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异城之门:阿姆斯特丹的独特之处及解放日纪念

异城之门:阿姆斯特丹的独特之处及解放日纪念

时间:2024-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沼泽上的国家抵达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我就发现,与欧洲其他大城市相比,它有些与众不同。然而,荷兰却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阿姆斯特丹也位居世界最富裕的城市之列。荷兰是欧洲地形最独特的国家之一。阿姆斯特丹可以说是一座建在沼泽上的城市。而5月5日则成为荷兰的解放日,每年这天女王与首相都会到来国家纪念碑前,给二战中牺牲的将士与同胞献花致敬。

异城之门:阿姆斯特丹的独特之处及解放日纪念

沼泽上的国家

抵达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我就发现,与欧洲其他大城市相比,它有些与众不同。这里没有多少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大多数建筑都只有四五层,均保持着往昔的样貌;连皇宫据说也是用老市政厅改建的,没有其他国家皇宫的奢华与气派,只能用庄严朴素来形容。然而,荷兰却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阿姆斯特丹也位居世界最富裕的城市之列。

荷兰是欧洲地形最独特的国家之一。它位于西欧一个低洼地带,境内地势低平,称得上是“低地之国”。全国有四分之一的面积是筑堤拦水、填海造田而来,有38%的土地海拔低于海平面,最低处低于海面6.7米。阿姆斯特丹市的大部分面积都低于海平面1米至5米,如果不是有坚固的堤坝守护四周,城市早就会被海水洗劫一空。荷兰国土面积仅4.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却有1600万,可以说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有学者早就说过,从理论上讲,荷兰大部分地区都不适宜人类居住。实际上,却有60%的荷兰人生活在海平面之下,而且生活得很好。

我们到阿姆斯特丹的第一个节目,是乘小艇游运河,观赏沿途风光。在船上看街景,角度倒也别致。船行数百米,就会穿过一座桥洞。导游小陈告诉我,阿姆斯特丹城内纵横着150条运河,上面共有几百座桥,交通甚为便利。但在街道上行走,却难睹城市真实面貌,只有在运河行船,方能看清阿姆斯特丹的容颜。小艇行进过程中,不时可以看到堤岸和房基上的白色海拔标记,这些标记一般都在运河水面几米以上。站在船头,两岸富有荷兰特色的建筑,可尽收眼底。荷兰的房屋虽然不高,却色彩鲜艳,将城市装扮得像个大花圃。船行途中,我们发现,有的靠近运河的房屋,似乎有些倾斜。小陈告诉为我,城里这样的危房还不少,这与该城的地理位置及传统的建筑技术都有关。

阿姆斯特丹可以说是一座建在沼泽上的城市。当初,在这片沼泽地上,人们连一个立足之地都很难找到,更别说找块能盖房子的地了。好在荷兰树木多,于是勤劳聪明的荷兰人想出了用木桩打地基,再在木桩上盖房子的办法。正是无数根木桩,托起了阿姆斯特丹这座城市。也正因为这样,城里过去的建筑都不太高。但在木桩上也建起不少传世的不凡建筑。荷兰的小学生全都知道,阿姆斯特丹的王宫,是建在13695根木桩上的,它历经数百年风霜雨雪,依然挺立如故,尽显朴实庄严的风采。繁忙的中央火车站,是站立在8687根木桩上的,它迎送了无数列火车和熙熙攘攘的人流,一个多世纪以来,仍保留了新哥特式建筑的典雅风貌。屹立在近万根木桩上的国家博物馆,则像一位睿智的百岁老者,岁月没有湮灭它的神采,它仍在日复以日地迎候热切求知的参观者。还有那教堂钟楼和其他无数历经上百年风吹日晒雨淋的建筑,无一不是木桩上的杰作。当然,因年代久远,有些不太坚固的建筑,也会因朽损而有些倾斜。如今,阿姆斯特丹当然早采用现代建筑新技术,建筑物用钢筋混凝土桩基,现代化的建筑与往昔已不可同日而语。

