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净土与观世音信仰的盛行
佛教之所以能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在于它既有深奥的佛学理论可供人品味和钻研,又有通俗形象的佛祖菩萨可供人祈祷和信仰。佛学理论以其独特的思辨方式论证现实世界虚幻不实,充满苦恼,劝人们追求佛教所宣扬的精神境界,接受相应的修行方式,进而去除一切烦恼,获得精神解脱;佛教信仰则以其通俗的形式向人们宣扬在现实世界之上存在着神通广大、威力无穷的佛祖菩萨和极乐世界,并告知人们请求佛祖菩萨帮助摆脱苦难、获得吉祥的祈祷方式,从而得到一种安全感和依赖感。长期以来在世俗社会中广为流传的净土信仰、观世音信仰就属于后者。
中国佛教的净土信仰分为弥陀净土和弥勒净土两种。弥陀是西方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他所居住的世界就叫作弥陀净土。东晋的慧远虽然被后世一些净土宗僧人奉为中国净土宗初祖,但实际上他对社会上流行的净土信仰的影响并不很大,而生活在南北朝后期北方的昙鸾,对中国净土宗的形成则有直接的影响。
昙鸾晚年住在汾州(今山西隰县)的玄中寺从事净土信仰的研究和实践。他著有《往生论注》,认为在无佛之世只靠自己的力量很难修行成功,如果借助于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很容易奏效,因为阿弥陀佛曾发四十八愿,其中就有可供人们借助的外力。这种凭借他力往生的净土信仰深为后世所推重,在隋唐时期发展成为净土宗,并一直流传到现在。玄中寺也被看作是净土宗的祖庭。
龙门石窟中的弥勒造像题记
昙鸾还创立称名念佛的方法,在观想佛的同时还要称呼佛的名号。他所弘传的弥陀净土信仰,不需要任何哲学思辨,也不需要现实的验证,由于简单易行,深受广大平民百姓的欢迎,在北方传播极广。昙鸾本人也深受北魏孝静帝的崇敬,名重一时,被誉为“神鸾”。
弥勒是被佛祖释迦牟尼肯定将来一定成佛的菩萨,入灭以后上升到兜率天内院,将来回到人间成佛,继佛祖释迦牟尼之后教化众生。弥勒净土是弥勒佛居住的世界。
弥勒净土的信仰在北朝时期相当流行,弥勒造像十分普遍,数量也较多。据统计,北魏在龙门石窟共造佛像二百零六尊,其中释迦牟尼像四十三尊,弥勒像三十五尊,观世音像十九尊,阿弥陀像十尊。通过残存的一些弥勒造像记,可以清楚地了解当时的信徒为什么造像。尽管这些造像记的作者不同,所祈愿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概括地讲,不外乎是希望通过造像得到弥勒的保佑,使自己及亲属幸福、健康、长寿,死后往生天堂或转世富贵人家,使父祖亡灵早日解脱。(www.xing528.com)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弥勒信仰之所以普遍,首先是有兜率天净土的诱惑,满足了信仰者往生天堂的愿望;其次是弥勒还要下降人间普度众生,建立人间佛国;再次是弥勒净土信仰没有深奥的哲理,容易为平民百姓所接受。所以北朝的弥勒信仰极为盛行。
按照《观无量寿经》的说法,观世音与大势至是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凡诚信与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人,死后都能得到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的接引和教化,就可往生西方净土。此外,观世音还是大慈大悲的菩萨,众生如果遇到灾难,只要念诵其名号,观世音菩萨立刻就会观其音声,将他们从灾难中拯救出来。观世音菩萨神通广大,有三十三种化身,能根据拯救对象的不同而显示不同的化身。
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灾祸不断,能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就深受广大信徒的崇拜。自从西晋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后,就有人从中抄出《光世音普门品》单独传播,称为《光世音经》。鸠摩罗什译出《妙法莲花经》(又称《法华经》)后,也有人从中抄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单独流传,称为《观世音经》。这些观音经的翻译,产生了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此后东晋竺难提译出了属于密咒的《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北周耶舍崛多译出了《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加上中国僧人著述的《高王观世音经》、《观世音三昧经》等译经的出现,使民间的观世音信仰更为流行。
由于观世音信仰的不断传播,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宣扬观世音灵验的传说故事,有些文人就把这些传说故事编集成书,如傅亮的《光世音应验记》、张演的《续光世音应验记》、陆杲的《系观世音应验记》等皆是。在刘义庆的《宣验记》、王琰的《冥祥记》中也有不少观世音灵验的记述。这些作品说得都是人们在生命危急时刻,因诵念观世音名号而获救的奇迹,从这些灵验故事中可以看出当时观世音信仰的盛行,也可以看出佛教的流行不仅仅通过佛经,有时还会通过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灵验故事来传播。有人对云冈、龙门、巩县等石窟及所知传世金铜像作了分类统计,观世音造像北魏为六十四尊,东魏北齐为九十四尊,西魏北周为十三尊,总计一百七十一尊,几乎与同时期释迦牟尼的造像一百七十八尊相等。可见北朝的观世音信仰尤为盛行。
寺庙中的观音像
民间对阿弥陀佛、弥勒佛和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十分普遍,这是南北朝佛教的重要特征之一。当时社会的战乱与黑暗,百姓的苦难与无助,是这些佛教信仰迅速传播的重要社会条件。弥陀信仰与弥勒信仰所虚构的佛国净土成为苦难中的百姓向往的归宿,观世音菩萨的救苦救难也成为人们摆脱眼前灾难的精神寄托。这些佛教信仰的盛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