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澳大利亚雪梨悠美景-异城之门

澳大利亚雪梨悠美景-异城之门

时间:2024-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旖旎的悉尼风光秋末的澳大利亚,碧空万里,天高气爽,处处红叶烂漫,鲜花盛开,丝毫没有冬天临近的感觉。被海外华人称作“雪梨”的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有400多万人口,超过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大都市之一,典型的温带气候使之四季阳光明媚、草木葱茏、繁花似锦,加上碧水蓝天的映衬,组成了格外旖旎、美不胜收的风光。这次登陆的1000多名囚犯和海军官兵、狱卒及其家属,便成了悉尼的第一批居民。

澳大利亚雪梨悠美景-异城之门

旖旎的悉尼风光

秋末的澳大利亚,碧空万里,天高气爽,处处红叶烂漫,鲜花盛开,丝毫没有冬天临近的感觉。澳洲被称作世界最干燥的大陆,年降雨量不到500毫米,但东南沿海一带则雨量适中,无干旱的感觉。澳大利亚的城市除布里斯班在亚热带外,其余都地处温带,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无酷暑严冬,一年四季都适宜旅游。

悉尼歌剧

不巧的是,我们到悉尼那天遇到了少见的阴雨天。被海外华人称作“雪梨”的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有400多万人口,超过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大都市之一,典型的温带气候使之四季阳光明媚、草木葱茏、繁花似锦,加上碧水蓝天的映衬,组成了格外旖旎、美不胜收的风光。即便是阴雨天,我们也领略了这风光的美丽。

经朋友介绍,悉尼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上议院副议长曾筱龙和周素珍女士,陪我们冒着细雨游览了该市主要景点。曾筱龙是早年定居澳大利亚的华人,曾经当选过悉尼市副市长,对悉尼的情况非常了解。

在去景点的路上,他告诉我,悉尼这个美丽的现代化都市,最早其实是由囚犯建设起来的,这在世界的都市中是很罕见的。1770年英国库克船长发现这块大陆并宣布它的东部为英王所有后,开始并未引起重视。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后,英国的囚犯失去了流放地,英国政府这才想起这块地方,决定将监狱装不下的犯人流放到这里。1788年,由英军海军上校菲利普带领的11艘装满囚犯的船队到达悉尼如今的植物湾。后发现距植物湾以北20公里的杰克逊湾自然条件更理想,便决定在此建立英国在澳大利亚的第一个殖民点——新南威尔士,并以当时的英国内务大臣悉尼的名字命名,悉尼因此得名。这次登陆的1000多名囚犯和海军官兵、狱卒及其家属,便成了悉尼的第一批居民。

他们就地取材,采石筑屋,开路建道,形成了悉尼最早的居民点。应当指出的是,这批最早参与悉尼建设的囚犯并非都是坏人,其中不少人是因生活所迫的偶尔失足者或不能见容于权贵、财阀、教会的叛逆者。他们最早开辟的街市就在悉尼港附近的崖岸,如今被称作岩石区,鹅卵石铺的街巷,石砌的英式两层楼房,都仍被完整地保留着。作为历史遗迹,这条街现已被辟作旅游点,两侧的房屋都改成了旅游纪念品商店、咖啡馆、酒楼、画廊,成为旅游者追怀澳洲历史的场所。

两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的悉尼已经由囚犯开拓的殖民点发展成为世界的大都市之一。它占地一万多平方公里,是澳大利亚全国最大的制造业、商业与金融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羊毛批发市场。同时它还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航运中心,悉尼南郊的金斯福·史密斯国际机场是世界著名的航空港,年旅客流量达2000多万人次;悉尼杰克逊湾是世界上条件最好的天然良港之一,港区水深港阔,肚大口小,出海口仅1.8公里宽,且南北各有一座海岬为屏障,挡住了太平洋的狂风巨浪,故港内长期风平浪静,潮差很小。港口主要码头长达18公里,吃水10米深的巨轮可以随时进出。港口的设施十分先进,120个各种专用泊位全部用电脑操纵。澳大利亚出口的小麦、羊毛、煤炭和肉类产品,大都由这里运往世界各地,进口石油和其他商品也大都在这里集散。

曾筱龙一边介绍悉尼情况,一边带我们步行到海德公园。悉尼是世界上绿化得最好的城市之一,街道绿树夹拥,房屋绿荫掩映,空地绿草如茵。位于市中心黄金地带的海德公园更是绿云一片,花草树木十分繁茂,园内景致秀丽迷人,入园便觉得有一股凉意沁入心肺,顿感神清气爽。空地和小径,都有游人在散步或锻炼,树阴浓密处,不时可见到恋人在窃窃私语。曾筱龙告诉我,因为是阴雨天,游人不多;天晴时,园里到处都是人,不少在机构、公司工作的白领,中午常会到这里小憩。海德公园和临近的领地公园、皇家植物园组成的大片绿地,被人戏称作“悉尼的肺”。

因为环境幽静,这片绿地附近有不少公共设施和政府机构。曾筱龙任职的新南威尔士州议会与州立图书馆就都背靠着领地公园。他顺便带我们参观了议会楼。这是一栋占地面积不小的两层红砖楼,结构精巧,古色古香。楼内大厅挂着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画像,走廊和房间也都以油画作装饰,显得很典雅大方。曾筱龙告诉我,由于新南威尔士州是澳大利亚设立的第一个州,所以这栋楼也是澳大利亚建得最早历史最悠久的议会楼。州议会1824年设立,1829年就开始在这里办公。议会开会时允许旁听,普通民众甚至外国游客,都可以申请列席。我们参观完已时近中午,曾筱龙便在议员餐厅宴请了我们。(www.xing528.com)