我注意到,阿姆斯特丹的运河,主河道呈弧形往前伸展,隔一段就有窄点的支流与另一条干道相连。运河的主干道两旁,停靠着不少船屋。我们从小艇上望去,看到船屋内布置得都很现代,居家用品应有尽有。我们经过时,有的船屋居民还主动挥手向我们致意,我们也一路还之以礼。小陈告诉我,受运河影响,城市的主要街道也是环形的,就像如今北京的环城路。形象一点地比喻,可以说阿姆斯特丹的城市格局就像一把扇柄朝上的张开的中国折扇,中央火车站位于扇柄的位置,有五条运河干道以火车站为圆心,像涟漪一样展开。从里向外,依次是绅士运河、皇帝运河、王子运河、老护城河及护城河运河。原先阿姆斯特丹只有四条环城运河,外侧那条被称作护城河。17世纪城市扩张后,又在新城外侧挖了一条新的起护城作用的运河,故被称作护城河运河。这五条运河大体平行伸展,每条运河边上都有绿荫夹道的石子路和一排排山墙面河的狭窄而古朴的四层楼建筑。

弃舟登陆后,小陈一边带我们逛街,一边继续介绍。他说,你们也许已经注意到,和欧洲其他大都市相比,阿姆斯特丹显得十分精巧,它的主要景点都集中在运河形成的这个扇面上。这个扇面分为15个区,每个区各都有特点,半径约为2公里,步行便可游遍全部景点。他带我们从市中心的达姆广场出发,沿着运河一边漫步,一边观赏沿路景点。达姆广场距中央火车站仅七八百米,居阿姆斯特丹的心脏部位。达姆原意是水坝的意思。小陈介绍说,大约在1270年,为了防止阿姆斯特尔河口的水淹进城市,在此处建了道水坝,城市也因此得名。阿姆斯特丹就是阿姆斯特尔河水坝的意思。因历史的推移,城市的扩展,当年的水坝早已被填平,并建成了广场。据说,兴建这座广场,共用了30万块整齐的砖石。广场中央竖着一座高22米的方尖碑。这座碑叫国家纪念碑,是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将士与死难同胞而建,1956年5月4日,荷兰女王朱丽安娜亲自主持了此碑的揭幕仪式。仪式所以选在这一天,与荷兰在二战中的经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荷兰1940年就被德国法西斯军队侵占,直至1945年5月5日阿姆斯特丹才被加拿大军队解放。5月4日可以说是荷兰受屈辱的最后一天,所以选这天来祭奠死去的英灵。而5月5日则成为荷兰的解放日,每年这天女王与首相都会到来国家纪念碑前,给二战中牺牲的将士与同胞献花致敬。

阿姆斯特丹的中心区,是成片的古建筑,每栋房屋至少都有上百年历史,很少见到新房屋。但这些古建筑都维护得很好,整修粉刷一新,仿佛老者身穿崭新的华服,显得异常精神。沿运河而建的这些建筑,在荷兰被称作运河屋,与许多城市的摩天大楼相比,它们显得异常娇小玲珑。它们都有精美的山形墙,这种奇特的墙没有实际用途,只是起装饰作用。阿姆斯特丹雨量丰沛,经常下雨,为了防雨,屋顶都必须有较大坡度,因而建得很陡峭,也无法带任何装饰。为了掩饰这种难看的倒V字形屋顶,于是便开始以山形墙遮挡屋顶。为了展现各自的创造精神,每栋房屋的山形墙几乎都不同,但不同的都是装饰,墙的大体形状则可分为四种;最简单的是喷口山形墙,它如一个倒置的漏斗,依屋顶的形状而建,只是对正面墙体所作的最简单的遮掩;另一种是阶梯山形墙,它如两道向对的阶梯,由下相上递进,最后在房顶会合;还有一种是颈状山形墙,它有一个顶,下面是上细下粗顶的脖颈,与开着门的房屋相连;最后一种是钟形山形墙,它就像一口钟扣在房屋上面。这些不同的山形墙都有自己独特的装饰,看得出,每家的主人都想标新立异,胜过邻居。

