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近海争端背后的石油大图谋:挑衅与越南

中国近海争端背后的石油大图谋:挑衅与越南

时间:2024-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他更频繁地指责中国在南海的一切举措。据外电分析,越南海军装备“双水獭”将有助加强越南海军对争议岛屿及其附近海域的监控能力,以便于在沿海和岛屿附近起降。越南不是中国的敌人,中越海军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态势是一个伪命题,南海是中美之间的事。

中国近海争端背后的石油大图谋:挑衅与越南

第四节 意欲何为:越南染指中国近海

一、越南谋定南海之策——一手文攻,一手武备

这边美国航母游来荡去,惊起浪涛重重;那边越南一心一意,谋划南海制衡之策。越南和美国在什么时候会发现自己有共同语言?答案是,时下的中国南海。2010年8月8日,“华盛顿”号航母在中国黄海虚晃了一枪之后,出现在了中国另一个“核心利益”区——南海。欧洲媒体几乎一下就嗅出了这次“华盛顿”跳跃的不同寻常。就在2010年7月2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越南河内举行第17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一改美国过去对南中纠纷不介入、不评价的姿态,高调宣称美国“在航行自由、开放亚洲公海以及在南海尊重国际法方面拥有国家利益”。

这无疑让东道国喜出望外。越南随即提出10月份召开8个地区大国(包括中国、美国、日本三国)的国防部长与东盟成员国国防部长的联席会议。越南曾一直希望能够把南海问题国际化,引入外部力量制衡中国,如今事态正向着越南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于是,越南不再像过去一样闷声发财。他更频繁地指责中国在南海的一切举措。2010年8月5日,越南外交部指责中国在西沙海域的考察,“侵犯越南主权”,对于仅仅是传闻中的西沙、南沙旅游开发,越南也是不依不饶,高调宣称着越南那“无可争议的主权”;对于中国在南海实行的封渔,越南也甚至不再停留于动嘴,甚至派出渔船、舰艇几次三番公开干扰。

事实上,已开采的南海石油大部分流进了越南腰包,越南也捞到了南海旅游的第一桶金,除此之外,中国前几年的韬光养晦,越南得以在南海扩建了多个岛屿,修建机场、架设通讯光缆。通过共同开发,越南把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等诸多国家,纳入了自己的南海战略中。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贯反对将此问题炒得过热,反对南海问题国际化,也反对外部势力的介入。但现在看来,中国反对的恰恰正是越南乐见的。现在,越南终于把南海的水搅浑了。

越南军备重整也同样是静悄悄的,直到今年24亿美元军购大单的曝光。24亿美元的军备采购合同,包括6艘“基洛”级636型柴电动力潜艇以及12架苏霍伊30MK2战斗机。而这批武器的采购,将会使越南在南海的武力投射能力上出现质的飞跃。24亿美元,对越南无疑是大手笔。根据越南国家统计总局发布数据,越南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71.19亿美元。在普通人的印象中,中越边境战争后的越南军队建设,基本上完全让位于经济建设。和平时期的越南军队现代化进展缓慢,到本世纪,几乎完全失去“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的骄傲。空军除了少数苏—27战斗机,海军除了几艘俄制“毒蜘蛛导弹艇,剩余的武器几乎不堪一击。至于陆军,装备多年没有更新,许多士兵日常只能领到津贴的60%至70%,许多军队还要从事生产。

然而,这24亿美元的大手笔却让人们会猛然发现越南已经在军事现代化上默默地进行着。更值得玩味的是,越南装备“井喷”的时间,大致与2008年初越南社会出现了强烈的反华情绪有着时间上的吻合。2008年越南订购了总价值超过一亿美元的4套“铠甲”(Kolchuga)被动雷达系统,该系统能够发现500公里以内的空中目标,尤其适用于发现有隐身设计的目标。同年,越南引进了瑞典的MSS6000空中雷达系统,并安装在从西班牙购置的CASA—C212型飞机上。越南的这次军购带有海岸监控的性质,也说明越南军方开始加强空中预警能力。还是这一年,越南又购买6架苏—30MK2V型战斗机,并对原有苏—27和苏—30飞机进行现代化改装,增加了光电瞄准设备。同时,越南海军岸防部队从俄罗斯获得了“宝石巡航导弹,从那一刻起,整个北部湾已经处于越军的有效火力打击范围。

越南上述所有引进的装备,大都具有强烈的制海作战特色,强调“以空制海”、“以海制海”、“以陆制海”。越共九大以后,明确提出了“依靠海上防御纵深来缓和陆地防御纵深较浅”的新安全思想。而这次24亿美元的大采购,仍是这一战略思想的延续。