逗留悉尼期间,我们还在曾筱龙的陪同下,应邀到周素珍女士家做客。周女士的家位于悉尼城北的一个高尚住宅区,是一座临近海边的别墅式建筑,前有小院,后有泳池。我们在她家稍作停留,便由后门的码头登上一艘白色的豪华游艇,应她之邀去游览杰克逊湾。这艘游艇是周女士的私家艇,艇内一应设施齐全,就像一套活动的酒店包房。周女士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茶水、咖啡和各色茶点、水果。游艇劈波斩浪沿着杰克逊湾前行,我们沿途以海湾边的现代化建筑为背景,拍了不少照片。10多分钟后,一座架在海港上的大桥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座桥跨度很长,但在海面上却只有一个拱孔,因而整座桥显得很精巧。

曾筱龙对我说:“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这座桥造型别致,像一道长虹,也像一个衣架。悉尼人都亲切地称它为‘大衣架’。可这个‘衣架’却用掉了5.2万吨钢材,光铰钉就用了600多万个,每个钉子都长0.4米,重0.79公斤。大桥全长2500米,桥面离海面49米,桥拱最高点离海面达134米,万吨巨轮能轻易通过桥底。这座桥是世界桥梁工程史上的杰作,创造了三个世界之最:一是世界上主跨度最大的公路铁路两用钢拱桥,拱孔跨径为503米;二是世界上桥面最宽的长跨度大桥,宽达49米,有两条电气火车轨道,八条汽车道和一条人行道。三是世界上车流量最大的桥,平均每小时可以通过6000辆汽车、128列火车、4万行人,曾创造过一天通过19.7万多辆车的世界桥梁日流量最高记录。”

接着他告诉我,建这座桥是悉尼特殊自然环境的必然需要。凡事都有利有弊,杰克逊湾虽然为建港准备了良好的条件,但它也将悉尼分成了两半,给市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所以早就有人提议,要建一座大桥将两岸连接起来。由于工程浩大,经费不足,直至20世纪初,悉尼当局才痛下建桥的决心。他们向英国借贷了1000万英镑,再由政府及民众凑了一部分资金,采用桥梁建筑设计总工程师布雷德菲尔德设计的蓝图,于1923年开始招标动工。1400多修桥工人整整奋战了8年多,1932年才将此桥建成通车。建桥的贷款则至1988年才还清。如今这座桥已完全改由电脑控制,桥两端的桥塔都安装了自动监控装置,车辆一上桥,监控镜头就会自动变换焦距和角度,摄下车牌号、车型号和收费情况。桥上如果发生故障,监控中心也立即能在监视屏上发现,并在几分钟内通知抢修车将故障车拖走,保证桥面畅通无阻。

游艇驶近海港大桥时,我们看到了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它位于大桥东南方一个海边的突出部位。近看这座造型独特的建筑,比照片上更显得美丽华贵,更令人惊叹。它洁白优美的奇异外形,在日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晶莹洁净,使人过目难忘。那一组半弧状的顶饰引发了许多人的联想,有人觉得像张开的贝壳,也有人觉得像绽放的莲瓣,不少人则认为像扬起的船帆。然而,无论认为像什么,都得承认它那超凡的魅力,迷人的风姿。悉尼歌剧院在人类建筑史上占有独创的地位,有人甚至将它称作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这座造型别致的歌剧院的出现,应该归功于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出于增添文化设施的需要,1954年,州政府决定在悉尼市兴建一座歌剧院,并在全世界范围进行设计招标。这次招标共征集到32个国家233位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方案,这些方案各具特色,五彩纷呈。经过专家们反复研究比较,最后选择了丹麦设计师乌特松的方案。乌特松的设计被选中,和他顺应天地环境的独创有很大关系。时年38岁的乌特松设计理念与众不同,他在构思设计时想,歌剧院建成后将是杰克逊湾一个小半岛上唯一的建筑,从各个角度都可以看到它,因而应该让四面八方都能领略到它的美。于是他为歌剧院设计了三组既像贝壳又像船帆的屋顶,这组屋顶无论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眺望,还是从空中俯瞰,立面都显得很奇特漂亮。

匠心独运的设计,实施起来往往很难。悉尼歌剧院动工后,工程人员解决了无数从未遇到过的难题,先后用了14年时间,花了上亿澳元,比原预算超支了10多倍,1973年10月才总算将其建成。这座外形独一无二的建筑竣工后,看过的人无不称赞。伊丽莎白女王也专程从英国赶来,出席歌剧院落成典礼,为其揭幕。

因时间关系,我们未能有机会进歌剧院参观。曾筱龙告诉我,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场歌剧,也可顺便了解歌剧院内部的设施与格局。悉尼歌剧院的精湛建筑技艺,非亲临其境难以领悟。它门前的大台阶用桃红色花岗岩铺面,宽达90米,据说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室外台阶。歌剧院建筑主体由音乐厅、歌剧厅与餐厅三部分组成。前两部分分别由四片贝壳顶覆盖,餐厅则盖着两片,这三组十片“大贝壳”共用了105万块乳白色瑞典瓷砖贴面。

我也注意到,这些“大贝壳”高耸于建筑主体之上,在碧蓝的海水映衬下,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看起来如同一张张闪闪发亮的白色船帆,使整座建筑远望就像一艘漂浮于海上的大帆船

游艇返回码头后,周素珍女士请我们到悉尼北区的一家中餐吃晚饭。席间品尝到的鱼翅鲍鱼燕窝,烹调技艺不逊于国内任何一家顶级的粤菜馆,为我们的悉尼之旅又增添了不少亲近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