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全社会研发经费逐年增长
“十一五”时期,天津市全社会研发经费逐年增长。2006年天津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为95.24亿元,2010年增至229.5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9%,高于1.75%的全国平均水平。从研发经费的来源看,2010年企业资金170.20亿元,占74.1%;政府资金44.14亿元,占19.3%;国外资金8.24亿元,占3.6%;其他资金6.98亿元,占3.0%。2011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6%。201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7%。
(二)研发人才队伍逐渐壮大
天津市与国内国际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取得明显成效,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更加健全。天津市全社会研发全时人员总数大幅度增长,从2006年的37115人年增长到2010年的58771人年。其中工业企业35954人年,占比61.2%,高校8888人年,占比15.1%,科研机构6372人年,占比10.8%,其他7557人年,占比12.9%。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11年全年从外省市引进落户人才3714人,是上年的1.4倍;引进海外留学人员1800人,总数达到1.7万人。实施“三年引进千名高层次人才”计划,引进332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关键技术的高端人才。2012年,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14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14万人,312人入选国家和本市“千人计划”,在津院士37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特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高层次人才4726人。新建博士后工作站11个,年末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229个,在站博士后850人。全市高级以上技术工人36.7万人,占全市技工队伍的比重为27.5%。
(三)专利授权量不断攀升
专利尤其是可产业化的发明专利是检验创新“域面”建设的主要标尺。“十一五”时期,天津市专利授权量达3.5万件,是“十五”时期的3倍。2010年专利授权量达10998件,其中发明专利共1933件,占比18%;实用新型共6749件,占比61%;外观设计共2316件,占比21%。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3项。2011年知识产权水平达到新高度,当年专利申请达36258件,同比增长44.2%;专利授权达13982件,增长30%;年末有效专利拥有量突破4万件,达到40016件,增长34.9%。当年提出专利申请的企业达3126家,其中12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专利申请“零突破”,拥有专利的企业达到4366家。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3件,居全国第三位。
(四)科技项目硕果累累
截至2011年末,全市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见表7-1),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4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个(见表7-2),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29家,市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370家。这些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已成为代表天津市学术水平、实验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实验研究基地和学术活动中心,吸引、凝聚和培养了一大批适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承担和完成了国家及我市重大科研课题和攻关项目。
表7-1 天津市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一览表
表7-2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览表
2012年全市16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全年完成市级科技成果2030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21项,应用技术成果1786项,软科学成果23项;属于国际领先水平的66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38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3409项,合同额251.22亿元,增长46.4%;交易额172.11亿元,增长51.0%。全年专利申请41500件,增长14.5%;专利授权20003件,增长43.1%;年末有效专利52338件,增长30.8%。
(五)政策保障形成体系
天津市超前规划了航空航天等7个领域、物联网等29个重点方向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了应用服务示范、重大项目引擎等重点规划任务。同时,形成了一系列支持创新的政策体系。在财政扶持方面,利用专项资金4.1亿元,支持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6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6项;利用专项资金3亿元,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积极筹集财政资金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在专利保护方面,《天津市专利促进和保护条例(草案)》正式施行;实施自主知识产权运用工程,加速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成为首个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的直辖市。通过政策保障创新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自主创新政策法规体系及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流转体制。
二、天津创新“域面”中“点”的建设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培育自主创新主体,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显著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一)企业
企业是天津科技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津创新体系完善的主要动力,是天津创新“域面”的重要支撑。2011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6家,获得国家级新产品认定20项。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2.1万家。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由2007年的10家,上升到2011年的29家。另外,截至2012年6月,天津市已经建成生产力促进中心89个,科技企业孵化器79个,国家级产业化基地8个(见表7-3)。企业自主创新,不能像小作坊一样单打独斗,需要借助社会力量,需要在公共平台上成长。
表7-3 天津市国家级产业化基地
(二)科研机构
科研院所是天津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津宝贵的科技资源,是天津创新“域面”的重要支撑。目前,天津共有中央驻津院所46个,其中科研类院所38个,工程设计类院所8个;军工院所7个,民用院所39个。市属科研院所113家,其中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72家,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41家。41家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中包括社会公益研究类15家,检测等技术基础类8家,科技信息类3家,农业类15家。
