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了美国的“民主”
我们访问的第二个城市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到达那天,大概是天气刚转晴的缘故,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整个城市显得格外的幽静美丽。
华盛顿在美国只能算个中等城市,人口仅70多万,但城区范围很大,规划得非常好。我在飞机俯瞰时,便留下了深刻印象:街道整齐,建筑布局合理,处处林阴遮盖,绿草如茵,随处可见公园、广场和各种雕塑;白宫、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碑等公共建筑物都造型美观,错落有致。城外围,波托马克河与阿纳斯科希亚河像两条蓝色的缎带,由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蜿蜒流入城内。在阳光照射下,两条河水波粼粼,浮光闪耀,为城市又平添了几分魅力。
进城后,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环境的迷人。华盛顿城区绿化堪称一流。我们在城内转了一圈,没有看到一块裸露的土地。除了建筑物、公路、人行道,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被林木花草覆盖;连路边的小斜坡,也长满了青草。在郊区的小山坡和高速公路两侧,更是草木繁盛,到处郁郁葱葱。美国朋友告诉我们,华盛顿的绿化之所以搞得这样好,除了市政府重视,制定了有关绿化的法律和规定外,也与市民中形成了自觉绿化的社会风气有关。
除注重绿化外,全市还形成了自觉保护动物的风气。因为环境好,城内各种小动物和鸟类很多,但根本没有人伤害它们。我们看到,在水泥砖铺的空地和广场上,经常有鸽子围着游人咕咕地叫,人们都尽量小心不碰到它们,还有人主动给它们喂食。在大小草坪上,都有松鼠自由自在的觅食,对游人毫不畏惧。
至于城市的建筑风格,华盛顿与纽约可说完全不同,这里没有太多高层建筑,除了商业街两旁有错落开的一二十层的建筑外,大多数建筑物均不超过十层,因而城内显得很开阔,丝毫没有纽约那种压迫感。城内的办公楼和住宅楼前都有院子,院内都有修建得很整齐的草坪,构筑得很漂亮的花坛。华盛顿人显然有很浓的生活情趣,大多数阳台和窗台上都摆满了栽种着鲜花或树桩的盆景。
华盛顿是世界上不多的几个主要是由政府机构组建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先选定城址,然后再专门设计建造的首都。美国独立以后,到底把首都建在哪里,各州意见不一,且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于是,1790年国会专门立法决定建一个首都。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亲自选定了位于当时最北的新罕布什尔州和最南的乔治亚州的中点,马里兰州与弗吉尼亚州交界的这块地方。新首都主要是由参加过独立战争的法国工程师郎方设计的。1800年,在新首都尚未完全告竣时,当时的美国总统亚丹姆斯就决定把首都由临时都城迁到这块地方。为了纪念一年前刚去世的前总统华盛顿,他还把新首都命名为华盛顿。
由于是平地起城,所以华盛顿城区规划得十分科学。全城以国会大厦为中心,市内所有重要街道都通向这里,就像车轮的辐条一样,其中东西向的街道以英文字母为序,南北向的以阿拉伯数字排列,斜向的以各州州名称呼。华盛顿的建筑风格异常多样化,有英国式的、法国式的、希腊式的,还有罗马式的、西班牙式的,甚至还有中国式的,全城简直像个建筑博物馆。
国会大厦建在国会山上。所谓国会山,其实只是一个略高于地面的小山包,不过倒也绿茵满坡,到处覆盖着草坪和树木。大厦是用白色砂岩及大理石砌成的巨大建筑,有一个圆形屋顶,顶端有一座高六米的自由神铜像。这里是美国参总众两院的所在地,两院经常在这里开会,对国内国际的重大问题进行商讨、论辩、表决。美国式的“民主”规定,两院开会对外是不保密的,只要人们有兴趣,就可以买门票进去旁听。
我们到国会大厦游览那天,也目睹了美国的“民主”。未进门我们就见到台阶上坐着一男两女三个抗议和申述的人,他们衣衫不整,面容憔悴,面前都放着一块写着抗议和申述内容的木牌。在气势异常庄严雄伟的国会大厦见到这种情景,固然觉得很“民主”,但也难免产生怪异的印象。
走近国会大厦,中央大厅周围的雕塑和顶上的绘画“华盛顿之神”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些雕像据说都是由各州送的,塑的都是美国各州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个个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华盛顿之神”的构图巧妙,把神化了的华盛顿与象征各州的人物和谐地画进了一块有限的面积,每个人都表情丰富,神态各异。美国朋友告诉我们,这幅画来之不易。当年的一位著名画家把自己吊在中央大厅顶上整整22年,才画成此画。画毕他力竭由顶上摔下而亡。此画可以说是这位画家用自己的心血凝聚而成。
