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清时期正式迁入广西南宁后,回族融合广西的本土文化,逐渐形成了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回族文化,成为广西各民族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宁回族人才辈出,在文学艺术领域中涌现出了不少杰出人物,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文化作品,为广西和南宁的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戏 剧
麻先德 笔名广林,经名易卜拉欣·麻先德,广西桂林人,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成员。于1959年10月考入广西戏曲学校(今广西艺术学校)桂剧班表演专业,1965年10月毕业。1983年10月,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编导专业,1985年10月毕业于该院。先后师承曾少轩(云中鹤)、王盈秋(庆丰年)等老一辈桂剧生行名家,及余秋雨、胡导、荣广润、方传芸等中国名家。历任广西桂剧团演员(男演员队队长)、编剧,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人事教育处、社会文化处干部,民盟广西区委组织部主任科员,中国文联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广西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正处级),广西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广西文联委员,民盟广西区委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民盟广西区直文化总支主任委员,广西南宁市伊斯兰教协会常委、副秘书长,广西版权协会理事,“广西当代剧作家丛书”副主编等。曾荣获首届全国先进戏剧工作者、广西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广西政协“四个一”先进表彰、广西民盟先进表彰等。
1960年首次公演桂剧优秀传统剧目《五台会兄》(饰“杨延昭”)、《时迁盗甲》(饰“徐宁”)。1992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代表剧目有:桂剧《黄忠带箭》《河北借兵》《十五贯》《审椅子》《玉娇怒》《训“虎”记》《我是理发员》《红嫂》等。发表中篇小说《侠丐》,大型桂剧剧本《三看》《错中错》《豆腐佬发财记》,10场清代传奇剧《乾隆皇帝下江南》(第一本),8场桂剧《仇大姑娘》(选自《聊斋》改编),现代桂剧《雷雨》(根据曹禺话剧以及沪剧改编),中型戏剧剧本《十万大山追匪记》(已由上海昆剧院排练演出),独幕剧《炭火映红贞操高》《星夜送军粮》《一条鱼》(已由上海戏剧学院录像)等,戏剧(曲)小品《清真寺的钟声》《自食其果》《逃荒路上》《梁山英雄除霸记》《相约在黄埔江畔》《南拳冠军马擎天》《夜雾笼罩着火车站》(均由上海戏剧学院排演并录像)等。导演桂剧《伐东吴》,大型粤剧《风雨良宵》(合作)。在区内外发表评论文章《艺术的魅力》《期待出现更多的力作》《生命与大海同在——评广播剧〈大海的儿子〉》《丹桂十月吐新香——桂剧〈台湾舞女〉观后》《戏曲改革浅见》《成功的探索——观话剧〈靓靓三姐妹〉》《南国红豆发新枝——喜看粤剧〈此恨绵绵〉》《笑中的沉思——广西台电视剧〈望夫成龙〉观后》《听唱新翻“杨柳枝”——评桂剧〈人面桃花〉〈打棍出箱〉〈老虎吃媒〉》《举才纳策靠胆略——粤剧〈乾隆点状元〉观后感》《诗一般美的“初恋”——看话剧〈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满园桂子带露开》《这里也是战场——看话剧〈大潮中的漩涡〉有感》《削弱了爱情悲剧——小议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真情涓涓入心田——谈谈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歌》《谈桂剧〈我是理发员〉前后》《飞自壮乡的银雀——记广西壮族青年歌手唐佩珠》《“花蝴蝶”之死》《粤曲声声有知音》《梨园一枝》《秋收季节——看广西农村会演中的小品小戏》《这里吹遍了春风——看区京剧团为二届广西剧展排演的〈南关魂〉》《热情讴歌雷锋精神——看广西电视台播出桂剧〈雷锋〉》《难以忘却的怀念——南宁市首届大学生电影节放映影片〈周恩来〉评介》《桂苑新声》《迷恋广西的书画家马万里》等200多篇文艺评论、随笔文章,以及编写戏曲史稿数十万字;同时,还撰写了60多篇有关回族的文章。