰。但不管挣了多少钱,一般都是带回到临潭来花掉。现在在西藏的拉萨就一个临潭人集中营商的地方,号称临潭街。”

如果回顾历史,就会发现当地的商业经济,并不是一种原生性的生计。而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政权引导和参与的结果。宋金对峙之时,金朝占领洮州后,曾经三次在当地设立榷场,从而使其成为两个政权进行贸易的官方市场。后来,明政府先后在旧城和新城设立了茶马司,继承和健全了宋以来茶马贸易的组织和制度。洮州出产良马,藏民喜欢饮茶,明朝开国皇帝曾经和各部落藏族制订了定时、定额贸易规则,但贸易主要由政府直接和藏族头人开展。后因官方控制下的贸易量不够大,明弘治三年(1490年),政府开始允许私自贸易。此时,洮州卫模仿南京地区民间赶集的形式,推行了军营赶集的办法,在城南门外开辟了一个市场,十日一个大集,五日一个小集,以此带动了其他商品的流通,如服装、绸缎布匹、铁器、瓷器、粮食、食盐等生产、生活资料,都经旧城运往甘青川接壤一带的藏区,而藏区的畜产品如皮张、毛、乳酪以及木材中药材之类,又源源不断运往内地,旧城遂成为商贾云集、商品堆积如山的商贸口岸。随着贸易的繁盛,邻近的各个卫所也想来参加贸易。于是,明成祖于永乐十三年(1415年)下令给洮州卫都指挥使曰:“今天下太平,四海一家,各地商旅来往者听从其便,今陇各卫番人来洮,买卖交易,亦听其便。彼此不允许生事。”[4]

由此可见,明代的洮州卫,基本上成为了汉人和诸番的交易中心。同时,临潭的商业开始从政府间交易向民间化的转化,即民间贸易开始成为当地传统的生计手段了。这种特有的生计形式,对临潭人经济活动的趋向留下了直接影响。在下文中,我们就会看到,西道堂就是在这块贫瘠的丘陵山地上,依靠集体的力量,通过和藏区在经济上的贸易获得巨大的成就。这种与其说是西道堂人自己另辟蹊径,不如说是对传统生计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民国时期,旧城商业最为鼎盛,甚至一度可与河州(今临夏)平分秋色。当地有句老话叫:“河州有个马安良,洮州有个万盛王”,意思是河州马安良兵权大,洮州万盛王银钱多。万盛王是清末旧城最大的一家商号万盛西,在当地及岷县、成都、咸阳等地还开设了万盛当、万盛恒、万盛昌、万盛通、万盛渊、万盛成、万盛永等字号,相传有两万两银子的家财,故有如此称誉。

除本地商户外,更有不少外省客商,有京帮、陕帮、豫帮、鄂帮等,年输入物资约100万银元之巨,输出物资110万银元,以今日货币计算,年“进出口额”达上千万元。当地商户中,有80%活跃于甘青川草原地带,他们在牧区都和藏族“主人家”,诚实相待,亲如一家,为经商提供了便利条件。回族中,西道堂经营最善,当时拥有驮牛1700头,马200匹,骆驼60峰,流动资金达数十万银元,除在旧城坐地经商外,在成都、松潘、兰州、西安、张家口、北京、天津上海、内蒙古等地均设有商行,可谓“生意兴隆达三江”。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临潭人注重经商,除了因为农业生产水平低之外,也可以说是由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该地区西通藏族、南接巴蜀,西北可以联结河西走廊。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商业交通上成为了商人走南闯北、东进西出的必经关隘。再加上隋唐以来,中原王朝对茶马贸易的重视,经商传统就这么传了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