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多灾多难的波兰:历史变迁与抗争

多灾多难的波兰:历史变迁与抗争

时间:2024-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多难之国波兰波兰真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历史上,波兰迭遭异族的蹂躏宰割,灾难深重;不久前,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又遭遇空难,意外身亡。1655年至1657年,瑞典入侵波兰,华沙遭到浩劫,建筑物被严重毁损。俄、普、奥三国又对其进行了瓜分,之后建立了一个由沙皇亚历山大兼任国王的小波兰王国。宣言公开号召波兰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统治,为波兰的独立而斗争。

多灾多难的波兰:历史变迁与抗争

多难之国波兰

波兰真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到波兰访问,这个念头在我脑海中就一直挥之不去。从历史到现代,死神似乎总是盘旋在这个国家上空。历史上,波兰迭遭异族的蹂躏宰割,灾难深重;不久前,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又遭遇空难,意外身亡。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波兰人从未屈服消沉,始终坚毅顽强地面对命运的挑战,从未停止过反抗与拼搏,仍不断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着奇迹。

波兰首都华沙,是一个最典型的例证。到华沙我就发现,这座城市到处是崭新的现代建筑,许多古代建筑,也有明显的翻新痕迹。导游谭先生告诉我,其实华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波兰的神话故事中,就讲述了它的来历。传说,古代一位叫华尔的小伙子与一位叫莎娃的姑娘,在维斯瓦河畔成家立业,准备过安宁的日子。岂料河里一个妖魔经常兴风作浪,不让他们与乡亲过平静的生活。华尔和莎娃不甘忍受,奋起与妖魔斗争。上帝被他们的精神感动,便派女神苏琳娜到人间,帮助他们除掉了妖魔。这一带的人,从此安居乐业,慢慢把一个小渔村建成一座城市。后辈怀念祖先的功绩,就将华尔与莎娃的名字合成了城市的名称。

公元1596年,当时的波兰国王齐格蒙特看上了华沙的地理位置,把首都从南部的克拉科夫迁到华沙,兴建了许多豪华的宫殿、庄园。从华沙成为首都开始,这座城市的命运,就与国家连在了一起,历尽磨难。华沙历史上曾两次毁于战火。1655年至1657年,瑞典入侵波兰,华沙遭到浩劫,建筑物被严重毁损。顽强不屈的波兰人,只用了二三十年时间,就使华沙重现了往昔的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为报复华沙人民的反抗行动,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屠杀破坏,烧杀得城里只剩10万人,全城变为一片焦土,许多区域被夷为平地,所有豪华坚固的古建筑,都只留下残垣断壁。希特勒当时叫嚣,要把华沙从地图上抹掉。事后,有人断言,华沙很难重现人间,至少100年内没有希望。但战后仅30多年,波兰人就使首都再现辉煌。重建时,他们把恢复历史古迹作为首要目标,哪怕一根残柱,半截断墙也不肯废弃,都想方设法包容在新建筑中。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环绕华沙古城的城墙及城堡都再次竖立起来,城堡内外的所有著名古建筑都照原样进行了重建。如今的华沙,是欧洲几个仍然保留着中世纪样貌的古城之一。

老谭叹息道,波兰人在欧洲的确是多灾多难的民族。源自古斯拉夫人的波兰人的祖先莱赫人,早在公元前的最后几个世纪,在从事畜牧业农业的同时,已涉足手工业商业。到公元4世纪,与其他斯拉夫国家一样,波兰在原始社会解体后,并未进入奴隶社会,而是直接进入了封建社会。9世纪中叶,波兰出现了一批小国家的雏形。966年,皮亚斯特家族的梅什科一世在国家雏形组织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波兰王国。992年,梅什科病故,他的儿子鲍莱斯瓦夫继位,曾使波兰达到了早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当时波兰的首都在格涅兹诺。

鲍莱斯瓦夫逝世后,他的后代们一直相互争权夺利,使波兰很长时间处于封建割据状态。14世纪,几经波折,波兰才重新统一。此时的首都已迁到克拉科夫。1370年,当时的国王卡齐米日三世去世,因为没有后代继位,皮亚斯特家族的王统终结,王权落到匈牙利国王路易的手中。路易去世后,他的女儿雅德薇嘉与立陶宛大公雅盖沃成婚,雅盖沃接过王位,开创了波兰历史上雅盖沃王朝的统治时期。