有《广西籍作家白先勇》(刊载于1988年2月23日《南宁晚报》)、《南宁清真寺张存诚阿訇专访》(刊载于1986年10月25日《南宁晚报》)、《生活在向她微笑——记我市回族残疾青年马筱青》(刊载于1986年7月4日《南宁晚报》)、《〈海瑞传奇〉与海瑞其人》(刊载于1988年4月7日《南宁晚报》)、《三十年未发生刑事案件的民族》(刊载于1989年12月31日《南宁晚报》)、《清真月饼上市》(分别刊载于1989年9月3日《广西日报》和1989年9月1日《南宁晚报》)、《南宁恢复回族牛羊肉供应点》(分别刊载于1989年6月11日《广西日报》和1989年6月2日《南宁晚报》)、《南宁首届伊斯兰教经学班毕业》(刊载于1989年9月25日《南宁晚报》)、《南宁第三届伊斯兰教代表会议召开》(刊载于1989年10月9日《南宁晚报》)、《伊斯兰教在我国的传播》(刊载于1987年10月22日《南宁晚报》)、《开斋节》(刊载于1987年6月2日《南宁晚报》)、《埃及利用〈古兰经〉节育》(刊载于1986年6月17日《南宁晚报》)、《数百穆斯林为民运会捐款》(刊载于1991年4月18日《南宁晚报》)、《璀璨的民族艺术之花——赞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毕业音乐会》(刊载于1990年7月6日《广西日报》)等,另外,每年均撰写有关三大节日庆祝活动盛况的宣传报道,公开发表在《广西日报》《南宁晚报》《中国穆斯林》等报刊。
麻先德撰写的有关回族穆斯林的文章在报刊刊出和电台播放后,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使人们对南宁市回族和伊斯兰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起到了舆论宣传作用。1986年,在撰写《南宁清真寺张存诚阿訇专访》时,为收集第一手资料,他曾数次深入清真寺采访,有一次竟快谈到深夜12点才和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阿訇告别,这令老阿訇很是感动。该文在报纸上刊出后,不少人在到清真饭店吃粉、买馒头时,都会向张存诚老阿訇投上几许赞扬的目光。
同年,他编写的《生活在向她微笑——记我市回族残疾青年马筱青》在《南宁晚报》刊登后,也引起普遍的社会关注。该文被认为是提倡精神文明建设,对青少年教育的极好宣传。广西电视台负责人从报纸上看到这篇文章后,即开会研究决定组织摄制组进行采访,最后拍摄成同名专题电视片在广西全境播放。不少人投书报社、电视台,声称有极大的教育意义,认为这个回族残疾青年“了不起”,并要求电视台再播放这部电视片。广西电视台应广大观众要求,遂于1986年11月27日重播了这部同名电视专题片。
作为广西戏剧家协会的负责人,麻先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在他任职的18年中,多次组织广西代表团参加中国戏剧节、国际小戏艺术节、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全国小品大赛)、中国戏剧文学奖、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国际和国内重大文艺赛事活动并获奖。他组织创作、排演、录制的《哪嗬咿嗬嗨》《歌王》《月到中秋》《妈勒访天边》《瓦氏夫人》《虎将李明瑞》《大儒还乡》《少年毛泽东》《后羿与嫦娥》《女娲补天》《霸王别姬》《红色歌谣》《歌妹》《瑶妃传奇》《大海的儿子》《太阳花》《张大嘴与李干部》《巴儿狗罐头》《乡醉》《一律打包》《打棍出箱》等数十部舞台剧、电视剧、广播剧、戏剧小品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十大舞台精品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中国曹禺戏剧奖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艺创作“铜鼓奖”等。作为全区唯一担任广西戏剧家协会负责人的回族人士,麻先德为广西回族在全国乃至国际上赢得了较多的荣誉。
马若云 原名马倩影,是广西彩调剧团一级演员。1940年生于广西桂林市,1958年开始从艺。从艺50年来,马若云刻苦钻研,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众多的兄弟剧种中吸取营养,取长补短,不断丰满自己的艺术形象,曾塑造了聪明智慧的歌仙刘三姐、叱咤风云的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机智勇敢的地下工作者、刁钻古怪的富家小姐、凶悍泼辣的丑媳妇,以及老当益壮的老太婆等。出色地刻画出了一个个类型不一、性格迥异的典型人物,为舞台留下了一个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1960年,马若云主演的《刘三姐》在北京为全国文代会汇报演出,获得一致好评,为全国300场巡回演出打下良好基础。从1960年~1961年,在全国300场巡回演出中,马若云主演了绝大部分场次。剧组曾三次赴中南海,四次进怀仁堂演出,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等接见。叶剑英元帅还亲笔为马若云题诗一首,“来似江风去若云,歌仙踪迹去无痕,菩提树底高声唱,又在红棉花下闻”,以示鼓励。
马若云的表演风格清纯洒脱,嬉笑怒骂尽显自然,将一代歌仙“刘三姐”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到20世纪80年代,歌舞剧《刘三姐》已献演500场,马若云主演仍占绝大部分场次。历时多年的演出,使《刘三姐》成为我国第一次传播最广、观众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部歌舞剧。马若云所塑造的“刘三姐”形象也深入人心,享誉区内外。20世纪80年代,马若云又随团应邀赴香港、新加坡演出。
