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巴西漫笔:南美异城,中国情深

巴西漫笔:南美异城,中国情深

时间:2024-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巴西漫笔位于南美洲的巴西,距中国十分遥远,但对中国人来说,它并不陌生。中国人对巴西的感情,却是因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如今,在巴西的中国华侨、华人有20多万人。我也是在两国交往日益频繁的情况下,随省政府的一个考察团到巴西的。导游项之羽是巴西通。他7岁随祖母移民巴西,已在此生活了46年,对巴西情况了若指掌。巴西的50名主教和当时的巴西总统瓦加斯一同出席了这一盛典。

巴西漫笔:南美异城,中国情深

巴西漫笔

位于南美洲的巴西,距中国十分遥远,但对中国人来说,它并不陌生。巴西足球举世闻名,中国人因足球记住了巴西;巴西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世界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中国人也因这奇特的节日而熟悉了巴西。

中国人对巴西的感情,却是因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早在190多年前,就有中国的茶农,漂洋过海到巴西种植茶叶,为繁荣巴西的经济作出过贡献。当年巴西的首府如今的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的国家森林公园里,至今仍保存着象征中巴友谊的纪念性建筑中国亭。如今,在巴西的中国华侨、华人有20多万人。1974年,中巴两国建交,自此以后,因经济、文化体育、旅游等活动到巴西的中国人,一年比一年多。

我也是在两国交往日益频繁的情况下,随省政府的一个考察团到巴西的。我们由广州经香港,乘国泰航空公司的739航班,飞行10多个小时,到法兰克福换机,又飞行了10小时左右,才抵达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再转乘巴航的国内航班飞抵里约热内卢。算了算,我们在途中已用了近30小时。巴西离中国确实够远的,来一趟殊属不易。我们到里约市,北京时间已是第二天下午7点,但当地时间却仅是上午8点。

导游项之羽是巴西通。他7岁随祖母移民巴西,已在此生活了46年,对巴西情况了若指掌。他由机场把我们送到酒店,安顿好后已近中午。用过午餐,他带我们来到科帕卡巴纳海滩。这个海滩是世界最著名的海滩之一,宽100多米,长8公里。细细的沙粒在阳光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沙滩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遮阳伞和沙滩椅,数千穿着各种泳衣泳裤的男女,不是躺着晒太阳,就是在碧波中嬉戏。离海较远处,还有不少青少年在沙滩上踢足球。

一条宽阔的海滨大道,隔在建筑物与沙滩之间。这条大道全由黑白两色的小石块镶嵌而成,并呈现出波浪形图案。道路两旁都种着挺拔的棕榈树。大道里侧是鳞次栉比的高大的现代建筑,高档酒店、时尚住宅、高级写字楼,应有尽有。海滩附近,还有一个主要为吸引游客而设的街区,有旅游纪念品店、高级服饰店、珠宝专卖店和酒吧、餐厅、夜总会,炎日下依然游人如织。项之羽告诉我们,这个海滩也是里约热内卢主要的集会和文艺演出场所。有一年的元旦前夜,为迎接新年,海滩上聚集了400多万人,景象十分壮观。元旦钟声敲响时,无数烟花冲天而起,把整个海滩变成了白昼。烟花爆竹燃放13分钟,共消耗了100吨。几乎每个新年前夜,都可看到类似场景。

离开海滩,我们乘坐只有两节车厢的牵引小火车,登上了科尔科瓦多山。该山的形状远看像驼背人,所以又称驼背山;该山峰顶竖了耶稣像后,又被人叫做基督山。这座山海拔709米,位于里约热内卢市西部,突立于瓜纳巴拉海湾边,气势雄伟,山上花草繁茂,古木参天,景色宜人,是巴西著名风景区之一。

耸立山顶的耶稣像是为庆祝巴西独立100周年而建的。它是巴西著名雕塑家席尔瓦·科斯塔的杰作,高38米,重205吨,仅头部就长达3.75米,重达35.6吨,伸展的两手长达28米,每只手重9.1吨。建造的资金来自社会各界捐赠,经过五年施工,于1931年10月2日完工。在耶稣塑像落成举行大典那天,当照明灯打开的时刻,全巴西的教堂都钟声齐鸣。巴西的50名主教和当时的巴西总统瓦加斯一同出席了这一盛典。

