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经济视角下的天津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视角下的天津经济发展

时间:2024-08-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增长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佩鲁认为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集中于那些规模较大、增长速度较快、与其他经济部门的相互关联效应较强的产业中,佩鲁把具有这些特征的产业称为推进型产业。增长极的乘数效应可有效地改变一个区域工业基础差、经济存量少的状况。区域的经济发展应制定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的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视角下的天津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空间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growth pole theory)是二战结束后,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或一个区域经济增长论战的产物。增长极理论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随后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和发展。佩鲁等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并不是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一)增长极概念的内涵

1.增长极

佩鲁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做“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的推进性单元就可以被描述为增长极。具体地讲,经济增长的载体是产业的集合体,增长极是区域经济发展围绕主导产业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这样的一组产业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这种理论引入经济空间,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是不平衡的,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具有不同的强度,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经济发展的这种空间极化为增长极。

2.增长极的经济空间

增长极的经济空间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地理空间。增长极的经济空间以一个抽象的数字空间为基础,经济单位存在于产业间的数学关系中,表现为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就是说,首先确定增长极的抽象的数字空间,然后在此基础上界定地理空间。增长极的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增长极是经济增长中具有空间集聚特点的、推动性的集合体。

3.增长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

佩鲁认为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集中于那些规模较大、增长速度较快、与其他经济部门的相互关联效应较强的产业中,佩鲁把具有这些特征的产业称为推进型产业。推进型产业与被推进型产业通过经济联系建立起非竞争性联合体,通过后向、前向连锁效应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这种推进型产业就起着增长极的作用,对其他产业具有推进作用。

佩鲁的这一概念后来经过其他经济学家的完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增长极自身不仅具有经济增长的推动性,还具有经济增长的规模性,而且对区域经济也产生着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因此增长极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力量,充分显示了经济增长极的重大经济意义。

4.增长极的效应

(1)支配效应

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一些经济单位处于支配地位,而另一些经济单位则处于被支配地位。一般来说,增长极中的推进型产业具有不同程度的支配效应,都能通过与其他产业间的商品供求关系以及生产要素的相互流动对这些产业产生支配影响,进而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2)乘数效应

增长极的乘数效应是指增长极中的推进型产业的经济力量促使其他相关产业建立与发展,使就业、生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在区域经济数量上表现出倍增效应。增长极的乘数效应可有效地改变一个区域工业基础差、经济存量少的状况。

(3)极化效应

极化效应又称回流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推进型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不断趋向增长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出现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然后形成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极化,通过集聚进而形成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

(4)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围发散的过程。扩散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扩散,即通过建立增长极带动周边欠发达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扩散作用的结果,是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

从理论上讲,在增长极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如果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大于极化效应,就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然而在现实中,由于积累性因果循环的关系,极化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

(二)增长极理论的内容

1.增长极理论的基本点

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得到许多经济学家分别在不同程度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其中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B.Boudeville)认为,增长极在拥有推进型产业复合体的城市中出现,增长极的经济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盖尔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空间再组织过程是扩散—回流过程,如果扩散—回流过程导致的空间影响为绝对发展水平的正增长,即是扩散效应,否则是回流效应。

因此,增长极理论的基本点包括:

(1)增长极的经济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

(2)增长极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产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产业综合体;

(3)增长极具有扩散和回流效应。

2.增长极理论体系的三个层面

如果把经济增长分为经济的平衡增长和经济的不平衡增长,那么一个国家或区域要实现经济平衡增长只是一种理想,绝对的经济平衡增长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在增长极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体系。增长极理论体系包含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先导产业的增长促进推进型产业的形成;

第二个层面是产业综合体的增长促进推进型产业综合体的形成;

第三个层面是增长极的增长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因此,增长极应选择特定的经济空间并通过有效地规划产业推进的机制,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的经济发展应制定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的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3.增长极理论的特征

(1)增长极理论符合现实中区域经济存在差异的现实

经济增长均衡说认为,空间经济要素的配置是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即使在短期内出现偏离,在长期内也会回到均衡位置。增长极理论则主张非对称的支配关系,认为经济发展一旦偏离初始均衡,就会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运动,除非有外在的反方向力量推动才会回到均衡位置。这一点非常符合现实中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区域经济存在的差异。

