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媒体俱乐部
日本一向标榜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而且其传媒业相当发达,在世界报纸发行量的排行榜中,日本有7份报纸位列TOP10。据统计,日本每天可发行、出售的报纸数量高达5150万份,仅《读卖新闻》就达到了1400多万份,占到1/4还多。此外,《朝日新闻》、《日经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等报纸的日发行量都维持在500万至1000万份,平均每户1.43份,成年人基本上是人手一份,足见其报纸普及率之高!而且相关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至少有90%的日本民众相信媒体所言。
有趣的是,日本媒体经常出现内容一致、集体失语的“共鸣”现象。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媒体的内容雷同率达67%。而这主要源于日本的记者俱乐部制度。纵观世界,记者俱乐部这样的政、官、财、媒联合垄断新闻、统一口径的组织,目前只在日本和非洲的加蓬尚有存在。与此相对应的是,一项关于日本六大媒体的调研结果表明,日本各大报纸对记者俱乐部的依赖度极高,对政治新闻报道的依赖度竟然高达80%。
在报道亚洲有关问题时,俱乐部的“潜规则”就显现出来了。第一,“日本国家利益至高无上”。在关于北京奥运、西藏问题、领海争端等一系列事件的报道中就可看出些端倪。第二,“以日本为中心”,极易以“亲日”或“反日”来对相关活动进行评判。在有关中国示威游行的报道中,日本媒体一律将其定为“反日”,而忽略对游行具体原因的分析和审视。
二、日本媒体歪曲中日东海之争
据法新社的相关引述,日本海上自卫队表示,2005年9月9日上午9时,包括有先进的“现代”级驱逐舰在内的5艘中国军舰在中日有主权争议的东海春晓油气田附近、以舰队的规模进行巡逻。而这一情况最初是由日本反潜P-3C侦察机在日本冲绳久米岛西北方向约290公里的地方“采访”到的。报道中还表示,自从日本政府7月批准该国帝国石油公司开发东海油气田后,中国此次在东海的巡逻行动尚属“首次”。
日本主流媒体的有关报道,使得本来就阴云重重的中日关系再次引发日本国内某些人的“微辞”。日本时事通讯社引述政府官员的发言中有这样的描述:中国军舰此次很有可能是在春晓油气田正式开采前向日本“示威”。在此之前,《每日新闻》在引述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的发言时指出,虽然中国军舰没有越过日方主张的“中间线”,没有违反国际法,但如果中国意在用武力来表达对日本要求中止开发春晓油气田的不满,日方则深感遗憾。事实上,2004年4月,中日两国在针对东海海权问题进行磋商时,中方就表示:尊重国际海洋法条约,中国企业的开采行为完全是在中国领海内。
细心的人士不难发现,在中日东海油田分歧上做文章已经成为日本媒体的“喜好”。《东京新闻》一直对中国开发东海天然气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并对中国“抢夺日本的海底资源”一事大加评论。《东京新闻》记者和平松茂雄教授2004年5月27日在对中国东海天然气开采建设情况进行“专机调查”后,《东京新闻》就曾连续刊登题为《中国在日中边界海域建设天然气开采设施》、《日中两国间新的悬案》等相关的报道和述评。报道在日本引起不小的风波。
此外,2005年1月,中方派遣海军导弹驱逐舰现身春晓天然气田附近保护勘探工作,而日本则声言要派军舰去驱逐中国的勘探队伍,并无理要求中国停止所有气田开发活动,并尽快向日方提供天然气田资料。而双方舰只经常会因此展开“冷冲突”。紧接着,日本《经济新闻》在7月13日报道称,日本政府租借的挪威调查船7月9日在中国东海春晓油气田附近开始进行地质结构立体调查时,就曾与几艘排水量2000吨级的中国军舰发生对峙。对于日本在东海有争议海域进行海底资源勘察,中国外交部曾经明确表示反对。
三、能源战论调升级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自此以后,日本实施了多样化的能源战略。为了避免能源来源过于单一带来的对中东石油的过度依赖,日本还专门实施了原油来源的多样化战略,并在西西伯利亚、里海、中亚、北非和世界其他新发现油田的地区和区域频频施展“能源外交”手段。尽管日本千方百计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目前的现实表明,日本所付出的诸多努力并没能真正完全解决问题,也并没有能够按照其所设想的那样行进。
2010年,日本的日进口石油367万桶。此外,日本一直在推进节能和寻求替代能源的长远能源策略,但在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其能源总需求的一半是石油。更为严重的是,日本对于中东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也丝毫没有降低。因此,如何为国家获得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已经成为了日本国内首要的国家战略诉求。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目前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带来的强劲的石油进口需求,对于日本能源战略的实施造成了严重阻碍。随着中国石油消费量的不断上涨和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强,日本人的神经也逐渐被扯紧。原因很简单,日本与中国近年来的利益冲突逐步突显,并且都是最为直接的利益冲突。(www.xing528.com)