越南从俄罗斯购买6艘“基洛”级(636项目)柴电潜艇,是俄罗斯最大的海军出口合同。购买具备强大的水下威慑作战价值的“基洛”级636型潜艇,足以封锁亚龙湾,再配合空军获得的新一批苏—30MK战机以及岸防导弹,被认为能大大抵消中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和潜艇数量上的优势,这样的搭配,足以威慑航母。越南深知自己可能永远也没有希望与中国海军势均力敌,但它至少可以让对方在有任何企图之前感到非常困难,比如把越南赶出它已占领的南沙群岛的某些地方。哪怕有几艘基洛级潜艇,那也可以使之非常复杂……

2010年,越南海军又从加拿大一家公司进口了6架DHC—6“双水獭”两栖海上巡逻机。单机售价约为500万美元。据外电分析,越南海军装备“双水獭”将有助加强越南海军对争议岛屿及其附近海域的监控能力,以便于在沿海和岛屿附近起降。今天的越南确实让人另眼相看,不仅从俄罗斯、乌克兰、捷克、波兰、法国、匈牙利进口了相当数量的军用装备,甚至与朝鲜、叙利亚等拥有地对地导弹和相关技术的国家进行谈判,希望购买一定数量的地对地导弹系统和研发技术。

“天堂很远,但中国却很近”这是越南实用主义外交战略的另一种表达。越南一直实行“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比如以前就利用前苏联来跟中国对抗,把金兰湾无偿租给前苏联,第一次把前苏联的军事力量引进了南海。到苏联解体之后,它跟美国又恢复了外交关系。有一段时间传说美国要来租用金兰湾,都明显地看出越南在外交政策上,在这几个大国之间找平衡的。要么联合前苏联,要么联合美国,要么就是联合整个东盟。

近年来,曾经仇视的美国也逐渐成为越南“远交”的对象,美国加强了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越南是一个军事立国的国家,它希望在东盟10国当中有一定的军事地位,它的国土环境是一个狭长的地带,在河内和胡志明附近的两个工业区,人口高度密集,它的军队非常重视国家安全,维护了这个地区的安全,其在东盟的地位就会上升。有人认为越南加强军备是其经济发展使然。越南不是中国的敌人,中越海军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态势是一个伪命题,南海是中美之间的事。中越两国海军最近在北部湾进行了联合巡航行动,这比举行联合军演要高一级,中国没跟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的行动,中越军事关系是最紧密的。

也有人并不完全认同这种军事武器现代化论。越南不惜血本从俄罗斯大规模采购武器装备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着眼于它的军事战略需求,另一方面就它的目标对象来讲,主要是针对南海问题。越南作为大国夹缝中生存的国家,它要取得一个平衡,会不会继续或更加联俄联美,要区分不同的事项和问题来看,在南海问题上,可能中越两国的对立较多一些,它可能采取与其他大国更紧密的联系来制约中国。但在其他一些问题上,它也需要中国的帮助来支持。比如越南也存在民族分裂势力的问题,越南不可能跟某些西方大国合作,这是显而易见的。

越南梦想一旦拥有先进的武器,将会拥有跟中国叫板的实力,就拿从俄罗斯进口的“基洛”潜艇来说,这种潜艇,无论续航能力、航速、攻击武器系统,都是十分先进,潜艇的用途,从二战以来都没有改变,二战时,美国就是用潜艇大量消灭了日本的运输商船,使得日本后勤补给陷入瘫痪。因此,越南也想从俄罗斯购买这种潜艇。但目前这种潜艇还没有到手,越南将缺乏实力跟中国海军开战,当然即使越南想跟中国开战,仅仅靠几艘潜艇,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中越之间陆上接壤就够越南受的了。

其外,越南从俄罗斯购买歼击机来看,这种战机虽然性能先进,但这种战机已经对中国构不成威胁了。因此,可以肯定,如果中越交火,越南必定吃亏。最后,中国航母一旦配备到位,中国对于解决南海将实力大增。另外,中国将配备大量武器,对于越南应该说,是最大的威慑。

是谁推动了越南等国家大力扩充军备呢?很重要的幕后推手之一,就是来自西方大国的挑拨离间和国际军火商的推波助澜。这个地区越动荡、越不稳定,就越符合他们的利益。纵观整个东南亚地区,从南海到马六甲海峡,有关各方的利益和冲突错综复杂,单靠发展军事力量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必须加强各国之间的互信和合作,才能求得多方共赢。

