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音乐之乡维也纳的魅力与辉煌

音乐之乡维也纳的魅力与辉煌

时间:2024-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音乐之乡维也纳这是我第二次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维也纳被世界公认为音乐之乡,绝非偶然。这里之所以大师辈出,音乐人也以来维也纳演唱为荣,都与维也纳人的教养爱好有很大关系。音乐会开始前,我已从杨博口中得知,今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这位指挥叫乔治·普莱特,他是来自法国的指挥大师,今年已有84岁高龄。这次,不仅是他第一次担任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同时他还是维也纳

音乐之乡维也纳的魅力与辉煌

音乐之乡维也纳

这是我第二次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上次来是在21世纪初,那次是匆匆而过,除了教堂墓地、公园、街市外,已无多少其他印象

这次,因广东人民广播电台要直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我有幸与广东电台几位懂音乐的朋友一道,在新年前夕,来到这举世闻名的“音乐之乡”。

行前我查阅过资料,知道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享誉全球的顶级音乐会,世界各国的音乐家都以能参加这一音乐会为荣,音乐爱好者也以能听一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为幸事。我们能赶上这样的机会,殊属不易。

我们到达那天的下午,天空突然纷纷扬扬,飘起了雪。我们中的好几位年轻人,长期在南方生活,从未见过雪,十分兴奋。幸亏雪不太大,落在身上很快就化了。我们便冒雪踏访了维也纳的几个著名景点。因是为音乐而来,我们首先来到中央公墓,拜谒了几位声名远播的音乐大师的陵寝。约翰·施特劳斯、老施特劳斯、舒伯特莫扎特贝多芬、勃朗姆斯等人的墓地,均在同一个墓区。虽然是下雪天,好几个墓的墓碑前、墓盖上仍摆放着尚未凋谢的鲜花,坟墓四周也清扫得很干净。看得出,经常有人来这里扫墓与吊唁。

维也纳被世界公认为音乐之乡,绝非偶然。这里之所以大师辈出,音乐人也以来维也纳演唱为荣,都与维也纳人的教养爱好有很大关系。几百年来,这里的居民,无论平民还是贵族,祖祖辈辈都沉浸在音乐的熏陶与洗礼中。这里的大多数人都以音乐为终生爱好,在施特劳斯、莫扎特、舒伯特等许多大师的名曲陪伴下,度过一生:快乐时以其助兴,悲痛时以其解忧……看得出,他们对这些大师的崇敬和怀念,的确是发自内心的。

返城时,我们路过多瑙河,这条因施特劳斯一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而举世闻名的河流,河面已被冰雪凝固,河水在冰面下悄无声息地流淌。此时,恰巧雪越下越大,漫天飞舞的雪花,使冰封的河面很快积了一寸多厚的雪,踏上去沙沙作响,一点也不用担心滑倒。我们看到远处有人在冰面上滑雪,也兴奋地走到冰面滚雪球,并拍了许多以冰雪为背景的照片。导游杨博指着河对岸一栋雄伟的大厦告诉我们,那是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的大楼,不是冰封河面,很难有机会从这个角度拍到它的全景。于是,我们站在冰面上,以这栋大厦为背景,让杨博为我们拍了一张集体照,纪念这难忘的时刻……

回到酒店,已近6点。我们简单用了餐,男的换上西装,打好领带,女的穿好晚装,7点整便准时来到金色大厅。未来之前,我们总误以为金色大厅是奥地利国家歌舞剧院的一个演出厅。实际上它与奥地利国家歌舞剧院毫无关系。它是一栋完全独立的砖红色建筑,外表像个长方形鞋盒,既不巍峨,也不雄伟,丝毫不起眼。它的门脸也不大,木门框已略显陈旧,似乎没有世界顶级音乐厅应有的气派。

杨博告诉我们,金色大厅属于奥地利民间组织音乐之友协会,已有100多年历史。别看它外表不如世界上有的音乐厅抢眼,但它却是全世界音乐厅中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它能独占鳌头,除了它的名声,还因为它的建筑风格也与众不同,独树一帜。世界上大多数音乐厅,外观与演奏厅都呈圆形或类圆形结构,只有金色大厅内外均呈方形结构,所以被称作鞋盒状建筑。这种结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一再被证明,音响效果不会太理想。然而,金色大厅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它的音响效果超过多数圆形音乐厅,在各个角度欣赏音乐,效果完全一样,声音不会有一点失真。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与它内部独特的建筑结构装修设计有很大关系。