长期以来,科研机构为天津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推动天津科技综合实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技术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天津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骨干和引领作用。
(三)高校
高校不仅是创新的源头,而且高校在区域创新“域面”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天津市有普通高校45所,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高等院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分别增加19个和91个,大学软件学院投入运行,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启动建设。天津高校创新与天津市的经济发展联系密切,高校的创新不仅体现在高校对天津经济发展的贡献上,而且起到了服务天津经济发展的作用,成为天津市创新“域面”的重要支撑。截至2010年5月,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共有68个,其中依托高校的共有58个(见表7-4)。
表7-4 58个依托高校的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三、从天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好创新“域面”的建设
(一)天津创新“域面”建设的特征
在科技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必须打开全球视野,抓住国际科技资源加快流动和重组的重要机遇,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提高我国科技发展国际化水平,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天津作为我国北方经济中心和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开放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将开放创新纳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扩大科技开放范围,提升开放创新水平,使我市在科技发展国际化、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中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天津创新“域面”建设具有以下特征:(www.xing528.com)
1.高起点
天津创新“域面”的建设把高起点作为抓手。天津市通过聚集国内外优势资源,实现创新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趋势和先进理念对接,保证了创新“域面”建设的高起点。特别是天津在落实中央对天津城市发展定位的过程中,重新审视京津共有智力资源的价值,并将这一价值作为天津构筑创新“域面”高起点的重要基石。
2.高目标
天津创新“域面”的建设从未来发展的战略角度制定高目标。天津在引进项目的同时,注重引进相关研发中心、研究院和高端人才,结合政府在产业布局上的规划与服务,力促配套产业发展和上下游产业链条打造,最终形成既个体化又系统化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优势一旦形成,便会释放出更强烈的吸引力,汇聚更多优质资源,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3.高水平
在建设创新“域面”的过程中,天津市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既重视大项目、大企业,也力促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通过鼓励研发单位创业、引进外地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推动传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三条路径,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惊天动地”,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数量的“铺天盖地”,实现领军型科技企业发展的“顶天立地”,使天津创新“域面”建设处于高水平。
(二)把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天津创新“域面”的关键
1.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就能够把握先机,集聚资源;在竞争中就能够赢得主动,取得优势。天津市把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天津创新“域面”的关键,坚持企业主体、协同创新,突出企业在创新“域面”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吸纳企业参与天津市科技项目的决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工程技术类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优先在具备条件的行业骨干企业布局。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相关基础研究,联合培养人才,共享科研成果。同时,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促进研发成果转化。
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天津市强化企业在创新“域面”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从而确保企业研发投入明显提高,创新能力普遍增强,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明显提高,行业领军企业逐步实现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与国际同类先进企业相当,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研发经费看,2010年企业资金170.20亿元,占天津市全社会研发经费的74.1%;从人才队伍看,2010年工业企业的研发全时人员总数为35954人年,占天津市全社会研发全时人员总数61.2%。天津市强化企业在创新“域面”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活动,培育企业创新集群。目前,天津市形成了国家级工程中心33个,天津市工程中心78个,科技企业孵化器79个,生产力促进中心89个。
(三)加快产学研紧密相结合
产学研即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产学研结合是指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双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加快产学研紧密相结合的目的是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合作,提升创新“域面”的整体效能。促进产学研结合是建设创新“域面”的重要环节,天津市已经将产学研结合提升到了创新战略的高度,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政策,产学研结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天津市在建立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开放科研设施的合理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实质性探索,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硬件投入资金不足等问题,天津高校64个重点实验室向400多家中小企业开放共享仪器设备,服务时间达到10万小时。天津市科委每年安排2000万专项资金支持高校教师或团队携带科研成果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出资人、高校、领办人各占一定股份。目前,高校教师领办、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0多家,销售收入每年超千万元的企业为30多家。高校的科技资源为天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有3万家,“十二五”时整体发展目标是翻番,“科技小巨人”达到3000家。