16世纪是波兰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国外没有强敌侵扰,国内政局稳定,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进入空前繁荣的阶段。1572年7月,国王齐格蒙特二世逝世,因他没有后代,致使延续了180年的雅盖沃王朝王统中断。波兰历史上出现了短暂的王位空缺期,贵族们乘机争权夺利。为了寻找容易操控的对象,他们宁可选能够接受他们条件的外国人为王。1586年,波兰王位在落到瑞典瓦萨家族手中时,最先接任的国王齐格蒙特三世,许是为了摆脱贵族的影响,于1596年将首都由克拉科夫迁到了华沙。

17世纪,波兰由盛转衰,1648年,遭遇历史性灾难。这年5月,先是发生了规模空前的哥萨克暴动,随后又引发了与俄国的战争,丧失了大片国土。1655年,瑞典趁人之危,大举进攻波兰。华沙在这次战争中首次被毁。到18世纪中叶,波兰人口减少了30%,经济萧条,民不聊生。1709年,俄国彼得大帝率军大败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的军队,成为欧洲的列强。波兰沦为俄国的附庸。

18世纪末,波兰三次被沙皇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瓜分,国王退位,波兰共和国从欧洲版图消失。亡国后,波兰人曾把复兴的希望寄托在刚刚兴起的拿破仑身上。他们组建成波兰兵团,追随拿破仑四处征战,承受了巨大的牺牲。1807年,在拿破仑的允许下,波兰人1807年以华沙为中心,成立了华沙公国。这公国实际上只是法国的附庸,拿破仑战败后,华沙公国随之灭亡。俄、普、奥三国又对其进行了瓜分,之后建立了一个由沙皇亚历山大兼任国王的小波兰王国。

沙俄统治时期,波兰人从未放弃复国的梦想。1830年11月,华沙爆发了反对俄国统治的民族起义。虽因遭遇沙俄残酷镇压,起义失败,但却激起其他地区波兰人更强烈的反抗。克拉科夫、加里西亚、波兹南等地都先后爆发了武装起义和暴动。19世纪中叶,欧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高涨时期,华沙也出现了一个由革命民主主义者领导的政治团体红党,1862年5月,他们发起组建了中央民族委员会,成立了波兰临时民族政府,并颁布了宣言土地法。宣言公开号召波兰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统治,为波兰的独立而斗争。由工人、农民、学生和手工业者组成的起义军很快发动了波兰起义。这次起义得到了欧洲各国特别是俄国人民的支持,有数百名俄国革命官兵掉转枪口,参加了起义。由于力量相差悬殊,起义者虽然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仍以失败告终。事后,沙俄帝国直接将波兰并入俄国版图,让其变成了“维斯瓦边区”。为了加快同化,波兰语被禁止使用,俄语成了官方语言。为了改变波兰的社会基础,防止再发生起义,沙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加速同化的措施:废除农奴制,让农奴获得自由与少量土地;取消俄国与波兰之间的关税壁垒,加速波兰商品在全俄境内流通;扩大商品市场。这些措施使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城市工商业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加快发展起来。

波兰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比欧洲其他国家晚,但工人运动却紧跟着俄国工人运动。19世纪末,波兰工人与俄国无产阶级一同走上了反对资本主义和沙皇制度的道路。1905年6月,波兰罗兹地区工人举行了六月起义,起义带动了农民运动,这年冬天,波兰农民运动达到顶点。波兰工人和农民的斗争,一直和俄国革命遥相呼应。1907年,随着俄国革命的失败,波兰的革命运动也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波兰大地又一次遭遇苦难,成为重要战场,深受创伤。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对波兰产生了最深刻的影响。苏联废除了沙皇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签订的所有瓜分波兰的条约和法令,承认波兰独立。1918年,波兰在经历亡国123年之后,终于复国。

1939年,波兰再次遭遇巨大灾难。9月1日,德国法西斯发动闪电战,拉开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不到一个月时间,德国军队就攻陷华沙,占领波兰大部分领土。德国法西斯在波兰境内建了数千个集中营和死亡营,仅在奥斯威辛集中营,二战期间他们就杀害了400多万人。华沙在战争中第二次遭遇灭顶之灾。最令人意外的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了报复革命初期波兰资产阶级政权的侵扰,也乘机出兵夺回当年被波兰占领的土地,并于1940年春于卡廷秘密处决了两万多波兰战俘。波兰前任总统卡钦斯基在“卡廷事件”70周年,前往悼念途中,因气候原因,又不幸遇难。这接连的民族灾难,让人不得不深表同情。(www.xing528.com)

