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是用以解释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方式和途径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威廉·佩蒂(William Petty),佩蒂在17世纪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18世纪中叶之后,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工业部门的发展突飞猛进,服务部门也有较大扩展,到20世纪30—40年代,科林·克拉克(C.G.Clark)建立起了完整、系统的产业结构理论框架,标志着产业结构理论形成。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50—60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霍夫曼(W.G.Hoffmann)等一批经济学家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增长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调整产业结构是有意识的手段,目的在于经济增长。
一、佩蒂-克拉克定理
(一)佩蒂-克拉克定理的内容
佩蒂-克拉克定理是有关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变化的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于1940年在威廉·佩蒂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几十个国家有关部门劳动投入与总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之后,总结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变化与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存在着一定对应关系,得出规律性的重要结论。克拉克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通过开创性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揭示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关联。
1.佩蒂-克拉克定理的内容
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即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即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于是,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2.佩蒂-克拉克定理的理论前提
佩蒂-克拉克定理的理论前提是以若干经济活动在时间推移中的变化为依据。这种“时间推移中的变化”意味着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在佩蒂-克拉克定理中是指不断提高的国民收入。佩蒂-克拉克定理属于产业结构变动的经验总结,在现实中不仅能够从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时间序列的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能够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的比较中得到类似结论,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或区域,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相对越大,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小;反之,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或区域,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就业劳动力中的份额相对越小,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因此可以说,佩蒂-克拉克定理是一条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规律。
(二)佩蒂-克拉克定理的主要形成机制
1.收入弹性差异
第一产业的收入弹性小于第二、三产业。以农业为例,农产品的需求特性是: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难以随着人们收入增加的程度而同步增加,即它的收入弹性出现下降,并小于第二、三产业所提供的工业产品及服务的收入弹性。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将从第一产业转移至第二、三产业。
2.技术进步差异
技术进步在第一产业和第二次产业之间有很大差别,工业品的生产周期短,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这就导致在第二产业中技术进步的速度快,在第一产业中进步的速度相对缓慢,甚至困难。也正因如此,对第一产业的投资达到一个限度后,不仅不会出现“报酬递增”,反而会出现“报酬递减”的情况。由于技术进步导致对第二、三产业的投资多处于“报酬递增”的情况,特别是随着投资的增加、规模的壮大、产量的增长,单位成本下降,又进一步推动第二、第三产业的更大发展。
二、库兹涅茨法则
(一)库兹涅茨法则的基本内容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和整理了欧美主要国家的长期统计数据,在1941年的著作《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中使用了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这一概念来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阐述了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间的重要联系。库兹涅茨不仅从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而且从国民收入对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1.库兹涅茨对国民经济部门的划分
库兹涅茨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三大部门:农业部门包括农业、林业、渔业和狩猎业等,工业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供水、运输和通讯等,服务部门包括商业、金融、不动产、政府、教育、科技和文化等。以此为基础,库兹涅茨将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分布结合起来,分析了各产业相对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加深了对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变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
2.库兹涅茨法则的基本内容
随着现代经济的增长,即在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和按人口平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各产业不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劳动力结构都会发生变化。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即农业部门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都趋于下降。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即工业部门的产值份额趋于上升,劳动力份额处于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是上升的,但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即服务业部门的产值份额处于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但劳动力份额趋于上升。不仅如此,库兹涅茨认为三大部门各自内部也会发生显著的结构性变动,特别是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在工业部门内部,制造业产值上升幅度最大,大约占工业部门份额上升的2/3;在制造业内部,与现代技术密切联系的新兴部门增长得最快,其在整个制造业总产值和劳动力中占的相对份额都是上升的,相反,一些传统生产部门的产值和劳动力的比重则是下降的。在服务部门内部,教育、科研和政府部门的相对份额趋于上升。
(二)库兹涅茨法则的原因分析