出于对艺术的深深眷恋,马若云在编剧、导演的路上不断探索。她编写的处女作剧本大型骆越古风歌舞剧《花山情祭》近年被编入“广西当代剧作家丛书”,此剧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在桂林等地演出,深受好评。由她导演的处女作《送梅汤》获1982年广西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优秀奖。与马骥合作改编的桂剧《哑背疯》,获得1990年第二届中国戏剧节演出奖。
1992年,马若云创办南宁市八达文化艺术公司。其间,她不辞辛劳地与同仁举办了首届粤曲大奖赛,得到了粤曲界红线女、方艳芬等名家的大力支持,同时还编导了一台反映林业工人生活的歌舞节目,在全区林场巡回演出近100场,深受好评。
步入老年后的马若云在弘扬传统文化事业上不遗余力,她身体力行,尤其是在挖掘传承非物质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马若云与同仁创办的文化扶贫公益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通过策划、参与、开展一系列的大型公益和文化帮扶活动,将一份份浓浓的爱心送到贫困地区,带到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当中。2006年6月,她会同隆林县委、县政府,在广西电视艺术家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少工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开展“爱心改变命运女声童唱”活动。这次活动从隆林县选拔了40位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失学女童来到南宁。同年6月,又会同自治区文明办、广西广播电影电视局、共青团广西区委在隆林筹划了“心手相牵——广西(南宁·隆林)城乡少年儿童互助互爱”活动,来自广西各大城市的80位孩子以及青秀“黑山羊”艺术分团的成员,也和隆林当地孩子结成对子。这次活动吸引了大批广西各界人士参加,活动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得到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的赞赏。以马若云为主策划、组织的在广西机电学校内举办的数千人大型篝火表演晚会,也吸引了著名艺术家、社会名流、知名歌手参与,产生了轰动效应。2008年5月,以马若云为主策划的一场名为《含泪的花朵更美丽》大型赈灾义演音乐会,在南宁剧场隆重上演。演出途中还举行现场知名作家字画拍卖会。晚会期间,马若云还宣读“五代刘三姐”联合发出的倡议,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灾区的孩子。这台赈灾义演晚会,吸引了广西知名音乐家、艺术家和著名表演团体,当晚前来参加演出的还有广西交响乐团、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歌舞剧院、广西彩调团、广西艺术学校、南宁市艺术剧院等单位,以及傅锦华等著名表演艺术家。这次音乐会共筹集善款达8万元(不含赠品)。
多年来,马若云一直将挖掘、传承非物质文化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作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2006年国庆期间,由马若云首席策划组织的“寻找民间刘三姐、阿牛哥”活动,备受市民的关注,得到了热烈的回应,寻找民间新时代刘三姐、阿牛哥成了一场弘扬广西壮族民歌文化的盛会。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了刘三姐、阿牛哥。在河池学院组织的全国刘三姐艺术研讨会上提出要进一步全面地探讨与研究刘三姐这一文化现象。她在会上发出呼吁,非物质文化传承要从儿童开始,得到与会者的赞同。
为使广西非物质文化瑰宝得以迅速地弘扬与传承,使其步入校园,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马若云还开展了一系列走出去、请进来的校园内外文化传承活动。在马若云与同仁的组织下,2008年广西非物质文化专家队伍与青秀区翡翠园等社区联系,在一些学校开展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传承活动。
在广西,彩调、桂剧、壮剧,地方民歌、器乐有悠久历史,他们沉淀深厚,风格鲜明。为将这些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代代相传,马若云还倡导和组织各个门类的艺术家进入学校,在校园内开展艺术普及。此外,她还利用“刘三姐”剧目这一基地,长期开展文化传播活动。2008年8月,马若云与同仁又组织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年先锋》广西栏目组一行6人,到南丹开展“在白裤瑶地区寻找刘三姐”的专题采访,通过采访,帮助孩子们了解白裤瑶深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渊源,追溯白裤瑶的人文历史,解读白裤瑶的民族习俗,从而达到宣传民族文化、昂扬民族精神,提升大家对瑶族社会的认知。(www.xing528.com)