(2)增长极理论非常重视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产生极化效应的动力,增长极的经济空间不仅要存在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而且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秩序和规律,企业与科研机构等技术创新主体是有机联系的,形成了能够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而使社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组织结构更容易适应创新结果。

(3)增长极理论强调推进型产业的重要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讲,推进型产业是增长极理论展开的基础。推进型产业具有以下特征:技术创新能力强,兼具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性质,规模较大且增长迅速,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先进,以现代工业为发展目标。

(4)增长极理论的应用性较强

增长极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可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和规划问题。增长极概念形式简单明了,易于了解,对政策制定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增长极理论提出了一些便于操作的有效政策,使政策制定者容易接受。

4.增长极理论在现实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增长极理论在现实中应用需要注意解决增长极与周边地区和腹地的经济增长关系,既要承认区域经济增长的差距,又要解决区域经济增长的差距。

(1)尽量降低增长极极化作用的负效果

增长极推进型产业的发展所具有的相对利益,会产生吸引力,使周边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增长极,剥夺了增长极周边区域和腹地的发展机会,使增长极同周边区域和腹地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是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在现实中,由于极化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导致增长极地区越来越发达,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地区的“飞地”。如果增长极的极化效应是以牺牲周边区域和腹地的经济发展为代价,那么应尽量降低增长极的极化作用的负效果,在资金、人才、贸易等方面尽量使周边区域和腹地具有一些有利的条件和发展的机会、一些现代化产业起步的条件、一些获利的基础,为通过建立增长极带动周边区域和腹地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为最终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2)尽量缩短极化阶段时间

极化作用的反向过程是扩散作用,两者作用力的大小是不等的。从理论上讲,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扩散效应才开始加强。虽然极化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但要尽量缩短扩散效应出现前的极化阶段时间,因为在一般条件下市场的作用通常是倾向扩大而不是缩小区域间的差异,这就需要在极化作用过程中加强政府干预,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增长极政策的实施和增长极的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三)增长极的培育

1.增长极产生的条件

(1)存在技术创新体系

增长极是依靠技术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一个区域一旦成为增长级,不仅存在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而且技术创新活动在区域内存在较密集的、有机的连续分布,形成以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等科研力量进行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是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体系。这既是增长极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进型产业建立的前提。

(2)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规模经济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非生产性支出,降低边际成本。一个区域想要成为增长级,需具备相当规模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存量,通过不断投资扩大经济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率,形成极化的经济空间。

(3)要有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反映在经济效果上,既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结果。它包括便捷的交通、良好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还包括政府高效率运作、恰当的经济政策、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软环境”。

2.培育增长极的前提

(1)培育增长极应突破行政区划界限

增长极所在的经济空间,必须是一个按经济活动联系所界定的空间,这个经济空间是不受行政区划约束的。如果增长极不能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的分割,一方面会破坏经济活动在经济空间中联系的秩序和规律,会削弱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势必形成地方经济发展的割据状态,因地方之间争夺资源而造成资源浪费,使资源不能实现最优配置,还会出现大而全、小而全的项目遍地开花的局面。

(2)培育增长极要提高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

增长极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人工属性。自然属性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的经济空间存在着某种秩序和规律,会存在一个或数个优势节点或中心,其功能及其增长率会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影响。人工属性是指政府的公共投资、特别是对基础设施进行的投资,可以创造良好的区域投资环境,形成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进而能够创造增长极。从这个意义上讲,增长极的培育,需要提高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如果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强,所培育的增长极会是一种潜在的自然增长极,呈现自然增长点的特征;否则所培育的增长极会依赖于大量的公共投资而生存,因为在这个经济空间缺乏足够的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和内在关系。

3.培育增长极应注意的问题

(1)创造条件

为了培育增长极,一方面需要建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发展推进型产业和推进型产业综合体;另一方面需要创造有利于增长极产生的环境。对此,有的国家通过迁都、建设新的工业城市、鼓励移民、颁布优惠政策吸引项目和资金、开辟工业园和自由贸易区等等,因地制宜地不断满足增长极形成的条件。