(四)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和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
天津市坚持政府支持、市场导向,统筹发挥政府在创新“域面”建设过程中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方面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创新活力。
1.大力推进开放创新
开放创新意味着外部创新要素的进入。随着外部创新要素的大量进入,一方面壮大了天津市创新资源和创新实力,另一方面给天津带来了更多的创新理念和技术,并促进了原有创新体制机制的革新。开放创新对天津科技发展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开放创新大幅度、快速提高了我市的科技综合实力,有效缓解了某些科技自身资源不足的矛盾,在充分利用国内、国外的科技资源,巩固先发优势,发挥后发优势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超越发展的创新道路。同时,天津市通过开放创新,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与水平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产生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与技术成果。与美国亚历山大公司共建了3万平方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与意大利国家高等卫生研究院等共同建成中意中医药联合研究实验室,就是开放创新的结晶,显著增强了我市的科技整体实力和创新活力。
2.努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体制改革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因为科技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解放科技生产力,使制度改革成为创新的根本源泉。天津市有效推进了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起适应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研发的需要。天津市依托市级以上高新区、孵化转化一体化载体等,构建了国际技术成果产业化平台、协同创新和研发转化平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全球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了招商引智、聚集世界高端科技资源、聚集人才等工作的有效开展。另外,天津市制定出台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国际科技组织的扶持政策,围绕八大优势产业以及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开展科技招商,引进优秀科技企业、科研机构落户天津。通过制定、完善鼓励外资研发机构聚集的政策措施,重点推动世界500强、1000强跨国公司和世界知名研发机构在天津设立研发中心,或与天津本地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与研发中心。
(五)持续做好创新“域面”的建设
1.在取向上,既要把握世界潮流,又要注重发挥天津市自身的优势
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就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世界潮流是大的方向,是一种趋势、一种宏阔的格局,所以天津市创新“域面”的建设必须在取向上符合世界潮流,否则,跟不上世界潮流,也就不可能把天津市创新“域面”建设在一定的高度上。同时,把握世界潮流不是随波逐流,要在发挥天津市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把握世界潮流,这样才能在建设天津市创新“域面”的过程中获得持续的动力,获得支撑的能量。创新“域面”的建设没有终结,而是一个过程,对于天津市创新“域面”的建设是要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断提升竞争优势,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
2.在制度安排上,既要具有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又要注意发挥政府行政推动的力量
天津市创新“域面”的建设必须遵循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因为创新离不开资源与要素的整合与配置,发挥市场在资源与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整合有利于创新“域面”建设的资源与要素,特别是具有优势的科技资源,进而确保创新“域面”建设的物质基础。另外,市场机制对创新的技术路线选择也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天津市创新“域面”建设得愈完善、水平愈高,标志着市场在资源与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越能得到有效发挥。但同时,创新“域面”的建设是一种战略规划,需要政府的推动力量。政府的推动不是简单地弥补“市场的失灵”,其实质是只有正确、有效、准确地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才能防“市场失灵”的风险于未然。天津市创新“域面”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好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夯实天津市创新“域面”建设的基础、创新的持续,而且有利于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加速实现,有利于天津市竞争优势的不断提升。
3.在有效保障上,既要强调创新与转化的关系,还必须强调与产业配套和服务的条件
在天津市创新“域面”建设的过程中,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是建设创新“域面”的一种保障,如果创新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而提升竞争优势,创新“域面”就是镜中之花。但是正因为创新,也注定了创新成果转化的复杂与艰巨,也越要强调创新与转化对创新“域面”建设的有效保障作用。另外,创新“域面”建设还有一种保障,就是创新成果在转化过程中的产业配套和服务。产业配套和服务的条件好,创新成果就能够很快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创新成果转化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加速了创新成果转化为区域的生产力,加速了区域竞争优势的提升,特别是保障了创新“域面”建设的时效。因此,建设天津市创新“域面”,一定要认识到创新与转化、创新与产业配套和服务条件的有效保障同等重要,只是侧重点不同。这样,不仅对天津创新活动的持续是有效保障,而且对天津市创新“域面”的建设也是有效保障,进而保障了天津竞争优势的不断提升。
4.在支撑体系上,既要强化硬环境建设,又要注意不断积累软实力
创新“域面”的硬环境是一个物质系统,由创新活动所需的物质和物质条件组成,是有形的。创新“域面”的硬环境存在于创新“域面”之中。而创新“域面”的软环境存在于创新“域面”之外,是建设创新“域面”所需要的那些非物质条件、无形条件构成的系统。创新“域面”的支撑体系就是创新的软、硬环境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联系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创新“域面”的支撑体系绝不是一种维持,而是对创新“域面”建设阻力的克服,对创新“域面”建设环境的优化。天津在建设创新“域面”的过程中,既要强化基础设施方面的硬环境建设,又要强化政策和人才方面的软环境建设,特别是要注意不断积累科技人才方面的软实力,这样才能保证天津创新“域面”建设得到有效、持续的支撑。创新“域面”的硬环境建设成效是显性的,而软环境建设成效的释放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对创新活动的持续进行、创新“域面”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能量支撑。既要强化硬环境建设,又要注意不断积累软实力,这是天津市建设创新“域面”在支撑体系上的两大抓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