库兹涅茨认为,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相对国民收入的差异。库兹涅茨设定,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是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与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之比,即A=B∶C。其中:A代表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B代表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即某产业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C代表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即某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
库兹涅茨指出,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第一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都低于1,即A<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大于1,即A>1。第二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比重呈普遍的上升趋势,而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变化则因不同国家工业化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综合起来看变化不大。第三产业在一般情况下的相对国民收入呈下降趋势,即A<1,原因在于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是上升的。
三、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霍钱纳里对1950—1970年间100多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研究,建立了“多国发展模型”或称“世界发展模型”,由发展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
(一)钱纳里的“多国发展模型”
库兹涅茨法则的研究对象是发达国家,钱纳里的研究对象相对普遍。钱纳里在研究二战后工业化国家的同时,尤其关注发展中国家。钱纳里通过回归方程建立“多国发展模型”,进而提出了标准产业结构,即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划分为规律性的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经济阶段。该阶段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
第二阶段是工业化初期阶段。该阶段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在工业中则以食品、纺织、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这一时期的产业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第三阶段是工业化中期阶段。该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也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重化工业的大规模发展是支持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这一阶段产业大部分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
第四阶段是工业化后期阶段。该阶段在第一、二产业获得较高水平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高速增长,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第五阶段是后工业化社会阶段。该阶段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被推广普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六阶段是现代化社会。在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并追求个性。
(二)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的内容
1.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
钱纳里认为,在从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的六个规律性阶段中,第2~4个时期为工业化阶段。钱纳里以1964年美元水平来衡量,当人均GDP介于200~400美元时,对应第二阶段,即工业化初期阶段。该阶段农业的产值份额为22.8%,工业的产值份额为27.6%,服务业的产值份额为41.1%,基础设施的产值份额为8.5%;农业的就业份额为43.8%,工业的就业份额为23.5%,服务业的就业份额为32.7%。当人均GDP介于400~800美元时,对应第三阶段,即工业化中期阶段。当人均GDP介于800~1500美元时,对应第四阶段,即工业化后期阶段。
2.产业结构变化推动经济发展阶段的跃升
钱纳里认为,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产业结构是不同的。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进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经济结构与之相对应的标准数值。钱纳里研究发现,当人均GDP由400美元跃升到1000美元时,农业的就业份额降至25.2%,工业的就业份额升为32.5%,服务业的就业份额升至42.3%。
3.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的结论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认为,产业结构变化的75%~80%发生在人均GDP100美元至1000美元的发展区间(1964年美元水平)。在此区间,资源配置将发生显著的、深刻的变化。
4.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的意义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对于揭示人均GDP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具有更大的价值,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组合是否“正常”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www.xing528.com)
四、霍夫曼定理
(一)霍夫曼系数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把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迅速发展,消费品工业趋于下降;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增长,并已达到与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状态;第四阶段以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工业化得以实现。消费品工业主要指轻纺工业部门,资本品工业主要指重化工业部门。霍夫曼使用了约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对工业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被称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即: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二)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
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即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即霍夫曼系数呈下降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由于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小,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1),即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平均为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5倍左右。在第二阶段,虽然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消费资料工业虽也有发展,但速度减缓,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即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平均为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2.5倍左右。在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体相当,霍夫曼比例是1(±0.5),即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基本相当。在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曼比例小于1。
