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是元末明初在我国境内由来自中亚、西亚等地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等与汉族、蒙古族等民族共同融合形成的一个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
据史料记载,回族的来源可上溯至公元7世纪,其形成与伊斯兰教传入我国有密切的关系。当时一些阿拉伯和波斯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并留居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历经几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回族的一部分。13世纪初叶,由于战争等原因,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进入中国,他们通过婚姻、信教等形式,同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民族融合,逐渐形成为我国的回族。现在,我国绝大多数县、市都有回族居住,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所以,从历史来源看,回族的构成是以中亚、阿拉伯、波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为主体,同时吸收了部分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等民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
据广西地方史料记载,回族最早迁入广西是在元代。元初,元朝政府规定,“汉族地区,蒙古人充任各路达鲁花赤,回回人任同知,永为定制”。在实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进入广西担任各级官吏的回族先民日渐增多。据统计,有元一代,在广西担任县令以上官吏的回回先民就有四五十人之多,其中任主管一省司法和监察的廉访使和掌印办事、握有实权的达鲁花赤等官职的回族也不乏其人。如“玉典赤,色目人,任两江道宣尉使,置司邕州”,“阿里,色目人,两江道宣尉使,置司邕州”。桂林白姓回族的先祖伯笃鲁丁以进士身份,于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出任广西廉访副使。这些回回先民或参与平定广西各地的反元斗争,建立元政权在广西的统治,或参与各地的政治活动,使元朝的政治统治进一步深入到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巩固和加强了边疆民族地区与中央政权的联系。如伯笃鲁丁在任广西廉访副使时,致力于修复桂林城和恢复发展桂林的社会经济。在其任上,桂林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城区阳桥附近左右商肆每日来往贸易“日以千百计”,桂林城市面貌渐改旧观。[1]有资料表明,明清两代是回族入迁广西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由于经商、仕宦、传教等原因,大量回族人从江苏、云南、河北、河南、广东等地迁徙而来,首先定居桂林,然后分散至柳州、南宁各地,逐渐形成目前的分布状况。
南宁历史悠久,古属百越之地。百越民族历史上分支繁多,故史称“百越”,其中西鸥和骆越是壮族的先民。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设桂林郡,南宁属桂林郡(郡治在今贵港市)管辖。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赵佗建南越国,南宁为其辖地。西汉王朝建立后,推行州郡县制。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军平定南越国后,在岭南设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等九郡,南宁属郁林郡领方县辖地。三国时,南宁属吴国辖地。吴把领方县改名临浦县,并从原属交州改属广州。这样,南宁便属广州郁林郡临浦县,一直延续到晋。东晋时,晋元帝大兴元年(318年),从郁林郡分出晋兴郡,下辖晋兴等4个县,南宁为广州晋兴郡晋兴县,晋兴郡治设在晋兴县城,即今南宁。这是南宁第一次成为既是县级又是郡级治所,是南宁建制的开始。隋统一南北朝后,于开皇十八年(598年)将晋兴县改为宣化县,南宁为宣化县治所,归郁林郡统辖。唐武德四年(621年),在宣化县置南晋州,领宣化一县,州县并存。武德五年,宣化县析出宣化、晋兴等五县隶属南晋州。贞观六年(632年),又将南晋州改为邕州,治所设在南宁,这是南宁简称“邕”的由来。宋朝统一全国后,邕州隶属广南西路,下辖宣化、武缘等七县,南宁仍为邕州和宣化县治所。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邕州为邕州路,今南宁为路总管府治所,下辖宣化、武缘两县,并管左右两江溪峒。泰定元年(1324年)改邕州路为南宁路,寓南疆安宁之意,南宁得名,即始于此。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南宁路为南宁府,今南宁为府治所,隶属广西布政使司。清朝,改广西布政使司为广西省,省会设在今桂林市,南宁府此时隶属于广西省分巡左江道,所辖州县基本沿袭明朝,南宁既为南宁府治又为左江道治和宣化县治。民国元年(1911年)废宣化县,以南宁府长理事,直属广西军政府,后改称广西省政府。同年10月,广西省政府由桂林迁至南宁,南宁成为广西省会。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
回回先民最早迁入南宁的时间,据史料,大约也是在元初。如前引资料载,玉典赤、阿里可能是进驻南宁最早的回回先民。但元代,进驻南宁的这些回回先民多为官员,流动性比较大,他们很可能都没有在当地定居。回族正式迁入南宁并定居的时间是在明末清初。(www.xing528.com)
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南宁市清真寺有“重建清真寺碑”一块,碑文由清嘉庆十年(1805年)十二月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陕西后补同知府临桂胡长庆撰,特授四川夔州府开县兼署直隶茂州知州加三级记录七次临桂白榕华书,书刻者佚名,主要记述南宁清真寺的始建年代,及嘉庆年间清真寺重建的史实,也可以证明回族迁入南宁的历史。碑文载:“宁郡之寺,旧在仓西门外。康熙五十六年,宛平沈公以蓟北真教门为邕南贤太守,下车伊始,百废俱兴,因见其寺尘嚣近市,不足以壮观瞻,捐廉买地改建于西门内。嗣是或修或葺,皆沿公之旧而不敢有所更。”此碑是了解伊斯兰教在广西传播及南宁清真寺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另一块碑为清真寺懿馨会碑记。撰文、书刻者佚名。主要记述广西南宁回族妇女社会组织懿馨会及其活动。碑文载:“圣后姑太太会名懿馨会,乃吾教诸信眷诚心专为姑太太忌日而设也,乾隆甲寅冬创。捐得三十位,得金二十七两,买置黎天培瓦屋一间,坐落当阳街西向,送入寺中管业,历年收租祀费无异。”[2]文末记载有参加这次活动的回族妇女的名姓,许多姓氏如马、杨、黎、白至今仍保存,是了解南宁回族妇女活动的原始资料,也是考证南宁回族历史的重要资料。
南宁市世居回族大姓有杨、黎、马、傅、田、苏、白等。据族谱记载,他们大部分是明末清初迁入南宁的。如杨姓,原籍湖南,乾隆初年到南宁贸易,后定居南宁。南宁苏姓回族,原居崇左县,民国年间迁至南宁,现仍有一部分分布在崇左县。田姓回族祖籍宁夏,祖上为武官,曾辗转各地,清道光时,由山西到桂林再迁至南宁。民国时的一份调查材料称,“民初,南宁回族才有二十来户,大量迁入在辛亥革命以后。现在市上所谓‘南宁人’,一般指迁入达二十多年以上者,后则按其迁来地名称”[3]。因此,可以说南宁回族大多数系由桂林、柳州迁来。他们迁入南宁前,大部分曾在桂林、柳州等地生活,其后,部分迁往百色、崇左等地。
上述史料清楚地说明,回回先民最早进入南宁是元末,正式迁入南宁的时间大约是在明末清初,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