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重整经济,百废待兴,南宁不少回族人士一时无处就业,他们不等不靠,而是组织起来,从事生产自救。1953年,在清真寺董事会董事长刘秀风的领导下,成立了洗衣组,有文佩璋、杨韻侬、白碧珍3人参加。1954年,又成立了制鞋组,有苏增华、文佩璋等24人参加,不久并入胜利鞋厂。至20世纪60年代,还成立了书籍折叠组等生产组织。这些组织虽维持不久且规模不大,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南宁市回族当时的就业问题,使大家的生活有了着落。
南宁回族创办的企业,最有成就并对社会有较大贡献的是1956年秋冬创办的南宁回族卫生用品合作社。
20世纪50年代初,南宁回族马行民、杨普珊夫妇创建了一间私人作坊,名为标准工业社,专门生产医用纱布,成品为卷筒形,生意红火。1956年,全国开展合作化运动时,私营性质的生产组织已不合时宜,标准工业社歇业,马行民、杨普珊加入市回族卫生合作社。(www.xing528.com)
是年秋冬间,清真寺成立南宁回族卫生用品合作社。合作社得到时任南宁市副市长阮洪川和市统战部部长梁寂溪的帮助,从银行贷得现金500元,又从清真寺借到500元,并吸收部分社员现金参股,也有部分社员以工具(衣车)入股。社主任马仁风,副主任杨普珊,技术员马行民,厂址设在清真寺内。合作社先后推出的产品有医用纱布、绷带、口罩、药棉、急救包。当时,卫生用品合作社在广西只有两家(另一家在桂林)。合作社年年分红,职工由初办时的19人发展到64人。
1958年开展“大跃进”运动后,南宁回族卫生用品合作社改为“红旗敷料厂”,厂址仍设在清真寺。1964年,在市政府的安排下,敷料厂与红光被服厂合并成立南宁市卫生用品厂,部分车间仍设在清真寺内,企业性质为集体所有制,实际是半国营体制,归属市二轻局管理,职工发展至200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