(2)注重推进

培育增长极要注重对推进型产业的推进。因为推进型产业的重要特征就是技术创新能力强,而技术创新是产生极化效应的动力,并通过创新活动能够形成产业综合体。从技术方面看,推进型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溢出效应”,使区域经济因更容易适应创新成果而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竞争优势。

(3)完善关系

培育增长极要注意完善增长极与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在层次上形成的系统性关系,要注意完善增长极所在城市与广大农村的有机联系,要注意在新建项目与原有产业之间能够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二、“点轴”开发理论

(一)点轴开发理论的内涵

点轴开发理论(点轴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提出。我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综合了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德国的开发轴理论后,在1995年出版的《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一书中阐述了完整的点轴开发理论体系。

1.点轴开发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

点轴开发理论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空间线性推进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在空间上成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就是区域经济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在将点与点之间连接起来的“线”上,陆续出现若干新的增长极,这条线就是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轴线”,也就是点轴开发模式的“轴”。

空间极化不仅会出现在若干点上,也会出现在连接各点的线状地带上,从而导致产业和人口在沿线聚集,形成点线一体的极化带,使极化过程与扩散过程在空间上可以沿着既定的方向连续进行,由单个、静态的点演变成为一个具有动态性质的空间的量。因此,点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

2.点轴开发是经济增长极沿轴线作线性推进的过程(www.xing528.com)

区域经济发展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培育经济增长极。随着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必然产生越来越多的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商品的交换,需要建设连接增长极之间生产要素流动和商品交换的通道,如交通线路、通讯线路、动力供应线路、水源供应线路等。这些连接了不同增长极的线路,一方面更加有利于连结起来的增长极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改善了连线地区的区位条件,刺激了连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和要素在继续向增长极集聚的同时,也开始向连线及沿线地区集中,逐渐发展成区域经济活动密集地区,成为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轴线,即经济发展轴。发展轴的形成,标志着经济活动在“点”和“轴”上贯通,最终形成点轴系统。点轴开发是经济发展从区域的若干经济增长极沿轴线作线性推进的过程。

3.点轴开发的空间结构演进

点轴开发的空间结构,是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的结果。“轴”是为“点”服务的,但“轴”一经形成,便有利于在“轴”及其两侧产生新的“点”。也就是说,轴线是为区域经济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便对生产要素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吸引生产要素向轴线及其两侧集聚,形成相关产业。如果所形成的产业是推进型产业,必将产生新的增长极。此时发展轴上密集分布了若干增长极,轴的两侧也分布了若干增长极。位于轴线上的增长极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随着增长极规模的不断增大,轴线的规模也随之扩大,轴线上不仅具有增长极的所有特点,而且比增长极的作用范围更大,轴线实质上成为点线一体的极化带。同时,轴两侧的若干增长极之间会与轴线上的增长极之间又会形成新的轴线。

点轴系统会向外进行经济和社会扩散,在新的地区与新的点之间再现点轴形成的过程。这样,就在区域中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

(二)点轴开发理论的特征

1.点轴开发理论强调渐进扩散形式

生产要素的集聚与结合是由“点”而渐进到“轴”,在空间结构上符合生产力运动空间扩散的客观规律。经济发展重点由“点”而“轴”,对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经济活动的联系提供了比增长极发展更为优越的空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为区域经济呈现“域面”状发展夯实了基础,更好地协调了区域的经济发展。点轴开发理论强调经济发展在设计上和路径上必须注重渐进扩散,盲目地跨越发展,其结果必定是畸形。

2.点轴开发理论强调动态连续性

点轴开发理论认为,点轴开发是区域经济增长的能量从集中增长极的“点”,走向集中发展轴的“线”,是经济增长的能量走向整个区域空间的第一步。点轴开发在空间上具有方向性,这个方向决定着经济在区域的整个空间成长的第一步。沿着这个方向,点轴系统的形成在时间上的具有动态连续的特征,点轴系统的扩散过程在时间上也具动态连续特征。如果没有方向,也就不可能知道目的,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成为动态的连续发展,经济发展就会在时空上乱象丛生。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来讲,点轴开发理论不仅能够回答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集聚效应,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极化方向和时序控制这一新手段。