在阿姆斯特丹的犹太人社区,我们参观了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纪念馆。这是一座三层楼的文艺复兴式的豪宅,面朝街道,外观沉稳气派。伦勃朗曾居住在此,说明他生前一度相当富有。馆内陈列着伦勃朗的一些素描作品与250幅铜版画,还有他的老师和学生的作品。屋内的居家陈设,都已不是伦勃朗用过的物品,原物早已被债主拍卖。伦勃朗1606年出生于阿姆斯特丹南面的莱顿,父亲是一个生意兴隆的磨坊主。他早年曾读过拉丁语学校,14岁时就考进了莱顿大学。因沉迷于绘画艺术,不久就自动退学。他父亲便让他拜当地一位画家雅各布为师。三年后,伦勃朗来到阿姆斯特丹,又向画家拉斯特曼学习了6个月。重回莱顿后,伦勃朗开始以教授绘画为生。但小城显然已容不下他的雄心,1631年,他再次来到阿姆斯特丹。开始,他以家人为原型创作了一些作品。一年后他得到了第一份合同,为外科医学会会馆创作《杜尔普医生的解剖课》。此画至今仍挂在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这幅画使伦勃朗声名远播,外科医生此后常常合资请伦勃朗为他们作画。他也因此赢得市长千金莎斯基亚的芳心,与之喜结连理。他为她作了很多画。之后10年,伦勃朗的事业与名声都达到了巅峰期。1639年,他买下了这栋房子。在这里,他用独特的明暗效果创作出了传世之作《夜巡》。可笑的是,当时的人们对这种完美的绘画效果不太理解,以至作品还曾被退货,伦勃朗因此少收入3400盾,生活一度陷入困境。来订画的人也因此减少。雪上加霜的是,爱妻莎斯基亚也在此时溘然去世,伦勃朗的人生顿时陷入低谷。所幸有几个好友全力支持他,使他继续努力创作,如今他传世的绝大多数代表作,都是他这一时期的作品。遗憾的是,他的这些作品都未能卖出高价,不能支撑他奢侈的生活。1656年,伦勃朗被迫宣布破产,通过拍卖艺术品收藏品来偿还债务。1658年,一贫如洗的他被迫搬离这栋住宅。身陷人生重重困境的他,这一时期却创作出了他一生最伟大的作品《戴曼博士的解剖课》。这一作品虽已损坏,仍存放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www.xing528.com)

1669年10月,伦勃朗与世长辞,被葬在阿姆斯特丹一个没有标记的穷人墓地。人们至今都没找到他的坟茔。所幸的是,他创作的艺术品却流传了下来,且日益显示其价值。这所房屋曾几度易手,直至1911年,才被有关团体改建成纪念馆。到这里追寻画家历史踪迹的游人一直络绎不绝,与画家去世前的萧条落寞形成鲜明对比。由此也可窥见世人的势利。

随后,我们参观了国立博物馆。这家博物馆收藏了大量荷兰17世纪的绘画精品。那个时期,荷兰绘画盛行,各种行业、各个阶层的人,都以请画家作画为荣。这盛极一时的风气,催生培养了一批画家,创作出了大量杰作。这一时期共有500多万幅油画作品传世。梵·高、伦勃朗则是这一时期画家中最负盛名的巨匠。我们在这里看到不少伦勃朗和梵·高的油画精品。

在距阿姆斯特丹北部约15公里的赞丹市,我们探访了桑斯安斯风车村。有13万人口的赞丹,是由几个环绕赞河的城镇组建成阿姆斯特丹的卫星城,历史上就有工业化传统。16世纪末,赞河附近就有人发明了风力锯木机,促进了大型木材业的发展,带动了造船业的兴旺。风能很快又被应用在其他行业,催生了榨油机、磨面机、油漆机和其他农产品加工机械。到18世纪,赞河一带已有1000多台风车在运转。其时,赞丹的造船业已举世闻名。沙皇彼得大帝为了富国强兵,微服出行,装扮成水手,曾到赞丹造船厂当学徒,学习造船技术,直至他参建的大船下水,他才离开。他当年住过的那栋小木屋,如今已被改建成纪念馆,被人们称作“沙皇彼得之屋”。可惜因时间关系,我们未能去参观。

位于赞丹北郊的桑斯安斯风车村,也被称作荷兰民俗村。当地居民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为了不遗失传统文化,把绿墙红瓦白窗的旧房老宅迁移到赞河的东面,建成了一个展示民俗的怀旧场所,不料却成了一个异常吸引游客的景点。徜徉在村中,你会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仿佛回到了荷兰历史的一个场景。风车、木鞋、奶酪郁金香,是荷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四样宝,除了郁金香不是开花的季节,另三样在这里全可看到。沿河排列的四架大风车,都是用了数百年的老古董,依次属于碾芥末、加工木材、制涂料、榨油的作坊。除加工木材那架停止运转外,其他仍在使用。这几架风车都有三四层高,走近了看,显得很雄伟。高大粗壮的风车木塔矗立在河边,装在塔顶部的硕大无比的两对风叶,在微风中慢慢旋转,带动着木塔底部的加工机械。风车衬着原野上的绿草鲜花,组成了荷兰特有的风景画。