二、交织的情感:在南海狭路相逢

中越之间有着愉快的合作,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不快的回忆。在南海问题上中越海军就曾经发生过几次冲突。1974年越南战争结束前,中国军队收复了西沙群岛,赶走了当时霸占西沙群岛的南越海军。1988年,中国和越南也为南沙群岛赤瓜礁的归属问题发生过冲突,中方护卫舰曾经还击沉了一艘越南武装运输船。

年纪比较大的越南人还是有中国情结,认为与中国的关系还是要缓和、要合作,他们也很高兴看到中国的发展对他们有利,但有一些中年和年轻人的观点就比较偏激,认为中国占了他们的资源和领土等,所以越南老一辈和年轻一代现在对中国的思想上面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不复存在,中越双边贸易也逐步繁荣起来,中国已然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中越关系仍受到侵袭。除南海争端外,“中国经济威胁论”对于越南来说是一种威胁,中国制造的大量涌入让越南国内感到极度恐慌。

寒流所到之处,正是民族主义滋生的地方。在南海问题最为紧张的2008年初,越南默许示威者在河内的中国大使馆和胡志明市的中国领事馆外举行抗议。抗议者挥舞着越南国旗,身穿印有越南国旗“金星红旗”图案的T恤衫,手里举着引起争议的南海诸岛的地图和“中国霸权危害亚洲”、“谨防中国侵略”之类的标语。(www.xing528.com)

越南社会就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怀有根深蒂固的反美情绪的战争受害者尚大有人在,而另一方面,35年的战后岁月正在改变着越南社会。越南现在约53%的人都是战后出生的。年轻人中许多人对美国有亲近感。曾有调查显示,如果问二十多岁的河内年轻人最想去哪个国家,在100个人中,回答说想去美国的有16人。

在中国的海洋战略上,南海问题已经成了核心问题,中越历史上的战争隔阂和现实中的海权争端都存在。但不管越南打俄罗斯牌、美国牌,或者印度牌,最终都取决于中国在国际法、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是否制定出更精细的战略应对。

2011年6月13日,越南又在南海举行大规模的实弹演习,军演从当天早上开始,共持续了10多个小时。中国国务院发言人称,这种炫耀武力和其他类似动作都只会加剧紧张形势。对于此次军演,当地电视、报纸对军演报道均保持低调,基本没有分析或评论。越南外交部发言人阮芳娥稍早前表示,这是越南海军按计划进行的每年例行演练。对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托纳说,虽然越南外交部暗示欢迎华盛顿介入南海争端,但美方不支持任何加剧目前紧张状态的做法,炫耀武力和其他类似动作都只会加剧紧张形势。

三、维护南海主权要勇于亮剑

面对南海问题,中国不能坐以待毙,要结合国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反击。

积极控制对舆论方面的导向,有针对性地加强人们对于南海归属的认知。依靠现在及其丰富的传媒资源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相对于中国在这方面的薄弱,越南已经做出了许多的工作。比如,很多年前越南政府就特意设立了边界事务委员会,由当时任部长会议副主席的高官亲自负责委员会的工作。除越南政府多次发表白皮书之外,越南的官员、学者在在本国政府的导向下还大量发表关于西沙、南沙群岛主权归属问题及领海问题的文章。越南的宣传工作在国际上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某些不愿意亲自了解历史与现实的西方学者眼中,越南比中国更有资格拥有南海。所以,加强在舆论方面的工作对于中国来说是势在必行的。

加大力度对南海归属的历史问题进行研究。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研究,这些年已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南海历史地理方面的研究。资料收集广泛,整理得系统流畅,并且组织编写出版了许多南海问题方面的学术著作。当然,在研究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像中国对国外(比如法国、日本、英国、荷兰等)关于南海问题的许多资料还缺少系统的收集,对于国外在南海问题上的研究方向、手段、观念等方面的了解和认知较少。特别是中国在史料与法理结合的方面甚为薄弱,必须加强严密合理的考证工作。这样才能在辩论时做到有理有据。在进行加强研究工作的时候,加强两岸的学术交流,争取更多的支持以及资料方面的互通有无。

根据“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处理南海争端的原则,中国在南海地区还应该加强和其它周边国家的合作,这种合作不仅能够顺利的开发南海资源、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还能与东南亚国家建立健康的、共同发展的友好国家关系。而具体的做法,可以在不侵犯中国主权的前提下,和周边国家、地区在生态保护、海洋保护、海洋生物、水文气象、航运安全、海洋捕捞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学术交流和联合行动进行合作。在这些方面,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供参考。比如韩国、日本、印尼、澳大利亚及南太平洋国家在争议地区的合作经验,马来西亚和泰国联合开发协议等等。