我们下车后,又走了215级台阶,才来到塑像底部的平台。仰望耶稣塑像,心底的确荡漾起一钟庄严肃穆的感觉。耶稣像面对浩瀚无际的大西洋站立,双臂平展,远望状若巨大的十字架。像的造型线条简洁明朗,在底部探照灯的照射下,全身呈银灰色。从项之羽那里我们得知,这是钢筋水泥的身躯外贴了一层三厘米长、七毫米厚的软玉片而出现的效果。塑像的含义是,救世主伸展双臂,拥抱这座城市,把爱撒向世界。这座塑像是世界最著名的巨型雕塑珍品之一,已成为巴西的标志。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里约市的大部分地区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座耶稣像。

离开耶稣山,我们又乘缆车登上了离它不远的面包山。该山由两个遥遥相对的山头组成,峰顶呈圆形,四壁光滑,远看状若面包,故得名面包山。面包山比耶稣山矮,高峰仅395米,但登临其上,海光山色,都市万象,尽收眼底。我们站在山巅极目远眺,只见一侧是烟波浩淼的大西洋,远处的海岛在水雾中时隐时现,近处海湾港口里,各种游艇密如海鱼江鲫,两者之间,可见点点白帆在风波里出没。另一侧,里约热内卢的市容街景清晰可见,屋舍楼宇摩肩接踵,街巷就像划分原野的阡陌小道,无数汽车像蝼蚁一样在其上爬行。漫步在山顶时我注意到,几条主要路径上也像海滨大道一样,铺砌着黑白两色的小石块。不禁问,这是巴西特产吗?项之羽笑着告诉我,想不到吧?这可是葡萄牙特产!原来,殖民统治时期,葡萄牙商船满载着从巴西掠夺的珍稀物产,运往葡萄牙,返航怕空船难经风浪,便装载了这种石块压舱。真可谓夺其珍宝,还其石块。后来,又废物利用,将其作了铺路石,也算留下了一点殖民统治的“纪念”。

下山后,我们参观了马拉卡纳足球场。球场入口处,有贝利等巴西著名球星留下的脚印。这个足球场的正式名称叫小马里奥足球场,是为纪念对该场兴建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新闻工作者马里奥而定的名。这个球场是世界规模最大的足球场,1948年动工,1950年投入使用。球场整体为椭圆形,周长944米,高32米,内设15.5万个座位,300个包厢,加上站位,可同时容纳20多万观众。场内各种服务设施应有尽有,有5个电视转播室、30个播音室、75个计时钟,还有一个大餐厅、46个小卖部以及运动员诊所、浴室、宿舍、按摩房。马拉卡纳足球场建成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但从规模之大、设施之齐全来衡量,至今仍无愧为世界第一。

到巴西领略亚马逊风光,是我多年的愿望,这次总算如愿以偿。为深入亚马逊热带雨林,我们飞行了五个多小时,来到亚马逊州的首府马瑙斯。马瑙斯位于巴西西北部亚马逊支流内格罗河左岸、离该河与亚马逊河干流汇合处20公里的地方。该市的现代化出乎我意料。我原以为在原始的热带雨林中心的城市,也应该是一个原始状态的城镇,没想到它竟有150万人口,是巴西最大的现代化河港城市,又是巴西唯一的自由贸易区和免税都市,也是巴西西北的文化中心与著名旅游区。(www.xing528.com)