(三)霍夫曼定理的内容
霍夫曼定理又被称做“霍夫曼经验定理”,是指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即随着工业化的进展,霍夫曼系数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霍夫曼定理是通过设定霍夫曼系数,对各国工业化过程中消费品和资本品工业的相对地位变化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各国工业化无论开始于何时,一般具有相同的趋势,即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是逐渐趋于下降。霍夫曼对工业结构的研究实际上是在分析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趋势,整个工业化过程就是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霍夫曼定理揭示的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四)霍夫曼定理的现实意义
霍夫曼定理是霍夫曼20世纪30年代初,根据工业化早期和中期的经验数据推算出来的,并把工业化某些阶段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外推到工业化后期。实际情况表明,霍夫曼关于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在当时通行的国民经济只包含工业和农业两个主要的产业部门的分析框架下,是基本符合现实的,因为20世纪20年代末期,在英、美、法、德等处于工业化中期末的国家中,资本品工业产值与消费品工业产值的比值已经大致齐平。霍夫曼进而预言,资本品工业在工业化后期将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部门。
在现代经济中“霍夫曼定理”不能得到印证的主要原因是:首先,“霍夫曼定理”是建立在先行工业化国家早期增长模式之上的。在当时这些国家工业化的早期阶段,经济增长依赖于机器作业对手工劳动的替代。在这一替代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资本对劳动比例,或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品生产的优先增长成为必然。然而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并不是资本投入,而是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因此,在现代经济中资本品的优先增长就不再是必然的,没有技术要素的投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增长是乏力的。
其次,“霍夫曼定理”是建立在国民经济只存在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因此工业的增长就是经济的增长,在工业结构中资本品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上升并居于主导地位,就等同于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国民经济中增长得最快的产业并不是工业,更不是资本品工业或重工业,而是服务业。不论从就业结构看还是从产值结构看,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产业部门。服务业的发展,对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成本、特别是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是说霍夫曼定理没有现实意义。霍夫曼定理告诉我们,在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不仅会发生演进,而且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有规律的。不同国家或区域在根据其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时,一定要结合本区域的具体情况,特别是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区域内部的资源和外部的环境,探索结构演进的规律性,进而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
五、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一)经济成长的六个阶段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认为,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他把经济成长过程分为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起飞阶段最为重要,是经济成长过程中重大突破的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没有现代科学技术,资源过多配置在农业而非工业,在社会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家族和氏族,生产力水平很低,人均实际收入仅够维持生存。
2.起飞准备阶段
起飞准备阶段是从传统社会阶段向起飞阶段转变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近代科学知识开始在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中发挥作用。工业的发展需要原料、市场、商业繁荣、交通运输业发达,更需要资本,于是金融业开始发展,为新的投资提供资金支持。然而在此阶段农业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为农业既要为工业发展导致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提供更多的粮食,又要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和市场,还要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积累,所以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产量的增长,决定着此过渡时期持续时间的长短。在此阶段,发展的障碍正在逐步克服,人均实际收入缓慢增长。
3.起飞阶段
起飞阶段是经济成长过程中取得重大突破的阶段。起飞阶段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较高的积累比例,使积累占国民收入的10%以上;二是要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通过主导部门的快速发展带动其他部门增长;三是要有制度上的改革,即建立一种能够保证“起飞”的制度,以推动经济的扩张。在此阶段,人均收入迅速提高,较高的积累比例和较强的主导部门,使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技术充裕,所需要的原料生产与供给、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等问题已得到解决,制度改革清除了经济增长的障碍。因此一个国家或区域一旦实现起飞,经济就可以自我持续增长。
4.成熟阶段
成熟阶段是经济起飞后经过较长期的经济持续发展所达到的一个新的阶段。该阶段有六大特点:一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有效地应用新技术,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经济成长的动力,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二是对供给方面的投资,也就是对工业设备部门的投资,是带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力量;三是新的主导部门逐步建立,旧的主导部门逐步被取代;四是国民收入中有10%~20%稳定地用于投资,有能力生产自己想要生产的产品;五是对外贸易的作用加强;六是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下降。一般来说,铁路建设、钢铁工业以及大量使用钢铁的通用机械、采矿设备、化工设备、电力工业和造船工业等部门的发展,是经济“成熟”的标志。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的工业高度发达,经济主导部门转向耐用消费品的生产,社会对高额耐用消费品的使用普遍化。该阶段,越来越多的资源用来生产耐用消费品,技术工人和城市人口的比重都比前阶段有一定提高,用来提供给社会福利和保障之用的一部分资源逐渐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是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关部门成为主导部门。这些部门的特点是提供劳务,而非生产物质产品。居民追求时尚与个性,消费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人类社会将不再只以物质产量的多少来衡量社会的成就,而会以包括劳务形式、环境状况、自我实现的程度来反映的“生活质量”的高低程度。