3.点轴开发理论强调“域面”均衡发展

点轴开发的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域面”均衡发展。点轴开发理论认为,点轴开发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增长极的“点”转向了轴线,这一过程是最终实现“域面”开发的过渡阶段,也就是说,实现“域面”开发是目的。区域经济发展一旦形成点轴开发模式,在区域空间上就会具有形成经济发展网络的基础,而经济发展网络一经形成,标志着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趋于完善,能够产生出单个点和线所不能完成的功能,能够使扩散作用增强,使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作为“域面”逐渐趋于均衡。所以点轴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平衡趋向平衡的过程。

(三)点轴开发的机理

1.点轴开发是增长极与极化区域共同发展的结果

当推进型产业形成之后,迅速成长的推进型产业吸引增长极周围区域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使增长极本身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生极化作用。与此同时,极化区域开始形成。所谓极化区域是指受到增长极吸引的区域。增长极与极化区域的出现,为形成发展轴和“点轴开发模式”奠定了基础。只要存在极化作用就会存在极化区域。

首先,极化区域在增长极形成之初就存在着。增长极一经形成,就会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聚集,在增长极生产要素极化的同时,被增长极吸引的、向增长极提供生产要素的区域也就随之形成,在地理空间上同时出现了增长极和极化区域。

其次,增长极与极化区域在经济上是互相依存的。增长极在极化过程中,与极化区域形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物流,由于市场交易的存在,增长极在获取物质资料的同时,资金也同时流向周边地区。也就是说,增长极与极化区域的生产要素始终是双向流动的,增长极与极化区域在经济上是互相依存的,这种依存随着增长极极化作用的增强而得到巩固。正是由于增长极与极化区域在经济上互相依存,才能够为形成新的、次一级的增长极奠定了基础。在极化区域形成了新的增长极后,原有的增长极与新的增长极之间的联系通道就会形成发展轴,进而在区域内形成“点轴开发模式”。

2.点轴开发是极化作用与扩散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

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现实中看,极化作用与扩散作用同时存在,同时发挥作用。现实中虽然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但并不是说不存在扩散效应。增长极在产生伊始,就存在扩散效应,特别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增长极上的产业技术不断发生更替,产业也不断发生更替,被更替下来的产业向增长极周边地区转移。随着增长极的规模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这种向极化区域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表现出来的结果是扩散效应一天比一天增强。另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在增长极上发展起来的产业,其再发展受到空间上的局限,于是加入到这些产业的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极化区域扩散,在极化区域形成与增长极关系密切的产业,促进极化区域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

扩散效应为点轴开发提供了必要条件。如果极化作用一直在强化的过程中,而扩散效应很弱,生产要素就会一直向增长极集中,就不会形成或很难形成新的增长极,从而难以形成发展轴。但如果仅存在扩散效应,对于产生点轴开发模式是不够的,还需要看扩散的方向和扩散的强度。影响扩散方向和强度的因素,一是市场的机制,二是政府的引导。一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长极上的生产要素和产业将向能够获得最大效益的最优区位的方向扩散,按照韦伯的区位论,扩散总是向运费最低的布局地点扩散,这样才能做到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如果某条运输线路能够满足运费最低的条件,那么随着扩散强度的增大,就会形成发展轴,形成点轴开发模式。另外,政府的引导也非常重要,政府的强势引导能够让增长极上的生产要素和产业沿着一个既定的方向大强度扩散,进而形成一条规划中的发展轴,形成点轴开发模式。因此,极化作用与扩散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是,会在区域内形成点轴开发模式。

三、梯度推移理论

(一)梯度推移理论的内涵

1.经济发展的梯度

经济学家弗农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创新、发展、成熟、衰退是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学家克鲁默、海特等人,结合赫克曼、威廉姆斯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将弗农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

所谓“梯度”是指某一事物在一定方向上呈现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的现象,是对某一事物在空间内不均匀分布状况的描述。有了梯度就有了差别,有了差别就有了矛盾,而有了矛盾就会有运动。从根本上讲,梯度分布是运动的前提,梯度推移是事物运动的一种方式。所谓经济发展的梯度,就是指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所存在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存在客观性