二战后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波兰军队于1945年3月终于赶走德国侵略者,收复国土,波兰第一个人民政权也随之诞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波兰,虽然在前进过程中也曾经有自己的特色,但与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一样,从未摆脱过苏联的影响。1989年6月,以团结工会为核心的反对派在参议院选举中取胜,8月,团结工会的马佐维耶斯基当选为波兰总理,东欧国家40年来第一次出现由非共产党人领导的政府。波兰社会政治制度开始剧变。1990年,执政40年的波兰社会主义政党统一工人党,宣布停止活动。团结工会的领导人瓦文萨当选为总统。

政体剧变后,波兰政府接受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的建议,经济体制转轨采取了激进的“休克疗法”:改变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银行体制,劳动力进入市场,实行贸易自由化等等。这些激进的措施,彻底颠覆了40年社会主义的成果,使波兰变成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这种改变,虽然也有一定成效,但私有化的过程,也使多数人付出了“休克”的痛苦代价,财富转眼到了少数人手中。

老谭先带我们游览了华沙皇宫、齐格蒙特三世圆柱纪念碑、无名烈士墓、瓦年基公园。又领我们在古城内观光,踩踏了古城的石板路,游览了城堡。除当年把首都迁到华沙的齐格蒙特三世的纪念圆柱,给我留下了较深印象外,其他景点都给了我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与知道华沙的历史有很大关系。望着它们,回想华沙的历史,我觉得眼前看到的其实只是历史的泡沫,如幻,如影,如雾,真实早已化为灰烬。波兰曾经存在的社会主义革命,也仿佛是一种幻觉。只有看到华沙城里那座苏联援建的尖顶展览馆,我才感到,二战后波兰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真切的存在。当年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在援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时,都在这些国家建了一座尖顶的友好纪念馆。我国北京动物园附近的展览馆也是其中的一座,中苏交恶前被称作中苏友好纪念馆。我们在华沙看到的这座,与我国的那座十分相似,规模好像还更大一些,体现了当年苏联对波兰的重视。波兰剧变后,一些激进分子曾想撤除这座建筑,不少冷静的人却主张留下这座纪念馆,因为它毕竟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冷静占了上风,才使我们有幸看到眼前这座颇有特色的建筑,如今它也变成了展览馆。

到克拉科夫,我才看清了波兰历史的脉络,感受到波兰人民曾经创造过的辉煌。克拉科夫是波兰唯一没有被战火焚毁的大城市,各个历史时期的古建筑均保存完好。197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它为世界世界文化遗产。老谭告诉我,克拉科夫是波兰首都的那个历史阶段,可以说是波兰历史最繁荣的时期,因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迹。主要景点都集中在旧城区。我们随老谭来到旧城区南部,穿过流经市区的维斯瓦河上的桥梁,来到位于河流拐弯处突出部的瓦韦尔国王城堡。这里曾是波兰许多位著名国王的居所。

我们经卡诺尼恰街进入城门,见到左侧有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大教堂。老谭介绍说,它建于1364年,有三个礼拜堂,18世纪以前,一直是历代国王举行加冕大典的场所。大教堂北侧塔楼上,挂着全波兰最大的钟,这口钟周长8米,用来支持它的基座,全用实木榫合成,没用一根铁钉。此钟只有在宗教盛典与国家庆典时才能敲响。大教堂最突出的部分是位于南侧的齐格蒙特小教堂,它带有镀金的圆顶,在阳光下金光灿灿,被认为是波兰最完美的文艺复兴式建筑。沿大教堂南侧前行,再进一道门,便到了王宫内院。院子周围是哥特式与文艺复兴式相结合的混合式建筑物,共有71个大厅,被上下三道哥特式长廊连接在一起。这个国王曾经的居所,现已被辟为国王城堡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历代国王的肖像、收藏品和各种生活用品。此外,还有一座专门收藏古代兵器铠甲的博物馆,其中最珍贵的一把宝剑,是14世纪以来历代国王加冕时必备的器物。