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是仅仅依靠陆地资源就可以强盛的,过去的英国、荷兰,现在的美国都是依靠着强大的海军实力纵横全世界,现阶段,并不要求中国的海军能纵横全世界,但是中国应该能够保卫住神圣领土不受侵犯。

加强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南海诸国敢于向中国挑衅还是由于中国的海军军事实力不强,无法对其形成有效的震慑。中国海军应该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建造远洋舰船,这在一方面也可以振兴船舶制造工业。中国迟早要驶向浩瀚的海洋,不如就让这次作为一个契机。明治时期日本外相伊藤博文曾经说过:“在实力相当时,外交就是力量;在实力悬殊时,力量就是外交。”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外交政策——从这一点说,发展海洋军事力量,建造大型水上作战舰艇、建造航母的确已是燃眉之急。军事上的支持对于此类事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外交谈判的胜利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应加快建设航母、新型核潜艇和大型海上作战舰艇,加强远洋作战能力。综观二战以来的海战经验,以制空权夺取制海权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以中国目前的海空军实力,尚不具备远洋作战的能力(严格来说,打击海盗并不算是远洋作战),完全无法与美国抗衡。一旦美国介入南海事端,则中国将处于极端劣势的地位。中国海军之所长仅在近海作战(有沿海空军、陆军和二炮部队的支援),而远洋作战,非有航母不可。

第三,与南海各相关国家展开广泛的非传统安全的合作,促进军事互信,通过军事合作,打击该海区的海盗,展示中国海军实力,对南海各相关国家产生威慑作用。当前中国所能采取的仅仅是一些“准军事”手段,比如,海洋渔政船巡航等,这样能在目前能力范围内既不引起外交事件也能有效维护中国主权。

四、“群龙护海”

各国实践表明,将海上执法力量纳入准军事组织系列,充分发挥海军与政府海上执法力量的协同能力,已经成为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根本保证。如《美国海军法》规定,“海岸警卫队在战时按照总统的命令,转隶属于海军部参加作战。海岸警卫队参战形式有两种,第一是人员舰艇直接并入海军参战;第二是利用海岸警卫队的特殊技能,承担特别任务。”

2003年美国海岸警卫队正式转入国土安全部后,国土安全部部长汤姆·里奇将海岸警卫队的地位和角色描述为:“海岸警卫队的基础职责包括国防、保护、快速反应、救捞,几乎覆盖国土安全任务的所有方面”。日本海上保安厅、韩国海上警察厅两大海上准军事组织,平时执行海上执法警戒任务,战时遂行海上作战。

从美、日等国的实践来看,海军与海上执法力量要达成有效协同配合,必须经过长期的磨合与训练。美国海岸警卫队自从成立开始,参加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湾战争在内的多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与海军并肩作战。日本海上保安厅先后与海上自卫队实施了数十次大规模联合演练,仅2002年,双方的联合训练就达到30余次,协同配合能力得到明显提高。韩国海军与海警则在长期的联合巡逻与警戒行动中形成了较强的协同配合能力。

因此,中国在逐步整合海洋维权队伍的同时,应继续发挥军队,特别是海军在人才培养、训练基地、装备保障等方面的优势,协助海监、渔政等部门强化海洋维权执法能力,包括加速发展一批大中型水面执法舰艇及远程飞机,逐步缩小与日本海上保安厅、韩国海警厅在大中型舰艇方面的差距,提高执法船只的海上对峙、持续巡航以及威慑能力;加强武器装备建设,中国政府海洋执法船只配有少量轻武器,自卫能力不强。相比之下,日本海上保安厅、韩国海警厅的巡逻舰艇均已实现准军事化,普遍装备有制式火炮、机枪、高压水炮等武器。政府执法部门在后续舰艇建造中应考虑安装小口径火炮、机枪以及其他非致命武器和特种装备,以增强海上典力,确保我执法船舶和人员的安全。

海洋维权涉及军事、外交、法律等诸多方面,需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和考虑。现阶段,中国海洋维权力量分散于农业部、公安部、交通部、国家海洋局等部门,要将它们从职能部门中分离出来并实现整合,需要一定的时间。

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就整合多部门海洋维权力量,形成更加有效、独立的海洋维权机构,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调研当中。但是,中国能否成立像美国一样的“海岸警卫队”,目前还不得而知。有专家提出,近期成立专门的涉外海洋维权机构,存在一定的困难。当前,可以先着手加强海军与海监、渔政、海警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发挥海军的主导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