(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1.主导部门是各个阶段经济成长的核心动力
罗斯托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经济成长过程中要重视发挥主导产业的作用。对此,罗斯托提出形成主导部门的条件:一是必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二是具有技术创新和迅速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三是能够快速增长并具有带动其他部门增长的能力。罗斯托认为,不同发展阶段中存在不同的经济主导部门,主导部门是各个阶段经济成长的核心动力。传统社会的主导部门是农业,起飞准备阶段的主导部门是食品、饮料、烟草、水泥等工业部门,起飞阶段是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如纺织)和铁路运输业,成熟阶段是重化工和制造业,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是耐用消费品工业(如汽车),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是服务业部门,包括教育、卫生保健、文化娱乐、市政建设、环境保护等。
2.不同成长阶段政府职能的着力点不同
罗斯托认为,在进入传统社会阶段和起飞准备阶段的早期阶段,政府应为经济成长提供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如道路、运输、环境卫生、法律与秩序、健康与教育及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等,因此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此时政府的投入对于进入起飞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在经济起飞阶段,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政府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投入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当进入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以后,政府应突出再分配的作用,维持公平的政策性支出要大大超过其他支出的增长幅度,同时也要快于经济的增长幅度。政府职能着力点的转变,与经济成长的阶段性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解释了西方各国已经历过的工业化过程,提示了一个国家在经济成长过程中所要遇到的一系列战略决择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有很强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六、雁行产业发展模式理论
(一)“雁行产业发展模式”的进程
“雁行模式"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赤松要(Kaname Akamatsu)在1932年提出来的。该理论阐释了日本经济通过对外贸易和替代性生产而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波浪式发展的进程。在工业化初期,日本主要出口丝绸、棉纱、棉布等消费品,换取工业发达国家的纺织机械等生产资料,以此装备本国的纺织品生产;而后,日本对进口纺织机械进行替代性生产,以此带动日本机械工业发展;再后,机械工业的发展又依次带动钢铁、机电等产业发展。日本各产业顺次起飞的这一进程就被形象地称做“雁行模式”。日本以在对外贸易中获取的外汇购买先进技术并予以消化、吸收和推广,逐步建立起自主技术基础和研究开发体系,实现了其经济发展的目标。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雁行产业发展模式有“三只雁”。第一只雁是进口浪潮。由于后发国家要实现经济发展,而市场是在本国产业结构脆弱、国民经济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进行对外开放,这就使国外产品大量涌入,出现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国内生产浪潮。进口浪潮使进国家可以充分模仿、引进和利用进口产品的生产工艺与技术,并使之与本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优势自然资源相结合,不断增加某些进口产品的国内生产,出现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出口浪潮。后发国家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后,由于本国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加上生产到了一定阶段,高新技术转化率和转化速度提高,经营管理改善,使其产品的生产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出现出口浪潮。
(二)雁行产业发展模式理论的内涵
雁行产业发展模式理论是指通过“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循环,使后发国家或地区产业相继更替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理论。
雁行产业发展模式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紧密地结合,使产业结构国际化,实现由消费资料生产转向生产资料生产、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先是在低附加值的消费品产业中出现,然后在生产资料产业中出现,继而在整个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中都会出现雁行变化格局。后发国家或地区其产业发展政策根据“雁行形态论”的特点制定,可以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
雁行产业发展模式理论后经日本学者山泽逸平扩展,提出了“进口—国内生产—出口—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从而更加详尽地展示出后发国家如何通过进口先进国家产品和引进技术,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不仅可供出口,而且后来居上取代“领头雁”地位并最终实现经济起飞。因此,雁行产业发展模式理论表明,后发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经济开放,进口先进国的资本和技术并加以有效利用和有效消化,形成自己的生产能力,利用低工资优势将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乃至先进国市场。如果后发国家或地区善于把握好时机,就能在“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循环中缩短工业化进程乃至实现赶超,完成其经济发展的目标。
雁行产业发展模式理论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发展战略提供了积极的启发。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发展战略是互相交叉和相互关联的。雁行产业发展模式理论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优势产业或产品,由于比较利益的变化,曾经的优势会逐渐丧失,会向不发达地区转移,而转移出去的产业或产品在不发达地区可以逐渐形成为优势,并将产品反出口到原来的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即产业的转移、生产布局在空间的调整,可以使不发达地区避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走过的一些弯路,通过引进、转移使经济快速增长,从而有利于缩小不发达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推动经济平衡发展。因此,雁行产业发展模式理论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发展战略提供了积极的启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