进了两道门,我们眼前顿时一亮:门厅立柱与顶部,都有西欧风格的镀金装饰,在耀眼的灯光辉映下,金灿灿的,显得十分华丽高贵。我们本以为到早了,谁知厅内早已聚集了许多比我们还积极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听众。看得出大家都十分重视今晚这场音乐会。男男女女都衣冠楚楚,打扮时尚。男人个个西装笔挺,皮鞋锃亮;女人穿着各式晚装,可谓异彩纷呈,争奇斗艳。让人觉得仿佛在看一场国际时装展。肤色各异的各个年龄层次的女宾们,有的穿庄重大方的古典式晚装,有的穿清丽脱俗的现代时装,还有的穿着叫不出名的鲜艳的民族服装,也有穿彩色日本和服的,与我同行的广东电台台长白玲,也特地换了身黑底红花端庄典雅的唐装。人群中不少是成双成对的伴侣,有华发满头的老夫妻,也有神采飞扬的年轻情侣。出席者人人神色庄重,但都面带微笑,交谈时声音都压得很低。大厅内呈现出一派节日的喜庆景象,许多人都在拍照留念。

门厅靠里的墙根处,设了一个专卖纪念品的柜台。卖的主要是前几年音乐会的纪念CD和VCD。此外,还有印着金色大厅标记的蓝条纹领带和红围巾,以及为金色大厅特制的红葡萄酒。纪念品的样式虽不多,但买的人却不少。杨博笑着对我们说:“这里每年卖的都是老四样,但年年都能旺销。不是因为东西好,主要是来的人要向那些没机会来的亲友证明,他们到过金色大厅。”门厅左侧一角,几张桌子上摆着香槟葡萄酒矿泉水,供人选购。不少人买了香槟和葡萄酒后,都在互相碰杯,为能到金色大厅出席新年音乐会表示庆贺。

7点15分,我们进入了音乐厅。顿时感到,称其为金色大厅确不为过,长方形的大厅四处都有镀金装饰,顶部则绘着油画,四面的边框也是镀金的,在灯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使整个大厅呈现出一种高贵华丽的皇家气派。我们与许多人一样,乘进场的间隙,以舞台为背景,拍了几张留念照,便找准座位坐下等候。(www.xing528.com)

我们的座位较靠后,也要800欧元一张票,靠前与两侧包厢的票,价格肯定要超过1000欧元,相当于人民币1万元。杨博事先就告诉过我,即便这样,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门票仍一票难求。当年新年音乐会的票,只有一年前预订,才有希望买到。因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以说是全世界经济效益最好的音乐会。仅每年新年音乐会三场演出的门票与出让转播权,发行CD和VCD,就可收入几千万欧元。

近百人的乐队已在乐池静待。不一会,一个头发花白身穿燕尾服的人从台右侧走来,他朝观众席鞠了一躬,便登上指挥台,举起了指挥棒。没有任何仪式,没有任何介绍,他略微停顿了一下,便舞动了指挥棒,优美的音乐立即随着他的节拍流淌出来……

音乐会开始前,我已从杨博口中得知,今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这位指挥叫乔治·普莱特,他是来自法国的指挥大师,今年已有84岁高龄。这次,不仅是他第一次担任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同时他还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有史以来最年长的指挥。他获选成为本年度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人选,可谓出人意料。但熟悉了解他的音乐界人士则认为,选用他完全在情理之中。多数人对他在耄耋之年敢于担当这样的重任,也表示了由衷的钦佩。

普莱特在我国名气不大,在欧洲却大名鼎鼎。1946年,他年仅22岁就开始在巴黎歌剧院正式登台指挥。1959年,他指挥普朗克的歌剧《人类之声》后,成为闻名的现代作品指挥家,担任过许多现代作品的首演。他对歌剧也很有研究,是法国公认的代表性歌剧指挥。他在法国现代音乐的研究方面造诣极深,是圣桑、普朗克音乐的权威诠释者。他担任过巴黎歌剧院交响乐团团长,还曾是维也纳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1992年,他带领柏林爱乐乐团并指挥了当年主题为“法国之夜”的柏林音乐会,精彩的演出至今令人难忘。