位于旧城区北面的弗洛里安门,使我领略了克拉科夫古代的风采。这座石砌的城门建于14世纪初,如今城门与上面的城堡基本还是当年的模样,此外,城门两端还残存了两截城墙,其余的在19世纪时已不见踪影。这座城门与圆形的城堡,规模与北京的城门箭楼虽然不能相比,但在欧洲已算是很有气势的城门与堡垒,其他地方,同类的建筑已很难寻觅。被毁的城墙遗迹上,现今种了一圈树木,基本环绕了旧城,人们由此大体可想象出旧时克拉科夫的模样。

旧城区中心的中心市场广场,是欧洲最大的广场,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它基本保持了中世纪时的风格。位于广场中央的纺织会馆,是一幢文艺复兴式的雄伟建筑,长达100多米。它建于14世纪,当时就是衣服与布匹、毛料的交易场所。如今,这里虽然沿用旧名,但已改变功能,一楼的通道两侧,全是卖木雕、刺绣、首饰等工艺品的商店。二楼则已变成国立美术馆,悬挂着历代波兰美术大师的作品,同时也举行画展,进行美术品交易。

位于中心市场广场的,还有旧市政厅遗址,大部分建筑已毁坏,只剩了一座高大的钟塔,上部挂着直径达3米的大钟。地面部分是售卖纪念品的小店。地下是咖啡厅与红酒馆。与之相邻的是建于10世纪的圣沃伊切赫教堂,它是波兰现存的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位于广场西部的圣母玛利亚教堂,是13世纪保留下来的较完整的哥特式建筑,有两座建于1222年的尖塔。教堂里的斯特乌奥米圣坛是波兰的国宝,它是欧洲第二高的木造圣坛,用了12年时间才雕刻完工。装饰教堂的彩色玻璃与艺术品,都十分精美。这座教堂是克拉科夫人举行婚礼的主要场所,一年到头在此祈祷的信徒络绎不绝。这个教堂每隔一小时就会响起号角声,据说是为了纪念当年蒙古人入侵时因预警而被射杀的号角手,如今已成为雷打不动的报时信号。

中心广场西侧绿化带后,有一排古老的建筑物,属于雅盖隆大学。这所学校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建校时间仅晚于布拉格的查理大学。哥白尼和教皇保罗二世均曾在这里求过学。位于拐角处的一幢哥特式建筑,是马伊乌斯学院所在地,它建于15世纪。底层有一道带拱顶的长廊围绕着庭院,庭院内的小广场,自中世纪以来,就是举行各种活动与表演露天剧的场所。在克拉科夫旧城区,虽然停留的时间有限,但清晰的历史印痕,也让我们追寻到了波兰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领略到了波兰民族的悠远文明和灿烂文化。

到距克拉科夫仅50多公里的奥斯威辛,参观了当年德国法西斯建的集中营旧址博物馆,我真切感受到了波兰人曾遭受过的巨大苦难。集中营入口处的大门上,用铁焊出了一行文字“只有劳动才能自由”。进门就可看到“犯人楼”,共有28栋,用来关押暂未处决的各国“犯人”。老谭轻声告诉我,他无数次带人到这里参观,每次都深感到很压抑。这里当年分别关押了来自欧洲十几个国家的“犯人”,处决死亡一批后,又增加一批。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死亡集中营,据不完全统计,在这里死亡的人数超过400万。我们参观了“犯人”的居所,毒气室、焚尸炉,每到一处,想象到当年这里曾发生过的情景,都极度难受。展室的一个玻璃长柜中,陈列着当年从“女囚犯”头上剃下来的堆积成小山一样的黄色毛发。只望了一眼,我便觉得毛骨悚然。在德国法西斯眼里,这是女犹太人身上最有价值的物品,他们曾用其作原料,编织工艺品。二战前,波兰居住着数十万犹太人,是欧洲犹太人最集中的国家。战争爆发仅两年,犹太人便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得只剩不到十分之一。其中许多女人,便遭遇了我们眼前目睹的命运。在奥斯威辛只逗留了不到两个小时,所见所闻却化作恐怖的记忆,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

人类历史的噩梦,过去其实才几十年时间。人类因利益引起的纷争,依然在敏感地区不断出现。乐观而健忘的人,早已忘却昔日的苦难,在与成佛的屠夫握手言欢。像波兰这样迭经磨难的国家,人们真会那么健忘吗?历史的梦魇真会那么容易消失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