2007年,受广西韵阳文化公司与南宁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总公司邀请,出生于美国加州的马修·连恩环保大使来到南宁。马修·连恩此行的目的是吸取广西原生态音乐灵感,为世界环保主题“自然之声”的创作前来采风。2月1日,马修·连恩将他带来的音乐《狼》等经典作品在广西人民会堂演出,成为当年以宣传环保为主题的重头音乐会。马修·连恩在南宁演出前,马若云组织了宜州三声部原生态女声组唱与其交流联欢。联欢会上,马修激动地说,广西民歌真奇妙,他高兴地与民歌手一起唱了起来。2007年春,在广西“红十字”基金会举行的辞旧迎新晚会上,马若云等人用广西原生态山歌送往迎来澳大利亚爱心大使,使来宾深受感动,觉得广西的山歌很感人,非物质文化很深奥,表示以后还要来,同时表示要努力把爱心工作做得更好。
勤奋加努力,辛勤的工作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由“金凤凰”艺术团组织选送的几个表现校园文化生活的节目,被中国教育电视台选中,并在该台2009年春节晚会播出。
马若云在从艺的路上走过了50多年,她对民间艺术,对古老的南宁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为了追寻南宁的文化渊源,唤起各族人民对这里一草一木的挚爱,她亲自执笔,创作了一台反映南宁风土人情的歌舞——《邕州情韵》,希望在当今的舞台上再现邕州的昔日风韵。她更希望这台歌舞,像一幅独特的南宁风情画,展现在到过南宁的海内外宾朋面前。
几十年的从艺生涯,马若云对艺术永不言休、永远追求的精神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广大艺术同行的尊重、敬佩,被授予国家一级演员称号。马若云曾当选南宁市政协委员、全区文联代表等,她将自己的美好年华献给了艺术事业。
马定强 广西桂林人,一级演员,中国民主同盟成员。1976年毕业于广西文化局学员队彩调班,历任广西彩调剧团演员、副团长,广西文联委员、广西青联理事、第七届广西人大代表,曾荣获1987年广西“十大歌手”称号。1992年,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在彩调剧《刘三姐》《五子图》《换子记》《二女争夫》《三看亲》《阿三戏公爷》《多情的小和尚》,歌剧《史禄传奇》,电视剧《中国有条红水河》《风雨桂东南》《远征》《韦拔群传奇》《贝江女》《税标》,以及戏曲电视艺术片《苗山妹子》等担任主要角色,并录制有磁带、光盘《马定强彩调剧演唱专辑》。他参与演出的新编壮剧《歌王》曾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七届文化部“文华大奖”,曾获得广西首届“三新”声乐比赛民族唱法优秀奖,广西首届曲艺比赛一等奖,广西首届戏曲青年演员比赛一等奖,广西首届小品比赛一等奖,广西第三、第四、第五届剧展优秀表演奖等。
马定和 广西桂林人,经名叶亚哈,一级演员。于1977年考入广西桂林市桂剧团,1991年调入桂林市歌舞团,1992年在中国音乐学院师从卢德武教授进修,1995年广西彩调剧团在复排大型彩调剧《刘三姐》时调入该团担任演员。曾任广西戏剧家协会理事。马定和从艺30多年来,曾在桂剧《打金枝》《杨六郎斩子》《一朵鲜花》《大儒还乡》、彩调剧《刘三姐》《大山小村官》、壮剧《歌王》,以及歌剧《日月神组曲》等多部剧中担任主要角色。1988年,他主演的桂剧《玉带缘》(饰“李帮然”)获桂林市第一届剧展演员“新秀奖”。1989年,参加桂林市青年戏曲演员大奖赛荣获“振兴奖”。1995年,在四川成都参加第四届中国戏剧节演出大型现代彩调剧《哪嗬咿嗬嗨》获得“领腔奖”,该剧还获得文化部第六届文华新剧目奖。1997年,主演的大型风情壮剧《歌王》(饰“勒欢”)获文化部第七届文华表演奖,同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有突出贡献文化工作者。2002年,主演大型新编现代彩调剧《大山小村官》(饰“王任光”)获广西第五届剧展优秀表演奖,2003年被广西文联评为“广西文学艺术十三年成果展示文艺家”。2004年参加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演出,担任独唱“八桂大歌序”(广西谣),该剧荣获第七届艺术节“文华大奖”,全国十大精品剧目奖。2007年参加大型新编历史桂剧《大儒还乡》(饰“皇帝”)演出,获文华新剧目奖。2004年~2008年参加新版《刘三姐》(饰“李小牛”)演出,赴北京、甘肃、广东、海南以及美国商演。
马定和在声乐方面也成绩显著,曾多次赴日本、香港演出,并参加各种声乐大赛以及担任晚会独唱。1989年参加广西民族通俗歌曲创作演唱大赛获最佳歌手奖,1991年参加西南六城市歌曲演唱大赛获二等奖,1996年参加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孔雀杯”声乐大赛获三等奖。
此外,在广西南宁文学艺术界中回族佼佼者不乏其人。例如,广西桂剧团的一级演员哈荣茂,他当年在桂剧优秀传统剧目《三娘教子》中扮演“薛保”一角,嗓音清亮,韵味十足,得到观众的赞许。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原机关党委副书记马定忠,早年曾在广西彩调剧团担任演员,二级导演,后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群众文化处副处长、广西图书馆馆长、广西戏剧家协会理事等,曾主演过《南方来信》《年轻的一代》《刘三姐》等大小剧目10多部,创作《革命路上育新苗》《边关鸿雁》(合作)、《八姆正传》(合作)等剧本,以及《探索戏剧与戏剧探索》等文,荣获过戏曲广播剧优秀奖(武汉),广西首届文艺创作“铜鼓奖”以及自治区文化厅广西剧展奖等。
