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佛教宗派的形成与发展(上)-《图说中国佛教史》

佛教宗派的形成与发展(上)-《图说中国佛教史》

时间:2024-08-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原来的佛教学派在安定的社会里有可能固定于某一地方,发展起寺院经济。中国佛教思想的成熟,正是以宗派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料会昌毁佛对天台宗打击沉重,天台宗典籍损失严重,声势骤减。

佛教宗派的形成与发展(上)-《图说中国佛教史》

4.佛教宗派的形成与发展(上)

隋朝统一全国后,南北两地社会的发展渐趋一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沟通,佛教南北各家师说也逐渐出现了综合调和、融会贯通的趋势,这就为建立融摄各家之长的佛教宗派提供了条件。同时,原来的佛教学派在安定的社会里有可能固定于某一地方,发展起寺院经济

天台宗的诞生地——浙江天台山

有了物质基础,也就具备了设立门庭、传授僧徒的条件,因而师徒传承,络绎不绝,逐渐形成宗派。中国佛教思想的成熟,正是以宗派的形式表现出来。宗派与学派的区别是:学派是“所宗、所尊、所主”某种学说,呈松散结构的学说流派,只重讲说,不重师承。宗派则是有创始人、有传授者、有信徒、有教义、有教规,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相当确定的,具有师承传法系统的佛教教派。

天台宗是在隋代形成的、中国创立最早的一个佛教宗派。因创始人智住在天台山,故后世称之为天台宗。又因该宗教义以《法华经》为依据,所以又称为法华宗。智认为《法华经》是佛祖释迦牟尼最后的说法,也就是最高权威经典,因而敬奉为宗要。他以《大智度论》为指针,吸收南朝三论师和涅师的思想,并继承和发展北齐慧文、慧思的“一心三观”(一心中观缘起法空、假、中三谛)的观行方法,来组织自己的学说体系。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陈隋之际他所开讲、后由弟子笔录成书的《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摩诃止观》之中,也就是所谓的“天台三大部”。

天台宗的教义、学说,包括教判和教理。教判全称“教相判释”,谓判别或判定佛陀所说各类经典的意义和地位。中国接纳佛教,主要是通过经典的传译,起初并无选择,不论其隶属大乘还是小乘,也未经辨明它们成立的历史背景、先后顺序以及体系的差异等,都以为是出自佛陀说法,全盘接受下来。南北朝以来,人们已发现大乘、小乘、空宗、有宗都存在着严重分歧,其中很多地方互相矛盾,于是有人开始尝试整理和统一传到中国的佛典,并对各派佛学加以研究发展。隋唐时期各宗派都建立了教判的体系,按照自己的观点、方法,把所有的佛教经典著作和理论加以系统地批判和整理,重新评价、安排。一是为了融合各种佛经和各种教义之间的不同说法和矛盾,

法华经变图(敦煌壁画

共同对付来自外部的攻击;二是为了树立本宗派正统和权威的地位。

天台宗的教判,就是所谓“五时八教”。它把佛陀一生的教法分为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五个时期,然后又把这五个时期的说法按形式和内容分为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和化法四教(藏、通、别、圆)。他们认为佛陀在最后时期所说的《法华经》是比化仪四教、化法四教更高更圆满的教法,所以《法华经》是天台宗尊奉的主要经典。

天台宗的主要理论是“三谛圆融”和“一念三千”。“三谛圆融”是说世界万物的实相是空、假、中的统一。一切事物都由因缘而生,没有真实的本体,这就叫空谛;事物虽然没有真实的本体,但并非纯无所有,仍有假相存在,这就叫假谛;既看到一切事物空的一面,又看到假的一面,非空非假,不落两边,就叫做中谛(中道)。空、假、中三谛相互包含,不相分离,任何事物都同时体现这三种本性,这就叫做“三谛圆融”。“三谛圆融”包含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如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全面地看问题等等。但不被一般人理解和接受。天台宗认为这是“三惑”掩盖了“三谛”,于是又在“三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心三观”的禅观实践学说,要求人们在一念心中同时观想空、假、中三谛之理,从而成就相应的三种智慧。