风车村的房屋和路桥,完全保留了赞河地区工业化早期的样式与风格。木鞋作坊门口,摆了一只有两米多长的巨大船型木鞋,以吸引游客。进门便可看到一堵挂满木鞋的墙,大小木鞋都绘了五颜六色的油漆,装饰得很醒目漂亮,供游客任意选购。如今,除了乡村,荷兰穿木鞋的人已经不多了,但荷兰人制作和使用木鞋,至少有500多年历史。荷兰是建在沼泽上的国家,湿气很重,穿木鞋可以防潮暖脚,自古就是荷兰人珍爱的生活用品。在作坊我们参观了木鞋的制作过程。只见工匠取了一段在水中浸泡过的杨木,将其锯成小块,固定在装置上,用机器把它掏空,再用锋利的长刀削切加工,然后绘上彩漆,很快就制成了一只木鞋。如今的木鞋,已成为荷兰最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我们每人都毫不犹豫地选购了几双。

游览阿姆斯特丹近郊的马德罗丹微景城,则给了我们很新奇的印象。估计我国深圳的微缩景观锦绣中华,一定受了马德罗丹的启发。马德罗丹被称作荷兰最小的城市,它酷似从空中看到的荷兰全景,所有景观建筑都按1∶25的比例建成。马德罗丹是为纪念荷兰英雄乔治·马德罗而建的。他二战期间逝世于达豪集中营。1952年,他父母捐资在故居旁建造了这个微景城,以表示对他的怀念,并用该项目的收入从事慈善活动。时至今日,马德罗丹基金组织仍在用微景城的门票收入资助青少年活动。微景城建成后,荷兰公主贝娅特丽克丝便担任了该城市长,直至她1980年登基为王才卸任。此后的新市长便开始从马德罗丹的市政青少年委员会中选举产生。马德罗丹将荷兰全国的所有重要景观都缩小建造得栩栩如生:荷兰最高的主教塔,14世纪纺织大王住过的最古老的圣殿骑士房,建于1586年的酒桶匠与酒贩聚集的桶匠市场,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荷兰历史最悠久的莱顿大学,阿姆斯特丹的马格纳广场的购物中心,荷兰航空中心斯希普霍尔机场,海牙的皇家戏院,鹿特丹的布拉克火车站,这些微缩了的景观,拍下来放大,无不可以乱假成真。最有意思的是,人们穿行其间,都会产生自己变成巨人的错觉。

离开荷兰的前一天,我们访问了鹿特丹市港区,对荷兰的经济实力有了更深刻的印象。鹿特丹市人口仅70多万,但却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位于莱茵河、马斯河、斯凯尔特河三河三角洲的鹿特丹,与英伦三岛隔海相望。它是西欧的咽喉之地,兼备海港与河港的特点,交通十分便利。13世纪时,鹿特丹还仅是三河三角洲一个港湾旁的小渔村,因当时河道经常变换,由此地出海进河都不太方便。1872年,鹿特丹人开挖了连接北海的两条运河,贸易顿时突飞猛进。1890年后,他们又进一部扩建港口,把港口延伸到深水区,使咽喉之地的优势突显出来。工业特别是造船业亦随之迅猛发展。二次世界大战时,鹿特丹遭到德国飞机的狂轰滥炸,城区3万多栋房屋被炸毁,港区也被夷为平地。战后,在荷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鹿特丹人很快重建了城市和港口,使之重新焕发生机。20世纪50年代,鹿特丹港年吞吐量还只有3000万吨,到60年代,就达到了1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到目前为止,它依然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吞吐量则已超过5亿吨。

我们看到,规模宏大的鹿特丹港,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货场上集装箱堆积如山;数十台装载机,在忙碌地装卸货物;各式各样、各种颜色的大小轮船在进进出出。观察一会我们就发现,在这巨大的动感的画面里,一切都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快速高效。小陈告诉我,鹿特丹肯定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港口,很少有积压货物的情况。每年约有近30万艘大小海河轮船在此进出。鹿特丹港每年产生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这惊人的数字,令我们对鹿特丹不由得肃然起敬,对荷兰之所以成为欧洲最富的国家之一,自然就不感到奇怪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