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实训教学企业化管理模式与实践
胡晓熙
(武汉市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
【摘 要】 职业学校同企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是职业教育应该首要考虑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及市场需求同职业教育间的特殊关系决定了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及管理的改革方向。企业化职教模式将在职业学校全面普及。
【关键词】 企业化模式;职业教育;实训教学;企业化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造就大批应用性技能型技术人才。实训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以往学校在实训教学环节中,工作重点通常放在职业技能的培养上,而对学生在未来企业工作中所面对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模式重视不够,在企业管理意识和能力培养上与现代企业的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表现为部分毕业生就业后,虽然拥有较高技能,但却不能很快适应企业高效的工作节奏、严格的管理制度,出现一段痛苦适应期,甚至出现就业又失业、失业再就业的现象。为此,我们深入企业调研,全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认真学习研究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模式,结合中职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应企业人才需要的实训教学管理模式——企业化管理模式。经过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就业后的学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二、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需求调研与分析
课题组以问卷调查与座谈交流等形式,向全市十多家大中型国营和近20家私人企业进行了中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调研,归纳出毕业生应具有如下综合素质:
(1)良好的思想品德,较强的吃苦耐劳精神;
(2)良好的理论基础,较强的职业技能;
(3)一定的企业管理常识;
(6)守时、守信、谦虚、勤奋的品质;
(7)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
(8)良好的身体素质。
在座谈中企业强调最多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吃苦耐劳精神,守时、守信、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他们说职业技能通过企业培训上手很快,但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他们对这方面的养成向我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希望我们中职教育部门在教学环节中能加强素质养成教育。
三、实训教学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一)学生熟悉企业文化是就业生存的需要
学生毕业进入社会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应聘就业。在招聘面试时,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许多学习成绩较好、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往往落选,而有些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反而被选中。这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是我们对学习成绩的评判标准不够全面和准确,其二是我们的学生不熟悉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理念、价值取向、思想信念、行为准则等),不知道企业对人才的评判标准。
毕业生进入企业,一部分人由于不熟悉企业文化,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最终不是被企业“炒掉”就是被企业淘汰。
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除了改革考试方式和考评标准外,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渗透企业文化,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并在社会、企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实训教学可以很好地模拟、再现企业管理模式,只要设计合理,操作严谨,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使学生懂得企业管理是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与各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专业领域方向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生产第一线的技能人才。他们是服务业、制造业的主要力量。就制造业而言,其具体定位应为技术工人、班组长,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磨炼可成长为技师、项目经理、车间主任等。中职毕业生经过一两年的努力可承担班组长之职。班组长作为企业中最基层的负责人,既是企业生产管理的直接指挥者又是企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在企业生产中肩负着班组作业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指挥以及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班组长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间的整个工作,它关系到企业基础工作的建立和完善。班组长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班组长的职能决定其既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又要懂管理。实训教学可涵盖班组作业的全部,是培训班组长的有效途径。
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使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和团队合作,它要求员工们在创新中求发展,在竞争中求合作。不论是创新意识还是团队协作精神,都可在实训中按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训练,从而强化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
四、实训教学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企业管理的职能、内容和方法
企业管理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经济关系支配下,为了有效实现预期目标,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企业管理的目的在于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整个管理过程就是向目标逼近的过程;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各种资源;企业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些职能构成了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企业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人事行政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等。生产管理又包含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和物资管理等。
企业管理方法是指实现管理职能、保证管理过程顺利进行的手段、方式和措施的总称。主要有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系统方法和优化方法等。
(二)实训教学中的企业化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的内涵是广博的,其内容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实训中体现的管理模式是不同的,要使学生得到完整的企业管理理念,学会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必须建立完整的实训管理体系,将企业管理模式贯穿于各个环节。结合机械加工类专业和设备维修类专业的实训特点,构建如下管理模式。
1.场景模拟企业化
工程训练中心、实训车间或实习厂的结构形式与企业的车间相似,不同的是组织机构和文化氛围。为使学生感悟企业氛围,可将学校的实训组织机构按企业方式进行命名,即厂长、车间主任、班长、师傅等,在车间布置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宣传板报、警示标语等,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融入企业。(www.xing528.com)