另外,还有在桂剧《磐石湾》《杜鹃山》等剧中有较好表现的广西桂剧团一级演员白先和;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任广西人民出版社副编审,发表过剧本与评论的阮同;曾参演或创作导演话剧《槐树庄》《红岩》《一双绣花鞋》《枫叶红了的时候》《劳资科长》《人约黄昏》以及广播剧《爷爷、孙子和画眉》等并荣获中南五省及中国话剧研究会优秀演员“表演奖”的广西话剧团一级演员金桂枝;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群众文化处处长,擅长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左厚尧;以及曾在广西群众艺术馆任副研究馆员,并发表过《桂南采茶戏资料》等集子的左丘等。
二、音乐、书画
白 翎 女,桂林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大学学历,1969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理论作曲专业,教授。长期担任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之职,因工作需要现调往广州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任教。她以声乐“视唱练耳”基础专业见长,20多年来,为广西培养了大批声乐人才,并撰写有《不同性质七和弦原型的对比训练》等论文,创作有《梦圆》等音乐作品,还曾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获得国家教育部师培中心国内访问学者资格,是广西乃至区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声乐基础方面的教授。她还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第八、第九届委员。
宋光诩 临桂人,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广西文史馆馆员,早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曾在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任教,1960年调入民盟广西区委历任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广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曾当选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宋光诩5岁入私塾,喜好书画艺术,先后得到广西书画名家马万里、宋福基、梁岵庐等艺术家悉心指教,获益良多,所作行、草笔力遒劲,奔放雄秀,其书画作品多次参加自治区及全国书画展并获各种荣誉。他的作品还曾入选第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并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多家馆藏。197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文化组时与莫乃群同志建议筹建广西书法篆刻研究会,起到了团结组织广西书画界人士为社会服务的作用,同时也为广西书法家协会成立打下了基础。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担任广西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白先智 临桂人,广西机械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党总支书记,为广西老—辈著名书法家、诗人,中国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曾受托为中国—东盟博览会赠送给外宾的国礼“连心碗”设计题字,并被收藏于广西博物馆和钦州博物馆。白先智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勤学苦练,专攻行书、小篆,工笔画和油画技艺自成一格。他对诗词楹联也有一定研究,认为“诗是灵魂,书画是衣服”,强调书画、诗赋的内外在关系。曾应邀为广西烈士陵园、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青秀山公园、金花茶公园、南宁大明山风景区、昆仑关遗址以及南宁回族公墓等题写碑文或诗赋,作品为各方赞叹。
此外,还有广西歌舞剧院一级演奏员李平,他曾因挖掘、继承和发展广西壮族的古老乐器“啵咧”而闻名中外;还有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艺术系的扬琴演奏家、广西彩调剧团一级演奏员鄂玳等。
纵观生活、工作在南宁的众多回族艺术家,他们以辛勤的汗水、骄人的业绩,为民族团结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