普莱特最擅长指挥法国和意大利的歌剧及法国后浪漫和近现代作品,而他的指挥风格恰巧融合了法国式的优雅气质与意大利式的戏剧特色,使之能轻而易举地游走于法国歌剧与意大利歌剧之间。他与卡拉斯合作的《卡门》和《托斯卡》,就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典范。普莱特为推广法国近现代音乐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与法国近代音乐大师普朗克有很深的交往。除指挥普朗克的《人类之声》外,还指挥了其宗教作品《荣耀经》的首演,并录制了其乐队作品和《圣母悼歌》。1999年,为纪念普朗克诞辰,普莱特特地举行了一系列音乐会。这些年,他录制的法国近代作品都精彩绝伦。他对鲁塞尔的芭蕾舞剧《巴克斯与阿里阿德涅》、拉威尔声乐作品《舍赫拉查德》、德彪西的声乐作品《比利蒂斯之歌》、圣桑的《管风琴交响曲》等的诠释,都获得了听众的极高评价。1988年,当代作曲家马歇尔·兰多夫斯基特地将自己创作的第四交响曲题献给他,以表达对他的敬意。

这次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办者之所以选择普莱特,主要是不满足指挥的总是几副老面孔,来来去去都是马泽尔、梅塔、穆蒂等几个指挥家。举办者们知道,对于每年都是以约翰·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为主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来说,风格的变化应该靠的是不同指挥家的不同指挥风格。卡拉扬的细致唯美,克莱伯的优雅活泼,哈农库特的凝重严谨,穆蒂的激情四射,都曾体现在他们各自指挥的内容相近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为了使音乐会多姿多彩,令人永不厌倦,这次他们请出了普莱特,期望他能用优雅的法国近现代音乐风格和意大利歌剧的戏剧化效果来诠释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圆舞曲和波尔卡,以新的面孔给人们带来新的享受。

我和所有的听众一样,凝神屏息倾听随着普莱特的指挥节奏流淌跳跃的优美音乐,全场没有一丝杂音。上半场演奏的七首乐曲,除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瑟夫·赫尔梅斯伯格的杰作《小广告商加洛普》外,其余全是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打头的是约翰·施特劳斯的《拿破仑进行曲》,这是当年他带领乐队赴法演出期间,应法国皇帝拿破仑的邀请而创作的作品。乐曲虽然雄浑有力,但难掩应景之作的痕迹。一个奥地利人显然是很难为一个外国皇帝流露出真情的。随后的是约瑟夫·施特劳斯的《奥地利村燕圆舞曲》和《拉克森堡波尔卡》,均是他的代表作,旋律轻松,节奏明快。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巴黎人圆舞曲》《凡尔赛宫加洛普》则展现出了异国情调。他喜欢定期带着自己的乐队周游世界。他第一次带乐队赴巴黎演出时,法国人的浪漫奔放感染了他,使他产生了激情,很快创作出了上面两首乐曲。听得出曲调与施特劳斯家族的其他作品有明显不同。节奏欢快,旋律奔放,听了有种让人热血沸腾的感觉。上半场压轴之作是约翰·施特劳斯的《奥菲欧四对舞曲》,这是他根据法国著名作曲家雅克·奥芬巴赫的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改编的,听起来旋律异常轻松美妙。

下半场演奏的多数是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是他的第一部轻歌剧,取材于阿拉伯民间传说,创作时他以本民族的音乐为基调,又汲取了其他民族音乐的精华,因而序曲中有浓郁的西班牙和匈牙利民间音乐的风格,既热辣奔放,又轻松自如。约翰·施特劳斯夫妻恩爱,为人称道,他用音乐描述他们夫妻爱情生活的作品《火花波尔卡》,听起来真有一种情意绵绵、甜蜜和谐的感觉。约翰·施特劳斯年轻有为,人们爱听他的音乐,也爱打听他的趣闻轶事,他回应这些的游戏之作《闲聊快速波尔卡》,则有一种幽默诙谐,轻松随意的味道。1885年,约翰·施特劳斯赴俄罗斯演出期间,受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启发而创作的《俄罗斯人进行曲》,蕴涵着舒缓浪漫的曲调,有别于他的其他作品。

我们感到意外的是,下半场特地演奏了一曲《中国人加洛普》,这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由于他从没来过中国,创作灵感完全源自史书对中国的记载,曲调没有丝毫中国的味道,听了让人觉得很有趣。据知情人说,因2008年29届奥运会要在北京举办,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举办者特地选择了这首乐曲,以预祝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乐曲没引起我们共鸣,那份心意却令人感动。

最后加演的是大家熟知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乐章《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和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都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音乐会结束后,听众们似乎仍沉浸在美妙音乐的享受中,都面带着笑容,依依不舍地离开金色大厅。回到酒店,我们也丝毫没有倦意,一起在大堂吧喝饮料,守候到新年钟声敲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