美国总统办公和居住的白宫,坐落在离国会大厦不远的宾夕法尼亚大街。它是一座用灰白色石块砌成的两层楼建筑,模样并不出奇,不过周围鲜花树木环绕,门前绿草如茵,环境非常幽静。白宫主楼大厅是总统会见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东西两侧是办公场所,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位于西内侧。白宫每星期都向游人开放几天,人们可以参观东侧历届总统办公室会客的地点和他们的肖像及遗物。每年参观白宫的游客多达150万人次。不巧我们到的那天是休息日,故未能进白宫参观,只在周围游览了一圈。(www.xing528.com)
在这里我们再次见识了美国的“民主”。在与白宫紧靠着的拉裴特公园,我们见到了不少乞丐,他们衣衫褴褛,神情冷漠,或躺在树下的草坪上,或聚在供游客休憩的长条椅上,与周围富丽堂皇的建筑及美丽幽静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们的华人导游小赵看到我们疑问的目光,便解释说:“你们也许认为有碍观瞻,应该让警察把他们请走。但这是违背美国的民主精神的。美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只要不进入私人场所,不妨碍他人,不影响交通,不大声喧哗,不给社会造成危害,公民有权在公共场所任意逗留,想呆多久就呆多久,你无权干涉,如果干涉就是侵犯公民权。所以乞丐们就选择了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作为自己的长久栖身之地。这里是乞丐们的乐园之一,有人已在这里呆了许多年。所以拉裴特公园也叫乞丐公园。”
这种民主的概念对我们来说的确有些新鲜,不过我总觉得,长久占据公共场所,对公众来说无疑也是一种侵犯。
小赵接着又说:“这还不是最稀奇的。有一位美国妇女为抗议政府发动战争,在白宫对面的草坪呆了十几年,也从没人去管过她。”
他带我们来到白宫大门对面一条马路边的草坪,我们果然见到那位妇女,她年近五十,面色微黑,穿着一身不太干净的花布衣服。通过交谈我们得知,她叫康塞普赛昂·皮奇奥托,从1981年8月1日至今,一直露宿在这里,从未离开过。她是因对美国政府经常参与发动世界各地的战争不满,才到这里来抗议的,后来便决定以这里为基地,宣传和平,反对战争。她除了站在这里抗议外,还经常向路过的人宣传和平正义。她告诉我们,她的行动得到了世界许多爱好和平的人的支持,还有人写了不少有关她的报道。
她指着身边一块贴满了各种文字剪报的广告牌,自豪地说:“这证明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是理解和支持我的。”
通过交谈我们还得知,皮奇奥托长期不离开这块草坪,她的生活来源主要靠支持她的人们的资助,另外她还卖一些自制的工艺品。我们也见到了她创作的工艺品,主要是以和平鸽为题材的画在石头上的小纪念品。
导游小赵告诉我们,也许美国政府中有人对她的行为并不高兴,但由于她是在公共场所抗议,所以对她也没有办法。我却觉得,美国政府也许并不会不高兴,反而会以此“自豪”,将其作为活的“民主”的象征,供世界各国人民参观。
在华盛顿的最后一天下午,我们到宇航博物馆参观,路过国会大厦前的草坪时,凑巧碰到克林顿总统带着女儿出来跑步。开始围观的人并不多,后来人渐渐多起来,有人还试图和克林顿谈话。总统府的警卫便让人排成一长溜,克林顿也中断跑步,和人们一一握手,有时还随便和人聊几句,场面显得很轻松。和我同团到美国访问的小刘、小林喜欢凑热闹,也挤上去和克林顿握了握手。小刘还用不太熟练的英语告诉克林顿她来自中国,克林顿也许是没听清,未加理会,又忙着去和别的人握手了。
事后小刘很高兴,称赞克林顿和蔼可亲。导游小赵却笑着告诉她:“你可别上当,千万别让他给迷住了。他对谁都和蔼可亲,这是美国政客职业性的面部特征。他们一生都要搞竞选,要和大批选民接触,老得一边做出这种表情,一边和人握手。像今天这样的场面,你也别以为是正巧碰上的,其中是早就精心安排好的。他们标榜民主,非常重视给自己塑造一个亲民形象。因为美国马上就要进行部分议员的改选了,克林顿此举也是为了给民主党拉选票。”
他这一讲,小刘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无意碰上了一个精心安排的亲民场面。不过也算见识了美国式“民主”的另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