“一念三千”说明一切事物相互包含、贯通一致的关系。“一念”指心念活动的最短时刻,“三千”指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恶、性相、万物的总和。“一念三千”就是说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是存在于“一念”之中的,客观世界的一切都是“一念”的产物,没有这“一念”也就没有世界。从“三谛圆融”和“一念三千”可以证明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差别相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其本质是统一的。

三论宗的创始人吉藏

随着封建王朝的统一,作为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佛教,也结束了南“义”北“禅”的局面而归于一统。天台宗的创立,既是体现这种佛教一统的产物,也标志着佛教已经完成了“中国化”的历程,开创了佛教在中国建立宗派的风气。进入唐代后,虽有智威、慧威、玄朗维系其命脉,却受到盛行一时的禅宗的压抑,一直没有得到迅速发展的机会。中唐时期,湛然将天台宗恢复到了昔日的盛况。不料会昌毁佛对天台宗打击沉重,天台宗典籍损失严重,声势骤减。五代时,天台宗僧人从日本高丽访求到本宗典籍,才使天台宗又有所复兴,但再也见不到隋唐时期的盛况了。

三论宗是隋朝形成的宗派,因以印度中观学派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主要依据而得名。三论宗的创始人是吉藏,其代表作是《三论玄义》。该宗认为各种事物都是空无自性的虚幻存在,只有既不偏执于真实的空,也不偏执于虚假的有,才能达到“中道实相”。“中道实相”就是三论宗的中心理论,为了阐明这种理论,又提出“真俗二谛”说和“八不中道”说。他们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众多因缘和合而生,空幻不实,无自性,在世俗人看来它们是真实的存在,此为俗谛;在得道圣贤看来,皆无自性(空无实体),此为真谛。真俗二谛都是为教化众生而假设的言教,这就是“中道”。“八不中道”就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等八种破除偏执的中道观念。生、灭、常、断、一、异、来、出都是违背中道的偏执之见,只有破除了这些偏执之见,才能显示中道实相。三论宗主要阐扬龙树的空宗理论,可以说是僧肇哲学思想的继续发展。

玄奘的弟子窥基(www.xing528.com)

吉藏门下有慧远、智凯、硕法师等。硕法师门下的元康在唐太宗时曾奉诏入长安讲“三论”,著述颇多,今仅存《肇论疏》三卷。此时天台宗、唯识宗盛行,三论宗流行不久便开始衰落。虽然三论宗流传的时间并不长,但“中道实相”的思想却融入到其他宗派的思想学说中去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唯识宗是在唐太宗和唐高宗的大力支持下,由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的宗派。因该宗由分析法相(泛指事物的相状、性质、名词、概念及其含义等)入手而表达“唯识真性”,故又名法相宗。无论其分析的出发点还是结果,都认为一切现象不过是“识”所变现出来的,所以叫唯识宗,合起来称之为法相唯识宗。又因他们二人常住慈恩寺,世称窥基为慈恩大师,故也称慈恩宗。还因该宗以《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故又名瑜伽宗。《解深密经》、《成唯识论》和《瑜伽师地论》,即一经二论,是唯识宗最基本的典籍。

唯识宗从分析事物的现象,特别是着重从分析意识现象入手,进而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其主要理论是“唯识无境”说。主张外境(客观世界)非有,内识(主观精神)非无,世界上一切现象只是心识的变现,心外无独立的客观事物存在。这种理论主张有情的心识可分为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合称“八识”。前五识能分别外界色、声、香、味、触诸对象,相当于感觉;意识统率前五识的活动。末那识连接意识与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则是世界万物的精神本源,它内藏着各种名言种子和业种子,因缘而变现出世界万物。唯识宗认为,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以阿赖耶识为主宰,身体死亡了,别的识都消亡了,阿赖耶识却不会消亡,它是一个永远转世、永远不灭的灵魂。

