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源地和发展历史:中国佛教的图解

发源地和发展历史:中国佛教的图解

时间:2024-08-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被誉为中国的“释源”,意即佛教的发源地;又被称作“祖庭”,即中国佛教的第一座寺庙。在此之前,即西汉末、东汉初佛教已逐渐传入中国内地。至于佛教传入中国西北部的于阗等地区,至迟是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至东汉末年的近二百年间,其发展是极为缓慢的。

发源地和发展历史:中国佛教的图解

1.佛教初传中国

洛阳城东有座千年古刹,名之为白马寺。它被誉为中国的“释源”,意即佛教的发源地;又被称作“祖庭”,即中国佛教的第一座寺庙。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动听的传说:

东汉永平七年(64年),汉明帝刘庄梦见一位庄严而慈祥的金人,头上有一光环,犹如日月,光辉四射。金人起初在空中悠然飞行,然后朝西方而去。汉明帝对此感到非常惊讶,把梦境告诉大臣们,让他们推测吉凶。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可只过了一会儿,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便站出来说:“臣听说西方有神,轻举能飞,人们称之为‘佛’。陛下所梦见的金人想必就是佛。”汉明帝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派郎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人,出使天竺(今印度),寻访佛法

千年古刹白马寺

《佛说四十二章经》

蔡惰、秦景等人历尽艰险,在大月氏国遇见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他俩真诚热情地邀请两位高僧赴东汉京都洛阳传经说法。摄摩腾和竺法兰立志弘扬佛法,欣然接受邀请。他们用白马驮着佛像佛经,越高山,涉激流,冒寒暑,顶风沙,不远万里,于永平十年(67年)来到洛阳,受到了汉明帝的礼遇和厚待。

翌年,汉明帝下诏在洛阳城东四十里的雍门御道南侧建寺,供两位高僧弘扬佛法,传译经典。驮经的白马也养在寺里,为记其功,故名之为白马寺,这是在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佛教寺院。摄摩腾和竺法兰也在白马寺内译出了中国最早的佛教经典—《佛说四十二章经》。

至今白马寺前山门两侧仍旧各屹立着一匹石雕白马,寺内的东、西侧院中分别有摄摩腾、竺法兰的墓冢,寺内大殿壁中嵌有《佛说四十二章经》的刻石。作为中华第一古寺,历代名僧都曾慕名而来,于此译经传教,使之成为佛教活动的中心。它也在晨钟暮鼓声中,送走了近两千个寒暑。

白马寺的传说意在攀附皇权,渲染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地位,不能视为信史,但从中可以见到:汉明帝派人至西域求法,但这不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而是说明佛教在中国进一步传播。在此之前,即西汉末、东汉初佛教已逐渐传入中国内地。至于佛教传入中国西北部的于阗(今新疆和田)等地区,至迟是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至东汉末年的近二百年间,其发展是极为缓慢的。这是由于当时黄老之学和神仙方术受到朝廷的崇奉,而佛教传入中国后,一方面它的教义被认为是“清虚无为”,可与黄老之学并论;另一方面“佛”也被认为是一种大神,同此流行的佛经和佛教传说的某些内容也容易被人理解为神仙方术。因此汉地初传佛教的斋忏等仪式,即效法黄老祠祀,也为汉代帝王所崇尚,如《后汉纪》中就有楚王刘英“修浮屠祠”的记载。到了汉桓帝时,又铸造黄金佛像,与老子的像一道安放在濯龙宫中有华盖的座位上,用祭天的音乐来奉祀,其目的是为了祈求吉祥长寿。这表明在汉桓帝这些人的眼里,佛教和黄老神仙没有什么区别。

佛教被当作神仙方术的一种而得以在上层社会中传播时,广大平民百姓则很少接触佛法。屈指可数的佛教寺院,也主要是供西域来华的僧人和商人参拜之用的。从有关文献记载来看,在东汉末年以前,除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楚王刘英奉佛、明帝感梦遣使求法的记载外,再也没有其它的佛教活动了。(www.xing528.com)

到了东汉末年,佛教开始从上层贵族走向下层平民百姓,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民间也开始建寺造像。汉献帝时,负责广陵(今江苏扬州)、下邳(今江苏宿迁)、彭城(今江苏徐州)三郡粮食运输的笮融笃信佛教,他不愿将粮食交给徐州剌史陶谦用于战争,而是变其所值,用来建造佛寺,以黄金涂佛像,给佛像披锦衣。笮融还举行盛大的浴佛法会,设饭食招待参加法会的人,前来就食及观看者有一万多人。笮融还下令:凡愿意信奉佛教者,可以免除徭役。以此招引民户,发展生产。

汉帝礼佛图(敦煌壁画

东汉末年,中国的佛事活动以翻译佛经为主,当时的洛阳是译经中心,译者都是从印度和西域来的高僧,其中安世高就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翻译佛经的西域僧人。安世高本是安息国的太子,其父去世之后,他将王位让给他的叔叔,自己却出家修行。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安世高到达洛阳,很快就学会了汉语。此后二十余年间,他共译出佛教经典三十四部,介绍上座部佛教“说一切有部”的“禅数”之学,从此改变了佛教经典无汉语的历史,为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佛教在中国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不仅是一种供人们信奉的宗教,而且还有深奥的哲理供人们钻研。

另一位著名的译经僧是支谶,他是月支国人,比安世高稍晚一些时候来到洛阳。支谶在洛阳的十多年间,共翻译了十四部佛教经典,主要介绍大乘佛教的般若学说和禅法。其中般若学说在魏晋时期非常流行,并对此后佛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经僧还得到了汉族文人士大夫的支持,如严佛调就与安玄一道翻译佛经。严佛调生性聪明,曾跟随安世高学习佛法,具有很深的佛学修养,梵文也比较熟悉。汉灵帝末年,来自安息的佛教徒安玄被东汉王朝封为骑都尉,人称“都尉玄”。他在洛阳居住的时间较长,粗通汉语,有志译经,但又无力独自完成,要找助手帮忙,严佛调于是成了最佳人选。

他们两人合译佛经时,由安玄口译梵文,严佛调记录,然后两人共同切磋修饰,译出的经文义理清楚,简洁流畅,又准确无误地表达出了佛经的思想宗旨。他俩合译的佛经受到了后世高僧的称赞,这也开了胡、汉僧人合作译经之先河。

安世高(敦煌壁画)

严佛调虽然出家修行,但未受戒,严格地说还算不上是僧人,但他确实是中国第一位从事佛学研究的学者,他撰写的《沙弥十慧章句》,成为中国最早的佛学著作。

东汉末年,封建正统思想逐渐丧失了其权威地位,社会上流行着种种不同的悲观思潮与厌世情绪,人们往往就向佛教寻找寄托,从而助长了佛教的流传。这一时期,人们仍然没有把佛教与黄老神仙方术完全区别开来。外来僧人在传教时也往往借助某些方术来吸引信徒,扩大影响。佛教就这样以洛阳为中心,自北向南,渐渐地在神州大地扎根、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