2.劳动纪律制度化
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制度化,无论是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工艺规程还是质量监督都实行制度化管理,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生产力。刚刚进入企业的学生有些就是因为不能严格遵守厂规厂纪而被企业淘汰。学校也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实训中也有劳动纪律约束,但往往因为监管执行力度不够而起不到约束作用,形不成良好的遵规守纪作风。实训中要制定严格的劳动纪律管理制度,如考勤制度、早会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责任连带制度等,同时要加大监管执行力度,成立劳动纪律检查小组(相当于企业的岗监),对违纪者照章处理,不偏不向,公正严明。
3.考核标准经济化
企业的宗旨是效益第一,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兼顾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协调统一。实训中为使学生体会企业管理模式,可将实训考核的百分制折算成1 000元的薪金制,在学生潜意识中形成这样的理念:三周的生产劳动有望获得1 000元的酬劳,而这酬劳的获取要看对企业的贡献来决定,劳动纪律差、产品质量不过关,损失的首先是自己的经济利益。千元酬劳制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在心理上将过失放大,扣10元和扣1分在成绩考评上是相同的,但在人的心理上作用是不同的。
4.现场管理科学化
刚刚进入企业的中职学生,大部分要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现场管理是他们首先要学习的管理课程,熟悉现场管理的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会走在前面。机加实训、安修实训、岗位实训能很好地再现生产现场,是强化学生现场管理能力的良好时机,因此,需要引入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现场管理涉及的管理内容很广,如设备管理、工具管理、物流管理、安全管理、现场作业管理等,管理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定置管理、目视管理、看板管理、目标管理等。在诸多管理中,重点要放在班组管理上,积极开展“5S”(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洁Seikeetsu、清扫Seiso、素养Shit-suke)活动,在提高实训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素养和管理能力。
5.人本管理开放化
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原理,它把人视为管理主体及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不断增强企业活力。未来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懂技术善管理、勇于创新的人才,谁就立于不败之地。对于部分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学生,他们的未来很可能是高级管理人员或独立创业者,应尽力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训管理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现场管理,强化主人翁意识。采用物资刺激(发奖品、加学分)和精神鼓励(管理能手、创新能手称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创新(管理上的合理化建议,工艺上的改进意见,产品制作上的设计创新)。
五、实训教学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实施
我校从2006年金工实训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开始,到今天各项实训全面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经过近6年的实践收到了预期效果,证明这种实训管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要想在实训中真正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做到扎实有效,应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企业化管理,教师是关键
实训中实施企业化管理,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必须具有企业管理的知识,其次是熟悉企业管理模式,第三是善于管理。目前各校具有这种条件的实训教师还不多,需大量培训。我们的做法是个人自修企业管理知识,校内开展企业管理专题讲座,假期派教师到企业研修。
(二)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训管理体系,明确管理目标
实训管理体系要紧紧围绕“生产第一线技能型人才,具体定位在班组长”这一培养目标进行构建,将企业文化意识和企业管理能力作为重要能力要素进行强化,企业管理模式要贯穿到各个实训环节,并给出明确的目标要求,使学生得到完整的养成训练。
(三)实训教材要体现企业管理理念
教材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和提高素质的重要工具,其内容、观点、理念要适应培养目标的需要。现有实训教材还没有把企业管理的理念、内容渗透到各环节中,无法满足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的需要。为此,我们改用适应培养目标、满足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需要的实训指导书。在每一章节中都介绍相关的企业管理知识,并明确指出该实训环节按企业管理模式应采取的方法、手段及所要达到的目标。试用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四)抓好落实,制度是保障
如何贯彻落实新的实训管理体系,使其达到既定目标,重要措施就是制度。制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各项工作的保障。针对不同的实训项目,我们分别制定了劳动纪律考核标准、成绩考核评定标准、创新奖励标准、安全管理制度、设备操作及管理规程、工序管理规程、工具管理规程、质量管理标准等规章制度。对违规违纪的学生严格按照制度处理,提倡“挫折教育”、淡化“赏识教育”,让学生牢记制度就是制度,不会因人而变。在成绩考核上,严格按考核标准细则进行诸项考评,综合各项给出成绩,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管理的公平公正性。
(五)“5S”活动要持之以恒
班组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生产现场管理,而“5S”活动则是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石,其目的和作用为:
(1)提高效率。良好的环境、气氛及人际关系有助于员工提高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严谨而有序的工作方式,也会提高工作效率。
(2)保证质量。工作环境的整洁将减少工作过程(如制造、检验)中的误差,从而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3)保证安全。有序、整洁的环境可有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良好的习惯是防止事故、提高安全性的首要因素。
(4)预防为主。养成良好习惯是防止失误的关键;及时的整理、整顿是预先消除隐患的有效措施。
“5S”活动倡导的是文明生产,其核心和精髓是提高团队的整体素养,素养即素质的养成,它是靠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形成的。实训中开展“5S”活动对学生素质的养成十分有效,也是完全可行的,关键是要持之以恒,要贯穿到各个实训项目中去。
六、结 论
多年的实践及毕业生的反馈证明,在实训教学中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它在提高实训质量的同时,对学生的企业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进行了很好的养成训练,使毕业生真正实现“进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提拔快”的目标。
[1]胡宗庆.注重实践教学培养特色人才[J].南平师专学报,2004,23(1):43~45
[2]薛承宗.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7(4):422~425
[3]蔡香梅.高校教学模式创新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5(6):155~156
[4]杨林,马顺彬.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思考[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57~60
[5]马顺彬,马昀.企业文化在高职学生课外活动中的渗透[J].职教通讯,2006(6):28~30
[6]瞿建新,马顺彬,陆锦明.改革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4):20~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