窥基的著述

由于心外无境,所以普通人所谓的认识外界事物,实际上只不过是由识变现,分成认识的主体“见分”和认识的客体“相分”,然后再由见分去认识相分。在修行实践上,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内藏的种子有的被染污,有的是清净的。修行的关键是如何清除染污,使所有的种子都变清净,这就能达到涅解脱。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认识唯识无境的理论,其次要按照佛教要求进行修持,如遵守戒律,修习瑜伽禅定等等。

唯识宗在唐代盛行不过三四十年,轰动一时很快就转向衰微。它早衰的根本原因是该宗固守印度佛教的教义,论证烦琐晦涩,且主张五种性说,认为有一种无种性者,终究不能成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所主张的人性本善以及人人皆可为尧舜的观念相冲突,也受到了主张人人皆可成佛的天台宗、禅宗的批评。而且唯识宗的弘传只限于有较高文化的社会上层,影响了争取更多的信众。武则天上台时为了与李唐王朝相区别,改为提倡华严宗。同时比较接近下层的禅宗也起而与之相争,唯识宗的衰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律宗是中国佛教中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的一个宗派。由于其主流派主要依据《四分律》,所以又称为四分律宗。又由于它的实际创始人道宣住在终南山,所以又称为南山律宗或南山宗。

佛教非常重视戒律的作用,从典籍上说,它是经、律、论三藏之一;从教义上说,它又居戒、定、慧之首。戒律随佛教传入中国,但在唐以前只有律学,尚无律宗。中国律宗逐渐形成于隋唐时期,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高僧道宣。他以大乘律学会通小乘律学,把律学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派——律宗。道宣曾受玄奘影响,用大乘教义讲解《四分律》,晚年入终南山潜心著述,著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等五大部,受学弟子有一千多人,被称为南山宗。与道宣同时,还有相州(今河北临漳)日光寺的法砺和长安西太原寺东塔的怀素也弘扬律学,分别称为相部宗和东塔宗。三派在当时被称为“律宗三家”,观点互有参差,时有争论,尤其以相部宗和东塔宗之间的争论更为激烈。唐德宗时,这两宗的争论成为当时佛教界的一件大事,甚至最后由朝廷出面组织辩论,判定是非。但以后这两宗都逐渐衰微,只有南山宗一度传承独盛,绵延不绝。后来鉴真和尚还把律宗传到了日本。

律宗的创始人道宣

《四分律》

律宗认为在佛教各种律本中,只有《四分律》最适合中国的国情。他们把佛教各种戒律归纳为“止持”与“作持”两类。“止持”即内心有所执持,以生防非止恶的功能;“作持”即内心的执持不仅消极地防非制恶,而且鼓励人们积极修学,日趋于善。他们又把戒律分成四科: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戒法是指佛陀所制定的一切戒律,戒体是指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于自心的守戒动力,戒行是指发于戒体、随顺戒体的守戒行为,戒相是指心领戒体、表现于言行举动而显出的仪相。四科中“戒体”是问题的核心。由于道宣曾参与弘福寺、西明寺玄奘的译场,深受唯识宗学说的影响,倡立心识为戒体之本,因而能在大乘佛教处于优势的中国佛教中占有一席之地。

华严宗的创始人法藏

佛教戒律的条文非常烦琐,如《四分律》中比丘戒共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共三百八十四条。从不邪淫、不偷盗、不杀生、不妄语(说谎)这四根本戒,到行、住、坐、卧,以及如何进门、吃饭等均有明文规定。如果受戒者真的照此守戒,势必寸步难行。所以,尽管中国佛教各宗派都讲戒律,历代也都有重兴律宗者,但实际影响并不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