马瑙斯靠近赤道,气候炎热,我们一下飞机就感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这次我们的导游吴女士是台湾人,在马瑙斯已生活了24年。她告诉我们,马瑙斯虽然很热,但雨量充沛,时不时阵雨会带来凉爽,外来人逐渐就能适应。这里热带森林茂密,水资源丰沛,林产水产异常丰富,生存很容易,锅热了去捕鱼捉蟹都来得及。周末她丈夫抽空捕捉的鱼蟹,全家人一星期都吃不完。当然,这里毕竟地处热带,阳光炙热,外出一定要防晒。当地人经晒,皮肤均呈棕黑色。他们长相与黑人不同,肤色也比黑人浅。接着,吴女士笑着说,这里还有一个男士会感兴趣的特点,就是女多男少,男女比例是一比七。造成这种状况的不是战争,而是自然环境。科学家发现,这里的土壤中含有适合雌性繁育的物质。男士到马瑙斯,不愁找不到妻子,找几个也不难办到。所以,这里外来人口不少,也留下了不少混血儿。仅日本人在马瑙斯就有几万人。中国人还不多,只有200多人。想移民,到马瑙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谈笑间,她带我们来到城郊,参观日本人开的一家私人水族标本馆。馆不大,陈列的都是亚马逊河的各种鱼类标本,奇特的象鱼、牛鱼和食人鱼,让人过目难忘。

吴女士告诉我们,马瑙斯有许多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物种,这和它多数地方保留了原生态,环境没有被严重破坏有很大关系。马瑙斯原先是亚马逊热带雨林中印第安人聚居的一个小镇,直到19世纪,天然橡胶业兴起,才使之迅速发展。其时,巴西是世界最重要的橡胶产地,马瑙斯则成为巴西橡胶贸易的中心。银行、医院、商场、剧院和赛马场、夜总会也随之兴建,马瑙斯俨然已是举世闻名的国际性都市。20世纪初,东南亚地区橡胶业的兴起,使巴西橡胶业的地位一落千丈,马瑙斯也随之衰落。为改变这种状况,巴西政府1957年颁布法令,宣布马瑙斯成为自由贸易区;1967年又进而令其成为自由港,免缴工商税和所得税。马瑙斯才又恢复生机,重新焕发出活力。如今,它是巴西电脑彩电摩托车的生产基地,是石油化工电器工业的中心。

马瑙斯也是亚马逊地区与国内外联系的交通枢纽。这里河面宽阔,流量充沛,交通便利。在内格罗河上,有世界最大的浮动码头,万吨巨轮可由马瑙斯直通出海口。马瑙斯市区环境幽静,大多数建筑物都不太高,住宅不是欧式小楼,就是亚马逊地区特有的木屋,不少人家门前有花园。街道全部用亚马逊特有的动植物命名。我们穿城而过,当晚入住城郊的丛林酒店。

这家酒店是个度假村,面积很大,建筑外表不豪华,但设施齐全,健身房、按摩室、游泳池西餐厅、酒吧,应有尽有。为与店名相符,甚至有一个小型动物园。进餐时,酒店安排了一场土风舞表演。几个头上顶着羽冠,脸上涂着泥彩,身上挂着布条、珠串,装扮成土人的演员,配合着快节奏的音乐,在不停地扭动跳跃,场面活跃,气氛热烈。演出结束后,度假村顿时安静下来,除了昆虫青蛙的叫声,听不到一丝城市的噪音。我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9时,我们登上一艘游艇,经马瑙斯市中心区,再顺流而下,沿途欣赏亚马逊流域风光。离开城区,河两岸的热带雨林便越来越茂密,乔木灌木、阴生植物、藤本植物,各种花草,密密匝匝,相互勾缠连接,荫庇挤压,争夺地盘,展现出一种旺盛生机。看得出很多地方都人迹罕至,只有野生动物会偶尔光临。船到黑河所罗门河交界处,河面变宽,吴女士提醒我们上甲板认真观察。我们注意到,前面的水面,一半是白色,一半是黑色,阴阳相接,泾渭分明。这难得一见的景象,显然是两条水质不同的河流汇合而形成。汇流一段时间后,慢慢就消失了。

