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本:台海咽喉地前瞻日本能源渠道

日本:台海咽喉地前瞻日本能源渠道

时间:2024-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日本而言,北起白令海峡,北方四岛,日本海,中经钓鱼岛和台湾岛至南海和马六甲海峡,既是美国战略围攻线也是日本的利益生命线。

日本:台海咽喉地前瞻日本能源渠道

第四节 日本:台海地区乃日本能源渠道的咽喉地带

一、绕不开的海峡

日本是一个有着1.2亿多人口的岛国,四面环海,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9.2万公顷(7038万亩),是个资源穷国,在面积狭小的日本列岛上,除森林、水利资源外,石油矿产等发展工业必需的资源极度匮乏,严重依赖进口。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主要依靠自身发达的科技平和工业能力进行原料加工,再出口,用低廉的价格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原材料,再以附加值很高的高科技产品进行出口,从中赚取巨大的差价。

日本这种严重依赖外部市场的模式,决定了它对世界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日本竭尽全力发展自己的远洋能力(军事力量)来维护和稳定其在海外的利益和市场。日本的石油从波斯湾运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走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条航线在日本叫做石油生命线。对于日本而言,北起白令海峡,北方四岛,日本海,中经钓鱼岛和台湾岛至南海和马六甲海峡,既是美国战略围攻线也是日本的利益生命线。特别对于向海上进军的日本而言,北极圈在其北,缺乏战略价值,美国的势力范围在其东。无力进入其内,只有向南出发的一条出路。

本土资源匮乏的日本,其资源和贸易严重依赖于南下的海运通道。这条线路的钓鱼岛、台湾岛和南海是几个很关键而又非常脆弱的节点,政治格局的变化使任何一点发生了根本变动都会对日本造成战略上的困境。日本要想成为影响本地区乃至世界的政治强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需要这条线路给予支持。对于日本而言,这条线是一条生命线,也是日本在军事和政治上实现强国之梦的起跑线

对于中国来说,一万多公里的海岸线与这条生命线几乎完全平行。台湾海峡距离中国大陆沿海近者不过百余公里,远者不过数百公里,这条线几乎将中国所有的出海口封锁死,一旦遭受外敌从海上攻击,中国最富庶的东部地区将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面前而无险可守!在现代的军事斗争中,如果要想确保中国国家安全,就必须在这条漫长的战略线上实施战略防御。但这条战略线也早已危机重重。目前朝鲜半岛局势紧张,而日本妄图侵犯中国东海的权益,近来中国南海主权横遭沿岸东南亚国家肆意侵犯的情况日趋严重,这样一条战略线如果不加强看守,将会更加残破,到时候很可能无法为中国安全提供最基本的保障。(www.xing528.com)

而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世界大国,绝对不能被锁在陆地上无所作为,走向大洋是中国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利用有利时机,突破这条战略线将海防线向外扩展,把战争威胁拦截在本土之外,才能够确保中国国家安全。于是这条日本的生命线,同时也成为中国国家安全底线和实现海上强国梦想的战略线。两个亚洲强国被捆在了一条事关双方民族兴衰的战略线上,只有有效地沟通和协商,发挥共同的智慧,才可能妥善解决,否则,双方的冲突可能难以避免。

二、放眼未来

中日两国同处一个政治、经济、安全战略空间,双方利益复杂多元、相互交织。两国在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构建地区公正、合理、平等的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地区的政治多极化和经济一体化方面有着共同的需要;在反海盗、反毒品走私、海洋环保、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等国际性问题上也有着共同利益。比如,日本油气资源的90%以上需要进口,因此,对于途经印度洋、南海的中东石油海上战略通道的畅通和安全问题始终高度关注。同时,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对油气资源的依存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就是两国共同利益的交汇点。在经济利益与安全利益交织并存的这个特殊领域,如果能尝试彼此间的互利合作、共同维护、协同保障,并通过运用一种全新的能源安全观来逐步营造有序稳定的氛围和可靠的安全环境,中日将获取利益上的双赢,且有望扩大更多领域的“战略互惠关系”。

海洋安全战略与能源安全战略已成为中日两国国家综合安全战略当中的紧急课题,在该领域的合作将成为两国战略关系中新的互惠点。但现实中,中国人的海洋意识较差,中国保卫“蓝色国土”的能力堪忧。中国还没有保护海上“千里运输线”的航母,日本也不过是有个准航母。中日两国应当认真思考如何共同维护从中东到亚洲的石油运输通道的安全问题。“韬光养晦”并非不思进取,“搁置争议”也不意味着立即进行共同开发。2010年,中日关系出现起伏,但各领域务实交流与合作仍然取得了积极成果。双边贸易额达2977.7亿美元,同比增长30.2%,超过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继2009年后再次成为日本最大出口对象国。人员往来达570万人次,双方通过政府渠道实现总人数4000人规模的青少年互访,启动了700名中国媒体和社科工作者访日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