2.梯度推移理论的内容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存在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技术梯度,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生产力的梯度推移,逐步缩小了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均衡。梯度推移理论还认为,高梯度地区应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因为高梯度地区存在着密集的创新活动,具有处于创新阶段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而且资源与要素在高梯度地区配置会比在低梯度地区配置产生出更好的效益,故保证高梯度地区能够较快地发展起来,并通过产业的演进和要素的流动从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带动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梯度推移理论遵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主张高梯度地区优先发展、率先发展,通过推移实现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均衡。

就区域发展的梯度推移而言,推移的内容既包含经济总量,也包含科技水平,还包含生产要素等内容。因此,区域发展梯度推移是经济总量、科学技术、多种生产要素的综合运动。

(二)决定区域发展梯度高低的因素

1.区域发展梯度是按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判定

一个区域究竟是处在高梯度、中梯度,还是低梯度,并不取决于它的空间位置,区域发展梯度的高低是按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来判定的。德国区域科学家采用多元分析法,把高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产值在GNP中所占比重、获得高等学位的人员在职工中所占比重、近十年获得专利项目在全国所占比重、区域失业率、区域中贫困线以下的户数所占比重、初级部门产值在GNP中所占比重、人均住宅面积等指标,作为区分高梯度、中梯度、低梯度地区的内容。尽管判定区域发展梯度的指标因不同的区域而有所不同,但按照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判定区域发展梯度的高低,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考、一种方法。因此,区域发展梯度的判定,绝不是按一两个指标来判定的,即使是按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判定,这些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也是处在不断变化和调整的过程中。

2.创新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既然区域发展梯度的高低是按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来判定的,那么在诸多影响区域发展梯度高低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创新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区域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一个区域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是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存在着密集且连续的创新活动,因此该区域属于高梯度区域。发达的产业和发达的地区始终处于不断的创新活动中,将已经成熟或衰退产业逐次地转移到周边地区,由此形成梯度推进格局。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发达产业或地区的创新活动。

(三)梯度推移的过程

梯度推移大体经历创新阶段的高梯度形成→发展阶段向中梯度推移→成熟、衰退阶段向低梯度推移的过程。

1.创新阶段的高梯度形成

高梯度地区往往是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大城市或城市群,其技术创新体系已经或基本形成。这些大城市或城市群集中了大量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图书馆,同时也是各方面人才荟萃之地,特别是在专业方向上,已经形成一支训练有素、技术熟练的专业队伍,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已成体系,新产品一旦研制成功就可以很快投入批量生产。这不仅给研究与发明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基础条件,更有利于新产品的及时推出。另外,这些大城市或城市群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等种种信息汇集与传播的中心,市场信息与科技信息的结合就会给有志于发展创造的人输入种种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正是创新的源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大城市或城市群的技术创新体系已经或基本形成,推进型产业日益壮大且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强劲。

2.发展阶段向中梯度推移

高梯度地区开始向低梯度地区推移。从产业的角度看,产品的生产由创新阶段进入发展阶段,只要产品符合国内外生产发展或生活的需要,销路就可以迅速扩大、铺开。这时,高梯度地区中个别工厂的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便选择在外地组建分厂或转移技术来增加产量,以改变布局,占领更广大地区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利润。从地区的角度看,中梯度的地区,可以凭借其在资源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接收高梯度地区推移出的产业,逐步取代处在高梯度上的创新发源地,逐渐发展成为这种产品的最大生产地。梯度推移存在着一个关键问题,即推移是否有序?是否能跳过中梯度地区直接进入低梯度地区?中梯度地区或低梯度地区不是被命名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对高梯度地区推移出产业的接受能力,也是决定一个地区是中梯度地区或低梯度地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梯度推移是否有序,是否能跳过中梯度地区直接进入低梯度地区,是由地区接收能力的差异决定的。当创新产品进入到发展阶段以后,生产已开始定型,技术密集程度有所下降,但在布局上对生产协作、技术水平等多种生产发展的条件要求仍相当严格。如果中梯度地区具备这种接收能力,而处在低梯度上的地区暂时还不具备这种接收能力,那么梯度推移就会按顺序进行。