时近中午,我们在印第安人保罗开的水上餐厅下了船。这家餐厅搭建在两条浮船上,是全木质结构建筑,可以在水上移动。也是个活动码头。用过餐,我们换乘小艇,向亚马逊支流深处印第安人的聚居地划去。这一带河道变窄,两岸全是茂密的热带雨林。小艇航行了半个多小时,就见岸边树丛中有小木船划出,不一会就靠近了我们的小艇。划船的是个光膀子的印第安小男孩,他肩上趴着一只懒猴,手上捧着一只小指猴,举起来给我们看,见我们没在意,又从船舱里抱出一条蟒蛇,摇动着向我们展示。我们注意到,舱里还有一只巴西龟。导游告诉我们,如果愿意,可与小男孩及动物合影,但要支付一定费用。我们中有人递给小男孩一美元,与他和两只猴子合了影。

在印第安小男孩的带领下,我们在一处较平缓的河岸下了船,走了不长一段路,来到一个印第安人聚居的小村。村里散落着一些简陋的印第安小木屋,每幢木屋前都蹲坐着几个印第安妇女和老人。村口的一块开阔地上,有几个卖印第安木雕首饰的地摊。显然这是一个游客常至的村落。村里的印第安人目光安静地注视着我们进村,摆地摊的人指指他们的货物,希望我们去选购。几个只有四五岁的印第安小孩走过来,拉着我们的手,往家里带。我进了两家的门,看到他们虽家徒四壁,但收拾得很干净,屋里有几张凳子,挂着几张吊床。家中老人见到我们都起身表示欢迎。我们每人选购了几件纪念品,才顺原路回到小艇。

返航途中,小艇的舵手把船停靠在一处绿荫如盖、水面平静的河湾,拿出几根鱼竿,挂上饵递给我们。导游告诉我们,这里可以钓到食人鱼,有兴趣的人可以试试手气。我们中有人惊恐地说,掉下水不是很危险?导游笑着说,没有你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样可怕,这里也没有那样多食人鱼。果然,我们垂钓近一小时,才钓到三条巴掌大的小食人鱼。食人鱼看起来并不可怕,其形如我国常见的鲳鱼,两侧有红黄相洇的色彩,十分漂亮。如不是看到它嘴里两列如人牙般排列的利齿,很难想象其集群的凶恶,说不定你还会把它当作观赏鱼呢!舵手通过导游告诉我们,可能因为今天阳光太强烈,鱼都到水底去了,不好钓。天气好的时候,钓到一两斤重的鱼,游客晚上餐桌上便可多一道菜。食人鱼味道鲜美,刺也不多,很受食客喜爱。可惜我们运气不好,没有口福。

夕阳西下时,我们回到水上餐厅。用完晚餐,身形健壮的印第安青年罗格,带我们再次登上小艇,开始了夜晚的探险之旅。小艇在夜幕掩护下顺流滑行,罗格站在船头,打开一支长手电筒,让光柱在亚马逊河河沿慢慢划过。突然,他挥手令舵手让船停止滑行,向岸边靠拢。电筒的光柱却始终对准岸边一个地方。我们顺着光柱望去,只见草丛旁的水面,有两个小小的红点。船悄悄向红点靠拢,罗格猛地俯身把手伸入水中,刹那间又提起来,只见他手中已拎着一条半米长的小鳄鱼,在向我们得意地展示。用同样的方法,在别的地点,他又抓了两条小鳄鱼,便带我们回到水上餐厅,让我们与小鳄鱼拍照留念。小鳄鱼很老实,被他夹住嘴巴抱着拎着做各种姿势,都不怎么挣扎。照完相,我们中有人开始担心小鳄鱼的命运。导游劝他放心,告诉他,我们走后,小鳄很快就会被放回亚马逊河。这里的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的意识很强,这样小的鳄鱼,他们是决不会伤害的。罗格徒手抓鳄鱼,其实是个带表演性质的旅游观赏项目。大的鳄鱼,他们一般是不会徒手去抓的,抓起来也没那么容易。鳄鱼的眼睛,被电筒光照到时会泛红光,印第安人根据红光的大小,可以准确判断鳄鱼的大小,不会出现因误抓大鳄鱼而遭遇危险的事。

结束亚马逊河之旅,回到马瑙斯,已近午夜。我却久久不能入睡。亚马逊河流域,可以说是受人类侵害最少的地区之一,但也已遭受现代污染非浅。如不再加强环境保护,也许不用多久,便会成为寻找不回来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