在日本能源外交中,东海问题的政治意义远远超过能源需求。日本已经从法制和政治体制上做好争夺海洋权益的准备:2007年4月日本国会通过《海洋基本法》,设立担当大臣统辖政府各部,成立由首相担任本部长的综合海洋政策本部,“建立基于战略角度应对‘有事’的体制”,彰显对华强硬姿态。
日本有媒体称:东海大部分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都位于“中间线”日本一侧,而且按照国际惯例,日方可以按埋藏比例向中国索取资源,但是日方由于未能掌握相关的具体数据资源,所以无法向中国提出具体的要求。因此,日本有关专家认为随着春晓等天然气田的建设,东海事实上很可能已经变成了“中国内海”。
另有日本媒体对其政府在调查和开采东海油气资源方面的迟缓行动表示严厉的批评,并指责其让中国在东海资源的开发上占了优势和先机。他们同时要求日本政府采取强硬的对抗措施,“采取毅然决然的姿态应对中国在东海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的行动,以期从根本上调整海洋战略”。《读卖新闻》曾发表社论强烈批评日本政府“对中国顾虑太多,因而对中国紧锣密鼓地开发东海海底资源的举动反应迟钝”,并称政府这样做“有损国家利益”。该社论中还强调:中国应按照国际惯例根据各方海底能源蕴藏的比例进行“合理分配”,并引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在界限尚未划定的情况下,相关国应尽一切努力达成最终协议,之前不能采取危害、妨碍最终协议的行动”。
至此,我们不难看到:一方面,东海问题在日本的能源外交中的地位远远超过了日本对能源的需求。日本通过的《海洋基本法》和成立的综合海洋政策本部等一系列活动,从法制和政治体制上做好同中国争夺海洋权益的准备。另一方面,日本历届政府在遵循国际制度和规则的同时,通过立法手段,先后通过了《基本石油法》、《新能源特别措施法》、《关于能源使用合理化的法律》、《石油储备法》等一系列能源法律,实现石油进口、运输、加工、消费和储备等环节的制度化,有效地确保石油战略的顺利实施。此外,日本政府通过减免税收、设立海外勘探开发基金、推行海外矿产勘查补贴计划和贷款支持计划,对海外石油资源进行勘探开发。金属矿业事业团、海外经济合作基金会等半官方组织则鼓励50多家石油开发企业到海外勘探开发,并为其从事海外资源开发提供资助或贷款担保及技术支持。
在日本能源外交政策的战略定位上,无论是在资源消费大国还是在地区及全球性框架组织的层面上,中国都是日本在节能及能源储备、应对能源紧急需求等领域的重要合作对象。对于急需输入节能技术的企业和有意于改善中日关系的日本政府来说,这都是最好的选择。一旦在该领域的合作顺利开展,将大大地增强两国间的互信,为拓展其他领域的合作而带来难得的战略机遇。
两国必须正视双方在全球范围内关于能源获取竞争加剧的客观事实。中国和日本作为石油消费大国,展开对盛产石油的中东和中亚地区的石油竞争在所难免。能源外交与地缘政治复合化,将给中日关系带来更多的不可预测性。
所以,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中日外交、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非常重要的议题。中日能源合作的顺利实现,将极大地推动两国能源领域合作的深化与提高,对于全面提升和改善两国间的战略互惠关系具有长远的、深刻的意义。
四、中日油气之争“走向世界”
中日关于东海油气资源的争夺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事实上,在世界上每一个新发现油田的地方,都充斥着中日之间对于石油的争夺。由于俄罗斯的石油储量位居世界第三,石油资源丰富,而且中俄之间有着长达4000公里的边境线,所以中国历来把俄罗斯当成理想的石油供给国之一。然而,就在“安大线”有望破土动工之际,半路杀出日本这个“求油若渴”的程咬金,并以其志在必得之势,从政治、经济、外交、传媒、民意等各个层面对俄罗斯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强大公关攻势。由于日本的介入,硬是将“熟饭做成了生米”,搅了“安大线”这个原本已经确定了的局。
在中日间关于石油资料的竞争中,位于中国国家的石油战略第三位的北非也未能幸免。非洲石油储量不足中东地区的1/6,但石油含硫量很低,很适合加工成为汽车燃油。为了实施并实现中国国家的石油战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高层奔赴苏丹,分别与苏丹能矿部、财政国民经济部签订了3项正式协议。然而,与此同时,日本也积极进行各方面的活动,与中国争夺北非的石油资源。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纯一郎称:在今后的5年内,将向非洲无偿提供总额10亿美元的援助。此外,日本还保证:放弃对非洲等重债务贫困国家总额高达30亿美元的债权。
由于中国不具备带脱硫装置的石油冶炼设备,使得中国无法提高中东采产的、含硫量较高的原油进口比率。2004年4月沙特阿拉伯石油和矿业资源大臣纳伊米访华时,双方就扩大中国福建省炼油厂的高硫磺原油处理能力项目达成协议,这将可能导致中国扩大从中东的石油进口,从而与日本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
在伊朗,在里海,在中亚,目前世界上凡是有石油的地方,中国与日本这两个世界经济大国就几乎是如影随形。即便是泰国刚刚提出的“克拉运河”方案,中国和日本也立刻对此摆出竞争的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