3.成熟、衰退阶段向低梯度推移

低梯度地区开始接收高梯度或中梯度地区的推移,使经济获得发展。进入成熟、衰退阶段,技术已经标准化,比较容易掌握和应用,生产也已经完全标准化,生产发展的条件重在成本,生产由技术密集型逐步转变成简单劳动密集型,产品完全不可能享受垄断价格。当市场需求接近饱和,高梯度地区的技术优势,中梯度地区的聚集经济优势逐渐丧失,工资、地租、原材料价格、税收成为制约发展的障碍,产业向相对比较落后的低梯度地区转移,低梯度地区开始发展。

根据梯度转移理论,每个国家与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处在高梯度上的地区向处在中、低梯度上的地区一级一级地传递下去。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推移说明了在世界、国家和地区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与推移模式。

(四)梯度推移理论的发展

1.狭义梯度推移理论

狭义梯度推移理论是一种静态定位理论,强调梯度内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静止的,也就是说某一地区是高梯度地区还是低梯度地区,在一定的时期内是相对不变的,这就为区域经济的梯度推移制定了前提。狭义梯度推移理论强调梯度内的经济活动内容是相对单一的,一般讲来,梯度内的经济活动注重技术创新,并有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总量的增加,梯度推移的效果也就是看技术创新的成果以及由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增长能否由高梯度地区推移到低梯度地区。正是由于梯度地区的相对静止和梯度内经济活动的相对单一,没有认识到区域间梯度分布具有运动和多样的特点,狭义梯度推移理论强调梯度推移是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单向推移。

2.反梯度推移理论

从一般意义上讲,梯度推移固然有朝着一个方向、由高到低推移的趋势,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反梯度理论认为,梯度理论阻碍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同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反梯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确定每个时期的生产力布局战略和区域开发重点不能依据现有顺序,而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条件来确定。不要片面地认为低梯度地区的生产是经济效益低的或没有接受能力的,其实只要经济发展需要,低梯度地区是可以直接引进新技术,实现超前发展,然后反过来,实现反向的梯度推移。反梯度理论主张跳过高梯度地区直接对低梯度地区进行开发,使经济发展超越现有生产力水平梯度分布进行跳跃式转移。反梯度理论适合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空间规划。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周期缩短,发达地区经济的结构存量将呈现刚性的惰性掣肘作用,而科学技术革命将会给落后地区带来超越发展的机会,跳跃式发展有可能从原来的补充角色变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3.广义梯度推移理论

广义梯度是动态的,梯度内各种质量、能量、成分,梯度内有关人口、经济、文化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同时区域间梯度分布也是运动的、多样的。因此,就梯度推移而言,不仅是经济总量和科学技术的运动,还包括了多种生产要素,如人口、资金、知识、信息、资源等诸多内容的运动,甚至还包括了自然与生态等内容。广义梯度理论就是在对广泛意义上的各种各样梯度现象分别把握的基础上,研究经济活动在高梯度地区与低梯度地区之间进行科学、有序、和谐的双向运动,以制定区域开发战略,求得建立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广义梯度理论把区域经济开发看做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主张应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

(五)梯度推移理论的特征

1.梯度推移理论打破了片面遵循平衡布局的传统模式,将不平衡经济发展规律作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高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速度快、质量好,而且具有可持续性。创新活动大多起源于高梯度地区,高梯度地区的创新活动包含了新的产业部门、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新的技术、新的市场、新的供应来源、新的生产管理、新的组织等。产业结构的优劣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兴衰,如果区域内的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部门处在生命周期的创新阶段,不仅说明该区域是经济发展的高梯度地区,还说明区域的经济在一定的时期内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梯度推移理论遵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主张高梯度地区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并将高梯度地区发展的内涵和发展的品质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梯度推移到低梯度地区,进而促进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

2.梯度推移理论在资源与要素的配置上强调有效性,经济发展既要效率优先又要兼顾公平

梯度推进理论从客观实际出发,以不平衡发展规律为基础,承认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承认经济发展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是建立在区域间适度经济差距基础上的稳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资源与要素要优先配置于高梯度地区,因为资源与要素要在高梯度地区配置会比在低梯度地区配置产生出更好的效益,进而保证高梯度地区能够较快地发展起来,并通过产业的演进和要素的流动从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带动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梯度推进理论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首位,在高梯度地区高效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推移使低梯度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实现公平。

3.决定梯度推移方向的是低梯度地区的接受能力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进,决定推进方向的不是距离,而是低梯度地区的接受能力,只有有能力接受并很快消化高梯度地区的产业创新活动,才能够实现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的推移。因此,低梯度地区对高梯度的推移不能被动地接受,低梯度地区也不能等到高梯度地区带动后再得到推动力,否则必将延误低梯度地区的发展,使地区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低梯度地区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发展能动地接受。地理空间并不是决定梯度推移的必然因素,经济发展的内涵和水平才是决定梯度推移的必然因素。这就意味着会存在跨越地理空间的跳跃式的梯度推移。当然,空间距离近,在相同的经济发展内涵和水平的条件下,会更优先地接受高梯度地区的经济推移。

另外,梯度推移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难以科学划分梯度,甚至在实践中容易人为限定梯度,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就有可能扩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梯度推移理论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动性,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忽略了同一地区之内的经济互补性。

(六)梯度推移理论的意义

梯度推移理论对于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特别是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有着显著的实践意义。

1.梯度推移理论有利于促进发达地区产业升级

发达地区原有产业发生转移后,发达地区为了保持自身优势,必然会不断寻求创新和发展,催生新技术的产生以形成新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另外,产业转移也为发达地区寻求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要素条件和发展空间。

2.梯度推移理论有利于推动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发达地区的产业可以通过梯度推移转移到欠发达地区,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3.梯度推移理论有助于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发达地区原有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流动与组合,是在区域经济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要素优势的必然结果。梯度推移有助于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和配置效果。

4.梯度推移理论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

不论是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还是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首先是从产业转移开始,由梯度推移导致的产业转移是进行区域间经济合作确保了合作各方的共赢。正是因为梯度推移是进行区域间经济合作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都具有合作的能动性。

5.梯度推移理论为政府制定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进行正确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必要条件

梯度推移不仅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提供了经济合作的平台,而且也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但是不论是产业的梯度推移,还是地区之间的要素流动与组合,仅靠市场机制,常常难以起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均衡作用,政府的正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可以有效地剔除诸多延缓梯度推移进程的黏性因素的影响,使梯度推移作用得以有效的发挥。

四、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一)循环积累因果理论的内容

循环积累因果理论是由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1957年提出的,后经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发展并具体化为模型。纲纳·缪尔达尔(Karl Gunnar Myrdal),瑞典经济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缪尔达尔认为,任何一个区域,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它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1944年,缪尔达尔在他出版的著作《美国的两难处境》中指出,经济制度是发展的社会过程的一部分。缪尔达尔认为,社会经济制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导致这种演进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1957年缪尔达尔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首先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发展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时,这些区域就会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缪尔达尔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最初的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最初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的运动沿着最初那个变化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这种因果发展关系既可能是上升的运动,也可能是下降的运动。但它不是简单的循环流转,而是有着积累效果的,是“循环积累因果联系”。因此,会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的区域,即使原先依赖发展的优势已经消失,正是由于循环积累因果联系,该区域仍可以向前发展。缪尔达尔指出,事物的常态是具有动态变化的积累倾向,而不是经济因素之间由均衡到不均衡再恢复到均衡的变化过程。市场力量的作用一般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弱化区域间的不平衡,即如果某一地区由于初始的优势而超前发展,那么该地区就会凭借已有的优势,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使得发展更快。

(二)循环积累因果理论的意义

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在经济循环累积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回流和扩散两种不同的效应,回流效应表现为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导致不发达地区生产要素愈发不足、发展更慢,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促进了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区域经济能否得到协调发展,关键取决于两种效应孰强孰弱。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基于此,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有力干预。对此,缪尔达尔提出的经济发展政策主张是: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对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意义。缪尔达尔认为,市场机制能自发调节资源配置,从而使各地区的经济得到均衡发展。这一理论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事实上,长期信奉市场机制的发达国家也没有实现地区的均衡发展。因此缪尔达尔提出,应采用动态非均衡和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发展问题,政府的作用必须得到积极有效的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